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336.00 KB
- 文档页数:27
射频功率放大器实验(虚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程设计方法与常用参数的测量方法;(3)熟悉Multisim软件中常用虚拟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射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前端。
其作用是将已调制的射频信号放大到所需要的功率值并馈送到天线发射出去,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收到可以处理的信号,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放大射频信号,其工作可频率最高可到GHz 频段。
其输出功率则取决于应用要求,一般从几毫瓦到上千瓦。
由于功率放大的实质是在输入射频信号控制下将电源直流功率转换成射频功率,因此,除要求功率放大器产生符合要求的射频功率外,还特别要求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特点是低电压、大电流。
其基本组成单元包括晶体管、偏置电路、扼流圈、阻抗匹配网络与负载。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参数除了常规的工作频率、小信号增益等指标外,还要特别考虑输出功率、效率等参数。
效率是功率放大器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射频功率放大器中的效率定义为射频输出功率与射频功率放大器总功耗之比,即:η=P o/P D (1-1)功率放大器按照电路中晶体管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或电流的关系可分为线性功率放大器和开关功率放大器两大类。
线性功率放大器是指晶体管的输出电流是输入电流或电压的线性函数,而开关功率放大器的晶体管则工作在开关状态。
按照电路中晶体管的直流偏置状态,功率放大器又可分为A类、B类、C类、D 类等,其中,A类、B类、C类为线性功率放大器,D类则为开关功率放大器。
在设计射频功率放大器时,对功率管的要求较高,需要考虑最大击穿电压V(BR)CEO,最大集电极电流I CM,最大管功耗P CM以及最高工作频率f max等。
2、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2.1 A类功率放大器A类功率放大器相当于小信号放大器,也是“真正”的线性放大器,因为,在整个输入信号周期内,输出信号是输入信号的按比例增大而没有发生变化,可完全适于放大幅度调制信号。
《基于ADS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功率放大器(RF Power Amplifier, 简称PA)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因此,设计一款高性能的射频功率放大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仿真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设计原理与方案1. 设计原理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将低功率的射频信号放大到适合传输的功率水平。
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放大器的增益、效率、线性度以及稳定性等。
基于ADS的设计方法主要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仿真,通过优化电路参数,以达到设计目标。
2. 设计方案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设计指标:根据系统需求,确定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指标,如工作频率、增益、输出功率、效率等。
(2)选择器件:根据设计指标,选择合适的晶体管、电容、电感等器件。
(3)电路设计: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仿真,通过优化电路参数,以达到设计目标。
(4)仿真验证:对设计好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检查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三、基于ADS的仿真过程1. 建立模型:在ADS软件中,根据选定的器件建立电路模型。
2. 参数设置:设置仿真参数,如工作频率、输入功率、负载阻抗等。
3. 仿真分析:进行电路仿真,分析放大器的增益、效率、线性度等性能指标。
4. 优化设计: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放大器的性能。
四、仿真结果与分析经过仿真验证,本文设计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色:1. 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达到了设计要求,且在工作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
2. 效率:放大器的效率较高,达到了预期目标,有效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 线性度:放大器的线性度良好,输出信号失真较小,满足系统需求。
4. 稳定性:放大器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没有出现自激振荡等问题。
本文主要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思路部分,以及部分设计线路图一、阻抗匹配设计大多数PA都内部集成了到50欧姆的阻抗匹配设计网络,不过也有一些高功率PA 将输出端匹配放在集成芯片外部,以减小芯片面积。
常用的匹配设计有微带线匹配设计、分立器件匹配设计网络等,在典型设计中有可能会将两者共同使用,以改善因为分立器件数值不连续带来的匹配设计不佳的问题。
PA阻抗匹配设计原理和射频中的阻抗匹配相同,都是共轭匹配设计,主要实现功率的最大传输。
常用工具可以使用Smith圆图来观察阻抗匹配设计变化,同时用ADS软件来完成仿真。
二、谐波抑制由本人微博《射频功率放大器 PA 的基本原理和信号分析》得知,谐波一般是由器件的非线性产生的倍频分量。
谐波抑制对于CE、FCC认证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谐波的频率较分散,所以一般采用无源滤波器来衰减谐波分量,达到抑制谐波的效果。
不仅PA,其它器件包括调制信号输出端都有可能产生谐波,为了避免PA对谐波进行放大,有必要在PA输入端即添加抑制电路。
上图所示无源滤波器常用于2.4G频段的芯片输出端位置,该滤波器为五阶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约为3GHz,对2倍频和3倍频的抑制分别达到45.8dB和72.8dB。
使用无源滤波器实现谐波抑制有以下优点:l 简单直接,成本有优势l 良好的性能并且易于仿真l 可以同时实现阻抗匹配设计三、系统设计优化系统设计优化主要从电源设计,匹配网络设计出发,实现PA性能的稳定改善。
3.1 电源设计功率放大器是功耗较大的器件,在快速开关的时候瞬间电流非常大,所以需要在主电源供电路径上加至少10uF的陶瓷电容,同时走线尽量宽,让电容放置走线上,充分利用电容储能效果。
PA供电电源一般有开关噪声和来自其它模块的耦合噪声,可以在PA靠近供电管脚处放置一些高频陶瓷电容。
有必要也可以加扼流电感或磁珠来抑制电源噪声。
从SE2576L的结构框图可以看出,该PA一共由三级放大组成,每一级都单独供电,前面两级作为小信号电压增大以及开关偏置电路,其工作电流较小,最后一级功率放大,其电流很大。
干货DIY射频功率放大器——记录了全部过程EEWorld电子资讯犀利解读技术干货每日更新好久没有写帖子了,最近不是出差就是上班,时间太赶了,没有静下心来写一篇帖子。
前段时间正赶上有个客户找我帮忙坐台功放,也算是忙里偷闲吧。
咱们说干就干,平时肯定是没时间的,还得要拖到周六。
客户给我的技术指标,我大概的整理了下:我也给他出了个方案,如上图这样,主要就是用一级功放管来实现就完全可以做到了。
接下来就是设计电路,画PCB,末级功放我采用的比较老的管子,MRF9045。
这个管子虽然比较老了,但是很好用,我很喜欢用这个管子。
电路图我就不公布了,就是PDF里面给的典型电路,我把版图贴出来。
我自己又在里面做了一级拖动,可以在0DBM输入输出到30W。
客户不需要,就无视,直接短接过去就可以了。
输出做了个环行器,避免输出口开路,损坏功放管。
在这里顺便问下,还有多少人在用protel99se画pcb。
我一直在用,哈哈哈~板子设计好了,下面就是画结构了,采用CAD,我画的不规范,因为没人教过,完全自学,能看懂就OK。
本来是打算发出去机加工的,厂家报价200每个,打样的价格。
由于客户目前需要1台,我算了算不划算,决定自己加工。
说干就干,等到周六早上起来就开始加工。
我的雕刻机搞起,控制软件采用mach3。
开料。
6061铝,雕刻机还是不行呀,太慢了,而且还不可以换刀,只好用一个刀慢慢的啃吧。
进过2个多小时,雏形终于出来了下面就是打孔攻丝,由于手里没有1.6mm的小铣刀,只好自己定位,用钻头开孔了。
还有侧面的TNC接头孔,慢慢的找定位。
盒子好了,还差上面的盖板,再找块2mm的铝板雕刻机切一个上盖板。
这里我找了下,手里有个2mm 的铣刀,刚刚好。
经过10多分钟,盖板也搞定了。
展示下最终成品。
自己手工打造的,还是挺满足的。
结构部分,到此结束,下面就是焊接,安装调试。
焊接,我早就焊好了,按装到盒子里面,调试。
用网分,测试902——928MHz的带内平坦度,还是蛮平的,但是这是小信号,不是最终的结果,仅供参考。
《基于ADS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仿真》篇一一、引言射频功率放大器(RF Power Amplifier,简称RFPA)是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
设计一款性能优异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对提升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ADS (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为平台,对射频功率放大器进行设计与仿真,旨在为实际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
二、设计目标与要求在设计射频功率放大器时,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能指标:增益、输出功率、效率、线性度以及稳定性。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设定了以下设计目标:1. 增益:在所需频段内,保持较高的功率增益;2. 输出功率:满足实际应用中对输出功率的需求;3. 效率:提高功率附加效率(PAE),以降低能耗;4. 线性度:在保证增益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失真,提高线性度;5. 稳定性:确保放大器在宽频带内稳定工作。
三、设计思路与原理在ADS软件中,我们采用微波晶体管作为功率放大的核心器件。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实际需求,设计思路如下:1. 选择合适的晶体管:根据设计目标和应用需求,选择具有高功率、高效率和高线性度的晶体管;2. 设计电路拓扑结构:根据晶体管的特性,设计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如共源、共栅等;3. 优化匹配网络:通过优化输入输出匹配网络,提高放大器的增益、效率以及线性度;4. 仿真验证:利用ADS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四、具体设计与仿真1. 晶体管选择与电路拓扑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应用需求,我们选择了某型号的微波晶体管作为功率放大的核心器件。
根据其特性,我们设计了共源结构的电路拓扑。
2. 匹配网络设计与优化为了获得高增益、高效率和良好的线性度,我们设计了输入输出匹配网络。
通过优化匹配网络的元件参数,使得晶体管在所需频段内具有最佳的匹配性能。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负载牵引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输出匹配网络。
3.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利用ADS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我们将设计好的电路模型导入ADS中,设置仿真参数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