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状况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60.50 KB
- 文档页数:10
煤炭资源的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而煤层气则是煤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层气是一种天然气,在煤炭矿井中存在,通过开采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
本文将探讨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并探究其重要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一、煤层气开发的背景与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其开采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层气的开发可以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目前,中国的煤层气储量居世界第一,但开发利用率却不高,亟需加大开发力度。
二、煤层气开发的技术与方法煤层气开发主要采用的技术有水平挖掘、水平井钻探、压裂注水以及煤层气井的钻探等。
其中,水平挖掘技术是最主要且最具发展潜力的开采技术之一,通过在煤层中挖掘水平巷道,实现煤层气的有效开采和提高开采率。
此外,压裂注水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向煤层注入水和一定压力,破坏煤层的微细裂缝,提高煤层气的渗透性和产能。
三、煤层气的利用与应用领域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生和交通等多个领域。
在工业方面,煤层气可以用于发电、制造化工产品等。
在民生方面,煤层气可以用于居民供暖和炊事。
在交通方面,煤层气可以用于汽车燃料,减少对传统燃油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煤层气开发与环境保护煤层气开发与利用需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
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避免地质灾害和水源污染等问题。
此外,煤层气开发也应注重提高煤层气的利用率,减少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煤层气开发的挑战与机遇煤层气开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等。
然而,正视这些挑战,加大科研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改善开采条件,加大政策支持,可以使煤层气开发迎来更多机遇,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六、煤层气开发的前景展望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选择。
我国在煤层气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浅析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摘要:世界上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虽然对人类有害,但是属于一种清洁资源。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法规和资金手段,大力支持煤层气开发利用。
煤层气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发利用煤层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储量,分析了煤层气作为新能源的优势。
同时,介绍了世界上煤层气的主要开采方法,并对煤层气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能源;国内外现状前言煤层气是一种洁净、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煤层气,也称瓦斯,指的是一种煤矿的伴生资源,是一种非常规的新型能源。
加强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大大减少我国对石油的依赖。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可以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
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煤层气储量和产量稳步增加。
但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煤层气开采量小、利用率低、开采成本高、开采技术落后等问题。
通过了解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客观分析煤层气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1、煤层气概述1.1 煤层气的概念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主要被煤层吸收。
与常规天然气相比,煤层气主要由95%以上的甲烷组成,剩下的5%的通常是二氧化碳或氮气。
而天然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其他成分差别较大。
煤层气也是一种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可以混合使用。
地下煤层气可直接用作燃料,无需电厂净化或浓缩。
煤层气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
合理利用煤层气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改善能源结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1.2煤层气的优点天然气中通常含有大量的碳二重烃,易产生无机杂质,煤层气则恰恰相反。
煤层气主要赋存于煤层中,煤层处于聚合物吸附状态,天然气主要赋存于砂岩或灰岩中。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介绍煤层气开发利用概述煤层气是指在煤矿井下、煤层骨架或煤本身中积聚的天然气。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使用煤层气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发电,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
随着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技术的日益成熟,煤层气行业发展迅速,煤层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已形成了包括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五大煤层气开发区域。
国内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煤层气产量逐年增加,煤层气的开发已成为国内的重要能源补充。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形成开采规模的煤层气区块总数达到46个,累计探明的煤层气地质储量超过3.5万亿立方米。
其中,陕北、山西和山东等煤田是我国煤层气开采的主要地区。
此外,我国的煤层气开发也在西北、东北、华东、华南等地建设。
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方面,我国的多项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
目前,煤层气开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开采难度大、工程量大、成本高的煤层气井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同时,煤层气开发利用面临着地质、环保、经济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国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相比较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发展,国外的煤层气利用技术和产业市场更为成熟。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已在煤层气领域拥有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产业经验。
以美国为例,其煤层气产量占全球煤层气产量的9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
美国的煤层气产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此外,该国在煤层气井设计、施工、生产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技术。
澳大利亚则在煤层气开发技术和投资管理等方面也占有领先地位。
煤层气利用的发展趋势总体来看,今后煤层气开发利用市场巨大,但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煤层气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未来,煤层气的发展将朝着更加环保、低碳、高效的方向进行,加强对环保的要求,加快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最大化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煤层气是一种富含甲烷的天然气,在石炭岩中存在的煤炭中,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和潜在的能源价值。
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技术是提取煤层气资源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目前,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勘探方面,常用的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和岩心分析等。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通过测量地表的地震反射和地面重力异常等来揭示煤层气的存在。
地质勘探则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来确定煤层气的分布、构造和厚度等。
岩心分析则是通过采集煤层中的岩心样品,并进行物性测试和有机质分析等,从而确定煤层气资源的勘探潜力和开发可行性。
在煤层气的开发方面,主要涉及到煤层气井的钻探、完井和压裂等。
钻井是指通过钻孔方式打造煤层气井,在煤层中建立储层的通道。
完井则是通过套管和尾管等设备来固定和封装井眼,保证煤层气在井眼中的安全控制。
压裂则是通过注水和注轻烃等方式,使煤层气从煤中向井眼中逸出,增加气体的产出量和采收率。
在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资源分布不均匀和技术难度较大等问题,需要研发更加精确的勘探技术和开发工艺。
目前煤层气开发中主要采用的是水力压裂技术,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影响仍然存在争议,需要改进和创新高效、环保的开发技术。
煤层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提高产出量和采收率到净化和利用煤层气,提高其经济效益和能源利用率。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通过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勘探和开发水平,优化煤层气的产业链,可以实现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利用,为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第一章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世界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现状一、世界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现状目前,世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进展情况如下。
1.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过程与现状简介以往为了保证煤矿开采安全,美国的煤矿在采矿过程中要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甲烷气(瓦斯)。
据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美国煤矿中排入大气的甲烷气量高达780×104m3/d,在1990年增至850×104m3/d。
抽排瓦斯不仅严重污染大气,而且耗费很大财礼、物力,在亚拉巴马州,每排出57×104m3的甲烷需耗用10MW的动力。
努力变害为宝,是促使美国煤层气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已出现对煤层气的零星开发利用,如美国圣胡安盆地1953年投产了第一口煤层气井,产量0.2×104—1.2×104m3/d。
到70年代末,大规模开采煤层气资源已初具规模。
1980年12月12日美国阿拉巴马州黑勇士盆地的Oak Grove煤层气田建成投产,标志着现代煤层气工业的诞生。
此后,美国煤层气工业迅速发展。
到1994年底,美国已有6000多口煤层气井,其中正在生产的井超过5500口,年产量愈210×108m3,约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2%,仅美国佛吉尼亚洲1999年就有293口煤层气井完井并投入生产,比1998年增加了22%。
据估计,美国在17个含煤盆地或地区(见表1-1)中,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9×1012m3,其中可采资源量约为3×1012m3。
2.澳大利亚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近5年来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勘探十分活跃,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几个二叠纪-三叠纪含煤盆地,包括悉尼、冈尼达、博恩、加利利等盆地,仅在近几年已钻60多口煤层气探井,其中博恩盆地的2口井经测试后转为生产井。
悉尼盆地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面积3 ×104km2,是一个二叠纪弧后盆地。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状况及其技术水平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资源的利用现状,国外的主要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俄罗斯的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储量以及开发现状,并对其勘探开发理论和开发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之后对国内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和分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简述了我国煤层气开发所取得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最后依据国外的开发经验给我国的煤层气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字:煤层气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开采技术启示0 引言煤层气,又名瓦斯,是一种在煤层生成,主要以吸附状态储集于煤层,成分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煤层气只是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严重威胁的气体.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局势持续紧张,人们已经认识到煤层气是一种新的非常规能源,具有热值高、污染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完全可以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
所以在此之后,世界上一些主要产煤国家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在勘探开发理论与开采应用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使这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如今,煤层气已经成为能源家族中的一位新的成员。
1 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资料和我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全球煤层气资源量可能超过260 × 1012m3,90%分布在12个主要产煤国,其中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煤层气资源量均超过10 × 1012m3。
2 国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比较活跃,其中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为成功、产量最高的国家。
2。
1 美国美国煤层气总资源量21万亿m3。
全美含煤盆地大约有17个,已有13个进行了资源评价.按照地质理论,这13个盆地可分为东部大盆地和西部大盆地两类。
西部大盆地拥有美国煤层气资源的70%以上。
东部大盆地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系的多层薄煤层中,煤层稳定,埋藏较浅,以高挥发分烟煤为主,煤层呈常压或低压状态,煤层气含量和煤层渗透率均较高,以黑劳士盆地为代表;西部大盆地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白垩系——早第三系煤层中,煤层厚度较大,但变化大,煤阶较低,埋深几百至三千米以上,煤层气含量较高,煤层渗透率高,煤层压力从低压到超压,以圣胡安盆地为代表(李鸿业,1995)。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煤层气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它指的是埋藏在煤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古生物质热解而形成的气体,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分布区域,特别是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
一、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1.勘探状况目前,中国已建立相应的煤层气勘探体系,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勘探技术和工艺流程。
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已探明可开采储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占全球储量总量的30%以上,年产量占比也逐年提高,目前已经突破了2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2.开采技术我国的煤层气开采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主要采用“钻孔-煤层气抽采”成套技术,包括勘探、钻探、井壁完整性评价、煤层气开采等环节。
同时,在工艺流程和装备选型上也不断提高,如基于传统煤炭开采的自动化、集约化、智能化开采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有效提高了开采效率。
3.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的煤层气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化学工业、发电等方面,其中城市燃气是最重要的使用领域,占比近70%。
除此之外,煤层气还在催化剂、粘合剂、制氢、液化燃气等领域得到应用,但是由于国内市场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性上升,煤层气的开采目前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1.美国美国是煤层气开采最蓬勃发展的国家之一,其成功的体验证明了煤层气开发能在可持续性和环保方面得到有效控制。
在技术上,美国主要采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开采,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年产量已经达到了国外10亿立方米的数量级,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
2.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也非常成功,占全球煤层气市场比例近10%,主要用于液化燃气、电力、燃料气体等应用领域,其技术和工艺流程与美国也十分相似,都是采用水平井等现代化工艺进行开采。
3.加拿大加拿大是煤层气开发技术十分核心的国家之一,其开采效率非常高,年产煤层气量在国际煤层气市场中名列前茅,其技术和工艺流程十分先进,也采用水平井技术和流体压裂技术等先进工艺,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和生产效益。
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煤层气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一、煤层气产业现状全球煤层气产业发展迅速。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是煤层气开发的领导者,其中美国更是全球最大的煤层气生产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煤层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巨大的煤层气潜力。
截至煤层气的开发主要包括勘探、开采和利用三个环节。
勘探阶段,通过地质勘探、钻探和测试等手段,确定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储量和产能。
开采阶段,通过钻井、压裂和抽采等技术,将煤层气从煤层中释放出来并采集利用。
利用阶段,煤层气可以用于发电、供热、城市燃气等领域,也可以转化为液化石油气或甲醇等化工产品。
然而,煤层气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层气的开发技术相对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其次,煤层气开采对水资源和环境有一定影响,需要加强环保管理。
此外,煤层气的利用方式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
二、煤层气产业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煤层气产业将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勘探和开采效率,降低成本。
新的勘探技术和开采方法将不断涌现,如地震技术、水平井钻探技术等,有望推动煤层气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2. 资源整合:未来煤层气开发将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和合作。
通过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提高煤层气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推动煤层气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 多元化利用:煤层气将逐渐实现多元化利用。
除了传统的发电和供热领域,煤层气还可以用于燃料电池、液化石油气和化工产品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煤层气的利用方式将更加多样化。
4. 环保可持续发展:煤层气产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政策,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废弃物处理和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实现煤层气产业的绿色发展。
我国煤层气勘探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甲烷含量大于90%,它是天然气最现实的接替能源.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比格郎气田的匹兹堡煤层先后打出3口煤层气自流井和50年代在圣胡安盆地进行成功的煤层气开发以来,煤层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重视.美国预测煤层气资源量可达19万亿m3,煤层气可采资源量占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17%.2005年全美的煤层气产量为500亿m3,主要由圣胡安盆地和黑勇士盆地生产.我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炭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同时,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也十分丰富.据煤层气资源评价:(1)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万亿m3(与我国陆上天然气相当),煤层气资源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煤层气可采资源总量约10万亿m3;(2)煤层大多含气量较高.据对全国105个煤矿区调查,平均含气量10 m3/t以上的矿区43个,占41%;平均含气量8~10 m3/t的矿区29个,占28%;(3)煤层渗透率较低,平均在0.002~16.17 mD.其中,渗透率小于0.10 mD的占35%;0.1~1.0 mD的占37%;大于1.0 mD的占28%.我国高度重视煤层气开发工作.2006年6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规定了一系列鼓励,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有力措施.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安监总局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目标,2007年我国地面煤层气产能将达到3亿m3.根据规划,2010年全国煤层气产量将达到100亿m3/a,2015年达300亿m3/a,2020年超过500亿m3/a.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煤层气产业将要迅猛崛起.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煤层气开发出现热潮."九五"期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煤层气对外合作实行专营.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施工先导性试验井组15个,各类煤层气井1200多口,其中多分支水平井12口.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历程可以归结为三个发展阶段:矿井瓦斯抽放发展阶段,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阶段和煤层气产业逐渐形成发展阶段.国内煤层气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国家973煤层气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使煤层气在成因类型划分及其判识,煤层储气机理和储层评价,煤层气吸附和解吸机理,煤层气藏形成的动力场及成藏过程,煤层气资源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近年来通过研发和引进,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煤层气钻井,煤层气完井和煤层气增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深化煤层气成藏,吸附-解吸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加强选区评价工作和发展羽状水平井等先进的开采工艺及煤层气采出水的处理工艺是今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
2023年煤层气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煤层气(Coalbed Methane,CBM)是指在煤层中储存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
它由煤体中的煤层气和吸附在煤层表面的可燃气体组成。
煤层气资源广泛分布,储量大,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小,是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全球煤层气产业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广阔。
下面将对煤层气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进行分析。
一、国际煤层气市场分析现状:目前,美国是全球煤层气产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煤层气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随着美国尤其是低油价环境下页岩气产量的大幅增加,煤层气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除美国外,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等国也有较大的煤层气产量。
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其它国家及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二、中国煤层气市场分析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层气资源国家,具有巨大的煤层气开发潜力。
煤层气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
但目前中国的煤层气产能低、开采技术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
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
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煤层气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煤层气年产量达到一千亿立方米以上,到2035年,全国煤层气规模运营年产量达到五千亿立方米以上。
这些政策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煤层气行业发展。
目前,中国的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国有煤矿和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
随着煤矿煤层气产业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煤层气领域,行业竞争逐渐增加。
三、煤层气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取之不竭、价格相对稳定等优势,其市场前景广阔。
1. 政策支持:煤层气产业在国内外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随着政策的出台和优惠政策的实施,煤层气产业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技术进步:煤层气开发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成本逐渐降低。
随着技术的进步,煤层气开采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3. 环保要求: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减少,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介绍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生成,并储集在煤层中的天然气。
目前,世界上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其中美国已在圣胡安、黑勇士、北阿帕拉契亚、粉河等多个盆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并已在美国天然气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拿大也已形成商业煤层气产能,且煤层气生产规模仍在扩大。
在北美,煤层气与致密气、页岩气一起已经成为实现天然气储量接替的三类重要的非常规资源之一。
剑桥能源预测,在北美以外的地区,以上三类非常规气将在十年后形成大规模开发,因此,可以预见,煤层气将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煤层气的资源现状1、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世界煤层气资源储量为256.3万亿m3,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主要分布在北美、前苏联和中国等煤炭资源大国,其中俄、美、中、加、澳五国合计占90%(表1)。
但是,由于各国研究程度不一,煤层气资源量的准确性有很大差别。
,表1 世界主要国家煤层气资源储量数据来源:1. CMM Global Overview,2006.7;2.根据美国环保局报告,2002;3.其他文献据不完全统计(表1),世界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俄罗斯/中亚和亚太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占35%,俄罗斯/中亚32%,亚太21%,欧洲10%,非洲2%。
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除美、加两国以外,20个国家已钻探了煤层气探井以开展研究(表2)。
但是商业煤层气开发目前主要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三国,中国、印度、波兰、英国等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数据截至2008年的钻井统计数据来源:IHS勘探开发数据库(2009年3月)2.我国煤层气资源状况(1)我国煤层气资源量大,主要分布在东西中南四大地区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继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煤层气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胡经国一、煤层气及其主要特征就成因而言,煤层气又叫做煤成气,是指在煤层或煤系地层形成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天然气,俗称煤矿瓦斯。
它是腐殖质在煤化变质过程中热分解作用的产物。
煤化变质程度越高,生成的煤层气越多。
例如,每吨低度煤化变质的褐煤形成时,只能生成38~68立方米煤层气;而每吨高度煤化变质的无烟煤形成时,则能生成346~422立方米煤层气。
煤层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CH4)。
它的甲烷含量一般为90%~99%,通常在95%以上。
煤层气的发热量很高,一般约为8500大卡/立方米,比1公斤标准煤的发热量还要高。
煤系地层是中国四大类天然气气源岩之一。
煤层气是中国两大类型天然气之一。
它是一种能单独形成工业气藏、具有巨大资源潜力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二、世界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概况全世界已发现的煤层气储量约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约为103万亿立方米)的30%以上。
世界上已发现的26个最大的天然气田(储量大于2830亿立方米)中,就有16个是煤层气田;其煤层气储量占天然气总储量的77.2%。
位居世界前五位的特大气田均为煤层气田。
例如,前苏联西北利亚特大型气田,其煤层气可采储量高达18万亿立方米。
它使前苏联80年代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比50年代中后期猛增了数十倍。
又如,荷兰格洛宁根特大型气田,其煤层气储量达2.2万亿立方米。
它使荷兰的天然气产量增长了486倍,从能源进口国一跃而成为能源出口国。
美国煤层气资源量约为5.6~22.6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估计可达11.3万亿立方米。
中欧盆地南部,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
在世界上,煤层气开发利用研究起步于本世纪50年代。
1959 年荷兰发现了格洛宁根特大型气田。
从此,煤层气一跃而成为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一个新能源领域。
到90年代,发达国家煤层气工业生产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其技术水平也很高。
例如,美国1986年煤层气生产井还不到200口,而到1992年却发展到了6000口。
煤层气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胡经国一、煤层气及其主要特征就成因而言,煤层气又叫做煤成气,是指在煤层或煤系地层形成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天然气,俗称煤矿瓦斯。
它是腐殖质在煤化变质过程中热分解作用的产物。
煤化变质程度越高,生成的煤层气越多。
例如,每吨低度煤化变质的褐煤形成时,只能生成38~68立方米煤层气;而每吨高度煤化变质的无烟煤形成时,则能生成346~422立方米煤层气。
煤层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CH4)。
它的甲烷含量一般为90%~99%,通常在95%以上。
煤层气的发热量很高,一般约为8500大卡/立方米,比1公斤标准煤的发热量还要高。
煤系地层是中国四大类天然气气源岩之一。
煤层气是中国两大类型天然气之一。
它是一种能单独形成工业气藏、具有巨大资源潜力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二、世界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概况全世界已发现的煤层气储量约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约为103万亿立方米)的30%以上。
世界上已发现的26个最大的天然气田(储量大于2830亿立方米)中,就有16个是煤层气田;其煤层气储量占天然气总储量的77.2%。
位居世界前五位的特大气田均为煤层气田。
例如,前苏联西北利亚特大型气田,其煤层气可采储量高达18万亿立方米。
它使前苏联80年代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比50年代中后期猛增了数十倍。
又如,荷兰格洛宁根特大型气田,其煤层气储量达2.2万亿立方米。
它使荷兰的天然气产量增长了486倍,从能源进口国一跃而成为能源出口国。
美国煤层气资源量约为5.6~22.6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估计可达11.3万亿立方米。
中欧盆地南部,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
在世界上,煤层气开发利用研究起步于本世纪50年代。
1959 年荷兰发现了格洛宁根特大型气田。
从此,煤层气一跃而成为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一个新能源领域。
到90年代,发达国家煤层气工业生产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其技术水平也很高。
例如,美国1986年煤层气生产井还不到200口,而到1992年却发展到了6000口。
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分布广泛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1. 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中国是煤层气资源的大国,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分布广泛的特点。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中国的煤层气资源储量约为36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储量的30%左右。
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2. 技术手段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包括地质勘探、地下水保护、井筒完井和增产措施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煤层气资源的开采率,还降低了勘探开发成本。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了促进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不断加大对煤层气产业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财政投入,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补贴奖励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手段也将不断完善。
传统的地质勘探技术将逐渐向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无人飞行器、立体地震等技术手段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勘探的精准度和深度,降低了勘探的风险和成本。
2. 国际合作加强随着全球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合作也将会越来越加强。
国际煤层气技术交流与合作将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机会,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煤层气领域的国际地位。
3. 环保意识日益增强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也将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未来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将更加注重对地下水的保护、排放的控制和废弃物的处理,实现煤层气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状况及其技术水平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资源的利用现状,国外的主要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俄罗斯的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储量以及开发现状,并对其勘探开发理论和开发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之后对国内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和分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简述了我国煤层气开发所取得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最后依据国外的开发经验给我国的煤层气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字:煤层气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开采技术启示0 引言煤层气,又名瓦斯,是一种在煤层生成,主要以吸附状态储集于煤层,成分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煤层气只是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严重威胁的气体.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局势持续紧张,人们已经认识到煤层气是一种新的非常规能源,具有热值高、污染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完全可以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
所以在此之后,世界上一些主要产煤国家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在勘探开发理论与开采应用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使这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如今,煤层气已经成为能源家族中的一位新的成员。
1 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资料和我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全球煤层气资源量可能超过260 × 1012m3,90%分布在12个主要产煤国,其中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煤层气资源量均超过10 × 1012m3。
2 国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比较活跃,其中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为成功、产量最高的国家。
2。
1 美国美国煤层气总资源量21万亿m3。
全美含煤盆地大约有17个,已有13个进行了资源评价.按照地质理论,这13个盆地可分为东部大盆地和西部大盆地两类。
西部大盆地拥有美国煤层气资源的70%以上。
东部大盆地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系的多层薄煤层中,煤层稳定,埋藏较浅,以高挥发分烟煤为主,煤层呈常压或低压状态,煤层气含量和煤层渗透率均较高,以黑劳士盆地为代表;西部大盆地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白垩系——早第三系煤层中,煤层厚度较大,但变化大,煤阶较低,埋深几百至三千米以上,煤层气含量较高,煤层渗透率高,煤层压力从低压到超压,以圣胡安盆地为代表(李鸿业,1995)。
美国煤层气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初,美国通过采煤前预抽和采空区井抽放回收煤层气,并开始进行地面开采煤层气试验,1997年其产量达320亿立方米,基本形成产业化规模。
美国利用地面钻孔水力压裂开采煤层气技术和煤层气回收增强技术。
2004年美国煤层气年产量达500亿立方米,成为重要的能源。
美国煤层气开发迅速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地质资源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二是煤层气开发初期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卓有成效的财政支持、政策法规鼓励和开放的市场,使美国率先取得煤层气商业开发的成功(司光耀,2009).2.2 加拿大加拿大煤层气资源很丰富,加拿大17个盆地和含煤区煤层气资源量为(17.9~76)× 1012m3,其中,阿尔伯达省是加拿大最主要的煤层气资源区。
据阿尔伯达地质调查估计,阿尔伯达地下煤层拥有煤层气154000亿m3,最终可回收量为21000亿m3。
因为加拿大西部地区煤层气开发有巨大潜力,所以加拿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西部(李鸿业,1995).西部的艾伯特省及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丘陵地区,煤层厚度大且含气量高。
且近几年,由于以下原因,加拿大的煤层气开发得到了长足发展:(1)政府大力支持煤层气的发展;(2)加拿大主要是低变质煤,多分支水平羽状井,连续油管压裂等技术的成功应用降低了煤层气开采成本;(3)北美地区常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下降,供应形势日趋紧张,天然气价格日益上升,给煤层气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仅2003年,加拿大新增1000口煤层气生产井,2004年又钻井1500口,现煤层气生产量总计约10122~15133亿m3/a。
2。
3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煤炭资源量为1。
7 × 1012t,煤层平均含气量为0。
8~16。
8m3/t,煤层埋深普遍小于1000m,渗透率多在1~10mD,煤层气资源量为(8~14)× 1012m3,主要分布在东部悉尼、鲍恩、莫尔顿-—苏拉特和加里里4个含煤盆地:鲍恩盆地——该区煤层渗透率低和水平应力高,估算的煤层气资源量为4 × 1012m3.悉尼盆地——最大煤层气潜在地区,位于悉尼城市边区,煤层气资源量约为4 × 1012m3.加里里盆地—-二叠纪至第三纪盆地,面积14万km2,盆地内煤层较薄和不连续。
根据钻井获得数据,煤层渗透率虽然比鲍恩盆地高,但甲烷含量比鲍恩盆地低。
莫尔顿——苏拉特盆地--侏罗与白垩纪盆地,面积30万km2,含有厚的和不连续煤层,但具有煤层气潜力.目前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和试验工作主要在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姜晓华,2008)。
澳大利亚煤层气的勘探始于1976年。
20世纪末,充分吸收美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勘探、测试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本国煤层含气量高、含水饱和度变化大、原地应力高等地质特点,成功开发和应用水平井高压水射流改造技术,使鲍恩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
澳大利亚的一些矿井已广泛应用水平钻孔、斜交钻孔和地面采空区垂直钻孔抽放技术。
1998年澳大利亚煤层气产量只有0.56×108m3,而到2006年底就达到18×108m3,现已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严绪朝,2007)。
2.4 俄罗斯俄罗斯煤层气资源量占世界第一位,为17~113 × 1012m3(李鸿业,1995)。
俄煤田正尝试对煤层气进行回收利用以减小由甲烷引起的温室效应。
俄专家认为,利用煤层气发电有广阔前景,所产生的电能可用于煤矿生产或向外供应.除了发电,从煤矿抽出的煤层气在去掉煤颗粒和水分并提高浓度之后,还可用于工业生产或居民采暖,也可用作汽车燃料。
俄专家认为,对煤层气的利用有助于开拓新的煤业发展方向,增加就业岗位并提高煤业经济潜力。
由于煤层气燃烧比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少,用其部分替代煤炭进行采暖和发电,不会产生太大的温室效应。
因而除了能够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外,还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据媒体报道在俄已加入《京都议定书》的条件下,俄各煤矿今后将会更加重视使用煤层气的回收技术,以控制本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姜晓华,2008)。
德国、英国、波兰、印度、等国家也在进行煤层气资源的评价和勘探,但到目前为止,除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之外,其他国家都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商业化开发。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前期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很难吸引资金;二是未能彻底解决各自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三是运作时间长。
由于煤层气本身的特殊性,从地质评价到工业开采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大量投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回报(严绪朝,2007)。
3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3。
1 勘探开发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通过对含煤盆地群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探索,取得了煤层气“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产出过程的认识突破。
并以此为依据,经过理论研究与勘探开发实践的多轮相互反馈,提出了北美西部落基山造山带高产走廊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形成了以煤储层双孔隙导流、中煤阶煤生储优势与成藏优势、低渗极限与高煤阶煤产气缺陷、多井干扰、煤储层数值模拟等为核心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体系。
90年代后,美国又提出“生物型或次生煤层气成藏"理论(Scott,1993),实现了自身煤层气地质理论突破.目前国外煤层气理论研究和勘探取得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手段(主要是同位素研究),同一盆地不同部位,有时是一种成因占主导地位,有时是两种成因共存,有时甚至是三种成因混合。
二是受岩浆岩影响的煤储层具典型的微孔结构和裂隙,且生气量大,含气量高,甲烷浓度也高,达95%。
三是褐煤和低煤化烟煤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深度已突破1500m。
四是开展了地质构造对煤储层割理、煤层气含量以及煤层气、水产能影响的研究.五是运用核磁共振技术(GMI)研究甲烷气体分子在煤孔隙中的流动。
六是储层测试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日趋完善。
发明了瞬变流法甲烷扩散系数测试技术,开展了煤储层渗透率与压应力、孔隙压力关系实验,修正了相对渗透率实验,尤其是广泛开展了同相多组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定成分膨胀或定体积压缩吸附/解吸实验,讨论了二氧化碳、氮气不同注入速度和不同注入期对甲烷生产的影响,并在煤层气排采试验中进行了大量应用。
在数值模拟方面发展了平衡吸附模型和非平衡吸附模型,开发了煤层气产能模拟新的模型和软件。
(严绪朝,2007)3。
2 煤层气开发技术3。
2。
1 压裂开采技术压裂技术是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其重要性在于对产层进行改造,以提高生产层的产量.目前国外针对不同储层采用的压裂技术主要有交联凝胶压裂、加砂水力压裂、不加砂水力压裂和氮气泡沫压裂,各项技术均已过关.此外,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了多次压裂. 3。
2.2 裸眼洞穴完井开采技术煤层气井裸眼洞穴完井技术起源于美国西部圣胡安盆地煤层气开发,该技术就是在裸眼完井后,人为地在裸眼段煤层部位多次注空气或泡沫憋压放喷使煤层崩落,形成一个稳定的大洞穴,同时消除可能已发生的地层损害,且在井眼周围形成很大面积的含有大量张性裂缝的卸载区, 提高井筒周围割理系统的渗透性,使井眼与地层之间实现有效连通而达到增产的目的(郑毅,2002).该技术仅适用于含水和高渗透率煤层,对含水极少或不含水的煤层实施洞穴完井将堵塞裂隙孔道,降低渗透率,对煤层的伤害污染很大.3。
2.3 羽状分支水平井开发技术(多分支水平井技术)煤层气定向羽状分支水平井技术是由美国CDX 国际公司开发的,它是指在一个主水平井眼的两侧钻出多个分支井眼作为泄气通道.在煤层内钻羽状分支水平井,每个羽状分支井由1口分支水平井,1口洞穴排采直井组成,水平井主水平井眼长1500m 以上,主水平井眼两侧钻8~14 个分支,分支井眼长200~800m。
每个羽状井组由4 个多分支水平井组成,总进尺3。
2 × 104m,一个井组控制4.8km2(相当于16口直井的开采面积).该项技术主要适用于中、高煤阶低渗透含煤区,通过增加煤层裸露面积,沟通天然割理、裂隙,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解决低渗区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高含气薄煤层也可采用这一技术。
此外,还有沿煤层钻井和一体化抽采技术、注氮气、二氧化碳增产技术、试井技术、排采技术、煤层气开发与采煤一体化、集气与储运技术和环保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