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检修及质量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27
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摘要:一、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概述二、滚动轴承的分类与作用三、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的重要性四、我国滚动轴承行业发展趋势正文: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是我国轴承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滚动轴承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分类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类根据轴承的承载方式、滚动体类型等不同因素,滚动轴承可分为推力轴承、向心轴承等不同类型。
其中,向心轴承又包括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等。
各种类型的轴承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况条件。
2.作用滚动轴承主要用于支持旋转轴,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使旋转轴在高速、高负荷下保持稳定运行。
滚动轴承在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是实现机械传动的关键部件。
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产品质量执行标准可以对轴承的尺寸、形状、材料、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规定,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促进产业发展滚动轴承执行标准是行业内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生产、检验的重要依据,对于推动轴承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3.保障用户权益执行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用户在购买、使用轴承产品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我国滚动轴承行业发展趋势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滚动轴承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轴承行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3.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我国滚动轴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提升,部分优秀企业已具备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实力。
总之,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在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保障用户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滚动轴承标准应用手册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确保滚动轴承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指导滚动轴承的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
本手册将介绍最新的滚动轴承标准及其应用,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滚动轴承。
一、滚动轴承标准概述。
滚动轴承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旨在规范滚动轴承的设计、尺寸、质量、性能、检验、试验方法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滚动轴承标准有ISO、DIN、ANSI、JIS等,这些标准为滚动轴承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依据,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二、滚动轴承标准的应用。
1. 选用滚动轴承时,应根据实际工况和要求,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轴承产品,确保其尺寸、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安装滚动轴承时,应按照标准规定的安装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安装不当导致轴承损坏或安全隐患。
3. 使用滚动轴承时,应按照标准规定的使用条件和工作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超负荷运转或恶劣工况下使用,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4. 维护滚动轴承时,应按照标准规定的维护周期和方法进行操作,定期检查轴承的工作状态和润滑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轴承零部件,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三、最新滚动轴承标准的变化与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滚动轴承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最新的滚动轴承标准在以下方面有了一些变化和趋势:1. 精度和质量要求更高,随着机械设备的精度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滚动轴承的精度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以满足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工作要求。
2. 环保和节能要求更严格,新的滚动轴承标准对材料、润滑剂和制造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 多元化和标准化趋势,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不同行业和领域对滚动轴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新的滚动轴承标准趋向于多元化和标准化,以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
轴承通用维修标准1 滚动轴承1.1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滚动轴承常见的故障主要有:脱皮剥落、磨损、过热变色、锈蚀、裂纹和破碎等。
故障的特征是:轴承温度升高、振动和噪声增大。
据统计,轴承损坏中的约60%是因为检修拆装和润滑保养不当造成过热而损坏的。
1.1.1 脱皮剥落是轴承内、外圈的滚道和滚动体表面金属成片状或粒状碎屑脱落。
这是由于轴承承受反复变化的接触应力而引起的轴承疲劳剥伤现象。
其原因是安装或装配不良,轴承箱和滚道变形、润滑不良及振动过剧等。
1.1.2 轴承磨损的主要原因是轴承滚道中落入杂物,润滑不良,装配和运行不当所致。
磨损间隙过大,要产生振动和噪声。
1.1.3 过热变色。
轴承工作温度超过170°时,硬度显著下降,承载能力降低,故轴承的工作温度通常应限制在80°以下。
过热的原因是供油不足或中断,油质不良,冷却水系统故障和安装间隙不当等。
轴承过热将使其机械性能降低,甚至变形或损坏。
1.1.4 裂纹和破碎:轴承的内外圈、滚动体、隔离圈破碎是一种恶性损坏事故,其原因是轴承与轴或轴承室配合不当、装配不良等。
1.2 滚动轴承定性检查更换用煤油将轴承洗净擦干,检查其表面的光洁度,有无脱皮剥落、刮伤、斑痕、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若滚动轴承的工作表面出现上述缺陷之一者,应予以更换。
检查滚动轴承的隔离圈(保持架)位置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情况。
轴承旋转是否灵活。
检查方法是用手拨动轴承旋转,然后任其自行减速停止。
一个良好的轴承在飞转时应转动平稳,略有轻微响声,但无振动;停转应逐渐减速停止,停止后无倒退现象。
隔离圈与内外圈应有一定间隙,滚动体的形状和彼此尺寸应相同。
若不符合上述要求者,隔离圈损坏、滚动卡住,有不正常的声音或手已感觉有松动者,应予以修理或更换。
1.3 滚动轴承间隙定量检查更换1.3.1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1.3.1.1定量使用极限1.3.1.1.1 径向间隙:2~3倍的原始间隙;当转速N>1500rpm 时取 2 倍;当转速N<1500rpm 时取3 倍1.3.1.1.2 轴向窜动量:对装配间隙不可调整的滚动轴承,因受热膨胀产生轴向移动,这样因内外圈相对移动而使轴承径向间隙减小。
国家轴承执行标准国家轴承执行标准是指在国家范围内制定和实施的关于轴承产品的技术规范、检验方法、质量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轴承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进轴承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轴承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技术要求:国家轴承执行标准规定了轴承产品的尺寸、几何形状、材料、热处理、硬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例如,对于滚动轴承,标准可能规定滚道、滚动体和保持架的尺寸公差,接触角、接触圆等技术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对于确保轴承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检验方法:国家轴承执行标准明确了轴承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测试程序。
这些检验方法包括尺寸测量、材料分析、硬度测试、精密度量等。
检验方法的制定旨在通过一系列客观准确的测试手段来评估和验证轴承产品的质量。
3. 质量控制:国家轴承执行标准规定了轴承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要求。
标准可能要求轴承制造企业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工艺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
通过对轴承产品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轴承产品的质量,减少次品率和故障率。
4. 标志和标识:国家轴承执行标准规定了轴承产品的标志和标识要求。
标准可能规定标志和标识的规格、位置、颜色、字体等方面的要求。
正确的标志和标识可以方便用户正确识别和选择合适的轴承产品,并提供相关信息用于维修和质量追溯。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轴承执行标准一般由国家相关的标准化机构制定。
在制定这些标准时,通常会考虑国际标准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力求与国际接轨,并兼顾国内轴承产业的实际情况。
这样可以确保轴承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达到国际水平,并促进国内轴承产业的健康竞争和发展。
国家轴承执行标准的实施对于推进轴承产品的质量提升、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轴承产品的质量将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同时,标准还能为轴承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促进轴承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轴承成品检查的内容对滚动轴承成品进行检查的目的在于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成品检查的主要依据有三项,① 滚动轴承国家标准。
这是轴承成品检查的最主要依据② 部标准③ 轴承工业统一企业标准。
这是轴承行业在为了贯彻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的前提下所制定的工厂标准。
现将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主要检查项目的作用简述于后⒈尺寸精度轴承的内径和外径是与主机的轴和外壳配合的,其尺寸公差关系到与主要配合的状况。
如,主机要求为过盈配合时,如轴承的内径实际偏差超过上限,或外径实际偏差超过下限,就可能使配合变成间隙配合而改变主机的性能;如轴承的内径实际偏差超过下限,或外径实际偏差超过上限,则可能使配合的过盈量过大,不但造成用户装配的困难,而且会使内圈胀大,外圈收缩,从而减小了轴承的工作游隙,使主机的工作性能和轴承的使用寿命都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对超轻、特轻系列的轴承尤为显著。
轴承的宽度(高度)或装配倒角超差时,也会影响轴承与主机的配合。
⒉旋转精度轴承的旋转精度是轴承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
用于工作母机主轴的精密轴承,冷轧钢带的轧机轧辊轴承、各种精密测量仪器和高速运转的轴承等,对旋转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⒊游隙滚动轴承的游隙可分为径向和轴向两种:有些类型的轴承,在通常状况下,只要求径向游隙,如:深沟球轴承、调心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等。
由于用途不同,选用的游隙也不同如高温作业的设备,多选用大游隙的轴承而对于要求旋转精度高的工作母机,所用轴承的游隙则应尽可能小,在有些情况下甚至采用预过盈。
对于一般用途和一般润滑条件的主机,则可以使用基本组游隙的轴承。
轴承游隙过大或过小,都直接影响部件的旋转精度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游隙检查是轴承成品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
⒋旋转灵活性和振动噪声在理想条件下绝大部分类型的轴承,套圈和滚动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是产生滚动摩擦的,因此在转动中,应该是轻快而没有阻滞现象。
滚动轴承振动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由轴承的结构形式、原始游隙、保持架形状和滚动体数量等固有因素引起的;另一种是因轴承零件制造时所产生的种种缺陷(如套圈和滚动体工作表面波纹度、几何形状偏差或残磁等),使轴承运转时产生的冲击所引起的。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机用内径由20mm至110mm的深沟球轴承和内径为110mm的圆柱滚子轴承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2引用标准GB/T307.1-2005滚动轴承向心轴承公差GB/T307.2-2005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GB/T307.3-2005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ZQ15-84Y系列电机轴承暂行规定GB/T276-1994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GB/T283-1994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JB/T5314-2002滚动轴承振动(加速度)测量方法JB/T3573-2004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JB/T8921-1999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GB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JB/T8880-2000电机用深沟球轴承技术条件3检验项目3.1轴承质量合格证3.2轴承外观质量3.3轴承的内径、外径及尺寸精度的检查3.4轴承的振动值3.5轴承径向游隙3.6轴承的残磁检验4检验方法4.1检查轴承质量合格证。
⑴检查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油封日期等标识是否齐全。
⑵油封日期不得超过十个月。
4.2检查轴承外观质量:轴承零件不允许有裂纹及严重卡伤、锈蚀和缺陷、毛刺、氧化皮。
4.3轴承的内径、外径尺寸及公差的测量。
⑴设备:测量仪表为分度值0.0005的比较仪。
⑵验收方法:抽样检验。
⑶标准:内径、外径公称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尺寸精度应符合表2规定、测头半径及测力应符合表3的规定、抽样方法及标准应符合表4的规定(样本大小为表4的一半)。
⑷注意事项:a测量标准温度为20℃被测轴承、仪表应处于同一温度下。
b.测量区域:应在离开套圈端面最大倒角的区域内进行。
c.测量基准面:通常选择非打字面。
4.4轴承振动值的检查。
⑴设备:S0910型轴承振动测量仪(用于内径为70mm及以下),S9912型轴承振动测量仪(用于内径为80mm至110mm)。
⑵验收方法:抽样检验。
⑶标准振动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密封轴承为加盖后的振动值)⑷抽样方法及标准按表4的规定(样本大小为表4的一半)表1 轴承内径、外径公称尺寸单位:mm表2 轴承的尺寸精度单位:μm注:①△dmp表示单一平面内平均内孔直径偏差。
DIN德国滚动轴承标准前言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零件,它们能够承受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和扭矩,并具有高速旋转能力。
其中,滚动轴承按照标准规格进行设计和制造,以确保互换性和通用性。
DIN是欧洲最具代表性的标准化组织之一,德国滚动轴承标准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标准之一。
简介DIN德国滚动轴承标准主要规定了滚动轴承的尺寸、公差、精度和适用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化的要求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轴承具有互换性,可以在各种机械设备中交替使用。
同时,这些标准还能够指导机械设计师和制造商在设计和制造滚动轴承时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滚动轴承的质量和性能。
标准分类DIN德国滚动轴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DIN 616DIN 616标准是针对圆锥滚子轴承的要求进行规范的。
这些轴承主要用于支承涡轮机的主轴,推进器高速轴承、直升机及飞机传动系统等。
DIN 617DIN 617标准规定了滚子轴承的设计和尺寸,其中包括适用于轴和壳的公差。
该标准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调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调心轴承和球形滚子轴承。
DIN 618DIN 618标准规定了圆柱滚子轴承的设计和尺寸,其中包括适用于轴和壳的公差。
该标准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轴承,包括带有套筒或环的滚动轴承。
DIN 625DIN 625标准规定了球形滚子轴承的设计和尺寸,其中包括适用于轴和壳的公差。
该标准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轴承,包括普通型、双向型和圆弧型。
除此之外,DIN德国滚动轴承标准还包括其他各种类型的标准,包括DIN 626、DIN 628、DIN 263系列等等。
标准内容DIN德国滚动轴承标准主要围绕着尺寸、公差和精度方面的要求进行规定。
其中,标准一般会指定轴承的内径、外径、宽度等尺寸,以及相应的公差范围。
同时还会制定轴承的径向间隙、游隙、转动精度、承载能力、耐磨性等性能指标。
标准中的每个参数都有着相应的符号,以便读者理解。
例如,轴承内径会以d 表示,轴承外径会以D表示,轴承宽度则会以B表示。
轴承的检修培训2013-1-18目录一、轴承的检修内容 (3)二、滚动轴承的检修工艺 (5)三、轴承的安装方法 (7)四、滚动轴承的间隙调整 (8)五、滚动轴承的检修质量标准及验收 (10)六、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12)一、轴承的检修内容1.1 滚动轴承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70℃,如果发现轴承温度超过允许值,应检查轴承的润滑情况,轴承内是否有杂质,安装是否正确。
1.2 滚动轴承运转的声音正常时应是轻微均匀的。
当听到断续的哑声,则说明轴承内部有杂质;有金属研磨声,则表明缺少润滑油;有挫齿声和周期的急剧撞击声,则说明滚动体或保持架有损坏。
1.3 一般滚动轴承检修时应检查下列各项:第一:内外圈和滚动体表面,如发现裂纹疲劳剥落的小坑或碎落现象,应及时更换新轴承。
第二:因磨损,轴向间隙超过允许值可以重新调整,调整达不到要求应更换轴承。
第三:对于向心推力轴承,•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有一定的几何关系,所以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检查一项即可。
第四:对于单列向心球轴承间隙测量,可只测量径向间隙。
第五:检查密封是否老化、损坏,如失效时应及时更新。
新毡圈式密封装置,在安装前要在溶化的润滑脂内浸润30-40分钟,然后再安装。
第六:轴承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重新涂油之前,应当用汽油洗净,控制涂油量为为轴承间隙的三分之二。
第七:轴承中滚动体数量不够时,应更换新轴承。
二、滚动轴承的检修工艺2.1 检查滚动体、保持架和内外套有无麻点、裂纹和剥皮现象;轴承外套表面有无相对滑动痕迹;轴承内套与轴的装配是否松动。
2.2 拆卸轴承要用专用工具,以防损坏轴承。
如果轴承内圈与轴配合很紧时,为了不损坏配合面,可先用100℃的热油浇在轴承的内圈上,使内圈膨胀后再行拆卸。
不得已时可使用套简和手锤拆卸,但绝对禁止用手锤直接敲击轴承和圈来拆卸轴承。
使用套简拆卸时,施加力应四周均匀。
采用以上方法拆不下来时,则要用压力机进行拆卸。
2.3 不可分离型轴承的拆卸:轴承与轴是紧配合、与壳体孔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与轴一起从壳体中取出,然后将轴承从轴上卸下。
安全质量标准化—轴承检修关键工艺
1、滚动轴承的拆卸
轴承内圈,对称施力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使用铜棒手锤法时应对称施力,不可只打一方,否则引起轴承歪斜,啃伤轴颈。
2 使用掳子法拆卸时,应使掳子的三个拉爪在轴承圆周上均匀调整分配,顶杆应与轴的轴线平行。
顶尖应顶在轴的定位中心孔处。
3 施力时应匀速、缓慢施力。
4 在轴承将要取下时应缓慢,以防突然落下造成人员和设备损坏,
2、旧轴承的检查
轴颈处打磨光滑,无毛刺等缺陷
轴颈处已磨损、腐蚀,不能使用。
滚动轴承标准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保证滚动轴承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便对其进行规范和评价。
下面是与滚动轴承相关的一些参考标准。
1. GB/T 307.1-2018 滚动轴承第1部分:标称尺寸和公差:该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的标称尺寸和公差的要求,包括内径、外径、宽度等尺寸的公差,并给出了相应的公差等级。
2. GB/T 307.2-2018 滚动轴承第2部分:轴承容许误差:该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的容许误差范围,具体包括圆度误差、圆锥度误差、内外圈跳动等方面的要求。
3. GB/T 307.3-2018 滚动轴承第3部分:内径系列:该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的内径系列,包括小内径系列、中内径系列、大内径系列等,以便适应不同尺寸需求。
4. GB/T 307.4-2018 滚动轴承第4部分:外径系列:该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的外径系列,包括小外径系列、中外径系列、大外径系列等,以便适应不同尺寸需求。
5. GB/T 20564-2017 滚动轴承分类和代号:该标准对滚动轴承进行了分类和代号的规定,包括轴承的结构形式、内径、外径、宽度等要素的代号表示方法,便于滚动轴承的统一命名和识别。
6. GB/T 24491-2009 滚动轴承润滑脂润滑特性的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用润滑脂润滑特性的测试方法,包括外观、滴点、凝固点、流动性等指标的检测,以保证润滑脂的质量。
7. ISO 281:2007 Rolling bearings - Dynamic load ratings and rating life:这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滚动轴承动载荷额定值和额定寿命的标准,其中定义了一些计算滚动轴承额定寿命和额定动载荷的方法和公式。
8. DIN 620-1 Rolling bearings - Dimensions, boundary dimensions, tolerances:这是德国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滚动轴承的尺寸、边界尺寸和公差的标准,与其他标准类似,该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的标准尺寸和公差范围。
最新滚动轴承国家标准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设备中,如汽车、风力发电机、航空航天设备等。
滚动轴承的国家标准对于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最新的滚动轴承国家标准至关重要。
最新滚动轴承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前滚动轴承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
首先,标准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滚动轴承的材料、结构、制造工艺、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标准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滚动轴承,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工作条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此外,标准制定还需要考虑到国际标准的趋势和国内行业的实际情况,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性,并在必要时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
在制定最新滚动轴承国家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行业内专家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方共识,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此外,标准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促进滚动轴承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新滚动轴承国家标准的制定不仅对于滚动轴承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相关行业和产品具有重要影响。
滚动轴承作为各种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制定最新的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制定最新的滚动轴承国家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听取多方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最新滚动轴承国家标准,推动滚动轴承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
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一般指的是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YY),其中包含了滚动轴承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性能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滚动轴承执行标准:
1. GB/T 307.-2013 滚动轴承工作行业分类与代码
2. GB/T 307.2-2013 滚动轴承术语及定义
3. GB/T 307.3-2013 滚动轴承贮藏
4. GB/T 307.6-2015 滚动轴承海洋上使用滚动轴承
5. GB/T 307.7-2018 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质量规定
6. GB/T 30
7.14-2017 滚动轴承球轴承外圈挡板轴承质量规定
7. GB/T 307.21-2018 滚动轴承非分隔圆锥滚子轴承质量规定
8. YY 4000.11-2007 精密轴承加工工艺通用标准
这些标准是为了确保滚动轴承产品符合一定的质量、性能和安全要求,对于企业生产和用户选用具有指导作用,并提供技术参考。
第一章设备检修维护方案1 通用部件检修1.1 滚动轴承的检修1.1.1 检修中的轴承应做如下检查(1)检查轴承润滑情况。
(2)检查轴承与轴颈或轴承座的配合情况。
(3)检查轴承内外座圈和滚动体的表面质量状况。
(4)检查轴承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表 1)(5)检查轴承的保持架的结构完整和变形情况。
(6)检查密封是否老化、损坏、如失效时应及时更新。
1.1.2 当发现轴承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予更换(1)座圈或滚动体上发现疲劳剥落或裂纹。
(2)座圈或滚动体表面呈兰紫色。
(3)座圈滚道上发现明显的珠痕或振痕。
(4)保持架严重变形或破裂。
(5)轴承的径向间隙超过允许值。
1.1.3 轴承拆装注意事项(1)轴承应尽量地减少拆卸次数,只有当轴承损坏报废或检修其它零部件必须拆卸轴承时,方可拆卸。
(2)从轴上卸下轴承时,应用专用工具拆卸。
拆卸过盈较大的轴承时,应采用加热法。
轴承加热宜采用油浸加热或浇热油方法,温度控制在 90~110℃。
1.1.4 滚动轴承的检修质量标准:(1)滚动轴承上标有轴承型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的部位。
(2)轴承装在轴上和轴承座孔中,没有歪斜和卡住现象。
(3)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应有一个轴承的外套可在热胀时产生轴向移动。
表 1 向心轴承径向间隙单位:mm(4)轴承内部应清洁。
(5)轴承外套与轴承座的配合见参考表 3。
内套与轴的配合见表 4 和表 5。
(6)装配后,轴承运转应灵活,无噪音,轴承工作温度不超过80℃。
(7)轴承各部间隙应符合要求。
表 2 可调整游隙轴承的轴向间隙值单位:mm表 3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单位:mm表 4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类别单位:mm表 5 内圈与轴的配合单位:μm1.2 滑动轴承检修1.2.1 检查项目(1)检查油道是否畅通、润滑是否良好。
(2)检查滑动轴承磨损情况,磨损超过标准必须予以更换。
1.2.2 质量标准(1)轴、轴瓦表面不得有毛刺或损伤,轴瓦外径与轴承座孔贴合面均匀。
滚动轴承的检验标准一.轴承质量检测振动标准1.振动加速度国家标准(俗称Z标)该标准制定比较早,以测量轴承旋转时的振动加速度值,来判定轴承的质量等级,分为Z1、Z2、Z3由低到高三个质量等级。
目前国内轴承制造厂家仍然在使用,以振动加速度值来衡量轴承的优劣,仅仅简单地反映了INA轴承的疲劳寿命。
2.振动速度标准(俗称V标)由于原振动加速度标准还没有废除,所以该标准是以机械工业部颁标准出现的,是参考欧洲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的,以检测轴承振动速度来划分轴承的质量等级(等同于国家标准)。
分为V、V1、V2、V3、V4五个质量等级。
各种球轴承质量等级从低到高为V、V1、V2、V3、V4;辊子轴承(圆柱、圆锥)质量等级从低到高为V、V1、V2、V3四个质量等级。
它是以检测轴承不同频率段(低频、中频、高频)的振动速度来反映轴承的质量。
可以大体分析出轴承是否存在几何尺寸问题(如钢圈椭圆)、滚道/滚动体的质量问题,保持架的质量问题,比以振动加速度来考察轴承质量有了显著地进步。
目前国内出口欧洲的轴承、我国军方和航天工业均按照该标准进行轴承质量检测,同时检测欧洲INA进口轴承质量和分辨假冒进口轴承提供了可行的手段。
目前轴承质量检测存在两个标准并行的局面,而“Z标”质量等级很高的轴承,以“V标”检测时未必有好的质量表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对应关系。
这在轴承的质量检测中是要特别注意的。
二.以振动测量仪检测在用轴承INA进口轴承在运行中,ISO2372标准虽然是以振动速度来判断振动是否超标,但在现场实际中要特别关注轴承加速度值的变化,轴承的损坏过程大多是初期表现为疲劳损伤,这点一般可以表现为明显的加速度升高,随着疲劳的发展,逐渐出现振动速度和位移的升高,预示着轴承出现了疲劳破坏。
特别对于轴承进行检测时,要细心关注振动值是否出现不稳定地摆动(建议使用模拟量的指针式仪器,可以观察的非常明显),如果出现摆动,预示着出现了不稳定的振动信号,加速度也大,特别是速度同时增大,极有可能存在轴承“耍套”故障。
滚动轴承的检验标准一.轴承质量检测振动标准1.振动加速度国家标准(俗称Z标)该标准制定比较早,以测量轴承旋转时的振动加速度值,来判定轴承的质量等级,分为Z1、Z2、Z3由低到高三个质量等级。
目前国内轴承制造厂家仍然在使用,以振动加速度值来衡量轴承的优劣,仅仅简单地反映了INA轴承的疲劳寿命。
2.振动速度标准(俗称V标)由于原振动加速度标准还没有废除,所以该标准是以机械工业部颁标准出现的,是参考欧洲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的,以检测轴承振动速度来划分轴承的质量等级(等同于国家标准)。
分为V、V1、V2、V3、V4五个质量等级。
各种球轴承质量等级从低到高为V、V1、V2、V3、V4;辊子轴承(圆柱、圆锥)质量等级从低到高为V、V1、V2、V3四个质量等级。
它是以检测轴承不同频率段(低频、中频、高频)的振动速度来反映轴承的质量。
可以大体分析出轴承是否存在几何尺寸问题(如钢圈椭圆)、滚道/滚动体的质量问题,保持架的质量问题,比以振动加速度来考察轴承质量有了显著地进步。
目前国内出口欧洲的轴承、我国军方和航天工业均按照该标准进行轴承质量检测,同时检测欧洲INA进口轴承质量和分辨假冒进口轴承提供了可行的手段。
目前轴承质量检测存在两个标准并行的局面,而“Z标”质量等级很高的轴承,以“V标”检测时未必有好的质量表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对应关系。
这在轴承的质量检测中是要特别注意的。
二.以振动测量仪检测在用轴承INA进口轴承在运行中,ISO2372标准虽然是以振动速度来判断振动是否超标,但在现场实际中要特别关注轴承加速度值的变化,轴承的损坏过程大多是初期表现为疲劳损伤,这点一般可以表现为明显的加速度升高,随着疲劳的发展,逐渐出现振动速度和位移的升高,预示着轴承出现了疲劳破坏。
特别对于轴承进行检测时,要细心关注振动值是否出现不稳定地摆动(建议使用模拟量的指针式仪器,可以观察的非常明显),如果出现摆动,预示着出现了不稳定的振动信号,加速度也大,特别是速度同时增大,极有可能存在轴承“耍套”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