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红场阅兵观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7.32 KB
- 文档页数:5
参观莫斯科红场作文400字.doc
参观莫斯科红场作文400字
清晨我们走进“莫斯科的红场“,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
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红色的,路面还是当年的石块路,青光发亮,显得整洁而古朴。
爸爸告诉我们:“当年莫斯科保卫战”的前夕,斯大林就是在红场阅兵的,整个阅兵式都是在雪中进行的,坦克、大炮和汽车都被覆盖着,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的双肩和后背都是雪。
他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聆听从区列宁墓的观礼台上传出的斯大林的声音:‘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
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
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
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的战争、正义的战争。
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消灭德国占领者!’斯大林的讲话结束后,苏联当时的国歌——国际歌响彻云霄,口号声、掌声连成一片,全场都在高呼:‘乌拉!’全副武装的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部队,迈着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了最高统帅们的检阅,随后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
这次阅兵带给苏联红军部队和人民的鼓舞作用是绝对不可低估的。
红场阅兵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彻底粉碎了法西斯的侵略,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
”。
俄罗斯红场阅兵观后感近日,我有幸亲身参观俄罗斯红场的阅兵仪式,这是一次让我震撼不已的经历。
站在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红场上,我感受到了俄罗斯的雄伟与庄严,深深地被这场盛大的阅兵所打动。
火热的夏日,红场人山人海。
人们在这时刻聚集在一起,共同见证了俄罗斯国家的力量与自信。
我身处人群之中,感受着那种与众不同的氛围,仿佛回到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阅兵开始了,我看到了一支庞大而强大的军队缓缓走进红场。
士兵们严肃而整齐地行进着,手中的枪支闪烁着寒光,每一个步伐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力量和自信。
他们的步伐铿锵有力,每一次脚步的落地都是如此有力,仿佛在警醒着我们:我们永远保卫着这片国土!俄罗斯的红场阅兵以其庄重和庄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一种国家意识和自信的表达。
俄罗斯民族具有韧性与坚韧不拔的品质,这在阅兵的每一个细节中都展现了出来。
在仪式上,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装备。
从坦克到导弹,从战斗机到潜艇,俄罗斯威武的军事实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兵器的威力与现代化的程度给人以震撼,让我更加明白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此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红场附近的建筑群。
圣巴西利大教堂、列宾馆、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物沐浴在阳光下,呈现出宏伟壮丽的景象。
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与阅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显了俄罗斯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
在俄罗斯的红场阅兵上,我看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拼搏奋进的精神。
俄罗斯民众以及参加阅兵的军人们,无不展现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追求。
他们敬业、务实、坚忍不拔,将军人的职责胸怀于心,以勇敢和坚定的姿态,捍卫着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在阅兵的末尾,一支骑兵方队徐徐马过。
他们威严的形象以及驰骋在红场上的飒爽身姿,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战役,唤起了国人对这片土地上英勇战士的记忆。
这支骑兵方队仿佛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存在,将过去与现在联系在一起。
此次参观俄罗斯红场的阅兵仪式,让我对俄罗斯的了解更深一步,也让我对俄罗斯这个国家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俄罗斯红场的作文篇一《走进俄罗斯红场》俄罗斯红场,那可是一个极其特别的地方。
我刚到莫斯科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朝着红场奔去,就像一只看到骨头的小狗,满心的兴奋和期待。
红场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但那股子独特的气息一下子就把我包裹住了。
地面是那种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的砖石铺就的,走在上面感觉很实在,每一步都像是和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的深度对话。
我注意到一块砖石有些残缺,那边缘的磨损像是岁月的牙齿啃咬的痕迹,也许这块砖石见证过拿破仑军队的马靴踏过,也看到过苏联红军坚定的步伐。
红场边上的克林姆林宫的城墙那叫一个厚实,我站在城墙下,感觉自己就像个小蚂蚁。
墙砖透着一种庄严肃穆,有几个斑驳的痕迹,也许是过去战火留下的记号。
我用手轻轻触摸那城墙,冰冷粗糙的感觉从指尖传来,仿佛我的手触摸到了历史的琴弦。
旁边圣瓦西里大教堂那可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蛋糕”啊,各种颜色像是被倾倒上去一样混乱却又有着奇特的和谐。
那些洋葱头似的穹顶,每一个都像是从童话故事里蹦出来的奇思妙想。
有一个穹顶的顶上还有只鸽子落在那休息,估计鸽子也觉得自己住在这么个色彩绚丽的建筑上很是享受。
红场中间时不时会有一些街头艺人表演。
有个大叔戴着大毡帽在拉着手风琴,那琴声呜呜咽咽地在红场里回荡。
我站在那听了好一会儿,周围的游客们跟着节奏轻轻晃动着身体,感觉那一刻全世界都变慢了。
俄罗斯的红场就像是一部活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而我今天有幸读到了其中的几行。
篇二《红场的一日见闻》到了俄罗斯,要是不去红场转转,那就相当于到了北京没去天安门广场,简直不像话。
我那天到红场的时候,太阳刚刚出来,金色的阳光洒在红场的各个角落。
我就像个好奇的探险家,瞪大眼睛四处观望。
红场周边的建筑在阳光下像是一群上了年纪却很精神的老者,个个气宇轩昂。
有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红场来游玩。
那些小朋友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的,就像一个个小苹果。
他们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在圣瓦西里大教堂前听老师讲述关于教堂的故事。
俄罗斯20XX年胜利日阅兵观后感闲着没事,看了优酷视频里的2014年俄罗斯胜利日阅兵视频,产生了一点观感,写出来跟战友们分享。
受阅方阵体现了俄军注重实战的传统阅兵式上,俄军徒步方阵均为成建制部队,或军事院校、或师旅团营基层作战单位,为了检阅而临时凑集的方阵没有或者极少。
因为俄军一向注重实战,把参加检阅当作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制单位主官(不乏高级将领)亲自带队所有徒步方阵,均由该部队指挥官亲自带队,其中不乏上将、中将、少将等将官,这些将军走在方阵的最前面,虽然不少人身材已经发福,但精神和体能绝不逊色,跟战士们一样迈着正步,敬着军礼,昂然走过红场那不算短的受阅之路。
俄军受阅方阵的指挥官,其中校官基本没有大腹便便的身材,40岁左右仍然精干,神采飞扬,步履矫健。
而其中的将官特别是中将、上将们都上了点年纪,身材发福,有的还有啤酒肚。
但是这些军官走起正步来,依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点不亚于士兵,其职业军人的敬业精神和军人素质令人钦佩。
将受阅作为激励战士,培养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手段能够参加红场受阅的军事单位,每一所军事院校,都有自身的光荣历史,都产生过著名的元帅和将领;每一支基层战斗部队都有自己辉煌的战绩。
显然,俄军把接受检阅作为激励部队官兵的一种手段,参加受阅的官兵也以此为极大的荣耀。
因为成建制,所以方阵中的士兵看起来并非个个英姿挺拔,而是高矮胖瘦都有,而且队列步伐也不如我军受阅方阵那样整齐。
俄军从不为了整齐划一和面子光鲜从不同建制的部队里刻意选拔高大英俊的士兵组建方阵,人为的制造出个个英气逼人的外在形象,而是为了培养士兵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励士兵忠于自己的部队,注重的是部队士气的激励,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实战的模拟。
受阅的一线部队有:316独立特战旅,旅长克瓦尔措夫上校带队;波罗的海舰队336陆战近卫旅,旅长戈尔措夫上校带队;331近卫空降团,团长利马艾耶上校带队;217近卫空降团,团长苏霍维茨基上校带队;34和38铁道运输旅,旅长佩纳维茨上校带队;内务部内卫独立师,师长扎哈尔少将带队;第2近卫摩步塔曼师,师长苏切沃伊少将带队;第4安东波夫坦克师,师长科姆巴尔上校带队。
阅兵观后感结尾
一、口语化风格。
1. 看完这场阅兵啊,心里就像装满了滚烫的开水,热腾腾的。
咱国家的军人那真是太酷了,那些先进的装备也让咱腰杆挺得直直的。
这哪是一场阅兵呀,这就是咱们国家给全世界的一张超牛的名片。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让人热血沸腾的时刻,咱就坐在电视机前,继续为祖国拍手叫好!
2. 这阅兵看下来,我满脑子都是“厉害”两个字。
那些整齐划一的步伐,那些个厉害得不像话的武器装备,看得我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我就想啊,咱生在这样强大的国家,真是太有福气喽。
以后再有阅兵,我肯定还是早早守在屏幕前,继续感受这种又激动又自豪的心情。
二、幽默化风格。
1. 看完阅兵,我只想说,咱国家的军队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超级英雄军团”啊!那走起来齐刷刷的脚步,就像有一把无形的尺子在量着。
还有那些高科技装备,感觉都像是从科幻电影里直接开出来的。
这阅兵看得我,就像吃了一大把炫迈口香糖,根本停不下来,满心都是对祖国的“崇拜”小泡泡,一个接一个地冒呢!
2. 哇塞,这阅兵就像一场超级大秀,只不过这个秀场是全世界,主角是咱们的中国军人和超厉害的武器装备。
那些军人站得比电线杆还直,走得比机器人还齐,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被同一个超级精确的“魔法”控制着。
这一场看下来,我感觉自己像个超级粉丝,对祖国的爱又蹭蹭涨了好几级,简直要变成一个行走的“爱国小喇叭”啦!。
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观后感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多国都准备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作为二战战胜国的俄罗斯自然也不例外。
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很早就决定要在这一天举行阅兵仪式。
此次红场阅兵堪称“俄罗斯现代史上规模最大”,总的参加人数超过1.6万人,包括近200件新型军事装备、140多架战机将亮相阅兵式。
北京时间5月9日15:05,莫斯科时间10.00,自鸣钟鸣响,阅兵式开始。
首先,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讲话。
普京在讲话中称,希特勒当年的“赌博”对国际社会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教训,现在70年后,历史重新引起人们的警惕,“我们不能忘记种族排他思想带来的血腥战争。
”他强调,信任和团结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留给世人的遗产,是维护世界稳定的关键。
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和军事结盟思想破坏世界发展的安定。
从普京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次俄罗斯阅兵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展示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强大,更多地是为了表达俄方希望世界和平的愿望。
然后俄罗斯仪仗队走过红场,紧接着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仪仗队亮相。
北京时间16:00,阅兵进入了车辆阅兵阶段,俄罗斯展示了包括T-15型步战车、“回旋镖”、高机动战略导弹发射车、T-34-85坦克和Su-100自行火炮等高端武器装备。
随后进入了空军阅兵阶段,为纪念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空军“雨燕”飞行表演队编队“70”,令人印象深刻。
北京时间16点30分左右在“胜利日”乐曲的伴奏下,混合乐队正从红场走出。
俄罗斯红场阅兵式结束。
整场阅兵式严肃有序,俄罗斯充分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力量。
也让我们看见了作为世界大国,科技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发展的重要性。
早前波兰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曾提出他的看法,认为5月9日在莫斯科即将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式是世界不稳定和不安宁的象征。
并指出,波兰应该牢记历史教训,不被迷惑、不受任何威胁。
他说:“要知道,很快5月9日就会到来,届时莫斯科红场将再次变成装甲坦克的广场。
红宫红场观后感300字
我刚刚参观了莫斯科的红宫和红场,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经历。
红宫和红场是莫斯科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红宫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它的红墙和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一进入红宫,就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的俄罗斯帝国时代。
这里充满了皇室的氛围,墙壁上挂满了古老的油画和雕塑,展示着俄罗斯历史的辉煌。
我被红宫内部宏伟的大厅和华丽的装饰所震撼,每一个角落都流露出一种庄严和高贵的气息。
而红场则是整个莫斯科的心脏,也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红场的广场宽阔而开阔,周围是一片宏伟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圣瓦西里大教堂。
大教堂的彩色圆顶非常壮观,形状各异,每一个都独一无二。
站在红场上俯瞰整个莫斯科市区的美景,让人感到无比震撼和惊叹。
参观红宫和红场不仅仅是欣赏建筑的美丽,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俄罗斯悠久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独特魅力。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红宫和红场是这个历史的见证者。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过去的辉煌和荣耀,也更加了解了俄罗斯人民的勇敢和坚韧。
总的来说,参观红宫和红场是一次非常独特的体验。
这里不仅仅是建筑的美丽所在,更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红宫和红场是莫斯科最重要的景点之一,也是我来
到俄罗斯必去的地方。
无论是建筑的壮丽还是历史的底蕴,这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俄罗斯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2019年作文红宫红场参观90字范文
本次夏令营的一项精彩活动就是参观莫斯科的红宫和红场。
早上八点,我们就来到了人潮汹涌的红宫前广场,欣赏了宽阔的广场,和高耸入云的克里姆林宫。
随后,我们穿过了一座巨大的门,进入了红宫内部,参观了许多国宝级的展品。
比如,我们看到了拿破仑火炮和各种装饰极其华丽的宝座。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斯皮尔曼收藏的一批珍品,其规模和拿破仑博物馆不相上下。
我们在三个小时的参观中了解到了俄罗斯帝国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真正体验到了文化底蕴的庞大与深远。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红场,探访了格马廊和诺维科夫雕像。
最后我们站在红场中心,感受着历史和现代的交汇,感悟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红宫红场有感作文
红宫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最著名的景点,是世界著名的文化与政治中心。
十月一日,我和妈妈、姐姐一起去了莫斯科红宫红场。
在红宫的前面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喷泉,喷泉里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
喷泉旁边有几棵高大粗壮的大树,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
我们沿着红墙来到了莫斯科红场。
莫斯科红场呈长方形,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70米,总面积为13万平方米。
它是由花岗岩砌成,长和宽都是130米,整个广场上
到处都是大理石铺成的台阶和道路。
在广场中间有一座列宁纪念碑,碑上刻着列宁的头像。
广场周围有许多红场上留下过战斗足迹的地方:卫国战争胜利广场、斯大林纪念堂、列宁墓、斯大林墓等。
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着周围的景色:我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雕像:上面站着一位头戴红色贝雷帽、身穿红色军装、脚穿黑色皮鞋的苏联战士,他目视前方,手里紧握着一把德国冲锋枪。
我想:这一定是保卫祖国的苏联战士吧!
—— 1 —1 —。
1941红场阅兵观后感1941年11月7日,苏联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红场阅兵仪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见证历史的重要时刻,这场盛大的阅兵向我展示了苏联的强大力量和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
一早,我就来到了红场,参加了这场隆重的庆典。
整个红场早早就已经挤满了人们,人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和自豪的笑容,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我也不例外,心中流淌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当时的苏联正处于世界形势的紧张时刻,纳粹德国的侵略已经逐渐扩大。
然而,面对敌人的威胁,苏联展现出了无比坚定和不屈的力量。
在这场阅兵中,我看到了无数壮观的装备和庞大的部队,他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展示出的不仅是军事实力,更是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团结。
红场的中央矗立着伟大的列宁墓,正前方则是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
整个庆典仪式充满庄严肃穆的氛围,每个士兵都流露出紧绷的神情,丝毫不容置疑地展示着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忠诚和奉献。
阅兵开始了,先是陆军方队,接着是海军方队和空军方队。
他们背负着祖国的期待和重托,肩负起保卫苏联国家安全的重任。
我看到了各个作战兵种的士兵们英勇无畏的姿态,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团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更让我惊叹的是那些威武的战车和飞机。
苏联的坦克和火炮排成整齐的队列,展示出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有的坦克正面装甲厚达数十厘米,庞大的军舰在空中飞行,激起了我的无限想象。
这些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水平表明苏联在军事领域的领先地位,也确保了苏联在战争中的优势。
除了展示军事力量,阅兵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
庆典上,我看到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使节们,他们身着正式的礼服和标志着自己国家的徽章,代表着对苏联的友好和支持。
这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和紧密联系,强调了无产阶级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在庆祝仪式中,我还注意到了苏联人民决心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意志。
红场上挤满了高高举起的宣传标语和横幅,上面鲜艳的色彩和醒目的口号告诉我,苏联人民正以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俄罗斯红场阅兵观后感
导读: 俄罗斯红场阅兵观后感(一)
隔网远观红场阅兵,感受最强烈者,不是满街的大杀器。
因为在这粒星球上,还有人比俄罗斯厉害,那是不玩阅兵、只玩实战的美利坚。
也不是俄罗斯军人的歪头高视阔步,或奋力甩手踢腿。
因那不过是文化习俗使然,战斗民族生性张扬,偏偏又擅表演。
恰如我们的三军仪仗队,步幅较小,目视前方,肩与肩平,臂与臂齐,手臂不摆双腿摆,也不是咱的队伍就一定走得比人家好,概因俺民族生性内敛,同时还讲究个体若滴水,须得融入了海洋,才不至瞬间蒸发。
感谢俄罗斯媒体胜利日当天的24小时直播。
除去因时差与睡眠的犯冲,其余漫长的时间里,纪念活动都有得看。
于是渐渐形成股强烈的感受:阅兵式及随后的游行所流露出来的软实力,即俄罗斯人强烈的战斗意志,顽强的牺牲精神,强大的抗压能力。
说他们有强烈的战斗意志,估计不会有人质疑。
历史上称霸欧洲甚至欧亚的拿破伦和希特勒,都在几乎横扫他族后,最终败在俄罗斯人脚下。
而俄罗斯那几乎等于中美两大国版图的领土,正是在过去这七八百年的时间里,一块块地从他族手中巧取豪夺而来。
俄罗斯人那追求地盘的愿意,以及非得找到出海口的努力,可以说没有第二个民族有他们强烈,也没第二个民族有他们那么能成。
在丛林法则至上的近代,他们这套软硬相加的本事,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是吃亏大者,假如不能怪祖先太软弱,就只能怪俄罗斯人太厉害。
说他们有顽强的牺牲精神,相信也不会引来多大反对。
只说70年前那场战争,俄罗斯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伤亡,男人们的战死率之高甚至带来战后若干年的性比例严重失调,但即使那样,他们也没有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几乎濒临绝境的困局中,弃城而逃,从而让得以进城的敌人搞什么大屠杀。
斯大林的儿子和普京的老爸等,都直接作为战士走向战场,甚至捐出宝贵生命。
现如今因乌克兰问题,尤其是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人再度过上苏联解体以来最困难的日子,但他们的领袖普京的民众支持率竟不降反升,且升到史上最高,只得承认,为换取自认值得的利益,他们真的是不怕牺牲。
说他们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估计得稍作解释。
70年前,法西斯军队开到莫斯科城下,那无疑是巨大的民族存亡压力;70年后,西方集体抵制索契冬运会开幕式和此次胜利日纪念活动,加之国内物价上涨,经济下滑,北约的势力推进到自己的前庭后院,领袖普京在澳大利亚西方集团会上遭到羞辱等,打击连串,压力空前。
但世人仍不能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丝毫的悲观和抱怨,相反,从胜利日的大型阅兵及随后的各地游行中,让人们能看到的,恰恰是俄罗斯人硬把一个70年前纯属惨胜的日子,过成了幸存者及后代们得以狂欢和潜移默化地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盛大节日。
特想说说阅兵式结束后的“不朽军团”游行。
该“军团”严格来说,不是一个什么组织,既不是政府组织,也不是非政府组织。
正是俄罗斯人自己,将该“军团”视为一项活动。
该活动正式登临历史舞台,也只是区区3年前的事情。
当时,即2012年,在托木斯克市
首次开始此活动,6000名参加者举着2000多张战争中亡故的亲人照片或画像,走上街头,以此表达自己继承遗志的决心。
第二年,即2013年,该活动就迅速扩展到俄罗斯的120个城市。
待到第三年,即2014年,活动开展的城市已达500多个,同时传播到周边7个国家。
当然,活动都是在胜利日期间,作为该日的主要活动之一。
今年胜利日当天,“不朽军团”的活动已蔓延到15个国家。
而在源发地俄罗斯,则有超过1100多个居民点、1200万人踊跃参与。
仅在首都莫斯科,5月9日当天,就有大约50万人参与,其中包括手举父亲照片的总统普京,也包括手举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7人画像的4位中国代表。
俄媒称,普京在致辞中强调,今天老战士的儿子、孙子和曾孙们,对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工作,怀有高度的自信和意志。
看着满大街密密麻麻的先烈画像或照片,以及手举这些照片和画像的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老中青队伍,没人怀疑普京所言虚妄,甚至还能生出由衷的敬佩。
这是从滔滔血海中提炼出来的软实力。
它很软,也很硬。
5月9号一过,俄罗斯胜利日70周年纪念,也就该落下帷幕。
世界的下个关注点,将移至中国,即可能在9月3日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
个人觉得,届时,我们拉什么武器上长安街,有多少我军方队和外军方队通过,有哪些国家领袖将登上检阅台等,都不十分重要。
因为我们组织类似活动可谓能力超群,也可以说驾轻就熟。
只是,我们有“不朽军团”那样震撼人心的群众性活动么?极言之,关于那场已去70年的战争,我们用什么来告诉世人,我们民
族有坚定、绵长、遒劲的意志表达?以及,除了硬实力,即满大街的铁家伙,我们有什么与之匹配的软实力摆出来?
须知,俄罗斯胜利日70周年,与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是2015年地球上两个实质“二合一”的重大活动。
“二”是俄罗斯纪念的是反法西斯主义,中国纪念的是反军国主义,“一”是两个“主义”,其实是一个“主义”的两个叫法,叫它们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不严格地讲,也无甚不可。
因而已经进行的前一个纪念,对后一个纪念才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俄罗斯红场阅兵观后感(二)
新疆大学国防生/ 赵家谊
当地时间9日上午10时,莫斯科红场上演堪称“俄罗斯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阅兵式,以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
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首次亮相5.9阅兵式,在铿锵有力地军乐伴奏下斗志昂扬地走过红场,引来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与欢呼。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对中国方队的表现感到非常的骄傲与自豪。
他们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呐喊声,看着这样的队伍,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我可以说,他们甚至比所有的方队都出色!看到这一幕我现在的心情就跟这伟大的节日一样,看到仪仗队队员们慷慨激昂地走过,很激动,他们象征着力量、象征着激情,象征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国防生保家卫国的信念!
万众瞩目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02名仪仗兵在通过红场时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引得莫斯科市民一片
鼓掌欢呼。
士气高昂,步伐坚定有力,走出了军威,彰显了国威。
这首二战时期苏联经典歌曲,瞬间将我们的情绪带进了二战时期的种种。
既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勇敢战斗保卫祖国的情感,又见证了了美好纯粹的爱情,引发了所有人的共鸣。
也不禁让我们追思1941年红场上滚滚洪流,投身战场的士兵们,是否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扞卫家园?如今红场上白发苍苍的老兵,再一次听到熟悉的歌曲,又会有怎样的感想?尽管今日世界巨变,但依然不能忘记当年人类团结起来结束了那场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不能忘记残酷炮火中人类展现出来的丑恶和闪光。
而我,一名日后的后备军官,将为保卫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为维护我们的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