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电阻定律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36.50 KB
- 文档页数:18
2.6 电阻定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2.6电阻定律年月日§2.6电阻定律教学目标(1)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教师:将与A、B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L1、L2两端,调节变阻器R,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比较通过L1、L2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
学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线的长度成反比,表明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2)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教师:将与A、B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L2、L3两端,调节变阻器R,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比较通过L2、L3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学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表明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教师:将与A、B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L3、L4两端,重做以上实验。
学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表明导线的电阻与材料的性质有关。
师生共同活动:小结实验结论,得出电阻定律。
电阻定律:(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组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这就是电阻定律。
(2)公式:R=ρ教师指出:式中ρ是比例常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ρ:(1)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2)单位:欧・米(Ω・m)[投影]几种导体材料在20℃时的电阻率学生总结:当温度升高时,欧姆表的示数变大,表明金属灯丝的电阻增大,从而可以得出: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师:介绍电阻温度计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
如图2.6-5所示。
学生思考: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怎样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参考解答: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三)课堂总结、点评解析:设发生短路处距离A处有x米,据题意知,A、B两地间的距离l=40 km,电压表的示数U=10 V,电流表的示数I=40 mA=40×10-3A,R 总=80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