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机器人教学反思20

认识机器人教学反思20

认识机器人教学反思20
认识机器人教学反思20

《认识机器人》教学反思《认识机器人》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知道机器人的种类、了解机器人结构特征和不同功能、畅想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等几方面。由于学生对机器人的感性认识往往是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机器人就是像人一样的机器,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等。因此在教学中,一开始,让学生来交流:“在想象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出示有关机器人的课件,较系统、完整地介绍机器人的由种类、特征、发展等等,同时让学生思考体会:机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样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中成功的一半。本课作为机器人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精选教学素材。素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记得在第一次试教中,为了介绍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机器人,我用静态的图片素材,然后口头加以介绍说明。通过教学,这种介绍方法学生不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很难不能体会机器人的主要特征。发现问题后,我将大部分的图片素材,换成了视频素材。实践证明动态素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将无趣的知识教学融入到趣味的素材展示中,学生的心情会变得轻松、愉快,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二、理论联系实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如:为了引出机器人能按照人们事先编制的程序工作,我特意安排了“按轨迹搬运机器人”的视频,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机器人会按照我们事先为它画好的黑线行走、搬物。有了这个视觉上的感知,学生就可以轻松的理解机

器人的这个特征。又如:在得出机器人的三个特征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特意带了一个机器人,让学生观察,实践。通过观察,学生体会到机器人有一定的机械结构和外形,并能完成一定的动作。通过让机器人一下子变凶猛,一下子变温柔的实践,体会了它有自己的大脑,会按照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工作。三、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未来是属于学生的,未来的机器人也需要学生去发明创造。因此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前后桌的同学一起设计未来的机器人。在讨论交流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注重知识的扩展。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有很多,(如:机器人的由来,除了我介绍的机器人以外还有哪些机器人等等)教师不可能在40分钟能内满足所有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课外的扩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计算机,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需要进行学习。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限定的作息时间得到了妥当的延伸和优化,丰富的教育资源足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学习的自由和权力。

本课有待改进的地方。

1、由于课堂过于严肃,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方式比较单调,思维不够开阔。

2、低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