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15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不能及时收回货款,导致企业资金无法进行正常流动和有效运转,致使企业经营经常面临威胁,甚至最终走向破产。
本文将通过对坏账损失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应对坏账损失中企业应当采取的对策,从而使企业有效减少坏账损失。
标签: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对策一、坏账及其确认条件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可能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这些不可收回的应收款项即为坏账,因坏账而遭受的损失为坏账损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认定发生了坏账:(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够偿还的应收款项;(2)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财产或遗产不够偿还的应收款项;(3)债务人因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财产损失严重,剩余财产确实不能清偿的应收款项;(4)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审理,确实无法偿还的应收款项;(5)超过法定年限以上(一般三年)仍未收回的应收款项;(6)法定机构批准可核销的应收账款。
二、壞账损失的现状及问题1.坏账损失的现状(1)赊销手段使用广泛。
在市场经济中,大多企业已进入买方市场,卖方企业为了扩展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在进行对外销售时大多采取赊销的方法。
(2)坏账率较高。
虽然现代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企业商品交易提供了便利,但我国的这种方式还不够成熟,企业尚未建立科学信用管理制度,企业赊销后账款难以收回、而且拖欠账款的时间长。
2.坏账损失存在的问题(1)大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法较为落后,没有创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制,大量赊销账款将会使企业发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因此也会增加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
(2)盲目赊销引发信用风险。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不够重视信用风险,业务人员盲目放账,结果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引发了企业的信用风险,最终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并可能产生很多问题。
三、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1.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方法来管理应收账款。
坏账损失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信用管理体系尚存在探索和建立之中,有关政策法规还未出台;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制,这必然会使企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从而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如何科学管理应收账款,尽量避免坏账损失的产生,是企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根据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都应确认为坏账损失:第一个条件是债务人依法被宣告破产的。
企业应当取得其破产公告,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注销工商登记的证明,或者是政府责令其停业的文件等相关的法律资料,扣除以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仍然不能收回的贷款,应当记为“坏账损失”。
第二个条件是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死亡或失踪,其财产或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并且没有继承人承担的应收账款,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记为“坏账损失”。
与之相关的法律文件有:如果债务人属于自然死亡,应该去当地政府部门开具的死亡证明;如果债务人依法被宣告死亡的,应当取得法院等相关部门死亡宣告;如果债务人失踪,应当取得政府部门的失踪宣告。
除此之外,应当取得法院有关债务人遗产或者财产的分配的裁定书等有效法律文件。
第三个条件是债务人因遭受以为事故或者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停产的,其财产在三年以为无法清偿的账款,并取得相关证明资料后,记为“坏账损失”。
第四个条件是涉诉的应收账款,由已经生效的法院判决书或者裁定书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判定为胜诉但是因无法执行而被终止执行的,记为“坏账损失”。
二、坏账损失的形成的原因1、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缺乏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有效方法。
不少企业没有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有的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追讨欠款工作不得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自身蒙受风险和损失。
2、其次,企业销售业绩考核指标不科学。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坏账损失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或债务,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原因一:客户违约或无力偿还客户违约或无力偿还是导致坏账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客户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或款项流动性差而无法偿还应收账款。
对策: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客户违约或无力偿还问题:1.客户信用评估:在业务合作开始之前,企业应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了解其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决定是否与客户合作,以及确定合作方式和风险控制措施。
2.强制执行合同条款:企业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合同条款,包括付款方式、付款期限和违约责任等。
当客户无法按照合同要求履行时,企业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强制执行合同,并寻求法律保护。
3.多元化客户群体: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客户群体来分散风险。
避免过度依赖其中一客户或行业,以减少因其中一客户违约而导致的坏账损失。
原因二: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完善也是坏账损失产生的重要原因。
企业的收入确认、应收账款核销和追讨等流程不规范或存在漏洞,容易导致坏账损失的产生。
对策:企业可以按照以下原则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预防坏账损失的发生:1.严格的授权程序:明确规定收入确认、应收账款核销和追讨等操作的授权范围和程序,确保相关操作符合规定,并避免利益冲突。
2.审计和复核机制:建立内部审计和复核机制,对收入和应收账款的流程和数据进行定期审核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风险警示机制:建立风险警示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坏账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企业可以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避免因为坏账而对财务状况造成较大影响。
原因三:经营策略风险不当的经营策略也会导致坏账损失的产生。
企业可能因为市场需求变化、产品供应链断裂或销售困难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应收账款。
对策: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1.灵活的市场响应能力: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定价、市场战略和销售渠道,以提高销售业绩和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不少于1000字一、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1. 经济环境问题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客户的还款能力。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市场竞争激烈,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坏账损失现象。
2. 信用管理问题企业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之前,需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并制定合理的信用控制和管理方案。
如果企业的信用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坏账损失。
3. 收款管理问题企业在收款过程中,需要制定收款规定和管理流程,进行有效的催收工作,及时收回欠款。
如果企业对收款管理不重视,就可能导致坏账损失的发生。
4. 业务扩展问题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涉及的客户数量和风险也逐渐增加,如果企业在扩展业务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就容易出现坏账损失。
二、对策分析--以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 加强信用管理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对新客户和老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
在合同签署前,要对客户进行审查,了解其经营状况、信誉度以及还款能力等情况,并根据客户的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控制和管理方案。
2. 完善收款管理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应制定合理的收款规定和管理流程,在收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做好收款记录,确保与客户的账目清晰明了,并及时进行催收工作,在保证交易流程正常运转的同时,及时收回欠款。
3. 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合同签署、交货和结算三个环节的控制标准的严格执行。
在企业扩展业务时,要慎重选择业务伙伴,注意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以避免出现坏账损失的情况。
4. 优化财务流程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应优化财务流程,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做好会计凭证的整理和归档,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建立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出现坏账损失的情况。
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影响和防范对策【摘要】企业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因客户无法偿还应收账款而造成的损失。
这种损失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和利润下降。
企业坏账损失的产生原因包括客户经营困难、信用风险高和财务管理不善等。
为了防范坏账损失,企业应加强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的信贷管理制度,并及时应对坏账损失。
在发生坏账损失时,企业应采取应急措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加强内部监管。
企业还需要进行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及时核销应收账款,以保持财务健康。
通过应对坏账损失,企业可以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
【关键词】企业坏账损失、影响、原因、防范、应急措施、会计处理、管理启示、风险控制、信贷管理制度、加强、建立、应对、坏账损失。
1. 引言1.1 企业坏账损失的定义企业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客户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约定期限要求按时支付货款或者服务费用导致企业无法收回应有的账款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情况。
这种损失主要发生在企业的信贷业务中,由于客户的信用风险或者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导致客户无法按时履行付款义务,从而给企业带来资金损失。
企业坏账损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的问题,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未能及时收回应有的账款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稳定性,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坏账损失问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有效防范和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保障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1.2 企业坏账损失对企业的影响在财务方面,企业坏账损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资金流动。
当企业的客户不能按时或者不能全部支付应收账款时,企业就会发生坏账损失,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利润。
坏账损失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如果坏账损失严重,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资金困境,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经营管理方面,企业坏账损失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企业坏账损失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
(一)来自企业外部的原因1.法律环境欠缺2.银行信用紧缩促使资金周转困难3.买方市场的形成4.买方经营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二)来自企业内部的原因1.没有对客户进行深入细致的资信调查2.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3.赊销手续不够完备4.对货不对板的处理不当坏账损失及其核算是应收账款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
顾名思义,坏账损失是指由于坏账而产生的损失,因此,了解坏账损失及其核算首先要从什么是坏账谈起。
一笔应收账款在什么时候才能被被确认为坏账,其条件通常是由会计准则或制度给出的。
不论会计准则或制度如何变化,在会计实务中,坏账的确认都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尽量做到真实、准确、切合本单位的实际。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应将其确认为坏账: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上述三个条件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充分条件,其中第3个条件是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坏账损失的决定权在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
坏账损失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收不回的应收账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一、坏账损失来自企业的内部原因具体表现为:1.没有对客户进行深入细致的资信调查在资信调查上,一些企业调查人员没有采取谨慎认真的态度,资信调查的结果不符合事实,高估了客户的偿债能力,给予客户的赊销交易超过了该客户的承受能力,使得客户不胜负荷,在无奈中,惟有拖欠货款,致使双方难堪。
有些企业的业务员出于对亲戚或朋友的信任,在进行商品交易前,没有对该公司做进一步的资信调查,就进行赊销交易。
有些企业业务员对客户的经济实力和信用状况仅凭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不再做任何调查就进行交易,往往导致货款难以收回。
坏帐损失及建议管理市场经济固有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帐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难免会带来坏帐损失,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工程机械销售属于价格高的大宗买卖,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赊销、分期付款等信用销售方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这给企业带来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产生大量坏账损失的风险。
1坏帐损失产生的原因所谓坏帐,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在财务报表上已确认的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不再是企业的资产,术语称为坏帐损失。
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就是竞争,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价格、质量、广告、服务等方面,也激烈地反映在销售方式上。
在优胜劣汰的博弈中,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赊销等信用销售方式,这对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形势下,信贷规模压缩,各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缺,赊销无疑是工业企业更具吸引力的销售手段,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意义。
商业信用包括票据信用和挂帐信用。
赊销、预付是建立在相互信赖基础上的挂帐信用,但也是风险较大的商业信用,容易导致债务债权纠葛不清,造成坏帐损失。
随着众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转换,作为信用工具的票据,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采用。
票据信用主要以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为信用工具。
票据信用因其以票为依据,有法作保障,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越来越受到销货方的青睐,票据信用终将逐步替代挂帐信用。
但是,商业信用导致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所以不论是票据信用还是挂帐信用,都有可能发生坏帐损失。
2坏帐损失控制不善的弊端及原因2.1隐匿坏帐损失的弊端会计核算规定:企业在发出商品提供服务的同时,只要获得对方付款承诺,不论是否真正收到价款,都可以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
有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采取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使坏帐损失隐匿在日益庞大的应收帐款中。
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销售计划的执行,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的开题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一、引言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坏账损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影响和防范对策【摘要】企业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因客户无法或不愿偿还欠款而导致的损失。
这种损失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产生严重影响,包括降低现金流量、增加坏账准备、影响企业信用等问题。
企业坏账损失的原因包括客户经济状况不佳、欠款逾期、信用评估不足等。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建立严格的信用销售政策,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及时追踪欠款并采取适当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坏账损失的影响,保障企业的财务健康。
执行防范对策对企业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和减少坏账损失的风险。
【关键词】企业坏账损失、影响、原因、应对措施、信用销售政策、客户信用评估、欠款追踪、影响降低、防范对策、财务健康。
1. 引言1.1 企业坏账损失的定义企业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在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客户未能按时或完全支付应付款项所造成的损失。
这种损失通常是由客户破产、拖欠款项、逃废债务等原因引起的。
坏账损失对企业的影响十分严重,不仅会直接减少企业的收入,还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企业坏账损失的产生往往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坏账损失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坏账损失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影响企业的资金链,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坏账损失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声誉,降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坏账损失的产生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防范和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1.2 企业坏账损失的影响企业坏账损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常见的风险之一,对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效益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坏账损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当企业的销售账户出现坏账情况,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时,就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
尤其是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坏账损失可能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浅谈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浅谈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坏账损失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坏账损失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和桎梏,商品交易的日益发展与完善,商品赊销的信用方式得以广泛运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手段,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企业也就经常面临着应收账款可能收不回来的风险。
尽管无法具体断定哪一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但这种坏账损失总是潜在地存在着。
特别是近几年来,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时时困扰着企业,坏账损失呈上升趋势。
因为应收账款被对方经营,本企业无法控制,只有变现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
由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资金无法有效地周转,企业就会面临经营危机。
如何在我国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既增大产品销量,由又防坏账损失以化解企业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指出我国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导致产生了坏账损失,最后根据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
关键词:坏账损失原因对策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proportion of business bad debt losses in current assets. Bad debt losses a direct impact on corporate profits and government revenue, has become a heavy burden and the shackles of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creasing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ommodity trading, commodity credit credit can be widely used, this means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to adopt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expand market share. Enterprises are often facedwith the risk of accounts receivable may be uncollectible. Although is not possible to decide which a sum of accounts receivable could not be recovered, but the bad debt loss is always potentially exis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long-term accounts receivable losses are always plagued business, bad debt losses is rising. Accounts receivable other business, the enterprise can not control, only realizable flow to th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to create new revenue for the enterprise. Can not receive payment in a timely manner, the funds are not effective turnover, enterprises will face a business crisis. Curren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both increased product sales, in order to defuse the risk of anti bad debt losses, every business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causes of bad debt losses of China's enterprises and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pointing out the problems of our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resulted in bad debt losses, and finally to propose a solution based on the causes of bad debt lossesKeywords:bad debt losses causes countermeasures绪论 (1)一、坏账损失的概述 (1)(一)坏账损失的定义 (1)(二)坏账准备的计提 (1)(三)我国企业坏账损失的现状 (2)二、坏账产生的原因 (3)(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3)(二)法律法规的漏洞 (3)(三)道德不规范 (4)三、减少坏账损失的对策 (4)(一)完善体制 (4)(二)健全法律法规 (4)(三)树立企业信用 (5)四、案例介绍 (5)(一)具体案例 (5)(二)案例分析 (6)(三)案例评价 (6)结论 (8)参考文献 (9)现代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商品交易的频繁发生。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因客户无法偿还应收账款而造成的损失,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客户破产或经济困难:如果客户陷入经济困境,无法偿还欠款,或者甚至宣布破产,企业就可能受到损失。
2.客户欺诈行为:客户可能通过欺诈手段来骗取企业的货物或服务,拖欠账款,导致企业产生损失。
3.企业内部管理不当:企业可能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无法妥善管理客户应收账款,导致坏账的产生。
对于这些原因,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
1.风险评估:企业应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减少不良欠款的产生。
2.及时跟进:企业应对欠款客户进行及时跟进,催促其偿还,防止欠款积压、拖欠时间太长。
3.使用担保: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担保方式,如要求客户提供抵押物或担保人,以减少风险。
4.完善内部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5.法律维权:如果客户不履行欠款的义务,企业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因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或无法收回全部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损失。
坏账损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客户破产、经济衰退、不良销售政策和公司内部控制不善等。
对付坏账损失,企业也可以采取一些对策,以减少和控制损失。
首先,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包括客户破产或违约、经济衰退和不良销售政策等。
客户破产或违约是企业无法收回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客户无力偿还债务时,企业的应收账款就会转化为无偿损失。
此外,经济衰退也会导致客户的经营困难,并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应收账款。
不良销售政策包括过度的信贷放宽、未切实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和没有明确的信用管理政策等,这些都会增加坏账的风险。
内部原因包括企业内部控制不善、对客户信用状况的判断不准确和内部作假等。
企业内部控制不善可能包括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不够严谨、信用额度的设定不合理以及对应收款的催收工作不到位等。
对客户信用状况的判断不准确也会导致坏账的产生,例如企业未及时调整信用额度,或对客户的实际信用风险估计不准确。
此外,内部作假也可能导致坏账的产生,例如伪造出售合同、虚构客户账户等。
为了减少和控制坏账损失,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制度,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准确评估。
可以利用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和调查服务,更好地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
此外,企业可以对客户设定合理的信用额度,并及时调整信用额度,以避免信用超出风险承受能力。
2.加强应收款管理: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应收款管理制度,包括对应收账款的登记、核对和催收等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可以采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和系统,帮助实现应收款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催收的效率和准确性。
3.提高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包括对销售流程和收款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销售和收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包括制定完善的信用管理政策和流程,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
1.客户未能按时支付款项:客户在约定的时间内未能按时支付应付款项。
2.客户破产或解散:客户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破产或解散,无法履行支付债务。
3.客户欺诈:客户拖欠款项的行为不是由于财务问题而是故意欺骗。
4.客户信用等级下降:客户的信用等级下降,导致其无法获得更多的信贷额度,进而无法履行支付债务。
对策:
1.刻意控制信用风险: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对客户的信用审核,掌握客户经营状态,及时发现信用风险。
2.逐步改良收款方式:对多款客户,逐步改良收款方式。
比如增加现金预付款、货款结算周期等,降低收款风险。
3.妥善处理拖欠:对于出现欠款或被欠款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增加收款操作效率。
4.建立催款渠道:客户催款渠道可以多样化,比如利用短信、邮件、微信等向客户发送提醒账单的消息,夯实催款基础,提高催款成功率。
5.加强风险控制机制:对于风险控制机制进行优化,针对性加强对品种不同客户的风险控制。
第1篇一、引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交易日益频繁,信用销售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坏账风险的增加。
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因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坏账损失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还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规范坏账损失的处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二、坏账损失的定义及分类1. 定义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因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坏账损失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1)债务人因经营不善、财务困难等原因,无法偿还债务;(2)债务人失踪或死亡,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3)债务人破产或宣告破产,无法偿还债务。
2. 分类根据坏账损失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正常坏账:由于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债务而造成的坏账;(2)非正常坏账:由于债务人故意拖欠、欺诈等原因造成的坏账;(3)无法收回的坏账:债务人已失踪或死亡,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而造成的坏账。
三、企业会计制度中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1. 坏账准备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坏账准备制度,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进行预计和准备。
坏账准备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行业特点和债务人的财务状况等因素,采用直接计提法、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风险系数法等方法计提坏账准备;(2)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企业应根据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确定合理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3)坏账准备计提时机: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和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2. 坏账损失的确认和计量(1)确认:企业应当根据以下条件确认坏账损失:①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②债务人已失踪或死亡;③债务人破产或宣告破产。
(2)计量:企业确认坏账损失时,应当按照实际损失金额计量。
3. 坏账损失的处理(1)核销坏账损失:企业确认坏账损失后,应当将坏账准备转入坏账损失,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反映;(2)追讨债务:企业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向债务人追讨债务;(3)坏账损失的处理结果:企业对坏账损失的处理结果,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1篇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坏账问题也日益凸显。
坏账,即企业因债务人无力偿还或故意拖欠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损失,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还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坏账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坏账的产生原因1. 客户信用风险客户信用风险是导致坏账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时,如果评估不准确,或者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估计过于乐观,就可能导致客户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从而产生坏账。
2. 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如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等,都可能引发坏账风险。
3. 市场竞争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可能会放宽信用政策,给予客户较长的账期,这增加了坏账的风险。
4.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也会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增加坏账风险。
三、坏账的财务影响1. 现金流减少坏账会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按时回收,从而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 利润下降坏账损失会直接减少企业的利润,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3. 资产质量下降坏账会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质量下降,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
4. 财务风险增加坏账风险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四、坏账的财务报告分析1. 坏账准备计提企业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包括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计提依据等。
通过分析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可以了解企业对坏账风险的应对措施。
2.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效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可以了解企业坏账风险的变化趋势。
3. 坏账损失率坏账损失率是企业坏账损失与应收账款总额的比率。
通过分析坏账损失率,可以了解企业坏账风险的大小。
4. 客户信用风险分析企业应定期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客户的信用状况。
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影响和防范对策摘要:企业坏账损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遇到的一种风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影响和防范对策。
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坏账损失的原因和影响,然后提出了防范企业坏账损失的策略:加强征信、完善信用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建立严格的信贷政策和风险管理制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企业坏账损失,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坏账损失;影响;防范对策正文:企业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对债务人的债权在到期时不能按时收回或部分收回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企业坏账损失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信用管理不到位。
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监督、评估和管理借款人的能力就会降低,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
其次,拖欠问题。
企业有时会为了拓展市场、扩大规模或应对其他紧急情况,暂时允许客户拖延还款时间,这样就可能导致坏账的发生。
此外,经济环境和市场情况也是企业坏账损失的原因之一。
经济不景气、特别是金融危机和金融风暴时期,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违约和坏账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企业坏账损失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坏账损失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企业将失去一部分资金,而这些资金是企业用来发展业务、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资本。
其次,坏账损失会影响企业的信用和声誉。
如果一个企业的信用和声誉受到损害,那么在未来的经营中将面临更多的问题。
最后,坏账损失会员工与股东带来不良影响。
后者会失去对企业的信心,并难以得到其资本和支持。
为了防范企业坏账损失,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征信。
可以选择信用管理机构对客户进行调查,减少借贷风险。
2.完善信用管理。
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征信、授权、评估、决策等流程,通过风险排查、评估和管理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坏账的产生。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对重要客户的风险评估与监视,能够提前预警出现坏账风险,及时制定行动计划,减少损失。
坏账损失的产生及解决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与繁荣,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应收账款的所占比例越来也大。
而且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应收账款都能收回,因此企业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坏账损失。
关键词:坏账损失;产生原因;解决对策坏账,主要指的是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往来应收款、预付账款。
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自身的销售量,目前很多企业采纳了赊销的结算方式,因此企业产生了应收账款。
但是随着赊销业务的飞速发展并且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同时,企业没有信用管理经验。
导致应收款项的回收期长,因此产生大量坏账。
一、坏账认定条件(1)在较长时间内企业的债务人未能积极履行债务,而且作为债权人的企业拥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应收款项。
(2)企业的债务人死亡,进行清偿后的遗产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3)债务人已经进行了破产清算,破产后的财产清偿仍无法收回的账款。
这是目前认定坏账的几个条件。
二、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部门之间清算欠款的职责不清楚。
签订合同时不严谨。
对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不清楚。
下面我们就分别谈这三点。
1.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没有把清偿工作落实到位。
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各部门不能进行很好的配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格、应收账款制度不严格。
导致部分应收款项变成了坏账损失。
2.企业进行赊销并签订合同时,采用了简化的程序,企业在进行赊销时,赊销合同不规范,责任不明确。
订立合同的内容模糊。
具体的规定不明确,这样企业的自身利益得不到保证。
最终企业的债务人会用借口和各种方式逾期支付和拒绝支付。
3.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销售量,企业往往忽视了债务人的信用保证以及资金情况。
更存在企业销售人员存在严重的误判情况。
仅仅以客户的外在来加以判断,例如客户的穿着、驾驶的车辆、住房的好坏。
从而错估了客户的偿还以及信用能力。
赵坤加利福尼亚大学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3)Keywords: (3)1引言 (4)1.1选题背景 (4)2相关理论概述 (5)2.1 坏账的基本概念 (5)2.1.1应收账款 (5)2.1.2 呆账与坏账 (5)2.2 坏账存在的危害 (7)2.2.1 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7)2.2.2 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7)2.2.3 使银行的负担日益沉重 (7)3 坏账损失产生问题分析 (7)3.1 我国坏账损失的现状 (7)3.1.1宏观看坏账损失 (7)3.1.2微观看坏账损失 (8)3.2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 (8)3.2.1坏账损失形成的企业内部因素 (8)3.2.2坏账损失形成的企业外部因素 (10)4防范坏账损失存在的对策 (11)4.1 宏观策略 (11)4.1.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11)4.1.2加强银行监控 (11)4.1.3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1)4.2 微观策略 (12)4.2.1加强企业产品质量 (12)4.2.2建立销货客户的资信审议制度 (12)4.2.3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2)4.2.4优先采取票据信用方式结算 (13)4.2.5加强对挂账信用的控制 (13)4.2.6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3)4.3 应对坏账损失的政策建议 (13)总结 (15)参考文献 (14)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摘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坏账损失的产生问题,分析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并且找出解决的对策就成为了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企业呆坏账的重要方面。
本文从研究分析坏账的相关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坏账产生的危害性,包括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使银行的负担日益沉重等危害,并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坏账损失的现状进行解析。
本文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坏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防范坏账损失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新会计准则下坏账损失出现的问题是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逐渐被大家认识到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第8号—坏账损失的出现,证明了坏账损失受到了重视,本文系统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坏账损失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以求完善坏账准备的会计核算工作。
关键词:坏账损失原因对策AbstractEnterprises will encounter inevitably the problem of bad debt loss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To analyze the cau ses of enterprise’s bad debt losses, find out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aspect which increas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unds and avoiding the debts of the enterprise.This paper first analyses the related basic concepts of bad debts, and analyzed.the harms of bad debts, including influenc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reduce the country's fiscal income, increasingly heavy burden of Banks.,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bad debt losses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two aspect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bad debts from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inally discuss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bad debt losses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two aspect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f policy.The problems of bad debt losses und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re gradually recogniz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The emergence of bad debt losses in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no. 8, proved that the bad debt losses is valued highly.It is analysed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bad debt losses und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pinions,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accounting work of provision for bad debt.Keywords:Bad Debt Losses Reasons Countermeasures1引言1.1选题背景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京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中国会计准则将从2007年1月起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此举受到全球会计专业人士的欢迎。
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的举措将对韩国等其他考虑进行类似改革的亚洲国家产生影响,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具体由三十八项准则构成,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以后逐步向非上市公司推行。
本次修改的重中之重是“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账款确实发生了减值的,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但是,鉴于本国经济的特殊性,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仍存在一些差异,包括不允许转回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针对某些政府补助的特殊会计处理和不具有投资关系的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作为关联方交易披露等。
新企业会计准则将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
另据有关研究机构数据,我国企业坏账率高达1%至2%,远高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0.25%至0.5%的水平;我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履约率仅50%。
截至2012年8月31日,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1.49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逾三成。
2012年上半年,上市企业应收账款总计14939.79亿元,同比增长34.38%,比去年同期多增3822.46亿元。
WIND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2251家上市公司累计计提坏账准备不到应收账款总额的6%。
在2000余家上市公司中,以四川长虹(600839为例,)可谓在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方面“一枝独秀”。
2012年6月30日,四川长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74.28亿元。
其中,其一年期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35亿元,占比一年期应收账款总额的3.04%。
然而,其5年期以上的应收账款为27.17亿元,截至报告期期末,累计计提了坏账准备22.93亿元。
四川长虹自从2009年起,每年的所有坏账准备数额均在25亿以上,以下是四川长虹2009年至2011年度的会计信息,如下所示:本文针对企业的坏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这一问题,首先研究了有关坏账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企业坏账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为企业应对和处理坏账准备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相关理论概述2.1 坏账的基本概念2.1.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收回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例如,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或其他债权,但又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
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其他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应收款项的定义,可以划分为这一类。
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应收账款:(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这类非衍生金融资产应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所持有的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的基金等。
2.1.2 呆账与坏账(1) 呆账呆账是指已过偿付期限,经催讨尚不能收回,长期处于呆滞状态,有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款项。
呆账是未能及时进行清账的结果。
呆账准备是指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债权和股权资产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包括一般准备和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呆账核销必须遵循严格认定条件,提供确凿证据,严肃追究责任,逐户、逐级上报、审核和审批,对外保密,账销案存的原则。
呆账准备预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账龄分析法:按应收账款账龄长短,分别按不同比率计提坏账准备金;比例法:按应收账款余额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
核算方法有:核销法:即将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坏账备抵法:企业先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金,发生坏账损失时冲减坏账准备。
(2)坏账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此而产生的损失,称坏账损失。
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由于市场经济的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应收账款很可能最终不能够全部收回,即可能发生部分或者全部的坏账。
所谓坏账,是指不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
一般认为如果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以其剩余财产、遗产抵偿后仍然不能够收回的部分;欠账时间超过三年的应收账款都可以确认为坏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