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医院王静成院长PPT:等级医院评审(发至省厅)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74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王静成王静成,男,主任医师,副教授,1963年5月出生。
1984年7月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医学系本科,学士学位。
扬州大学医学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扬州市主委,苏北人民医院院长。
【工作及任职经历】1984.08-1986.04 湖北省枝城港务局职工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86.04-1992.05 苏北人民医院骨科住院医师1992.05-1998.08 苏北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1998.08-2004.08 苏北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2004.08-至今苏北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02-2001.12 苏北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2001.12-2006.01 苏北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2006.01-至今苏北人民医院院长【主要荣誉】1999年、2003年连续两次被确定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999年获扬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2000年同时获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和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01年被评为扬州市“九五”卫生科技先进个人。
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3年同时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扬州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6年当选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07年,被评为扬州市“优秀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
2008年获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同时获“江苏省优秀院长”称号。
2010年获“全国优秀院长”称号。
【研究方向】1、骨科、骨关节疾病2、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管理【社会兼职】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骨关节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医管司内镜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督查委员会副主任、骨科内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江苏骨科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扬州分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及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副主编《现代医学》副主编《江苏大学学报》编委《江苏卫生事业管理》编委【近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1.应用流式芯片技术开展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研究,BS2004531,江苏省科技厅指导性计划、扬州市科技攻关计划,2004.01~2006.12,4.0 万元,已结题2.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BS2005635,江苏省科技厅社发计划、扬州市科技局攻关计划,2005.05~2007.12,4.0万元,已结题3.预防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YZ2005Z016,扬州市科技局项目,2005.01~2007.12,1.1万元,已结题4.椎体扩张器的研究、生物力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江苏省人事厅六大人才项目,2006.03~2008.03,10.0万元,已结题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扩张器的研制、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Z200626,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计划,2006.10~2008.06,1.0万元,已结题6.基于数字化和精细化的医院成本全过程控制研究,H200860,江苏省卫生厅,2008.04~2011.06,8.0万元,在研7.载药纳米骨治疗感染风险下骨缺损的研究,yzucms201025,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0.10~2012.10,2.0万元,在研8.BDNF和NT-3基因转染BMSCs联合cAMP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yzucms091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09.10~2011.10,1.0万元,参与,在研9.丝裂霉素C脂质体释药系统预防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yzucms20102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0.10~2012.10,1.0万元,参与,在研10.免疫抑制剂FTY720联合FK506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yzucms201023,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0.10~2012.10,1.0万元,参与,在研11.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治疗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yzucms20111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1.6~2013.6,1.0万元,参与,在研【近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 王静成,冯新民等.Jack椎体扩张器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的比较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10.30(9):842-8472. 王静成. 相对定量检测HLA-B27mRNA表达水平的方法建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6):535-5373. 费文勇,王静成(通讯作者).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方法与思路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2):90-944. Lianqi Yan,Yun Sun,Jingcheng Wang(通讯作者).The effect of mitomycin C inreducing intraaricular adhesion after knee surgery in rabbits,Europe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643(2010)1-5 (SCI收录)5. 刘宇,王静成(通讯作者),施晓明等.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关节镜治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0,4(4):546-5486. 弓家弘,王静成,王大新,载药纳米材料治疗骨缺损或骨缺损伴骨髓炎的研究进展.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0,6(1):56-607. 王静成,王骅,王强,吴乃庆,王以进. 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01,11(1):21-258. Hua Wang, Daxin Wang, Jingcheng Wang, Huimin Wang, Jian Gu, Qinghui Jin,Baojian Xu, Li Chao, Ying Wang, Jianlong Zhao. Application of poly(dimethylsiloxane)/glass microchip for fast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of serum 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Jouranl of chromatography A.2009, 1216(35):6343-6347.(SCI,IF4.1)9. 王静成,王骅,杨建东,蒋百川,陶玉平,王强. 胸腰椎内固定和椎体增强技术对邻近节段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08,15(16):1238-1240 10. 王静成,王晓玲,王强,陶玉平,解松刚,沈维干,王骅,费文勇. 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04,05亚型分布关系.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11.30, 28(22):2047-204911. 王静成,陶玉平,王强,王以进,蒋百川,冯新民,虞堂云,顾德毅.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88-19012. 王静成,毛向阳.公立医院履行公益性的做法与思考.中国医院管理,2010,30(3):24-2513. 王静成,毛向阳.公立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4):16-1714. 王静成,毛向阳,胡学友.创建平安医院的路径探索.中国医院管理,2008.09,28(9):65-6615. 王静成,毛向阳等.浅谈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改革.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4):9-1016. 王静成.公立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医院院长论坛,2009,6:26-2817. 王静成,胡学友.公立医院重视公益性的有效途径.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5):8-918. 王静成. 减轻患者负担的路径探索与实践.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01,19(1):18-1919. 王静成,鞠永和. 构建现代化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02,18(2):8-1020. 杨建东,王静成,蒋百川,冯新民,陶玉平,胡翰生.预防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98-10021. 胡翰生,王静成,蒋百川,冯新民. 无血清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初步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03,12(2):92-9322. 王永祥,王静成.两种方法治疗腰椎失稳相关疾病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6,40(2):165-167,17423. 王强,蒋百川,陈鹏涛,王静成,施晓明.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1):19-20【成果及奖励】1.浅析科主任、护士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及对策,2006年,江苏省医院管理协会三等奖,排名第一2.两种方法治疗腰椎失稳相关疾病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2008年,扬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3.经C1、2关节突螺钉治疗寰枢椎创伤和不稳的疗效及手术策略,2008年,扬州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排名第二4.Jack 椎体扩张器和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的比较研究,2011年,扬州市政府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
推广应用质量管理工具的实践与体会王静成;车永茂;蔡滨【摘要】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医院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还存在应用意识淡薄,学习培训不到位,缺少数据支撑,缺乏有效考核机制等问题.对此,从借力评审评价,强化学习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信息化建设,落实考核等方面总结了推进管理工具的做法.并提出: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要强调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与考核评价.【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年(卷),期】2018(025)005【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医院;管理工具;质量【作者】王静成;车永茂;蔡滨【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1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1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15001【正文语种】中文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实现组织运行的稳定性、规范性并获得较高效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1]。
通过学习和使用质量管理工具,能够培养员工科学、规范、严谨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在深化医改大形势下,大力推进管理工具运用,能够促使医院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1 深化医改对质量管理工具运用提出的要求当前,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对公立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习与运用管理工具,对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2]。
1.1 等级医院评审评价的具体要求等级医院评审评价引入PDCA、追踪方法学、根因分析等,并多次提到了工具应用[3]。
其中,《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有19个条款明确要求使用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改进。
同时,要求院领导、职能处室、科主任、护士长、质量管理部门等要熟悉管理工具原理,熟练运用工具。
1.2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明确规定2016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印发《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熟练运用管理工具开展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
同时,对质量管理工具概念进行了定义,即为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持续改进所采用的措施、方法与手段,如全面质量管理(TQM)、戴明环(PDCA循环)、品管圈(QCC)、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