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及岗位人选.
- 格式:doc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9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油菜是我国的传统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全球粮食、油脂、饲料和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促进我国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以提高油菜的产量、品质和综合效益。
1.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多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强油菜生产建设的指导意见》、《油菜品种审定管理办法》等。
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经济支持。
2. 推广优质油菜品种油菜品种是提高油菜产量的关键。
国家在油菜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
通过繁殖和选育优质油菜品种,提高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并且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种植环境,推广了适合当地的油菜品种。
3. 推进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是提高油菜产业综合效益的主要途径。
国家加强对油菜科技研究的支持,以促进油菜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油菜产业竞争力。
比如,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推荐新型育种技术和生产技术,种植油菜产业得到显著的提升。
4. 加强油菜生产管理加强油菜生产管理是保证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油菜生产管理政策和措施,如加强对油菜种植、病虫防治、土壤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规范督促油菜生产企业遵循生产标准,加强商品质量安全监督等,为油菜产业保驾护航。
总之,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开展,为油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让我国油菜产业不断向着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但是,也需要油菜生产企业进一步提升生产技术和水平,确保油菜产业的稳健发展。
一、背景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着品种退化、生产效率低、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提高油菜产量、品质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构建1. 品种创新品种是油菜产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品种创新为核心,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改良。
通过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结合我国油菜品种特点,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新品种。
(2)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油菜种质资源,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和保护,为油菜品种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种质资源。
(3)开展分子育种研究。
运用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技术,对油菜基因组进行解析,挖掘油菜重要基因,为品种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2. 栽培技术油菜栽培技术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我国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在栽培技术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优化种植模式。
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推广适宜的油菜种植模式,如间套作、轮作等,提高土地利用率。
(2)改进播种技术。
推广机械化播种、精量播种等先进技术,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
(3)加强田间管理。
根据油菜生长特点,合理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3. 产后加工与质量安全油菜产后加工与质量安全是保障油菜产业链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国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在产后加工与质量安全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推广油菜籽加工技术。
提高油菜籽出油率和品质,降低加工成本。
(2)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油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油菜产品安全、健康。
(3)发展油菜加工产业链。
延伸油菜产业链,提高油菜附加值。
4. 产业政策与信息服务产业政策与信息服务是推动油菜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我国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在产业政策与信息服务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制定油菜产业发展规划。
一、概述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背景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目标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意义二、体系构成1. 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1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1.2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1.3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1.4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1.5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 1.6 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1.7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 1.8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 1.9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 1.10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 1.11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1.12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1.13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1.14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1.15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2. 综合试验站2.1 主产区综合试验站2.2 特色农业综合试验站2.3 跨区域综合试验站三、体系功能与任务1. 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1.1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1.2 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1.3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研发与应用2. 产业政策研究与咨询2.1 产业政策研究2.2 政策咨询与建议2.3 产业经济分析3. 农民培训与技术推广3.1 农民培训3.2 技术推广3.3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4. 产业信息服务与市场分析4.1 价格信息发布4.2 市场分析4.3 产业经济咨询四、体系管理与运行1. 体系组织架构1.1 体系领导机构1.2 体系管理机构1.3 体系专家委员会2. 体系经费管理2.1 经费来源2.2 经费使用2.3 经费审计3. 体系人才队伍建设3.1 人才引进与培养 3.2 人才评价与激励3.3 人才流动与交流4. 体系绩效考核与评估 4.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4.2 绩效考核方法4.3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五、体系发展前景1. 体系规模与布局1.1 体系规模1.2 体系布局2. 体系创新能力2.1 研发能力2.2 推广能力2.3 信息服务能力3. 体系国际影响力3.1 国际合作与交流3.2 国际项目参与3.3 国际人才培养4. 体系可持续发展4.1 体系优化与升级4.2 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 4.3 体系未来发展方向。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优化调整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4.10.28•【字号】鲁农科教字〔2024〕17号•【施行日期】2024.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优化调整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24〕17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提升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工作效能,更加有力支撑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立足现有建设基础和条件,确定对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并开展相关岗位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化调整内容(一)新增部分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
在玉米等11个体系增设岗位专家11名;在大豆等21个体系增设综合试验站21个。
(见附件1)(二)调整有关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
调整薯类、茶叶、刺参等3个体系的首席专家;小麦等18个体系的31个岗位专家;棉花等9个体系的10个综合试验站站长。
(见附件2)二、拟聘岗位范围以上增设或调整的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均纳入本次申报范围,共计3个首席专家、42个岗位专家和31个综合试验站。
三、申报条件和资格(一)基本条件1.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立场坚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人正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承担的任务;2.能自觉遵守体系的相关规章制度,自觉服从体系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协调;积极性高,能热心为本产业发展服务;3.未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岗位;4.无经费管理使用等违法违规问题或造成不良影响的科研行为;5.1970年1月1日之后出生(以档案年龄为准);6.具有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
(二)申报资格1.首席专家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中择优产生,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与本产业相关研究5年以上,主持过与本产业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就、出色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拥有较高的学术威望和丰富的指导生产实践经验,对本产业发展起到领军作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共事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能充分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科技资源,为本产业发展服务,投入体系的工作量应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以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核心作物?A. 水稻B. 玉米C. 棉花D. 小麦2. 我国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程式华B. 张世煌C. 肖世和D. 韩天富3.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来自:A. 中国水稻研究所B.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C.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D.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4. 以下哪个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对象是木薯?A.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B.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D.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5.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王汉中B. 禹山林C. 张海洋D. 马代夫6. 以下哪个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对象是花生?A.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B.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C.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D.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7.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来自:A.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B.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C.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D.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8.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张京B. 邹剑秋C. 刁现民D. 任长忠9.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程须珍B. 金黎平C. 李开绵D. 张海洋10.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韩天富B. 张京C. 刁现民D. 任长忠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2. 简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主要特点。
3. 简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架构。
4. 简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
三、论述题(10分)论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C5. A6. B7. A8. A9. A10. C二、简答题1.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背景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2024年油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____年油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一、产业概况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品种更新缓慢、种植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
为推动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发展目标1. ____年油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产量达到5000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和9%;2. 提高油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3. 推广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4. 建立健全的油菜产业链,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延伸和转型升级;5. 加强油菜产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三、发展措施1. 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培育适应不同地区和市场需求的油菜品种。
加强对新品种的推广与示范,提高种植者对新品种的认知和接受度;2. 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加强油菜的种植管理和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团队的建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3. 建立健全的科学施肥制度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推广使用绿色环保的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4. 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产业链延伸和转型升级。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良性循环;5. 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增加油菜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6.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油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四、政策支持1. 制定有利于油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油菜产业的信贷支持,提高农业金融的专业化水平;2. 加大对油菜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项目的资助率和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申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1.08.24•【字号】•【施行日期】2021.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申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的通知各有关产业技术体系,有关单位:根据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空缺岗位专家情况,现就申报岗位专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岗位共涉及12个体系29名岗位专家(详见附表1)。
二、标准条件岗位专家原则上从省、市农业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中择优产生,并符合以下条件:(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人正派,保证有充足时间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二)原则上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从事与本产业相关研究5年以上,主持或参与过与本产业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
具有突出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拥有较高的学术威望,以及丰富的指导生产实践经验。
能对本产业发展切实发挥岗位职能作用的本单位在职人员。
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参与岗位专家竞聘的,还应同时满足独立主持研究课题,并组建相应研发团队的优秀科技人员。
(三)具有统筹组织全省本岗位研发的能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共事能力,能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科技资源为本产业发展服务。
(四)能自觉遵守产业技术体系的相关规章制度,自觉服从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协调。
积极性高,能热心为本产业发展服务。
(五)未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岗位。
(六)无经费管理使用等违法违规问题和造成不良影响的科研行为。
(七)1966年1月1日之后出生(以档案年龄为准)。
(八)具有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
三、推荐指标(一)对首席专家所在体系,首席专家所在单位没有空出专家岗位的,原则上该单位不得推荐该体系岗位候选人。
(二)符合推荐条件的单位,每个单位每个岗位限额推荐1名。
四、有关要求(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严格按照推荐标准,逐条审查,全面考察,优中选优,切实把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优秀专家推荐出来。
附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2009年项目申报指南一、建设目标构建水稻、玉米、油菜、蔬菜、柑橘、食(药)用菌、攀西特色水果、生猪8个产业创新团队,培育一批新品种、集成一批新技术、推广应用一批科技成果、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县、培养一批产业示范户,提升8个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研究指南创新团队由产业技术研发专家团队和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县两个层级构成,每个产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设置1名首席专家和若干岗位专家,建立5个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县。
(一)水稻,设置5个岗位,聘请7名专家。
1、突破性水稻品种选育岗位(1个)根据四川生态条件,以改善杂交水稻品质和提高产量为重点,选育推广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超级杂交稻和安全型的多抗品种,提高水稻产业化水平。
2、优质稻品种选育岗位(2个)选育推广达到国家优质稻Ⅱ级标准的的优质、多抗杂交稻稻新品种。
3、水稻优势区域的品种繁育技术研究岗位(1个)根据四川水稻不同优势区域特点,筛选确定不同生态区的主导品种,研究主导品种的高产繁育技术,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提高种子质量和纯度,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
4、栽培与土肥岗位(2个)水稻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研究如何发挥超高产品种的遗传潜力;研究水稻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探索水稻直播核心技术;探索水稻抗逆节本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优化集成四川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下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5、病虫害防控岗位(1个)研究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特别是稻瘟病优势小种、稻飞虱优势生态型的发生趋势;研究提出以无毒或低毒农药以及生物措施为主的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策略,减少环境污染。
(二)玉米,设置7个岗位,聘请7名专家。
1、突破性普通玉米品种选育岗位(1个)开展突破性杂交玉米品种选育。
2、饲用玉米品种选育岗位(1个)。
142021年第5期·种植园地为助推湖南省油菜产业发展,解决制约油菜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湖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整合了种质资源创新、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以及产品加工等领域的专家,力求在油菜品种和技术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以下是体系专家及试验站的介绍。
首席专家——李莓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杂交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从事油菜科研近30年,育成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20余个,选育早发矮秆的“油肥”系列绿肥油菜品种和营养丰富、菜薹产量高的“沣绿”系列蔬用油菜品种。
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湖南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项、植物新品种权8个。
技术服务:油菜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设;油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油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及技术人员培养、技术培训与服务等。
联系方式:137********,limei1230@ 油菜种质创新岗位专家——官梅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油菜高油酸的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
参与科技部项目“油料作物空间环境诱变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子项目等科研项目15项。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登记品种4个,制定农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
技术服务:油菜产业咨询与发展规划;油菜新品种培育与推广;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研发;油菜产业科技培训。
联系方式:139********,972696327@ 油菜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曲亮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湖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种及杂交油菜制种研究。
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科技项目10余项,完善杂交油菜制种技术,制作“沣油737”等14个杂交油菜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杂交制种操作规程。
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湖南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与选育新品种20个,获植物新品种权6个,制定地方标准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