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3章人体的呼吸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64.79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3、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相关知识链接1.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2. 呼吸作用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吸进外界空气中的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等。
3. ]4.当受凉感冒时,常会引起鼻塞、流涕、吐痰、呼吸不通畅等症状。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和各器官的功能:鼻 咽呼吸道 喉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气管 呼吸系统 支气管肺——气体交换的场所1、教材41页资料分析——分析呼吸道的作用(难点)(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如在气管和支气管中有“C”形软骨,这样保证了气流通畅。
(2)人体内的温度一般恒定在37.5℃左右,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定,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温度很低,寒冷的空气进入人体,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不良的刺激。
(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吸入鼻腔内的气体中的灰尘和细菌的进入;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湿润吸入的干燥空气,也可以黏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使空气变得清洁;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减少寒冷空气对气管和支气管以及肺的刺激。
(4)气管的下端分支形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肺、右肺。
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在肺内形成树状的分支。
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上有纤毛,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5)呼吸道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必背知识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二、呼吸道的作用呼吸道的作用主要包括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使其温暖、湿润、清洁)。
然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呼吸道内的结构如鼻毛、鼻腔内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等,共同协作以阻挡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并通过咳嗽等方式将其排出体外。
三、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与呼吸肌 (如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密切相关。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降低,外界气体被吸入肺内。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气体被呼出体外。
四、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
当吸气时,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氧气便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便由血液进入肺泡,并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这样,就完成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五、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运动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其中,神经调节起着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呼吸中枢 (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来实现对呼吸运动的控制。
体液调节则主要通过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氧气和氢离子等)来影响呼吸中枢的活动,从而调节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
六、呼吸的意义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的重要途径。
通过呼吸作用,人体细胞能够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同时,呼吸还有助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酸碱平衡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知识清单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知识网络图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知识清单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湿润、温暖。
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的作用(1)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2)能对气体进行处理, 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的温暖,湿润,清洁。
温暖: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湿润: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气管内表面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清洁:鼻毛、气管壁的纤毛,鼻腔内黏膜和气管内表面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3)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4)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
(5)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有结构。
在我们吞咽时,会厌软骨会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呼吸或说话时会打开,因此,吞咽和呼吸不能同时进行。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运动:是由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1)原理:呼吸运动产生的气压差。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A.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骨向上往外运动,胸廓扩大,肺扩张,肺气压变小,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B.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膈顶回升,肋骨向下往内运动,胸廓缩小,肺回缩,肺气压变大,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出肺。
2.模拟膈肌的运动“演示实验”①甲表示呼气过程,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AB段)。
②乙表示吸气过程,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BC段)。
注意:(1)是先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后有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也就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2)呼气和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外界气体压力。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一、呼吸系统:呼吸道和肺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对气体有清洁、湿润、温暖的作用。
肺:位于胸腔内,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有三叶,右肺有两叶。
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道的功能:1、保持空气畅通的结构:骨或软骨作支架。
2、对吸入气体起清洁、湿润作用的结构:鼻腔前部生有的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粘液。
3、对空气起温暖作用的结构:鼻腔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痰的产生:气管中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粘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会厌软骨与吞咽和呼吸的关系: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
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
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动作。
呼吸运动肋间肌、膈肌胸廓前后径、左右径肺肺容积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吸气收缩增大被动扩张增大变小(低于外界)外界→肺内呼气舒张缩小弹性回缩缩小增大(高于外界)肺内→外界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烨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氧)→血液,血液(二氧化碳)→血液;静脉血→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氧)→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血液;动脉血→静脉血。
气体交换的原理: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完成。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1)肺泡数目多,气体交换的面积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2)。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
●教学方法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软尺、多媒体、模拟实验模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学生:(猜测并假设)(1)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气体就排出。
(2)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同时仔细体会感觉,研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03 人体的呼吸考点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润湿空气;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
会厌软骨,呼吸时翻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呼吸系统肺:气体交换的园地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3、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咽: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
4、呼吸道的作用:(1)保证气体流通:有骨及软骨作支架。
(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鼻内生有鼻毛:清洁空气; 鼻腔内有黏膜,可分泌黏液:清洁和湿润空气; 鼻腔内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5、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6、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食物和气体都要经过咽,通过咽后,食物进入食道,气体进入喉。
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使气流畅通无阻。
(边吃边笑时,会厌软骨抬起,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严重时使人致死。
) 考点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道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高浓度 低浓度〕 外界空气 肺泡血液组织细胞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肺泡内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内气体交换2、呼吸的实质: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 吸气:呼吸肌收缩〔膈肌下降〕胸廓增大 肺内气压减小 气体进入肺部 呼气:呼吸肌舒张〔膈肌上升〕 胸廓减小 肺内气压增大 气体排出肺部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肋间肌 和膈肌 胸腔 容积 肺 肺内气压 外界气体吸气 收缩 扩大 扩张 降低 吸入 呼气 舒张 缩小 收缩 增大 呼出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的三个特点:肺泡数目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氧气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呼吸》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呼吸》必备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呼吸》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呼吸》知识点篇1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肋间肌肉肋骨胸廓膈肌膈顶部肺肺气压气体吸气收缩向上向外扩大收缩向下扩张减小进入呼气舒张向下向里缩小舒张向上缩小扩大排出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吸气和呼气4) 体内气体的交换:(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呼吸》知识点篇2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作用:①C形软骨保证气体通畅;②使进入的气体温暖(鼻腔毛细血管)、湿润(粘液)、清洁(鼻毛、纤毛、粘液)③但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和呼气完成的。
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收缩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舒张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上下径缩小辨析:l吸气和呼气时膈肌的状态膈肌位于胸腔底部,自然状态是向上凸的拱形。
膈肌收缩时,肌肉会缩短变粗,因而膈肌顶部是稍下降(而不是更上凸),使胸廓容积增大;膈肌舒张时,顶部回升,恢复原状,胸廓容积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