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追寻先辈足迹
- 格式:pptx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5
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5篇精选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有哪些?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
更应当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起来看看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5篇精选,欢迎查阅!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1先烈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神州大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4月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凤凰山脚下的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
走上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抬头看时,只见一座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纪念碑矗立在四季长青的松柏丛中,喻示着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在人民心中永不磨灭。
尽管是顶着炎炎的烈日,我们庄重地在纪念碑前默哀三分钟,向革命先烈表达我们的哀思和崇敬。
老红军爷爷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的战争,和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
伴随着低沉雄壮的《国际歌》,我们全体同学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放在了纪念碑四周的树木上,寄托我们的哀思。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我们浙江的英雄儿女代表在艰苦的抗战时期保家卫国的故事。
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
尽管岁月的变迁使得这些先烈的遗留物变得锈迹斑斑,有的已经破烂不堪,它们却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
当初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先辈们凭着坚定的毅力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感到骄傲!每个展厅里都挂有我们浙江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勾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
这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返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参观完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步行来到了西湖边的长桥公园。
这里正是四月春光明媚的好时光,我们行走在鲜花、绿树、蓝天、碧水的意境里,好象行走在美丽的图画中。
以前我以为西湖一直就是这样的人间天堂,今天我终于知道,为了这人间天堂,多少先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追寻先烈足迹优秀征文2我的家乡在慈溪市观海卫镇昌明村,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追寻先辈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先辈的生平事迹和贡献;(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获取先辈信息;(3)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先辈的足迹;(2)运用调查、访问、对比等方法,深入了解先辈的生平;(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先辈们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2)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优良传统,培养爱国情怀;(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程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先辈?为什么我们要追寻先辈的足迹?2. 课堂讲解:(1)讲解先辈的定义和分类;(2)阐述追寻先辈足迹的意义;(3)介绍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分组合作、调查访问等。
3. 分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先辈进行探究;(2)分配任务,明确各自研究方向和责任;(3)教师指导分组合作过程,提醒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先辈进行研究;(2)学生查阅资料、访问亲友等方式获取先辈信息;(3)教师审核学生研究方向和方法,给予指导。
2. 课堂展示:(1)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2)其他组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评价、提问;3. 课后作业:(2)学生互相交流感悟,分享收获;(3)教师收集学生感悟,进行批改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评价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2)评价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3)评价自己在课后感悟中的反思。
2. 同伴评价:(1)评价小组成员在合作中的表现;(2)评价小组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3)评价小组成员的课后感悟。
3. 教师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2)评价学生在课后感悟中的反思;(3)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追寻先辈足迹》教材;2.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4. 人力资源:家长、亲友、教师等。
《追寻先辈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先辈们的生活背景、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法,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培养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敬先辈、珍惜今天的观念,培养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追寻先辈足迹2. 教学课时:共4课时3.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先辈们的兴趣,引出教学主题。
2. 教学环节一:了解先辈们的生活背景a. 教师讲解先辈们的生活背景b.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先辈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3. 教学环节二:探究先辈们的奋斗历程a. 教师讲解先辈们的重大事件b. 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先辈们的奋斗故事4. 教学环节三:学习先辈们的伟大成就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先辈们的成就b.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先辈们在各个领域的贡献5. 教学环节四:总结与反思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所学收获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口头表达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追寻先辈足迹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追寻先辈足迹》教材2. 视频资料:关于先辈们的生活、奋斗和成就的视频3. 图片资料:与先辈们相关的历史图片4. 调查表:用于学生调查、访问先辈们的经历和故事5. 网络资源:用于学生搜集先辈们的资料和信息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活动一:观看视频,了解背景a. 教师播放关于先辈们生活背景的视频资料b. 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2. 教学活动二:小组讨论,探究奋斗历程a.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先辈们的奋斗历程b. 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先辈们的奋斗故事,并分享成果3. 教学活动三:成果展示,学习伟大成就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所学收获b.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先辈们在各个领域的贡献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
《追寻先辈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先辈们的重要历史贡献,传承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先辈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和探究先辈们的事迹。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先辈们的重要历史贡献教学重点:了解先辈们的重要历史贡献,认识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2. 第二课时:尊敬先辈,传承优秀品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先辈的情感,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尊敬先辈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的优秀品质。
3. 第三课时:实地考察,了解先辈事迹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和探究先辈们的事迹。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实地考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4. 第四课时:分享考察成果,讨论先辈精神教学重点:分享实地考察成果,讨论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分享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学重点: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尊敬先辈、传承优秀品质方面的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先辈们的重要历史贡献和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谈话法: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先辈们的事迹。
4. 分享与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实地考察成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5. 总结与反思法:引导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先辈们的重要历史贡献和优秀品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尊敬先辈、传承优秀品质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3. 学生在实地考察、分享与讨论中的表现,如表达、交流、思考等。
《追寻先辈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伟大的先辈们的事迹和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先辈们的事迹,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先辈们的事迹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先辈们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2. 教学新课:讲解选取的先辈们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和贡献。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先辈们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追寻先辈的足迹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追寻先辈的足迹。
2. 教学新课:讲解追寻先辈足迹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出一位先辈的事迹。
第三课时:先辈们的精神品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先辈们的精神品质。
2. 教学新课:讲解先辈们的精神品质及其意义。
3.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先辈事迹,分析其精神品质。
第四课时:传承先辈精神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先辈精神。
2. 教学新课:讲解传承先辈精神的方式和途径。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个传承先辈精神的计划。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学新课:讲解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先辈们的事迹、精神品质以及追寻足迹的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和计划制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整理的先辈事迹、传承计划等。
3. 小组评价: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展示先辈们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2. 资料:收集有关先辈们的事迹、精神品质等方面的资料。
追寻先辈足迹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以及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2、让学生牢记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发他们热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1、播放阅兵式课件。
2、这就是英姿飒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看到他们,你们想了解什么?知道些什么?3、可指名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学过程:(一)学生对照课本,了解南昌起义。
了解建军节建立的意义(二)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经过。
(三)过渡:在中国军队的历史上,长征可以算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段历史。
那是中国军队的光荣,更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1、合作探究:了解红军为什么长征?(1)学生看课本;(2)讨论交流资料;(3)教师小结小结:由于党中央在错误路线的统治下,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2、、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1)红军长征中遇到了那些困难?有那些感人的故事?(2)学生讨论交流(3)学生说一说红军长征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感人的故事。
(4)遵义会议的重要性。
(3)齐读课本《长征》诗,再一次体会红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3、总结在长征中,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红军长征所展示出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让我们记住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四)课堂小结:中国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中国军队是光荣的军队,战争年代,他们浴血奋战,赢得了新中国的胜利,和平年代,他们依然在兢兢业业地维护着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军队的身影。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3 页共3 页。
课题:追寻先辈足迹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知道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以及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让学生学习红军爱国爱民、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重点:知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难点:了解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驷马难(追)非同(寻)常身(先)士卒英雄(辈)出(足)智多谋销声匿(迹)由成语游戏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追寻先辈足迹二、讲授新课:(1)军旗的认识1.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墨西哥参加阅兵式的录像2.了解海军、陆军、空军分别身穿什么颜色的制服3.了解录像军旗上“黄色五角星”和“八一”的含义(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由军旗上的“八一”引出1927.8.1的南昌起义,找学生说说南昌起义的故事,并板书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2.师:南昌起义后的第六天,也就是1927.8.7,毛泽东收到了党中央的派遣,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P35页,看一看秋收起义的结果是什么。
引出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毛泽东带领他的军队转移到了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并板书秋收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3.师:1928.4月,朱德、陈毅带领着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军队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合编为板书: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4.说一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3)走进长征.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四次打破了蒋介石的“围剿”,然而却在第五次失败了,最后他们被迫突围,进行长征。
1.自己阅读课本P36—P37页,找一找红军长征的起始时间和地点,行程是多少,经历了哪些苦难。
2.观看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片段,感受他们的艰苦和部位艰难险阻的精神。
师:长征结束后,毛泽东为经历了千难万苦的红军们题了一首诗。
3.齐读《七律•长征》,并了解诗意4.通过诗句解释了解到红军们长征时经历的艰难困苦之事,小组讨论“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这句话的意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追寻先辈足迹》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所讲的主题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中的“追寻先辈足迹”,本主题由“创立人民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先辈伟绩记心间”四部分内容组成,由于这部分内容较多,不可能一课时或两课时就完成,所以我打算本课时只讲解“创立人民军队”和“抗击日本侵略者”这两个主题。
二、教学理念:1、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不仅培养他的自主动手能力,其实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探究、体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对资料的分类整理、分析、总结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
2、本课时我搜集了大量图片,通过大量的图片及视频可以调动激发学生了解历史的兴趣。
三、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的历史及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2、知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3、让学生牢记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
四、活动重点:1、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及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
2、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
五、活动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方法:1、活动教法:情境教学法、以观促悟法等。
2、活动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七、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师准备)2、搜集有关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及有关日本侵华的资料。
(生准备)八、活动过程:一、播放阅兵式图片师:同学们,都看过60周年国庆大典吧?今天再次看到我们强大、英姿飒爽的军队,你们想知道些什么?生:……二、新授师:好,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追寻先辈足迹去看一看我们的军队是怎样一步步建立起来,他们经历了些什么?1、小组讨论师:课前老师已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资料,老师给你们5分钟,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并找出代表。
《追寻先辈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先辈们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先辈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习先辈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及先辈们的事迹介绍导入:讲解追寻先辈足迹的意义和目的。
介绍先辈们的事迹,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
2. 第二课时:分析先辈们的品质和精神分析先辈们的品质,如勇敢、坚定、无私、创新等。
讨论先辈们的精神,如爱国主义、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等。
3. 第三课时:实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具体先辈的实例,如邓稼先、焦裕禄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4.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亲身感受先辈们的足迹。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先辈们的品质和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先辈们的事迹、品质和精神。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亲身感受先辈们的足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追寻先辈足迹》教材或相关红色教育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或多媒体教学资源。
3. 实践活动: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新课:分别讲解第六至第十章的内容,包括先辈们的事迹、品质和精神。
3. 实例分析:以具体先辈为例,分析他们的生活背景、成就和影响。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先辈们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内容1. 第六课时:讲解孙中山的事迹和品质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孙中山的品质:爱国、创新、团结等2. 第七课时:讲解毛泽东的事迹和品质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毛泽东的品质:坚定、勇敢、智慧等3. 第八课时:讲解周恩来的事迹和品质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周恩来的品质:谦虚、敬业、为人民服务等4. 第九课时:讲解邓稼先的事迹和品质邓稼先的生平事迹邓稼先的品质: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等5. 第十课时:讲解焦裕禄的事迹和品质焦裕禄的生平事迹焦裕禄的品质: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先辈们的事迹、品质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