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十四章物质代谢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294.50 KB
- 文档页数:30
生物化学复习题第七章糖代谢1.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过程。
(P80)2.糖酵解的调节。
(P83)3.计算糖酵解生成ATP的数目。
(P80)4.丙酮酸的去路。
(P80)5.三羧酸循环过程,能量计算。
(P107)6.为什么说TCA是物质代谢的枢纽?(P110)7.磷酸戊糖途径有何意义?(P153)8.糖异生概念。
(P154)9.糖异生与糖酵解不同的三个反应(包括催化的酶)。
(P156) 1.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A)糖酵解途径(B)三羧酸循环(C)戊糖磷酸途径(D)C3循环 2.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A)磷酸戊糖途径(B)糖酵解(C)糖的有氧氧化(D)糖异生 3.糖酵解的限速酶是()?(A)磷酸果糖激酶(B)醛缩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丙酮酸激酶第八章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有何特点?以葡萄糖为例,比较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异同。
2.何谓高能化合物?体内ATP 有哪些生理功能?3.氰化物和一氧化碳为什么能引起窒息死亡?原理何在?4. 计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ATP的分子数。
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
5.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6. 名词解释: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磷氧比(P\\0)、能荷第九章脂类代谢1. 从以下几方面比较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与生物合成的异同:反应的亚细胞定位,酰基载体,C2单位,氧化还原反应的受氢体和供氢体,中间产物的构型,合成或降解的方向,酶系统情况(P264 )。
2. 简述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脂肪转化成糖的机理。
3.乙酰CoA的代谢结局(P243)。
名词解释ACP β-氧化酮体第十章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谢一、解释下列名词(1)氧化脱氨基作用(2)转氨基作用(3)联合脱氨基作用二、填空题 1.转氨作用是沟通和的桥梁。
代谢调节(一)名词解释1.诱导酶(Inducible enzyme)2.标兵酶(Pacemaker enzyme)3.操纵子(Operon)4.衰减子(Attenuator)5.阻遏物(Repressor)6.辅阻遏物(Corepressor)7.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tabolic gene activator protein)8.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9.共价修饰(Covalent modification)10.级联系统(Cascade system)11.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12.交叉调节(Cross regulation)13.前馈激活(Feedforward activation)14.钙调蛋白(Calmodulin)(二)英文缩写符号1. CAP(Catabolic gene activator protein):2. PKA(Protein kinase):3. CaM(Calmkdulin):4. ORF(Open reading frame):(三)填空题1. 哺乳动物的代谢调节可以在、、和四个水平上进行。
2. 酶水平的调节包括、和。
其中最灵敏的调节方式是。
3. 酶合成的调节分别在、和三个方面进行。
4. 合成诱导酶的调节基因产物是,它通过与结合起调节作用。
5. 在分解代谢阻遏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它能与结合而被活化,帮助与启动子结合,促进转录进行。
6. 色氨酸是一种,能激活,抑制转录过程。
7. 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基因包括、和。
8. 在代谢网络中最关键的三个中间代谢物是、和。
9. 酶活性的调节包括、、、、和。
10.共价调节酶是由对酶分子进行,使其构象在和之间相互转变。
11.真核细胞中酶的共价修饰形式主要是,原核细胞中酶共价修饰形式主要是。
(四)选择题1. 利用操纵子控制酶的合成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节:A.翻译后加工 B.翻译水平 C.转录后加工 D.转录水平2. 色氨酸操纵子调节基因产物是:A.活性阻遏蛋白 B.失活阻遏蛋白C.cAMP受体蛋白 D.无基因产物3. 下述关于启动子的论述错误的是:A.能专一地与阻遏蛋白结合 B.是RNA聚合酶识别部位C.没有基因产物 D.是RNA聚合酶结合部位4. 在酶合成调节中阻遏蛋白作用于:A.结构基因 B.调节基因 C.操纵基因 D.RNA聚合酶5. 酶合成的调节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转录过程 B.RNA加工过程C.mRNA翻译过程 D.酶的激活作用6. 关于共价调节酶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都以活性和无活性两种形式存在 B.常受到激素调节C.能进行可逆的共价修饰 D.是高等生物特有的调节方式7. 被称作第二信使的分子是:A.cDNA B.ACP C.cAMP D.AMP8.反馈调节作用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A.有反馈调节的酶都是变构酶 B.酶与效应物的结合是可逆的C.反馈作用都是使反速度变慢 D.酶分子的构象与效应物浓度有关(五)是非判断题()1.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是同一反应的逆转,所以它们的代谢反应是可逆的。
第十四章物质代谢的调节及相互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描述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BA.各种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B. 进人人体的能源物质超过需要,即被氧化分解C.体内各种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变维持着动态平衡D.物质的代谢速度和方向决定于生理状态的需要2.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错误的是 DA.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代谢物B.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C.当摄人糖量超过体内消耗时,多余的糖可转变为脂肪D.当摄人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3.关于变构效应剂与酶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CA.与酶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结合B. 通过共价键与酶结合C.与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D.与酶活性中心外任何部位结合4.饥饿可使肝内哪一条代谢途径增强?CA.糖原合成B.糖酵解途径C.糖异生D.脂肪合成5.胞浆内不能进行下列哪一代谢途径?CA.脂肪酸合成B.磷酸戊糖途径C.脂肪酸β氧化D.糖酵解6.磷酸二羟丙酮是哪两种代谢之间的交叉点?CA糖-氨基酸 B.糖-脂肪酸 C.糖-甘油 D.糖-胆固醇7.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D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D.酮体8.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CA.脂肪酸B.葡萄糖C.A TPD.GTP9 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是AA.类固醇激素B.儿茶酚胺类激素C. 蛋白类激素D.肽类激素10.关于酶的化学修饰,错误的是DA.一般都有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B.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在不同酶催化下可以互变C.催化互变的酶受激素等因素的控制D.一般不需消耗能量E.化学修饰的方式多为肽链的磷酸化和脱磷酸11.酶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CA.乙酰化与去乙酰化B.甲基化与去甲C.磷酸化与去磷酸D.聚合与解聚E.酶蛋白的合成与降解12.当肝细胞内A TP 供应充分时,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丙酮酸激酶被抑制B.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受抑制C.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受抑制D.糖异生增强E.三羟酸循环减慢13.在胞浆内进行的是EA.脂酸β氧化B.氧化磷酸化C.丙酮酸羧化D.三羧酸循环E.脂酸合成14.饥饿时体内的代谢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A.胰岛素分泌增加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脂肪动员加强D.酮体生成增加E.糖异生加强15.关于关键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A.关键酶常位于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B.关键酶在代谢途径中活性最高,所以才对整个代谢途径的流量起决定作用C.受激素调节的酶常是关键酶D.关键酶常是变构酶E.关键酶常催化单向反应或非平衡反应16.关于机体各器官物质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A.肝脏是机体物质代谢的枢纽B.心脏对葡萄糖的分解以有氧氧化为主C.通常情况下大脑主要以葡萄糖供能D.红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酵解途径E.肝脏是体内能进行糖异生的唯一器官。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第一节物质代谢的特点(一)整体性体内各种物质包括糖、脂、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的代谢不是彼此孤立各自为政,而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彼此互相联系,或相互转变,或相互依存,构成统一的整体。
(二)代谢调节机体存在精细的调节机制,不断调节各种物质代谢的强度、方向和速度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代谢调节普遍存在于生物界,是生物的重要特征。
(三)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由于各组织、器官的结构不同,所含有酶系的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因而代谢途径及功能各异,各具特色。
例如肝在糖、脂、蛋白质代谢上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物质代谢的枢纽。
(四)各种代谢物均具有各自共同的代谢池无论是体外摄人的营养物或体内各组织细胞的代谢物,只要是同一化学结构的物质在进行中间代谢时,不分彼此,参加到共同的代谢池中参与代谢。
(五)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糖、脂及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氧化释出的能量,均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六)N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参与还原合成代谢的还原酶则多以NADPH为辅酶,提供还原当量。
如糖经戊糖磷酸途径生成的NADPH既可为乙酰辅酶A合成脂酸,又可为乙酰辅酶A 合成固醇提供还原当量。
第二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乙酰辅酶A是三大营养物共同的中间代谢物,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最后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释出的能量均以ATP形式储存。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这三大营养素可以互相代替,并互相制约。
二、糖、脂和蛋白质代谢之间的联系体内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代谢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关联。
它们通过共同的中间代谢物,即两种代谢途径汇合时的中间产物,三羧酸循环和生物氧化等联成整体。
(一)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当摄人的糖量超过体内能量消耗时,除合成少量糖原储存在肝及肌肉外,生成的柠檬酸及ATP可变构激活乙酰辅酶A竣化酶,使由糖代谢源源而来的大量乙酰辅酶A得以羧化成丙二酰辅酶A,进而合成脂酸及脂肪在脂肪组织中储存,即糖可以转变为脂肪。
第十四章蛋白质代谢第一节概述一、主要途径1. 蛋白质代谢以氨基酸为核心,细胞内外液中所有游离氨基酸称为游离氨基酸库,其含量不足氨基酸总量的1%,却可反映机体氮代谢的概况。
食物中的蛋白都要降解为氨基酸才能被机体利用,体内蛋白也要先分解为氨基酸才能继续氧化分解或转化。
2. 游离氨基酸可合成自身蛋白,可氧化分解放出能量,可转化为糖类或脂类,也可合成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合成蛋白是主要用途,约占75%,而蛋白质提供的能量约占人体所需总能量的10-15%。
蛋白质的代谢平衡称氮平衡,一般每天排出5克氮,相当于30克蛋白质。
3. 氨基酸通过特殊代谢可合成体内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如神经递质、嘌呤、嘧啶、磷脂、卟啉、辅酶等。
磷脂的合成需S-腺苷甲硫氨酸,氨基酸脱羧产生的胺类常有特殊作用,如5-羟色胺是神经递质,缺少则易发生抑郁、自杀;组胺与过敏反应有密切联系。
二、消化外源蛋白有抗原性,需降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
只有婴儿可直接吸收乳汁中的抗体。
可分为以下两步:1. 胃中的消化:胃分泌的盐酸可使蛋白变性,容易消化,还可激活胃蛋白酶,保持其最适pH,并能杀菌。
胃蛋白酶可自催化激活,分解蛋白产生蛋白胨。
胃的消化作用很重要,但不是必须的,胃全切除的人仍可消化蛋白。
2. 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肠分泌的碳酸氢根可中和胃酸,为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氨肽酶等提供合适环境。
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再激活其他酶,所以胰蛋白酶起核心作用,胰液中有抑制其活性的小肽,防止在细胞中或导管中过早激活。
外源蛋白在肠道分解为氨基酸和小肽,经特异的氨基酸、小肽转运系统进入肠上皮细胞,小肽再被氨肽酶、羧肽酶和二肽酶彻底水解,进入血液。
所以饭后门静脉中只有氨基酸。
三、内源蛋白的降解1. 内源蛋白降解速度不同,一般代谢中关键酶半衰期短,如多胺合成的限速酶-鸟氨酸脱羧酶半衰期只有11分钟,而血浆蛋白约为10天,胶原为1000天。
体重70千克的成人每天约有400克蛋白更新,进入游离氨基酸库。
一、单选题1、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A.信息传递作用B.氧化供能C.免疫作用D.细胞膜组分正确答案:B2、下列参与糖代谢的酶中,哪种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A.糖原磷酸化酶B.磷酸甘油酸激酶C.己糖激酶D.柠檬酸合酶正确答案:B解析: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糖原分解过程中关键酶的是糖原磷酸化酶,糖异生过程中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和葡糖-6-磷酸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
3、肝细胞内可以被丙氨酸抑制的是()。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B.葡糖激酶C.磷酸果糖激酶-1D.丙酮酸激酶正确答案:D解析:在肝内丙氨酸对丙酮酸激酶有别构抑制作用。
4、糖异生过程的关键酶是()。
A.磷酸果糖激酶-1B.葡糖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柠檬酸合酶正确答案:C5、在何种情况下脑组织主要利用酮体氧化供能。
()A.空腹B.长期饥饿C.饱食D.剧烈运动正确答案:B6、高胆固醇饮食可使()。
A.肝细胞内HMG-CoA合成酶活性降低B.肝细胞内HMG-CoA还原酶合成减少C.肝细胞内硫解酶活性降低D.小肠黏膜内HMG-CoA合成酶活性降低正确答案:B解析:饥饿与禁食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而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酸膳食后,胆固醇合成增加;胆固醇合成增加及摄入过多胆固醇会抑制HMG-CoA还原酶基因转录,酶蛋白合成减少,活性降低。
7、下列脂蛋白形成障碍与脂肪肝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IDLB.LDLC.VLDLD.CM正确答案:C解析:①CM的功能是运输从食物中消化吸收的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②V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③LDL是由VLDL转变而来,它是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④HDL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液循环转运到肝,并转化为胆汁酸排出体外。
肝细胞不能形成VLDL时,其合成的甘油三酯聚集在干细胞质中,形成脂肪肝。
第五节物质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2015-07-07 71910 0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细胞的各种生物学功能,需对代谢进行精细调节,使各种物质的代谢井然有序,相互协调进行。
这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能力。
代谢调节的复杂程度随进化程度增加而增高。
单细胞生物主要通过细胞内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对酶的活性及含量进行调节,即所谓原始调节或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高等生物不仅细胞水平代谢调节更为精细复杂,还出现了内分泌细胞及内分泌器官,形成了通过激素发挥代谢调节作用的激素水平代谢调节。
高等动物的代谢调节还涉及复杂的神经系统,形成了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对机体代谢进行综合调节的所谓整体水平代谢调节。
上述三级代谢调节中,细胞水平代谢调节是基础,激素及神经对代谢的调节需通过细胞水平代谢调节实现。
一、细胞水平的物质代谢调节主要调节关键酶活性(一)各种代谢酶在细胞内区隔分布是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亚细胞结构基础在同一时间,细胞内有多种物质代谢进行。
参与同一代谢途径的酶,相对独立地分布于细胞特定区域或亚细胞结构(表12-2),形成所谓区隔分布,有的甚至结合在一起,形成多酶复合体。
酶的这种区隔分布,能避免不同代谢途径之间彼此干扰,使同一代谢途径中的系列酶促反应能够更顺利地连续进行,既提高了代谢途径的进行速度,也有利于调控。
表12-2 主要代谢途径(多酶体系)在细胞内的分布(二)关键酶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每条代谢途径由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其反应速率和方向由其中一个或几个具有调节作用的关键酶活性决定。
这些在代谢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的酶称为关键酶( key enzyme),特点包括:①常常催化一条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或分支点上的反应,速度最慢,其活性能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总速度。
②常催化单向反应或非平衡反应,其活性能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方向。
③酶活性除受底物控制外,还受多种代谢物或效应剂调节。
物质代谢调节1.细胞水平调节:细胞水平的调节主要是细胞内酶水平的调节。
方式:细胞内酶呈隔离分布、代谢调节作用点(限速酶、关键酶)、酶的别构调节、酶的化学修饰、同工酶对物质代谢的调节、酶含量的调节2.关键酶:催化代谢途径定向步骤的酶,往往是代谢途径反应的第一个酶。
在可逆反应中偏向一个方向,决定着多酶体系的催化方向。
限速酶:体内代谢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总和。
整个代谢途径速度取决于多酶体系中催化活力最低、米氏常数最大、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
此酶起着限速作用,代谢调节的作用点。
生理意义:①限速酶的催化活力最低,Km最大,催化反应速度最慢,故它的速度决定了整个代谢途径的总速度。
②关键酶多为催化各代谢途径反应的第一个酶,在催化可逆反应中往往极度偏向一个方向,故它的定向决定着多酶体系催化代谢反应的方向。
③代谢调节主要是通过对限速酶与关键酶活性的调节而实现的,而关键酶大多同时又是限速酶,所以它们是代谢调节的作用点。
例:己糖激酶3.酶的别构调节:小分子化合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的轻微改变,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方式:生理意义:①代谢终产物反馈抑制反应途径中的酶,使代谢物不致生成过多。
②别构调节使机体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生理状态。
例:HMG-CoA还原酶4.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生理意义:①催化的反应具有放大效应,比别构调节调节效率高。
②消耗的ATP少于酶蛋白合成所需。
③比酶蛋白合成的调节迅速。
④是体内酶活性经济、高效的调节方式。
例:磷酸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