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解读

  • 格式:docx
  • 大小:72.72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姓名成绩

研究生课程作业

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课程名称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任课教师谷传华

2015 年6 月20 日

作业1

你的青少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试用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自己当年的心理、行为或困惑。注意说明现象,分析原因,并说明如果是现在你会如何做。

(1000字以上)

我的青少年时期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自卑心理比

较重。由于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在家乡的小学上学,那个时候还是很活泼开朗的,每天都是和小伙伴打打闹闹。但是,自从小学五年级转学到镇上的小学,意识到自己和班上大多数镇里的小孩的差别,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玩的吃的都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的。因此很自卑,不敢和他们交流,怕被看不起。之后的中学也是这种心理,总是很羡慕那些每天可以回到家吃饭睡觉的孩子。

我觉得我的这种心理问题可以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来解释。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任务的综合,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从7岁到12岁,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的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从12岁到18岁,青少年要自觉地与成年人处于相同地位;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即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和较为完满的意识,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从18岁至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是成人期,个体进入了繁殖时期。“繁殖”(generation)一词不仅意味着生儿育女,也包含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事业成功,发展任务是使本人精力充沛和照料好下一代,防止颓废迟滞,体验着事业与家庭主角的实现。第八阶段是老年期,老年人要适应身体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他们的侧重点应着眼于保住自己的潜能,以维持个体生存和进行智慧斗争;发展的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避免失望情绪,体验着角色变化和安享天年的实现。

而自己在第四阶段也就是从7岁到12岁,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的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如果是现在,我不会去这样否定自己,首先,我要抱着一颗正常的心态的面对这种现象。这不过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并不能以此自卑,觉得低人一等。不管是生活优越的还是贫苦的,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力量。

其次,我要学会倾诉。学会将心理的困惑想法和别人交流,而不是一个人琢磨,因为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和他人交流,寻求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最后,我要学会将自信建立在自己身上,学会肯定自己,不要妄自菲薄。

作业2

上小学的时候,张某有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平时大家在一起非常愉快。但是,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好友分别进入不同的学校,学习成绩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别,加上学习压力加大,张某开始感到孤独、寂寞,最后以至于闭门不出、非常苦恼。

请根据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分析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干预方法。(1000字以上)

一、案例分析:

进入青春期,青少年们似乎都能感觉到这样的变化:父母的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暖融融打动心扉,反而觉得唠叨刺耳;老师呢,在我们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我们干什么都不能理解;就连平时挺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自己一肚子的心事,不知道该和谁谈。

原因主要和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特点有关:

一是独立意识增长:

当孩子到青少年期时,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增强,渐渐地开始重视周边人对自己的看法,会产生许多独特的想法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而这些想法往往被家长认为是“幼稚”、“想入非非”,如果其表现得不到众人的认同就会出现「嗔」心,为免遭耻笑,孩子便将自己的想法和内心秘密封存起来,而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就是埋怨或是沉默,作为父母不了解青少年心理特征对孩子管头管脚,从而引起了孩子欲摆脱父母监护的心理抵触,于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了,一定要理解他

们的心理状态,多用平等、协商的口吻,疏导、引导的方法,不要采用训斥、命令的口吻和强迫的办法对待孩子。

二是想要获得认同

因为青春期这个阶段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程的一开始,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阶段,有关他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他不仅要作为子女,还要当学生,在同学中,想成为被人接纳和喜爱的人,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然而这些事对他来说还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是了又想表现得独立和成熟,于是一方面特别需要和别人探讨和交流,一方面又不愿意敞开心扉产生沉默。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厌学问题

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丧失学习动力,严重的发展为旷课、逃学、辍学。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在学习中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负担过重。传统教育侧重于“多练多背”,老师一遍遍的硬罐,学生一次次强咽,久而久之,兴趣全无,于是产生了厌学心理,严重阻碍了个体的健康发展。

2、沉迷网络问题

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了,网路带给我们无限的方便,网吧遍地都是,然而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荒废学业,使他们的心理饱受困扰,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于放任自流。网吧问题是困扰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