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栽培技术定稿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6
西瓜种植技术|西瓜大棚种植技术西瓜大棚栽培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整地施肥大棚早熟西瓜一般栽培密度较大,因此要求精细整地。
如果是利用冬闲大棚,应在冬前深耕25cm使土壤疏松。
将底肥的一半全面撒施,再翻入土中,整平后开沟集中施肥和作陸。
在整地时应将前茬作物根系拣出棚外。
1、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按行距1~1.2m作畦采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培、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况下,按1m行距作小高垄为宜;在地面匍匐栽培时,可用南北向畦(与大棚纵向平行)。
2、底肥用量和种类一般667㎡施优质厩肥4000~5000k或腐熟鸡粪3000~4000kg 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5~20kg熟饼肥100kg。
底肥中的有机肥在普遍耕翻时施入一半,丰产沟内施另一半。
二、移栽定植大棚西瓜在采用3层薄膜覆盖情况下,可比拱棚双覆盖早定植10天左右。
栽植密度也可大些,并要求精心整枝;采用支架栽培的要比地面匍匐栽培的密些。
大棚内西瓜的定植方法: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划出定植穴位,然后选晴天定植,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栽完。
定植穴的大小应与土坨或营养钵大小相适应。
栽前向穴内浇适量底水,待水刚渗下时即栽苗。
栽苗时先小心脱掉塑料钵,将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内,使土坨表面与畦面平齐或稍露出。
摆正瓜苗后即填土。
沿土坨四周用手将填入的土轻轻压实,也可在定植当日暂不封窝,次日再补浇1次小水后封窝,以利于返苗。
全棚栽完后,清扫畦面,并在垄面上插小拱架,盖上薄膜,成一条龙式小拱棚。
由于大棚内无风,故拱架可简单些,小拱棚也可用地膜覆盖,并且不必压得很牢以便天暖时昼揭夜盖。
为了补苗,棚内应同时多栽一些备用苗。
三、大棚內的温、湿度控制1、温度管理定植后5~7天内,要注意提高地温,保持在15℃以上促进返苗。
若白天温度高于35℃,则应设法遮光降温。
返苗后可开始通风,以调节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不高于31℃,夜间不低于15℃,此期间可通过开闭天窗来控制棚温,当瓜蔓长30cm左右时可撤除小拱棚。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1.土壤选择:选择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PH值在6.5-7.5之间。
2. 水肥管理:浇水要适量,不能浸润,同时控制氮、磷、钾等元素的供应量,避免过肥过水。
3. 温度管理:保持温度在25-30℃之间,晚上不低于18℃,可以通过增设温室、加装保温设备等措施来控制温度。
4. 通风管理:保持适宜的通风量,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及时清除枯萎、病虫害植株。
6. 节瓜技术:控制瓜蔓的生长,保留1-2个瓜,剪去其他瓜花和枝条,有利于瓜果的均匀发育。
7. 采收时间:果皮颜色变深,瓜蒂变硬,声音清脆,瓜身呈现出均匀的颜色时,为瓜果成熟的标志,可进行采收。
- 1 -。
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和管理近年来,大棚西瓜种植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因为它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全年种植,并且能够提供稳定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要想获得高产高质的大棚西瓜,除了选择合适的品种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适宜的大棚和土壤条件非常重要。
大棚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和遮光性能,以保证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的合理控制。
土壤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富含有机质和养分,pH值适宜,这样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和发育。
要注意西瓜的栽培技术。
首先是育苗阶段,应选择健壮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进行播种。
播种前,应对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播种后,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浇水,注意通风,促进幼苗的生长。
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后,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枝。
一般情况下,保留主蔓和第一侧蔓,适当剪除侧蔓和花蕾,以保证养分的供给和营养的均衡。
同时,要进行支架搭建和绑蔓,以保证西瓜植株的稳定生长。
施肥是大棚西瓜种植中的重要环节。
在育苗期和移栽后的苗期,应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为主的基础肥进行施用。
在花期和结果期,要适时进行追肥,以保证西瓜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病虫害防治是大棚西瓜种植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西瓜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霜霉病、蚜虫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合理轮作、间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
要合理控制大棚环境。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西瓜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在高温季节,要及时通风降温,保持适宜的温度。
在雨季或高湿度环境下,要注意防潮防霉。
此外,还可以利用遮阳网、保温棚膜等工具,调节光照和温度,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和管理是实现高产高质的关键。
通过选择适宜的大棚和土壤条件,科学的种植技术,合理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以及合理控制大棚环境,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产量和优质的西瓜。
希望这些技术和管理措施对于大棚西瓜种植者有所帮助。
大棚秋西瓜栽培技术传统的西瓜种植方式只能一年一茬,而且由于西瓜对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相当敏感,种过西瓜的土壤要经过8-10年的倒茬才能恢复种植。
但在山东,农民利用嫁接技术解决西瓜不能重茬种植的难题,促成了西瓜生产由地膜、双膜栽培向设施化栽培的过渡。
通过在大棚内设置地膜和小拱棚及采用嫁接技术等措施,实现了西瓜一年两种两收,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西瓜一年两茬栽培即早春栽培和秋延后栽培,早春栽培的时间一般在早春12月下旬在温室内培育壮苗,2月上旬完成嫁接工作,2月下旬完成定植,5月上旬头茬瓜收获;秋延后栽培即早春栽培西瓜收获后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收获。
结合我们今年秋天大棚秋西瓜嫁接栽培技术的经验,通过对农民的走访和查阅资料,将西瓜秋延后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选择品种由于西瓜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而秋季栽培时,温度是由高到低,并于10月下旬开始温度条件逐渐不能满足西瓜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西瓜大棚秋季栽培要选择适合保护地栽培的早熟品种,不能采用晚熟品种,因为后期温度低,对西瓜成熟不利。
尧沟这边春季以京欣二号、双星冠龙为主,秋季则鲁青占绝对地位。
2. 嫁接育苗A.选择砧木选择砧木要从亲合性、纯度、抗病性、丰产性、抗寒性以及对嫁接西瓜的品质等表现进行选择。
优良的砧木与接穗的亲和性要好,能避免西瓜生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生理性障碍,下胚轴髓腔紧实,能够最大程度保持原品种的品种特性。
尧沟用的比较普遍的是青研一号,德高铁柱,强力砧,全能王子等,我们采用公司的优良砧木崛京隆。
B.育苗时期在大棚中适时培育砧木苗和接穗苗,尧沟一般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育苗,7—10天可以嫁接,嫁接后10—15天即可定植,最迟在立秋后10天定植,因此要按照定植时期合理的安排育苗时间。
采用插接法砧木要比接穗早播种3—5天左右,春季则需要5—7天,一般砧木种子出苗后接穗开始浸种。
C.种子处理将晒过的砧木种子用55℃的热水浸种,需不停地按同一方向搅拌,水温降至35℃时再反复进行冲洗,搓掉种皮上的粘状物,然后放于常温下继续浸种,直至种皮充分软化,种仁吸足水为止。
大棚麒麟西瓜8424种植技术一、瓜田选择种西瓜忌重茬连作,也不能与黄瓜、甜瓜、西葫等瓜类作物连作,以防枯萎病的发生,一般旱田轮作7—8年以上,水旱轮作5—6年,水田轮作3—4年。
宜选地势高燥,向阳背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最好有灌水条件的瓜田。
茬口安排上,因地制宜,提高复种指数。
我市郊县、玉米、甘薯、谷子、大豆、等均可作前茬。
花生地鼠害多慎用。
采用间套作要合理搭配,如与菠菜、小萝卜、油菜、土豆等都可以。
棉田、麦田套作,麦茬夏播也有发展,武青县夏播达千亩以上,人多地少的乡村,可采用宽行稀植多种多收,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提高经济效益。
二、整地施肥作畦(一)整地春播瓜田,冬前要机耕深翻20—30厘米,只耕不耙,冻晒垡,利于风化土壤,冻死害虫,聚雪蓄墒。
早春酌情乘墒整细耙平。
然后,按栽培方式计划挖瓜沟(也叫丰产沟)。
挖瓜沟可加厚活土层,促进根系伸展,而且便于集中施基肥。
瓜沟多为东西走向,南北排列。
按1.6—1.8米的行距,挖宽50—60厘米,深40厘米的沟,将20厘米的表士放沟南侧,底士放北侧。
(二)施基肥西瓜茎叶繁茂,生育期短,产量高,需肥量大。
必须施足基肥,为西瓜全生育期提供基本养分。
特别是盖膜栽培,追肥不方便,如基肥不足,易造成植株早衰,影响只实发育。
基肥以长效性有机肥为主,再加入适量的化肥。
1.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而定。
中下等地每亩可施优质厩肥3000—5000千克,或饼肥150—200千克。
上等肥力地块,可施厩肥2000—2500千克,或饼肥100千克。
我市郊县土壤一般缺磷,沙土地缺钾,应增施磷钾肥的比例,如每亩可加入过磷酸钙50—70千克和硫酸钾10一15千克。
2.基肥施法粗肥量多时可在冬耕前撤施大部分,留下一小部分优质粗肥和所有饼肥混合发酵腐熟,集中施于瓜沟。
用沟南侧的部分表土与肥掺合施入沟内,再将其余表土还原整平。
(三)做畦为便于浇水、盖膜;管理等,需做成适当的畦式。
1、高垄平畦2、沟垄畦平畦(穴垄平畦)3、波浪畦4、锯齿畦l、3适宜粘士或粘壤土2、4适宜沙土或沙壤土(四)浇水造墒播种前2—3天顺沟浇水,水量酌情浇足,不可过量,以免肥分淋失。
种大棚西瓜的详细方法和全部技术
种植大棚西瓜的方法和技术有很多,下面列举了10条详细描述:
1. 确定种植区域:选择适宜的大棚区域,确保充足的阳光和通风条件,并避免低洼地和容易积水的地方。
2. 土壤准备: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翻耕、杂草清除和平整土壤表面。
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腐熟的堆肥来改善土壤质量。
3. 选择品种:选择适合大棚种植的西瓜品种,考虑到抗病性、耐热性和产量等因素。
4. 播种或移栽: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种植季节,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或者移栽。
将种子或幼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按照适宜的间距和深度进行种植。
5. 浇水管理:大棚西瓜需要适量的水分,但要避免过度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并使用滴灌系统来节省水资源。
6. 控制温度和湿度: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对西瓜的生长至关重要。
可以使用通风设备和遮阳网来调节温度,保持适宜的湿度。
7. 施肥和营养管理:根据西瓜的生长阶段,定期施加适量的有机或化学肥料。
注意平衡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8. 病虫害防治:大棚环境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巡查植株,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9. 节瓣和修枝:西瓜的节瓣和修枝对果实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摘除不健康的花朵和嫩枝,促进果实的生长。
10. 采收和储存: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种植季节,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
一般来说,西瓜成熟后,果皮变色,果脐部分变硬,就可以采收。
采收后,将西瓜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延长其保鲜期。
一、大棚西瓜种植的优势大棚西瓜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
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大棚西瓜种植可以有效延长西瓜的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二、大棚西瓜种植技术1. 选址与整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田地作为种植基地。
在冬季进行深耕,深翻25厘米,使土壤疏松。
同时,将前茬作物根系拣出棚外。
2. 浸种催芽选用抗病性好的优良种子,将其放入50度温水中搅拌8分钟,让种子受热均匀。
然后静水浸泡30分钟,取出种子,与磷酸三钠药剂搅拌均匀后风干。
最后,用报纸包裹后,放在26度的环境中催芽。
3. 播种种植待西瓜种子有80%的出芽率后,将其播撒在肥沃疏松的田地中,覆盖一层薄土。
播种时,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以便于后期管理和采摘。
4. 整地施肥在种植西瓜前,施入充足的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如厩肥、腐熟鸡粪等。
底肥用量一般为亩施优质厩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腐熟饼肥100千克。
底肥中的有机肥在普遍耕翻时施入一半,丰产沟内施另一半。
5. 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过大,一般在缓苗后,如地不干,可以不浇水;若过干时,可顺沟灌一次透水。
(2)温度管理:大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避免高温高湿。
在西瓜生长期间,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大棚薄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3)施肥:西瓜开花前施肥促花,保证较多的花朵绽放。
结果期间,要适当增加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以满足西瓜生长的需要。
(4)整枝修剪:西瓜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整枝修剪,去除病弱枝、交叉枝,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5)人工授粉:西瓜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提高授粉率。
6. 收获与销售当西瓜果实达到成熟标准时,即可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采摘后的西瓜要及时进行销售,以保证其新鲜度和品质。
三、总结大棚西瓜种植技术要求严格,从选址、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个环节都要精心操作。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标准范文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
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
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1、习惯养成2、优秀诗文(国学启蒙)必读3、名人故事4、大棚西瓜的种植5、安全教四、课程实施及建议:1、课程教学结构: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2、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3、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4、活动地点: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五、具体目标:1、必背《国学启蒙》。
2、选读书目:中外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爱的教育》。
大唐生态园、星期九生态农庄考察报告为学习休闲农业项目设置及管理经验,5月30日旅游公司一行4人到大唐生态园、星期九生态农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景点开发基本情况大唐生态园占地4700亩,主要由连栋大棚栽培区、优质果品栽培区、标准化稻麦生产区、优质水产养殖区、旅游度假区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六大区域构成,规划建设湖滨度假区、游艇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高档休闲设施,是一处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会展会议、都市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休闲观光园。
大唐生态园主要功能区及项目设置功能区主要项目设置连栋大棚栽培区(含部分露地)种植引进的新品种瓜果和蔬菜,如紫心山芋、迷你小南瓜、水果玉米、水果白菜、水果型黄瓜、美国芦笋、日本樱桃番茄、哈密瓜、甜瓜、礼品西瓜、空心菜、生菜、韭菜、苋菜、芹菜等,根据蔬果生长周期举办采摘节,并建有花卉盆景园。
优质果品栽培区分为桃园、梨园、枇杷园、葡萄园、橘园5个品种栽培区,沿途种植柿子、石榴,根据水果生长周期定期举办采摘节。
标准化稻麦生产区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配套建有打谷场,全部实现现代化耕作,主要使用浅旋耕条播机、插秧机、收割机、稻麦烘干机、精选机、打米机等目前国内先进的农业机械。
优质水产养殖区500亩经过现代化改造的鱼塘,养殖的主要水产有青鱼、鳊鱼、鲤鱼、泥鳅、黄鳝、蟹、甲鱼等。
并配套建有垂钓中心及温热带观赏鱼池(养殖中国金鱼、日本锦鲤等)旅游度假区建有生态餐厅、会议中心、千灯会所及水上茶楼等青少年教育基地建有大棚酒店、太阳能热水浴场、青少年绿色学校、农业艺术展览中心等设施,是苏州市、昆山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每年寒暑假举办各类青少年培训班,08年吸引“第12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在此举办。
星期九休闲生态农庄,毗邻阳澄湖,占地约700亩,园内设有果园区、动物观赏区、水果大棚区、蔬菜区、花艺区、育苗区、烧烤垂钓区、咖啡棋牌娱乐区、水产养殖区等九大区域,配套建有会议中心和生态餐厅,集休闲度假、运动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
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大全反季节西瓜种植技术一、种植密度日光温室种植的西瓜一般都是黄皮礼品西瓜和无籽西瓜。
其栽值密度要根据品种的熟性和单株留蔓数及土壤肥力来决定。
早熟品种每亩1500-1800株(双蔓整枝),中熟品种1500株,晚熟品种1200株。
二、温度管理根据西瓜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需要进行调控。
白天温度一般控制在30℃一36℃,夜温不得低于15℃,坐果和果实发育期,夜温不得低于18℃。
地温应保持18℃以上。
三、水肥管理西瓜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8%,土壤湿度低于48%就会发生旱象。
西瓜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是发芽期高,幼苗期较少,伸蔓期适量,结果中期是需水高峰期,要充分灌水,结果后期,又应减少灌水。
西瓜的施肥,应是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进行追肥,在果实膨大期每亩施硫酸钾3O公斤,二铵30公斤。
在瓜“定个”前后,有条件的可进行叶面喷施0.2%的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
观察西瓜是否缺肥,要看叶子的颜色,如果基部叶片深绿,中部叶片绿,顶部叶片浅绿,表明生长正常;如果整个植株从上到下叶片黄绿色,表明缺肥;如果植株叶色从上到下都是深绿色,表明氮肥过多,会发生疯长,需注意控制。
四、整枝日光温室西瓜采用双蔓整枝,主蔓作结果蔓,爬地生长,副蔓作为营养蔓吊蔓向上生长。
蔓长50-60厘米时开始整枝,坐瓜节位以前的侧枝应及时摘除,对长势弱的品种可多留蔓或不整枝。
五、坐果与授粉留瓜的部位对果实的大小和产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
应选留主蔓上第二、三朵雌花留瓜,当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可选果定瓜。
把子房肥大、瓜形正常,色泽新鲜发亮的幼瓜选留。
其余淘汰。
因日光温室内昆虫的活动少,为保证坐果,需进行人工授粉,每天早晨9时以后,雌花开放,雄花散粉时进行人工授粉。
为使黄皮西瓜受光均匀,瓜皮黄色一致,应在花后20天左右开始转瓜,使底部瓜皮颜色鲜艳美丽。
翻瓜要在太阳偏西时进行。
西瓜的营养价值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很高的营养、纯净、食用安全食品。
淮北大棚西瓜1年多茬高效栽培技术近年来,1年多茬栽培模式的西瓜在连云港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一方面延长了西瓜供应期,满足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连云港市东辛农场、新坝等乡镇结合当地地理优势,进行大棚西瓜1年多茬栽培,形成了1333hm2以上的大棚西瓜供应基地,大大提高了本市西瓜的知名度和经济、社会效益。
1播前准备1.1田块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5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冬前耕翻土壤冻融,熟化土壤,要求耕翻深度25cm以上,结合冬季耕翻667m2施有机肥2500kg以上。
1.2建棚做畦应在定植前1个月建好大棚,大棚长视田块而定。
田间布局,大棚南北为向,采用长7.2m、宽0.08m的竹条或钢架大棚搭建拱形塑料大棚,大棚高2m、跨度5m,棚与棚之间距离1.5m,棚长30~50m,中间开宽0.5m、深0.4m的排水沟。
棚内分2个畦,畦宽2m,中间留沟宽0.3m,以每棚200m2,每667m2设3~4个棚为宜。
薄膜覆盖棚面时,防雾流滴膜面要朝棚内。
1.3开好排水沟棚与棚之间开好排水沟,南北每隔30m挖一条东西向宽0.5m、深0.5m的腰沟,大棚两头开好排水沟,沟深0.5m,每条排水沟通总沟,总沟深0.6m,总沟要直通河流,并经常做好清沟理沟工作,做到雨停沟干。
1.4铺设滴灌管主管选直径75mm、支管选直径50mm的塑胶管,并配置接头、分水阀等配件。
主管铺设在大棚南面,支管在两棚间路两侧铺设,滴管离定植行25~30cm铺设。
滴灌容器:容量为100kg水的塑料桶2~4个,用于溶解稀释肥料。
动力设备选扬程30m的水泵、功率2.2kW 电动机或175型4.4kW柴油机配组。
2育苗2.1晒种、选种西瓜种子在播种前选晴天在阳光下晒种1~2d。
晒种后选饱满的种子,把种子放入清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入水底,把浮在水面的种子除去,留下沉入水底的种子以待浸种、催芽。
2.2浸种西瓜种子表面有果胶、糖分等,有抑制发芽的作用。
一、西瓜无公害设施栽培技术与病虫防治(一)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西瓜栽培分为果用和籽用。
大棚栽培集中于果用类型上。
果用西瓜依果型大小分为小、中、大、特大型(10公斤以上);以瓤色分为红、黄、白;以生态型分类措施可将西瓜分为西北生态型、华北生态型、华东生态型、华南生态型;以皮色可分为黑皮、绿皮肉纹、绿皮条纹、黄皮等。
西瓜大棚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 轻易坐果旳早、中熟品种。
2. 培育优质壮苗培育优质壮苗是西瓜早熟丰产旳首要环节, 也是大棚栽培旳重要技术环节。
“苗壮五成收”阐明了育成壮苗是保证西瓜早熟丰产旳基础。
(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向阳避风, 地势高燥、排水和灌水良好旳地方, 同步, 苗床附近应无遮挡阳光旳树木、房屋等。
一般床宽1.5米, 长8米左右。
为了培育出大龄早苗, 有旳地方在大棚内中心以南整畦, 畦北埂为棚中心进行苗床整顿, 或将苗床建在土温室内, 下设电加温线。
电加温线旳铺设参照番茄育苗章节有关部分。
营养土旳配制及装钵参照播茄、黄瓜育苗章节有关部分。
西瓜根系再生能力较弱, 一般第1片真叶露心时主根达16~18厘米, 5叶期可达10厘米。
因此, 移植时根系轻易损伤, 因此育苗时必须采用大营养钵育苗, 钵径在12厘米左右, 这样大旳营养钵育成旳秧苗不拥挤, 秧苗定植时伤根少、缓苗快。
(2)种子处理与播种: 播种前种子应通过精选、晒种、消毒、浸种等处理。
通过晒种可增进种子内部酶旳活化, 使克制发芽物质旳分解加速, 从而打破种子休眠, 加速发芽。
结合晒种, 剔除霉变、破损、畸形、秕籽及不具本品种特性特性旳种子。
一般0.0667公顷需种子100克左右。
为了将种子表面附着旳病菌杀死或控制不让其发展, 应进行温烫浸种(措施参照黄瓜章节有关部分), 同步用药剂如68.75%杜邦易保1000倍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浸种30分钟后, 再将其冲洗洁净, 尔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15分钟, 这样可使炭疽病菌、病毒病等得到有效旳控制。
全方位属地化防护,筑牢电网“防外破”安全屏障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高唐公司认真贯彻省市公司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提升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规范化水平指导意见》和省市公司《输电线路通道属地化防护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输电线路全方位运行维护管理,防范属地化输电线路外破跳闸导致的电网安全事故,切实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一、工作目标以防止吊车碰线和线下违章施工等外力破坏事件为重点,以构建专业人员巡护、属地化防护和政企联合执法相结合的输电线路防护属地化管理机制为保障,以输电专业精益化管理提升为抓手,推进防外破管理专业化、措施规范化、通道属地化,全面提高公司属地化输电线路保护工作水平。
二、重点措施(六步走)1.全面深化输电线路通道属地化管理。
严格落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输电线路通道属地化防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高唐公司属地化管理采取供电所通道巡视、线路班通道防护和巡视督导的模式。
属地供电所在管辖的供电营业区域内,负责协调运行维护单位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协助运行维护单位发现、处理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隐患。
按照“定人员、定设备、定职责”原则,将防护责任区段落实到具体人员,做到无漏洞、无死角。
2.落实输电线路属地化防护安全责任。
按照《聊城供电公司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要求,落实输电线路防外破安全责任,强化外力破坏事故就是人为责任事故的认识。
将属地化外破跳闸纳入各属地供电所业绩考核,发生吊车碰线和违章施工类线路外破跳闸后,属地供电所要向公司“说清楚”。
3.协调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定期向地方政府、电力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专题汇报,加强沟通,取得政府支持;二是积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排查、整治外力破坏电力设施安全隐患;三是主动协调配合电力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开展现场行政执法,坚决查处在线路保护区及附近开展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违法违章行为,积极协调、商请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清除线路通道障碍,拆除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违章建筑物。
大棚西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大棚西瓜栽培在移栽定植前将瓜田深耕一遍,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3吨,复合肥100公斤,然后深翻整地使肥料与土混匀整平后理墒,把棚盖好后选晴天的下午移栽。
这样有利于西瓜苗的成活,使定植后的幼苗生长良好,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适时移栽:嫁接后20-30天左右,苗长到3叶1心时为移栽适期。
(二)防止自生根:移栽时接口部位应高出地面1cm左右,用地膜覆盖。
爬蔓畦覆盖稻草,防止接穗生根和植株感病。
(三)适当稀植:嫁接后砧木根系强健,吸收能力强,植株长势较旺,应适当稀植,行株距2米x1米,亩栽300~350株。
(四)合理整枝:三蔓整枝留单瓜,要及时疏掉8节以内的瓜,选留第二或第三个发育正常的瓜,每株留瓜1-2个人工辅助授粉。
(五)前期控制生长:嫁接苗生长旺盛,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要根据植株长势灵活追肥,伸蔓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亩追30公斤复合肥。
开花半月后果实生长加快,当瓜长到直径15厘米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追肥,亩追复合肥1520公斤。
(六)水分管理:大棚内土壤湿度大,茎叶易徒长,因此在灌水上应注意前期少浇水,座瓜后勤浇水,进入成熟期后要控制水分,以利果实着色和增加果实含糖量,加快果实成熟。
(七)做好人工辅助授粉工作:大棚栽培西瓜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上午10时进行,选择大的雄花,露出雄蕊,在雌花柱头上轻轻触擦,使花粉均匀地落在柱头上,如遇低温或天气不佳时,前一天下午摘下雄花,放入密闭容器内,室温保持25℃,待早晨开花后授粉,授粉后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