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0.68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摘要:跨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高中英语教师应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对文化的导入,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必要性、途径和原则。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文化教学学习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流,所以从一开始教师就应抱着这个目的去进行英语教学。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根据美国学者Hanvey (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al awareness)指的是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科学的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紧扣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能动性,循序渐进,为学生今后的英语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语言的片面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只把语言当成一套孤立的符号系统来传授,词汇和语法几乎成了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
在广泛采用“语法—翻译法”模式的课堂中,教师把时间花在单词释义和语法分析上,而学生也把时间花在背单词、记语法上。
“重知识技能传授、轻文化意识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乐观,导致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投入多,效果差,应试能力强,交际水平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当今高中英语教学未能真正重视文化意识培养有一定的关系。
论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辛苇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学习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母语学习如此,外语的学习更是如此。
外语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认识外国文字,掌握语法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笔者认为,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指学生不仅对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和行为习惯等有比较客观的理解和认识,更要能够通过体验外国文化,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感受其文化。
中学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对于提高外语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为,在外语学习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与所学语言内容相关的知识外,适当渗透相关的文化内容,不但可以提高中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现状和分析传统的外语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因而总体上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普遍较差。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外国文化的认知上存在片面性除了外语教材,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基本源自电视、电影、网络、书籍和报刊。
尽管来源很多,内容也丰富,但学生大都是被动接受这些信息而非有意识地主动去接触和了解,缺乏系统性的了解,使得中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存在严重的片面性,表现出一种对外国文化认识零散化和间接性。
(二)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上存在极端性由于认知上的片面性,导致学生对外国文化理解上的极端性。
学生的文化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对外国文化表面或明显特征的了解上,缺少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冲突和差异的观察和理解,从而无法理解外国特有的社会价值观和风俗习惯。
具体表现为或盲目认同,或格格不入。
例如,对日本动漫的盲目追捧,而对国产动漫不屑一顾;将日本文化中的“武士道”仅仅视为暴力和非人道的标志。
67学习版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反映。
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另一方面,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本国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
一、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效的文化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去体验文化差异。
英语教师决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广泛阅读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文化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一名教师,而且应是文化学习示范者、引导者和合作学习的伙伴。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要善于运用动作、目光、表情以及着装等向学生传递各种文化信息,从而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知识。
二、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阅读句子、段落或者听说英语时, 常常遇到下列情况:1.学生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也理解其语法结构,但却不懂它的实际含义或把含义理解错了。
比如:black coffee 是绿茶,green hand 是新手,lucky dog 是幸运儿 。
由于我们的学生不理解意思,所以在和外国人对话时闹出一些笑话。
2.有些学生不了解英美文化习俗,因而与外国人交流时会问许多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等,引起了老外的不快,最后导致交际失败。
3.一些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总会用一些中国式的英语,如:“我很喜欢我的小狗?”他们会表达为“I very like my dog. 上述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缺乏认识,同时汉语思维习惯与英语思维习惯又不同,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十分薄弱。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一、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和培养内容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英国学者泰勒)。
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
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吸收各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
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1.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收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
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
因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
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而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
所有这些说明了,在日常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
实践表明,阅读英语作品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乏。
这一点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有体会。
因为英语作品的作者对文章的背景文化一般都比较熟悉,材料中词语的运用以及文章意义的表达都自然得体,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但是读者不一定了解这些文化背景,这就容易出现读者认识每一个单词却不能理解文章意义的情况。
3.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的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策略与途径1.课堂内的文化渗透。
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作者:臧志香来源:《写作(中旬)》2017年第11期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學的重中之重。
本文透过文化的内涵,以及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文化教学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依托。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语言不仅被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而且还反映人们的观念、信仰、和世界观等。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是语言的基本内核。
语言与文化这种共生共融的关系是复杂而奇妙的。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在当代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具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理念,但观念滞后。
英语教学往往还是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列入重要培养目标。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中英语教育依旧以高考为指挥棒,围绕高考考点进行英语教学,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全方位培养优秀人才计划的实施。
在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教师的跨文化意识教学能力不足。
现代社会对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英语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修养,这样才能在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中发挥作用。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当今社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介了解很多国外的信息,这为他们跨文化意识打下了一定基础。
但是这些了解仅是零碎杂乱的信息,是学生的间接经验,不足以形成跨文化意识。
再者,学生的语言使用准确性和得体性还很欠缺,而这往往是由于跨文化意识薄弱造成的。
中西方社会存在巨大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而这些差异存在于语言行为和语用规则等方面,如果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缺乏对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方面差异的认识和掌握,就容易用本族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即产生“语用迁移”现象,这种迁移必然造成语用失误或交际失败。
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仅仅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变得至关重要。
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1、增强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赋予词汇和表达方式不同的含义。
例如,“dog”在英语中常被视为忠诚、友好的象征,有“lucky dog”(幸运儿)这样的表达;而在某些文化中,狗可能具有负面的含义。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在交流中就可能会出现误解或使用不当的情况。
2、培养全球化视野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全球化思维。
这样的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提高交流的有效性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的交流方式和非语言信号。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被视为尊重和真诚;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过多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加得体,提高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内容1、文化价值观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等。
以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例,西方文化往往更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主,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和和谐。
2、社交礼仪包括问候方式、称呼、礼物赠送、餐桌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见面时常见的问候方式是拥抱或亲吻脸颊;而在一些亚洲国家,鞠躬或握手更为常见。
3、风俗习惯如节日庆典、宗教信仰、传统服饰等。
了解不同国家的重要节日,如圣诞节、春节、开斋节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内涵。
4、非语言交际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空间距离等。
在不同文化中,这些非语言信号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可能大不相同。
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同时还是文化学习的载体与手段。
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来说,教师除了要教导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态度与辩证思维来接受外国优秀文化,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增进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其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1]。
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扭转过去的教育观念,改变只关注成绩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英语教学活动,找到文化和语言深度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促进文化自信目标的实现。
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与政党对自身禀赋与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与践行,并对文化生命力保有坚定信心与发展希望。
简单来说,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正确把握以及顺应时代潮流,高度肯定中华优秀文化价值,并且对文化生命力具备坚定理想信念[2]。
二、小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小学英语新课标指出,要在英语教学当中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别的了解,指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日益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3]。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有必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整合以及自主开发,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打破文化思维定势,以更主动积极的状态投入英语学习,并在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三、文化自信下小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一)基于单元主题,注重拓展延伸在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教材是基础教学内容,是英语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内容是有局限性的。
教师必须以单元主题为依据,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适当扩展教材中的知识,从而在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与风俗习惯的同时,深入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依托简单的文化对比深化文化理解,让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到培养。
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仅仅掌握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还远远不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实现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非单一的语言技能,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它涵盖了知识、态度、技能和意识等多个方面。
首先,知识层面包括对不同文化的习俗、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方面的了解。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交流被视为真诚和自信的表现;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过度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其次,态度方面要求具备开放、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心态。
摒弃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以平等的视角去看待和接纳其他文化。
再者,技能层面涉及到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情境。
比如,懂得在不同文化中恰当运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最后,意识层面则是指能够敏锐地感知文化差异,并意识到这些差异可能对交流产生的影响。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一)提升交流的有效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很容易造成误解和沟通障碍。
例如,中国人在交流中倾向于含蓄委婉,而西方人可能更直接明了。
如果学生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能会因为表达方式的差异而导致交流不畅。
(二)增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学习是空洞的。
通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准确、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使语言学习更具实用性。
(三)培养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这对于学生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一)教材选择与内容整合选用包含丰富文化元素的教材,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融入文化背景介绍、跨文化交际案例等内容。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1.引入多元文化的教材和活动:在教学中使用多样化的教材和资源,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信息。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相关的故事、民间故事、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等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2.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创建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例如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项目,组织学生间的互访活动。
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并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合作。
3.推广文化节日庆祝活动:利用文化节日,如中秋节、圣诞节、万圣节等,组织庆祝活动。
学生可以参与制作传统食物、制作手工艺品、演绎传统戏剧等活动,从而深入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4.创设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体验不同文化。
例如,在“餐厅”游戏中,学生扮演服务员、顾客等角色,学习如何使用英语进行点餐和交流。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
5.引导学生研究和展示不同文化: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研究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展板、海报或小册子等形式来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信息。
6.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让学生反思和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不同国家的食物、服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7.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和音频等,向学生展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习惯。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音频,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活动。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鼓励他们进行跨文化学习和交流。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话题或主题,比如节日、习俗、传统文化等作为教学素材。
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展示等,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了解并尊重彼此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活动,比如模拟国际会议、文化展览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通过互动和合作体验不同文化,并解决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摘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语言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不仅仅是语言的载体,更是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非常必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和价值观。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将会起着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文化意识对英语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语言学习、文化元素、跨文化沟通、学生影响、教师文化素养、推动作用、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还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每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社会文化的特征,包括价值观念、习俗礼仪、传统习惯等。
通过学习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文化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门语言。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还可以增进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跨文化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学生可以更好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和误解。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仅仅有着良好的英语教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这门语言。
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分析1. 引言1.1 什么是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培养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帮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他们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这种意识不仅涉及文化的表面特征,如风俗习惯和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世界观,以及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
1.2 英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性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iterature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By exploring literary works fro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students are not only able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and perspective, but also develop empathy and respect towards other cultures.2. 正文2.1 文学作品选择与教学设计文学作品选择与教学设计在英语文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投入到文学世界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英语水平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例如经典文学作品、当代小说或诗歌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文学作品的选择,确保文学作品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有所提升。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和文化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任务。
可以通过讨论和写作任务来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涉及的跨文化现象,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摘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通过对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中不恰当的语言运用造成的交际失败现象及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说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进而从文化导入及与教学相关的因素入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教学培养方法1.引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却一直未受到重视。
由于文化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依然存在。
英语教学应重视文化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避免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达到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意识2.1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各种交际中涉及的文化诸多方面;狭义指大众传播方面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及有关的问题(胡文仲,1989:145)。
2.2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自觉恰当地运用目的语顺利地进行交际;交际者必须知道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清楚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能够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外语顺利地进行交际。
3.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不恰当的语言运用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使得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很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3.1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含义的不同产生交际障碍词汇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用词。
汉语中词语有褒义、贬义及中性之分,而英语的褒贬区分与汉语有很大差异。
如“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狗”总是带有贬义的,有奴仆、低贱的追随者之意,故有“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贬义词来表达人对狗的憎恶;在西方文化中狗以忠实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狗被称作是“man’s best friend”,在英语中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如“a lucky dog”“love me ,love my dog”。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几
个建议:
1. 强化文化意识:英语不只是语言,也是文化的表达。
在教学
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所
处的文化,培养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 促进对话交流:在英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对话和
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对话中了解对方的
文化和背景,促进跨文化的沟通。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思考
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来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
问题,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4. 推广兴趣和爱好: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了解英语
国家的艺术、音乐、体育等文化领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这
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跨文化交
际的发展。
5. 重视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跨文化沟通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
能力。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言表达方式、礼仪、信
仰等差异,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