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金融专业的论文

有关金融专业的论文

有关金融专业的论文
有关金融专业的论文

有关金融专业的论文

浅谈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以下几点:

一是互联网金融涉及面广,影响力大。互联网金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和创新,它的风险会比单纯的传统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大得多。互联网金融中由于普遍存在着跨业经营,非传统的金融行业进入到金融行业的现象,这时的对金融风险认识不足和管控能力不够,任何的企业都无法保证投资者能够永远获得比银行存款要高的回报。如果投资者不能获得当初承诺的预期收益,再或者出现了基金的亏损,那么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二是在监管手段和模式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创新太快。由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纷纷挤入了互联网金融领域,这使得传统金融产品加紧创新步伐,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产品、新模式还有新业态。但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严重跟不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步伐,传统的金融监管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中跨部门的协调机制还没有形成,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清,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存在着非常多不规范的地方。这一系列问题将导致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发展模式过于创新或者是创新不足,严重脱离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将最终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发展瓶颈。

三是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很大。我们以P2P为例,网上信贷平台要求借款人向平台提供个人的基本信息,比如本人的学历证明、财产证明等。此类信息很容易伪造,给平台的信用评估工作带来难度。借款人也有可能为了交易的顺利进行而有意隐瞒一些信息,加大了信用风险,导致P2P平台处于不利的位置。

随着互联网金融日益发展,美国监管者们开始探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早在2021年9月,波士顿联储和亚特兰大联储写了《理解新型零售支付中的风险》,这篇文章写到零售支付正在从纸质支付转向非现金交易,这会带来清算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系统性风险、法律风险等许多风险。这篇文章指出,对于新型零售支付的监管,“监管者应该相信市场,但不能盲从。”为此,波士顿联储和亚特兰大联储组织成立了MPIWthe Mobile Payments Industry Workgroup,邀请业界和监管机构一起来讨论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监管状况和建立新的法律法规的需要等问题。

一、在市场准入美国的P2P平台受SEC的严格监管,SEC规定网络信贷平台注册为证券经纪商,并且将网上信贷平台交易的凭证认定为证券。在SEC注册的成本较高,如P2P 平台Lending Club注册成本竟达到400万美元,此举能够增强P2P借贷平台的抵抗风险能力和偿债力,有利于维护P2P市场的安全。Zopa作为英国贷款规模最大的P2P平台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了进入美国的市场。所以高门槛也减少了许多潜在的市场参与者。网贷平

台不仅要求在SEC登记,还要求在所在州的监管部门进行登记,州证券登记部门的登记要

求与在SEC登记大致相同,但不排除有些地方在投资者登记时增加一点儿其他内容,如增

加个人财务信息,包括证券投资所占总资产比重的上限,和最低收入等。

二、在立法上美国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条例,只是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使用现有法律或者在原有法律上进行增补来进行约束,使原有的监管规则适用于互联网金

融市场环境。例如第三方支付业务看作是一种货币转移,它的本质是传统支付方式的创新

和延伸,不需要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

三、在信息披露和安全性上消费者隐私主要依据有《格莱姆-利奇-比利法案》隐私和

数据安全条例,适用于金融机构。本条例中规定,金融机构每年都应当揭示对消费者隐私

的保护规则,而且在订立合同最初也有告知义务,并且消费者有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

私人信息分享范围的权利。当从支付者账户进行支付时,规定在支付前清楚揭露支付者的

权利和义务,还有争议解决机制等。尤其当有未授权的交易时,必须要明确支付者可能承

担的最大风险。

SEC特别关注网贷平台的信息披露问题,如果出现了资金方面的风险,投资者只要能

提出发行说明书里的关键信息不准确或者信息披露不完全,投资者就能够通过法律的手段

来追偿自己的损失。网贷平台不仅要求在SEC登记,还要求去所在州的监管部门进行登记,在州证券登记部门登记时的内容与在SEC大致相同,但不排除有些州对投资者登记增加一

些其他内容,如最低收入等。

四、在监管机构上美国采取的是多部门多头监管,州与联邦共同监管的框架,主要监

管机构有Federal Reserve 美联储、CFPB 美国消费金融保护局和SEC证券和交易管理委

员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很少进行金融机构的性质区分,监管时是按照各机构的业务来行使

监管职能,主要是对市场准入原则,信息披露制度和创新型金融产品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产品,一般都受到CFPB监管,除非是涉及到了股权债券的融资上

市问题。在美国,金融监管者会对违规操作者进行很严厉的处罚措施。比如美国的P2P行

业的代表Lending Club,于2021年4月仅仅成立1年多时,为了向SEC申请新的6亿美

金众人支付票据,改变贷款利率的计算方式,Lending Club全面暂停了公司的所有新贷款业务,经过6个月时间,2021年10月SEC才批准该申请,Lending Club这才全面恢复营业。如果美国的金融机构不遵守法律条例,不但需要承担巨额的罚款,而且还可能会被吊

销从业执照。

研究了美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实践,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实际吸取好的部分有所借鉴,比如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根据业务性质放进现有的金融监管范畴中,完善现有的金融

监管法律,建立健全我国信用体系等等。互联网金融想要健康快速的发展,更好的为民众、中小微企业提供理财和融资服务,就必须克服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电商时代的到

来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互联网金融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甚至虚拟银行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更加便捷并且丰富多

彩,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与国外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等一些因素成为了制约我国互联网金融

监管的障碍,甚至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一种大趋势,为

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美国作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实施较好的国家,因此在参考

美国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同时与问题相对应的从市场准入、信息披露、信用体系、宏观调

控等方面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

世界各国在将互联网金融放进现有的监管体系同时,也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快

速发展,不断创新自己国家的监管理念,为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有可能出现的监管问题,努力通过建立新的法律、对原有法律进行补充细则等一系列方式,完善和补充目前现行的

的监管法律体系。例如,美国通过立法的方式给予了众筹的合法地位,并且已经拟定了众

筹的监管法律细则。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同时要完善处理

互联网金融融资过程中法律纠纷事件的法律依据、制度规范,逐步形成促进互联网金融健

康发展的法律规范.面对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趋势,结合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要尽快明确监管法律主体,有针对性地立法、监管已迫在眉睫。

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要想减小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所带来的风险,我国必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个人

和企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信用数据平台,完善个人和企业的基本

资料和信用记录的收集、整理工作。努力发展信用中介机构,推动信用资格认证、信用等

级评价和信用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像美国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征信体系,可以提供比较完

整和相对准确的信用记录,容易实现客户和机构之间相互获取信息,如网络信贷平台Lending Club实现了与银行之间的征信数据的共享,将客户的信用等级连接数据中的信用评分,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市场的违约风险。

三保护投资者权益,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

制定专门的保障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的法规,有效、充分、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是

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的最基础的信息。公司要依法提供风险揭示书和融资信息,对交易过

程中的信息披露、责任承担和投资者个人信息的保护等问题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要在一

定的时间向投资者展开必要的外部审计工作。必须建立互联网金融投资者保护体系,提高

解决相应金融纠纷的能力,对互联网金融参与者加强法制教育,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

身监管,企业不仅要遵循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法律规范,而且要坚守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

的道德底线,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金融投资者的保护。

另外,互联网金融通常涉及跨地域、跨行业和跨国境的业务。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

地区和一个国家的力量不能够实现有效全面的监管。所以我们要努力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主体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合作,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央行等部门。要加强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 2、欧盟碳市场相依结构和风险溢出效应对碳排放权价格波动影响研究 3、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研究 4、基于我国内需结构失衡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 5、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6、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7、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影响之实证研究 8、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研究 9、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及应用研究 10、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11、我国国际收支失衡与人民币汇率的调节研究 12、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研究 13、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 14、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15、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 16、中国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协同效应分析 17、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研究 18、化妆品行业研究报告 19、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案例分析 20、黄金价格波动与美元、石油价格波动的联动分析 21、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研究 22、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度分析 23、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影响 24、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25、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26、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风险研究 27、融资融券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 28、经济转型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 29、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以M银行为例

30、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 31、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 32、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3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 34、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研究 35、我国房地产信托模式研究 36、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7、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与防范 38、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39、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0、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影响因素分析 41、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42、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价研究 43、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及对策建议 44、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45、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研究 46、我国国际融资租赁业发展研究 47、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研究 48、量化交易在中国股市的应用 49、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对策研究 50、我国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 5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 52、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5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54、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 55、基于内部控制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56、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融资效率研究 57、基于协整的股指期货套利研究 58、金融排斥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结分析 59、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有效性分析

320个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320个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1、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 2、中国经济部门价格指数波动差异性研究 3、并购方高管动机与并购贷款的特殊风险控制 4、消费金融发展的理论解释与国际经验借鉴 5、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财富效应研究 6、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7、国际金融公司在赤道原则出现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8、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9、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问题探析--以河南省为例 10、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11、对农村法人金融机构监管模式的思考 12、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评述 13、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4、支付系统清算账户流动性管理研究 15、中国股市股票交易信息与股票横截面收益研究 16、助学信用贷款的金融实践和启示 17、基于经济周期的资产配置研究 18、经济周期视角下的资产轮动模式 19、在华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分析 20、基于数据仓库的银行个人信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1、房价下跌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带来的冲击 22、机构持股对股价宏观波动影响的非对称性 23、基层央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4、人民银行内审职能:一个文献综述 25、对基层央行资产负债表真实性审计的思考 26、Shibor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了吗? 27、融券交易所得有效课税模式的构建 28、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初探 29、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内生风险约束效应

30、内生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分析 31、中国实际利率的状态转换与阶段性平稳特征 32、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几个启示 33、提高利率能否抑制通胀 34、货币错配与经济金融稳定:亚太经验比较分析 35、当前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思考 36、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障碍与相关对策 37、商业银行内生性操作风险的生成机理与防范对策 38、对货币国际化研究成果的一个综述 39、我国民间金融的历史回溯 40、河南省商业银行适度规模问题探析 41、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作用机制分析及外汇管理对策 42、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研究 43、农村信用社支付服务问题探讨 44、REITs资金配置优化 45、利率互换交易及其定价分析 46、汇率冲击、公司特质与外汇风险暴露 47、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48、基于信号模型及天使投资人参与下的风险投资 49、基金规模对基金投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 50、对我国证券行业的管理效率研究 51、代理保险监管新政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 52、我国各省保险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53、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54、基于pair_Copula_CVaR模型的保险投资组合优化 55、机动车强制保险赔偿的法律争议与对策建议 56、自行洗钱行为的刑法规制 57、后金融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58、我国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的空间差异与演变趋势(1978-2009) 59、证券公司公司治理评价的实证分析

金融专业学年论文备选题目

金融学专业学年论文备选题目 1.我国网络借贷发展趋势与问题研究 2.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制度的对策研究 3. 外汇储备增长、货币冲销对物价及产出的影响效应分析 4. 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5. ****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6. 公开市场操作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分析 7. 我国外债管理中的风险防控问题研究 8. ****空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9. ****航空港建设中的金融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10. 互联网金融时代网络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 1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研究 12. 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实践及其经验分析 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14.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15.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6.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研究 17.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应分析 18.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的效应分析 19.金融危机治理目标体系构建研究 20. 商业银行合规性管理研究

21. 我国政策性银行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22. 我国地方债务潜在的金融风险问题探析 23. 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24. 我国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25. 我国社会养老金缺口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6. 我国发行地方债试点相关问题分析 27. 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28.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及完善对策 29.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30. 我国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31. 我国政府投资美国国债的风险分析 32. 我国土地财政依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33. 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相关问题分析 34. 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政策建议 35. 我国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 36.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37.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38.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思考 39.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趋势 40. 电子银行业务创新途径 41.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42. 商业银行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思考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可选题目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金工方向 1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2 、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改革问题的思考 3 、区域金融合作对环渤海经济中心构建的支持 4 、关于环渤海地区金融合作问题的研究 5 、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6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 7 、电子货币发行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 8 、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与监管问题探析 9 、 **** 股票的价值分析; 10 、 **** 证卷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估; 11 、 **** 银行股份公司经营绩效评估;

12 、中国股指期货投资的风险管理; 13 、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14 、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研究; 15 、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所要求的经营环境研究; 16 、股权投资基金研究 17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 18 、认股权证定价的实证研究 19 、股指期货交易策略研究 20 、物流金融发展研究 21 、黄金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22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23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研究 24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研究 25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表现及原因探析 26

、股票发行制度创新研究 27 、从紧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金融频道申请认证 2 28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创新) 29 、资本市场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30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陷及纠正 31 、信托业务创新探析 32 、私募基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33 、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4 、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37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商业银行贷款低效率 39 、现金流量表与企业的并购业务(借助案例分析) 40 、期权激励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41 、企业并购融资分析 42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第一部分 1银行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2财政分权与上市公司避税行为的分析 3基于MM模型的税收效应分析 4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究_基于资本税收效应的分析5税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6我国上市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的研究 7从上市公司分配方案看我国股利政策的特点 8股利政策与我国上市公司收益的实证研究 9技术指标在我国证券市场运用的实证研究 10累积投票制度与分类表决制度的比较 11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中的投资者利益保护 12市盈率、成长性与公司股票价格/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 13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中美两国发行制度的比较研究 14中国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 15对我国寿险公司竞争能力的实证研究 16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8我国人身保险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及预测 19我国寿险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股指的变化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 1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2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研究 3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4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5银行信贷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浙江案例 6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对中国股市波动的影响 7利率波动对股价的影响研究 8农产品期货的周期性研究 9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10上市保险公司社会责任研究 11上市证券公司税收负担研究 12社会保障资金运作绩效研究 13基于copula技术的金融相依性分析研究 14基于分位点回归的VaR度量方法 15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分研究

16融资性担保公司与银行合作问题研究 17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问题分析 18人民币实际汇率预测:基于STAR模型 1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影响因素 2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周期及影响因素分析 3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结构的分析 4实际汇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5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基于东亚各国数据 6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7相对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汇率影响分析: 基于东亚各国数据 8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对国际资本流入的研究 9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进展研究 10危机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对“保增长、促就业”的效果研究 11我国2001-2006年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研究 12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中国国际资本输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4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15我国P2P网贷平台借款人行为分析:以拍拍贷网贷为例 16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优化问题研究——基于XX政策目标 17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 18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19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20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研究 第三部分 1互联网背景下的保险业发展研究 2互联网背景下的保险业发展研究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保险业发展研究 4基于老龄化的中国社会医疗保险研究 5基于老龄化的中国社会医疗保险研究 6人民币升值具有J曲线效应? 7劳动收入占比与通货膨胀的互动机制研究 8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成立吗 9全球供应竞争下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 10“金融脱媒”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11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中韩比较 12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的中德比较 13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 14私人银行现状的中外对比 15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 16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学专业导论论文

金融学专业认识及职业规划 引言:通过对金融学专业导论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增加了对金融学本专业的认识,了解了金融学是什么,金融学的涉及面,金融学的就业方向以及学习金融学,成为金融学专业人才所具备的特质,了解了一定有关金融学研究方法等。 摘要:金融学职业规划目标 正文: 一.对金融学的认识 1.金融学是什么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现代人们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有各种经济关系,例如去存款、取款、付款,去申请各种生产经营性贷款或消费贷款,去办理各种保险,去购买有价证券等等;报刊、电视、电台每天都要报道股票行情、外汇牌价、借贷利率等各种金融信息。总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借助货币信用形式来完成,一切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也都要通过货币金融手段来发挥作用。在这种经济社会里,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总量、金融调控与监管、国际金融等金融学所包括的基本范畴具有极端重要性,金融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些范畴的学科。现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也是金融社会,资本将胜过权力成为社会运行秩序背后的终极推动力量。对智识之士而言,投资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见学好金融学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经济社会中都能有很大的帮助。 2.金融学专业研究内容 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金融经济的运动法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关于银行与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论与实务,关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务,关于金融宏观调控及整个金融经济的理论与实务,以及关于金融管理特别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主要研究方向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投资学、保险学、公司理财(公司金融)。 3.金融学的研究过程 ①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提出问题 ②将经济学问题用经济学语言描述并将其概念化 ③数学语言阶段:提出假设,进行数学逻辑推理和计量分析 ④得出结论并用经济学语言规范分析 ⑤得出政策涵义 4.现代金融学研究方法 ①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规律性结论。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②数理经济模型分析:用数学方式表达经济理论,并进行演绎推理 ③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现实数据资料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据以定量分析经济运行过程,验证并发展经济理论,评价经济政策和决策,预测经济活动的未来发展。

金融学学年论文

金融学学年论文: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经验教训,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注意信贷过度集中的问题,推进并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鼓励适度消费,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财政金融的监管和立法, 促进和保障金融产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西部地区;教训汲取,发展思考。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给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尤其是金融业界更是谈虎色变。那么,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是如何引发,西部大开发,发展西部金融业从 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对此,本文作如下分析和思考。 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相关问题剖析 2007年4月,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危机开始,此后伴随着美联储、欧洲、日本等先后几次向金融体系注资救市,以及美联储利率的不断下调,这场以雷曼兄弟倒闭为代表的华尔街风暴,逐步已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可划为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即金融机构向大量信用不良以及低收入群体贷款购房,贷款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所引起的问题;二是流动性的危机,即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不能够及时产生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债权人变现所引发的问题;三是信用危机,即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全面怀疑所造成。探究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从体制机制及相关财政金融宏观管理决策上分析,与美国债务经济模式和金融机制及金融 宏观管理决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美国不劳而获的经济方式——债务经济模式,是一个地道的空壳经济,培育了美国 经济增长的大气泡 众所周知,债务经济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大增,以及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放弃美元货币供应量的管制,改用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手段的背景之下。即美国不再需要一般性的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工业设备外,其他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并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以保证美元储备保值增值。在这种金融框架下,只要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不倒,外国政府就永远需要美元储备,美国欠下的债务就永远不必归还,并且通胀或美元贬值会自然蚕食掉利息率。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GDP制造业所占比例不到10%,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更少,而服务业在美国GDP中的所占比例高达80%。按美国著名学者安德森·维金的推算,美国每获得1美元的GDP,必须借助5美元以上的新债务。同时随着国际贸易量增加,美元债务随之也会增大。正是这种债务经济模式,既膨胀了美国经济,也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即一旦消费信贷迅速膨胀引发次债危机,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都会产生急剧下降或增加,进而引 发金融危机。

金融学专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专业论文范文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1.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 第一,全球碳交易市场整体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全球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非常迅速,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量将达到1500亿美元,但是根据近几全球碳市场实际交易量来看,已远远超出了预期。 第二,从市场结构上看,碳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清洁发展机制。欧盟排放市场占的比例最大。2008年,欧盟碳交易量是30.93亿吨CO,碳交易量占当年的64.23%,碳交易额919.1亿美元,占全部的碳交易额的72.75%。欧盟的排列放权交易市场是《京都协议书》下基于配额的交易体系,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第三,碳金融的金融衍生品发展迅速。特别是CDM的二级市场。主要交易的金融衍生品有期货、期权和掉期等。2005年,清洁发展二级市场交易量只有0.10亿吨,交易额只有2.2l亿美元;2006年交易量0.25亿吨,交易额4.45亿美元;2007年交易量2.4亿吨,交易额54.5l亿美元;2008年交易量10.72亿吨,交易额262.77亿美元。 第四,从CDM项目供需双方的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英国、瑞士和中国、印度等国家。CDM项目的投资方主要来自于参与《京都协议书》的发达国家的购买计划、多边/私人基金、能源公司、咨询开发商及金融机构等。 2.各国对碳金融发展采取的措施 第一,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2000年,欧盟启动欧洲第一个气候变化方案,成为设计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法律依据。英国于2001年11月26日通过《气候变化法》,成为世界首个将法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写进法律的国家。美国最高法院于2007年裁决温室气体为空气污染物,并赋予环境

金融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金融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的效益分析 2.“两税”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效应分析 3.“银信”金融产品的风险结构及其防范 4.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的运用 5.从国际货币体系视角看次贷危机的产生。 6.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产能过剩和失业率分析 7.独立董事制度与投资者保护的研究 8.对我国股票基金的评析 9.对主要货币购买力平价的检验 10.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11.个人所得税改革探索 12.各国创业板市场对比研究 13.股指期货问题分析 14.关于美元贬值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的思考 15.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 16.关于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问题的一些思考 17.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的失效及其改革出路 18.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的效益分析 19.基金“老鼠仓”现象的成因及其治理研究 20.技术分析与股票投资 21.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22.金融危机对贸易的影响

23.金融危机后的深圳金融业的发展探析 24.金融危机后的亚洲金融格局的重构与发展 25.金融危机后的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探析 26.金融危机下的金融监管研究 27.金融危机与衍生产品 28.金融资产定价模型研究 29.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与评判 30.近年来信贷快速扩张后,商业银行风险问题分析 31.拉动消费需求的财政支出政策效应分析 32.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 33.论金融危机下黄金储备与金融安全的关系 34.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 35.论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有效管理 36.论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造 37.论信用交易的风险控制 38.美国此次经济危机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39.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启示 40.美国金融危机下美、中、欧、日和英货币政策的比较 41.美元贬值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的探讨 42.欧美在金融危机中的政策选择及其启示 43.浅谈利率市场化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44.浅析基金对证券市场的实际影响 45.浅析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学专业概论课程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_1_学期 《金融学专业概论》课程论文 2013.10 班级__经济133__ 学号_10132826_ 姓名___宋梅春怡_ 开课学院____商学院___ 任课教师__宋福铁等__成绩__________

谈谈你对金融学专业的认识 在上完三个礼拜的金融学概论课之后,曾经对于金融学一无所知的我逐渐有了些许了解。原本以为金融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况且课时又比较少,起初并没有对此抱有多大的兴趣。然而,当我在每周三的晚上静静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讲说,我逐渐发现了金融学并不是那么乏味,它就这么真实地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经济日益迅速发展的时代,金融学的作用逐渐彰显。 一、金融学的含义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每一个家庭或个人、各类经济单位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货币,都要同金融打交道;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计价,任何购买都要用货币来支付;人们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有各种经济关系,例如去存款、取款、付款,去申请各种生产经营性贷款或消费贷款,去办理各种保险,去购买有价证券,等等;报刊、电视、电台每天都要报道股票行情、外汇牌价、借贷利率等各种金融信息。总之,现代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借助货币信用形式来完成,一切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也都要通过货币金融手段来发挥作用。在这种经济社会里,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总量、金融调控与监管、国际金融、金融稳定与发展等金融学所包括的基本范畴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题目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一部分 1银行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2财政分权与上市公司避税行为的分析 3基于MM模型的税收效应分析 4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究_基于资本税收效应的分析 5税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6我国上市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的研究 7从上市公司分配方案看我国股利政策的特点 8股利政策与我国上市公司收益的实证研究 9技术指标在我国证券市场运用的实证研究 10累积投票制度与分类表决制度的比较 11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中的投资者利益保护 12市盈率、成长性与公司股票价格/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 13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中美两国发行制度的比较研究 14中国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 15对我国寿险公司竞争能力的实证研究 16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8我国人身保险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及预测 19我国寿险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股指的变化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 1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2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研究 3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4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5银行信贷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浙江案例 6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对中国股市波动的影响 7利率波动对股价的影响研究 8农产品期货的周期性研究 9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10上市保险公司社会责任研究 11上市证券公司税收负担研究 12社会保障资金运作绩效研究 13基于copula技术的金融相依性分析研究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范例

2017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范例(二) 选题须知: 1、以下选题仅供参考。有些选题过大,同学们写作时应将其细化。 2、不得跨专业选题,如会计专业不得选金融、工商管理专业的选题;3.考生可自拟论文题目,但所拟题目必须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 1.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德宏州桥头堡建设中金融服务创新的思考 3.浅析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4.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我国城投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6.某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建设银行某某省分行零售业务市场竞争对策建议 8.我国移动支付业务SWOT分析 9.某某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探析 10.浅议存款保险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11.大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12.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1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对策 14.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 15.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研究 16.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7.我国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18.浅析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状况、问题及对策 19.浅谈某某省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探析 21.某某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浅析 22.互联网金融探析? 23.某某省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4.中外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对比 25.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26.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27.某某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8.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29.浅析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防范对策 30.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浅析余额宝的风险及控制 32.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风险与监管对策分析 33.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金融学论文

郑州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院(系): 完成时间: 年月日

目录 中英文摘要.......................................................... ..... (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3) 二、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金融及政策................................ (3) (1)经济区建设中的金融业.................................................. (5) (2)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政策的研究............................................. (5) 三、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构想、措施与建议.............. ..... (7) (1)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的构想................... ..................... ..... (7) (2)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措施与建议........................................... . (8) (3)以郑州为例分析......................................................... . (10) 致谢.................................................................. ................ . (12) 参考文献.................................................................. . (13) 中英文翻译............................................................... . (14)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题目: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课题来源:教师规定课题 目的和意义: 2019年夏季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爆发,迅速向全球蔓延。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且引发了美国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的衰退,拖累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尽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联合干预措施,部分缓解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但危机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目前,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已经演变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的发生,使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受到重大挫折,尤其是要重新认识房地产金融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应措施,总结其经验教训,从而为日后应对各类金融风暴的未雨绸缪做参考。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次贷危机的发生,各学者、专家对次贷危机的分析众说纷纭。对次贷危机的研究也有相当多的文献书籍,研究认识得已相当深刻。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件幸事。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在未来引起无穷祸患。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次贷危机定义及成因发展; 2、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3、次贷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金融学毕业论文

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分析题 所学专业金融学 入学年度 学习地点(函授站)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毕业论文任务书

摘要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商业银行都要不断地大量发生贷款业务,这就难免发生一定数量的不能按期收回或收不回的贷款。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是不良资产过多,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存在着巨额不良资产,这些巨额不良资产降低了资产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与我国《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经营原则相背离,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必须把国际经验教训和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不良资产重组的各种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重组的战略和措施,循序渐进,来逐步化解已经累积的不良资产风险。 关键词:不良资产、特点、难点、重组策略。

Abstract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 is one of the basic business, all commercial Banks are to keep a large number of happen loan business, this inevitably occurred a certain number of can't back on schedule or in return of the loan.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problem is bad assets too much, if not re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serious consequence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system exist in huge non-performing assets, these huge non-performing assets to reduce the profitability of assets, safety and liquidity, and our country the commercial bank law of the specified operating principles phase deviation and endanger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as a whole, containing enormous financial risks. Solve the non-performing asset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must take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commercial bank bad assets combine current situation, the integrated use of bad assets reorganization of all kinds of means, in a targeted manner to design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 restructuring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step by step, to gradually resolve has accumulated bad assets risk. Keywords:Non-performing;Assets;characteristics;difficulty;Re structuring and Strategy

金融学毕业论文 (1)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姓名性别 完成日期

摘要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是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英国《银行家》杂志一年一度推出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被视为评估世界银行业和各家银行综合实力的度量表,是全球最大1000家大银行综合实力的展现。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一级资本还是在总资产的排名上都名列前茅,但盈利指标的排名却在600名之后。在一些国外咨询公司对中国国有银行的研究中,也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但以往对国有银行关注的焦点总是集中在不良贷款率、资产质量等历史问题上,对于其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盈利性关注一直较少,而其实提高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才是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途径。在财政连续出现赤字的情况下,国家出资处理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而国有银行通过核销、发行债券等方式消化不良贷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有足够多的利润。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银行也只有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才能维持现在的优势地位。 本文通过对平安银行财务指标的分析,来了解该银行的盈利能力。针对平安银行盈利能力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盈利能力财务指标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I 1.绪论 (1) 1.1选题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 2.盈利能力相关理论概述 (1) 2.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1) 2.1.1盈利能力概念 (1) 2.1.2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2) 2.2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选取 (2) 2.2.1指标的选取原则 (2) 2.2.2选取的主要指标.................. (3) 3平安银行及同业兴业银行简介 (3) 3.1平安银行简介 (3) 3.2同业兴业银行简介 (4) 4平安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4) 4.1指标计算 (4)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金融学 年级 学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诚信承诺书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本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学校所有。 学生(签名): 2015年11 月20 日

目录 目录: (1) 1. 7认识个人房贷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 (6) 9 [摘要]本文对引起国外金融危机的个人房贷业务加以关注,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潜在的各种风险类型、形成原因、表现形式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从政策、市场、银行、个人等方面探讨了防范、控制风险的处理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个人房贷、风险防范及控制 引言 今年以来,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金融市场异常动荡,金融机构的抗风险压力加大。同时这场风波对于国内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国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由于监管层的严格监管,限制混业经营,没有大范围参与创新类金融衍生品投资而避免了这场金融危机,但对前几年因业务膨胀而潜伏的各类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高速增长的个人房贷业务,截止2007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的个人住房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了27000亿元,同比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各

项贷款增速个百分点,监测分析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很有必要,如何范防风险、 控制风险已成为当下紧迫的课题。 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不良贷款导致的流动性不足,而不良贷款的根源可能泡沫经济,也可能是所投资的项目盲目建设严重、效率低下和行业竞争过度、产品供大于求、无竞争力。追究泡沫经济的起源,跟银行的利益诱惑、放贷冲动不无联系。就我国而言,银行储蓄存款众多,中间业务收费占比过小,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只能寄希望于放贷产生的利差。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商品房市场蓬勃发展,相应带来的个人住房贷款发展迅猛,它已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利润来源。相对于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完全没有风险。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房价上升,房价泡沫已经显现,作为抵押品的房产估值也需要重新定价。今年以来,屡见新闻媒体报道,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房价滞涨,交易量锐减,局部大中城市,房价出现持续下跌,个人住房贷款按揭户出现违约上升,断供增加······这些现实都在提示银行管理者,不存在“无风险”的业务,审时度势,客观、理性看待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有助于我们提高风险意识,有的放矢, 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 1.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 按照金融学有关理论,风险就是指某种资产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或概率。由于个人房贷持续期较长(最长30年),在理论上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更大。一般而言,个人房贷业务会存在以下风险:(一)信用风险,即借款人在还款期内由于失业或者收入锐减而不能按期足额偿还月供的情况;(二)流动性风险,由于银行资金过度集中投放于期限较长的个人房贷业务,造成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三)操作风险,由于存在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四)利率风险,由于利率的变化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情况;(五)市场风险,由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大幅下降,房产价格贬值造成银行损失的情况;(六)政策风险,由于有关房地产市场或个人房贷业务相关政策的出台而使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受到影响的情况。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在以上所列风险方面具体表现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信用风险,不良违约增加,投资用途贷款潜藏较大风险 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管理状况,使得商业银行很难进行准确的风险判断。一方面,国外的金融危机已经逐步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进而引起借款人在工作、收入等因素的不良变化,导致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记录增加,有可

金融学年论文

摘要 金融衍生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应运而生,并伴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迅猛发展而推陈出新、不断壮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利率、汇率、股票等风险要素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金融衍生产品为参与者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有效工具。同时,金融衍生产品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本文旨在分析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现状以及提出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资产保值,风险管理 Abstract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 products have emerged in the dema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finance, the new and growing. Risk fac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terest rate, exchange rate, stock price volatility, financial derivative products for participants to provide the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risk management,to achieve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increase of the value of its assets.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 products is also a "double-edged sword", if the use of inappropriate, it may bring new, greater risk.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Key word: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Asset preservation ,risk management 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