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核心课程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4
课程编号:04003101 04003102《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Advanced Mathematics)适用专业:化工系各专业总学时:96 学分:6制定单位:数学系执笔者:王旭琴审核人:马金亭编写日期:2007年6月20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课程是化工技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掌握应用化工技术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授课对象是化工系各专业的学生,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计划教学周数为16周,每周教学时数为6学时,总课时为96学时,若课程时数有变化,则由任课教师作适当调整。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函数、极限、连续1、教学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了解分段函数。
(2)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函数关系式。
(3)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和图形,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4)理解极限的概念,了解函数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了解分段函数的极限。
(5)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会对无穷小进行比较。
(6)知道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准则,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7)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8)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知道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
(10)会求连续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极限。
2、重点难点重点: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极限与无穷小的概念,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利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求极限,连续概念与初等函数连续性。
南京大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贯彻实施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根据MBA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特点,结合我校MBA承办单位商学院——内含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两大块的实际情况,及具有我校特色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基地的需要,制定了本培养方案。
一、教师1、教师是MBA教育的主体力量,是MBA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担任MBA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应有高尚的人格,探索与开拓精神,认真与负责的态度,合理的知识、年龄和职称结构。
其中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并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或任现职五年以上的讲师的比例不少于90%。
2、MBA任课教师在授课学期的上一学期结束前一周,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交MBA教育中心,由教育MBA中心存档备案并在开学初一周内印发给授课班级。
3、MBA教育中心在MBA任课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前后,组织学生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考核与奖惩的参考。
中心同时把评估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表和评估结果由MBA中心负责保存,以备研究生院和上级主管部门抽查。
4、教师除担任教学任务外,其中具有硕士生及以上指导资格的教师还需要指导MBA学员的论文。
指导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员论文。
指导论文工作的评估,根据学员按期完成论文答辩程序的情况,论文质量评比与抽查结果及答辩通过人数的比例。
5、所有MBA任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均为学校和商学院正式下达的教学任务,列入教师工作范围的考核内容二、教学MBA的课程共有四个类型:基础课、核心课、方向选修课与选修课。
1、基础课与核心课(必修课)基础课与核心课共有16门课,33个学分,除管理学为1个学分,商务英语为4个学分外,其余的均为2个学分。
基础课与核心课程为必修课,必修课的学习安排一般是:脱产班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在职班在1年半内完成。
专业核心课比例结构一览表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专业核心课是我们所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
它们构成了我们专业知识的基础,并为我们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一张关于专业核心课比例结构的一览表,让我们来一起了解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吧。
1. 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
这些课程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整个专业课程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比例通常占40%左右。
2. 工学类专业工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材料科学等。
这些课程帮助我们掌握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工学类专业的比例通常占35%左右。
3. 自然科学类专业自然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
这些课程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我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整个专业课程中,自然科学类专业的比例通常占25%左右。
4. 文学艺术类专业文学艺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史、音乐、美术等。
这些课程帮助我们欣赏和创造艺术作品,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整个专业课程中,文学艺术类专业的比例通常占20%左右。
以上是一些常见专业核心课的比例结构,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无论如何,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都是我们作为学生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们将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
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
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工作理论,这门课程会介绍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理论
框架和伦理准则,帮助学生建立对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2.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这门课程涵盖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运作原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
实践的影响。
3. 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这门课程会教授社会工作实践中常用
的方法和技能,包括沟通技巧、社区介入、危机干预等,帮助学生
掌握实际操作能力。
4.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主要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
环境中的行为模式,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帮助学生
理解社会工作的对象和实践环境。
5. 多元文化与多元认同,这门课程会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
会工作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6.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会介绍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方
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日后的实践和学术工作做准备。
除了以上核心课程外,社会工作专业还可能涉及到心理学、社
会学、法律等相关学科的课程,以及实习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将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这些核心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扎
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为日后从事社会工作提供坚实的支持。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Architectural Design Technology[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及美学修养,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重点掌握建筑技术构造和建筑施工图设计,并具有很强的CAD运用能力,熟练运用电脑设计建筑或装饰工程图纸、熟练运用电脑进行三维渲染图创作和动画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Outcomes]Train students with good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esthetics appreciation. Students mast master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focus on building structure and detailed drawing design, with good application of CAD, can skillfully make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drawing with the aid of computer, and can make 3D drawings and animation works.[主要理论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建筑画技法、建筑初步、建筑制图、建筑材料与施工、力学与结构、建筑构造与建筑设备、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室内装修与构造、室外环境设计、中外建筑史等。
[Main Theoretical Courses]Sketching, Color, Building Conformation, Building Sketching Skills, Construction Drawing, Building Materials and Conformation, Mechanics and Structur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Facilities,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Public Building Design, High Rise Building Design, Domestic Design, Outdoors Environment Design,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al History etc.[主要技能课程]电脑效果图与三维动画、室内装修与构造设计、AutoCAD与建筑软件、3DMAX、PHOTOSHOP、CORELDRAW、园方室内设计软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理论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学科。
该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既包括基础数学理论,也涵盖了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以供参考。
一、基础数学课程1、高等数学:涵盖微积分、线性代数、解析几何等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数学分析:深入学习极限、导数、积分等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抽象代数:研究群、环、域等代数结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应用领域提供支持。
5、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研究复数函数和积分变换的理论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应用数学课程1、数值分析:学习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值计算问题。
2、数学建模:学习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筹学:研究最优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为管理、经济等领域提供支持。
4、微分方程:学习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5、计算几何:研究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6、拓扑学:学习拓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7、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学习实变函数和泛函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8、模糊数学:研究模糊数学的基该方法,为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9、统计物理与非线性科学:研究统计物理和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10、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学习随机过程和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金融等领域提供支持。
11、数学优化方法:学习优化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管理、经济等领域提供支持。
12、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学习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13、非线性规划:研究非线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为管理、经济等领域提供支持。
14、数值逼近论:学习数值逼近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