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途径及对策_李维新
- 格式:pdf
- 大小:116.71 KB
- 文档页数:3
都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都市垃圾处理成为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城市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方面。
都市垃圾处理有很多种方式,其中资源化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垃圾变成可再利用的资源,并且真正实现了垃圾减量、资源化的目标。
本文就对都市垃圾处理方式和资源化利用进行探讨。
一、都市垃圾处理方式当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处理。
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
填埋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在缺乏处理措施的情况下,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如果垃圾不加分类处理,填埋后的表层土壤很难再次利用。
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渣,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空气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改善都市垃圾处理的方式,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并且尝试了许多新的处理技术,例如: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
这些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将垃圾转换成可再利用的资源,从而实现了垃圾减量、资源化的目标。
二、资源化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将生活垃圾加以处理,提取其中可再生的资源,最终变成可再利用的产品。
例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处理技术转化为生物肥料,再将其用于农业中;废旧电器可以通过物理处理技术提取其中的稀有金属和塑料原料;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资源化利用应该成为当前都市垃圾处理和管理的重要目标。
它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产生,而且能够节约资源,增加社会财富。
垃圾处理的目标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而资源化是其最核心的目标。
三、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生活垃圾分类作为都市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渐渐被人们所认识。
垃圾分类是指根据垃圾的不同性质,对其进行分类、量化、分别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活动。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把垃圾中不同物质分离出来,从而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便利。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填埋压力。
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前景【摘要】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从城市垃圾资源回收技术发展现状、城市垃圾再利用的重要性、城市垃圾资源回收政策与措施、城市垃圾资源回收技术创新和城市垃圾资源回收产业链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这些内容,展示了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的巨大潜力和前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城市垃圾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将成为减少垃圾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展望未来,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向,值得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投入。
【关键词】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发展、重要性、政策、措施、创新、产业链、展望1. 引言1.1 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前景概述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持续扩大,城市垃圾产生量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因此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城市垃圾资源回收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各种先进的垃圾分类、回收技术不断涌现。
城市垃圾再利用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到,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还可以降低环境负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并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推动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工作的开展。
未来,随着城市垃圾资源回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城市垃圾资源回收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建设,也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及再利用前景可观,值得我们共同努力。
2. 正文2.1 城市垃圾资源回收技术发展现状目前,城市垃圾资源回收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传统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城市垃圾污染治理的技术路线与政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垃圾污染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如何有效治理城市垃圾污染,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一、城市垃圾污染治理的现状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烧。
填埋是指将垃圾埋在土壤中,而焚烧则是将垃圾燃烧成灰烬。
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填埋造成的土壤污染和废气排放会对地下水、空气和土壤造成污染,而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灰渣和尾气污染。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城市垃圾治理工作的问题。
比如,多数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垃圾的处理难度大大增加。
同时,城市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建设也存在不足,导致一些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跟不上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造成的环境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二、城市垃圾污染治理的技术路线要治理城市垃圾污染,我们需要优化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推广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解决城市垃圾治理问题的关键。
城市垃圾的分类减量处理,不但有利于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也能有效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和环境污染。
因此,应优先推广垃圾分类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 发展可再生资源利用垃圾中含有许多有价值的可再生资源,比如,有机物、废旧纸箱、塑料袋、废旧电器等。
这些资源能够通过适当的处理后得到再利用,减少城市垃圾处理的困难。
例如,生物质燃料、生物有机肥料和垃圾分选材料等都可以由垃圾中提取。
3. 推广垃圾堆肥技术垃圾堆肥可以将垃圾变成有机肥料,并减少垃圾的体积。
其中,生物转化堆肥技术、厌氧堆肥技术、有机废弃物深层堆肥技术、中草药加固堆肥技术等都可以用于城市垃圾处理。
4. 推广垃圾填埋气能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气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地下气体,主要由甲烷、二氧化碳等成分组成。
通过回收垃圾填埋气,可以得到大量的清洁能源。
城市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再利用方案一、根本概括据统计, 1979 年以来,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经历了一个急剧增长的阶段,至 1995 年止,城市垃圾均匀每年的增添速度为8.98%,且从 2004 年起,中国城市垃圾生产量就超出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城市垃圾年产量抵达12 亿吨,并且最近几年来向来以8%的年均速度增添。
可是,我们的城市垃圾办理能力却跟不上垃圾的增添速度,其结果是局部城市的垃圾愈来愈多,如北京市的所有垃圾填埋场将在 5 年内根本上抵达饱和状态。
可见传统的垃圾及其污染问题解决模式已经不可以够知足目前的需求,怎样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垃圾增添及环境污染问题,有待更为完美的垃圾办理创新模式。
为此,我们经过实行“政府- 公司 - 社会〞多赢互动的垃圾回收再利用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严重的垃圾及其污染问题。
它是经过成立专业的垃圾回收再利用营利性公司,与政府、商家、居民进行联合互动,在社区特定地区设置特意的垃圾桶,鼓舞居民将垃圾投入特意的垃圾桶中,并经过智能IC 信息卡记录这一行为,尔后居民从特定的系统中获取积分,居民持该IC 卡在指定的合作商家里进行花费,商家借此获取更多的花费者并成立优秀的社会形象,这样经过商业化的模式来办理城市垃圾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目前垃圾过度问题。
别的,本着减少浪费,节俭资源,减少垃圾堆填区负担的目的,成立微益捐物网,将那些不再被使用的但对其余人实用的物件捐献信息采集起来,般配给在该网上公布有需求的人,将这些对其余人有价值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捐献人在此过程中获取必定的积分利润,以便为其在该微益捐物网上获取其余人捐助获取必定权益。
这样,该带有公益性质的组织建立了一个含居民、商家、网友、垃圾回收公司、政府在内的良性循环多赢模式,同时使网站的成员和更多的非营利性组织能够得益于一个更大的社会力量。
——解决了可回收资源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目前城市垃圾愈来愈多,在没有益益迷惑下,很多居民还没有养成将垃圾分类扔掉的习惯,很多可回收垃圾与众多不行回收垃圾混淆在一同被拉走并掩埋在垃圾办理场所,这不单占有了大批的垃圾掩埋场空间,耗费了更多的垃圾办理本钱,更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关于城市垃圾问题与对策计划城市垃圾问题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计划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关于城市垃圾问题的对策计划:
1.垃圾分类与回收: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鼓励市民将垃圾按类别分开投放,以便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
建立回收设施和加强回收网络,提高废物再生利用率。
2.垃圾处理技术升级:采用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如焚烧、气化和厌氧消化等,将垃圾转化为能源或有价值的物质,减少对填埋场的依赖。
同时,注重排放控制和环境监测,确保垃圾处理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3.减少一次性使用物品:鼓励市民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包装材料,提倡使用可再生和可降解的替代品。
推广环保购物袋、可持续杯具和餐具等,减少垃圾的产生。
4.宣传教育与意识提升: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教育培训和社区参与,提高市民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市民养成环保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
5.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循环经济模式,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产业。
促进废物资源化、能源化和农业肥料化,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6.垃圾治理规划与管理:制定全面的垃圾治理规划,包括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节的合理规划和管理。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打击垃圾倾倒和非法处理行为,建立健全的垃圾治理体系。
7.国际合作与技术支持: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案例和技术经验。
吸引外部投资和技术支持,推动城
1/ 2
市垃圾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发展。
2/ 2。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及再利用措施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治理和再利用固体废弃物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任务。
本文将就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及再利用措施展开讨论。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应注重从源头控制。
通过完善废弃物分类制度,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废弃物产生。
鼓励居民进行有机物、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分类投放,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要加强对企业和工业园区的监管,推行废弃物减量化生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
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处理。
推广和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等高效处置设施,提高垃圾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对于危险废弃物,要加强其专门的处理,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
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重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技术手段将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资源。
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宣传教育也是城市固体废弃物治理与再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引导大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废弃物分类投放习惯。
加强宣传,推广先进的废弃物治理技术和成功案例,激发社会各界对固体废弃物治理与再利用的关注和参与。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及再利用措施需要从源头控制、加强处置与处理、重视再利用和宣传教育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措施的落实,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城市垃圾处理一直是大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垃圾综合处理的方式包括垃圾分类、堆填区升级、焚烧发电和资源回收利用等。
本文将介绍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第一部分: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城市垃圾处理对于城市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大量的垃圾如果不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将会导致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因此,合理的城市垃圾处理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城市垃圾处理的方法和措施1.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处理的基础。
通过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可燃垃圾分别分类,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2. 堆填区升级: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垃圾处理需求。
现代的垃圾填埋场应采取防渗透措施,以防止垃圾渗漏导致的土壤和水源污染。
3. 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
通过对垃圾进行高温焚烧,可以将垃圾转化为热能,并产生蒸汽用于发电,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4. 资源回收利用:垃圾中包含一定量的可回收物质,如废纸、塑料、玻璃和金属等。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部分: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垃圾分类的不彻底、回收设施不完善以及政策法规的缺失等。
针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2. 建设完善的回收设施:投资建设更多的回收箱和垃圾处理设施,提高资源回收的效率和质量。
3.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4. 提高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资源化对策与建议垃圾处理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件难事,而垃圾焚烧发电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唯一途径。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建设垃圾电厂,并已取得一些运营经验。
据预测,“十一五”末我国将拥有垃圾电厂150~200座。
纵观垃圾处理的道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应从现在建立起完善的城市垃圾管理法规体系,严密的垃圾收集与分捡体系,建立各种废弃物(分捡后的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系统,对全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
为实现中国城市垃圾管理可持续发展,现对垃圾回收及资源化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为建立中国垃圾处理市场化、产业化创造条件。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目的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垃圾产生量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处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传播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并掌握如何分类收集的同时知道分类收集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利国利民保护生存环境的需要,从而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二,建立“污染者付费”垃圾收费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利用合理的经济手段来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处理。
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促进垃圾处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事、政企分开,逐步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重要措施。
这样不仅使垃圾处理走向良性循环,而且也是从经济上制约垃圾的产生量,鼓励垃圾分类回收的有效途径。
三,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收集,促进废品的回收利用,提高垃圾的资源化水平,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资源化最有效途径。
回收分捡废旧物质,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垃圾资源回收的重要特征,也是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在城市保洁和垃圾处理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使一批中国的高水平专业化城市垃圾处理公司脱颖而出。
城市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利用策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的大量产生和不合理处理不仅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还浪费了大量可再生资源。
因此,城市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是指将不同性质的垃圾进行分门别类的行为。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的有效分离和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首先,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垃圾的总量。
可回收垃圾经过分类后,可以被再次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其次,垃圾分类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有机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可以进行堆肥或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最后,垃圾分类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分类回收,废纸、废塑料等可再生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城市垃圾分类的挑战与困境然而,城市垃圾分类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境。
首先,垃圾分类的意识普及程度不高。
由于缺乏相关宣传和教育,很多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不了解,导致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受到了阻碍。
其次,垃圾分类的投放设施不完善。
在一些城市中,垃圾分类的投放设施不够便捷,市民难以找到合适的分类容器,从而降低了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再次,垃圾分类的执行力度不够。
在一些地方,垃圾分类的执行并不严格,相关执法力度不足,导致垃圾分类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三、资源回收利用策略为了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激发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垃圾分类的投放设施。
建立更多的分类容器,并合理设置在市民生活区域,方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再次,加强监督执法,确保垃圾分类制度的有效执行。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国际经验借鉴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
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城市垃圾的大量产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浪费了许多可以再利用的资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I. 垃圾分类的推行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处理的一项基础举措。
通过将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类型分类,可以方便地进行资源回收和处理。
政府应当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并建立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和处理体系。
II. 城市垃圾焚烧的合理利用城市垃圾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可以将垃圾高温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进行利用。
这种热能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等方面,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且可以将焚烧后回收的灰渣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
然而,由于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排放控制,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III. 有机废弃物的堆肥处理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如食品残渣和农业废弃物等,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
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肥料可以直接应用于农田,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还能减少化肥的使用。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或农业合作社进行有机废弃物的收集和堆肥处理,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IV. 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城市垃圾中的许多物品,如金属、塑料、纸张等都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
政府应当加大对废品回收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废品回收的行动中,同时建立和完善废品回收的收购和销售渠道。
此外,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开发出更高效的废品回收技术,提高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
V. 环境教育提升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设施也能够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环保举措,从而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意愿。
收稿日期:1998-08-27作者简介:李维新(1966~),男,硕士,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中国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途径及对策李维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42) 摘 要: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的增长趋势、处理处置现状及其环境问题。
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特点及变化趋势提出了适宜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几种途径,并探讨了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对策。
关 键 词:城市垃圾;资源回收;资源再生利用中图分类号:X71/7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588(2000)03-0017-03THE MEASURES AND STRATEGY FOR RES OURC ES REC OVERY ANDREC YCLING OF MUNIC IPAL REFUSE IN C HINALI Wei -xin(Nanjing Institute o f Environmental S cienc e .NEP A ,Na n jin g 21004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sent trend and the t reatment methods of municipal refuse and their impacts on environment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 -ment ,some measures suitable for resourc e recovery and rec ycling of municipal refuse are introduc ed .The strategy for resource recovery and recycling of munic ipal refuse are further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M unicipal refuse ;Resourc e recovery ;Resourc e rec ycling1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面临的严峻现实1.1 城市垃圾产生量持续、快速增长,增长势头仍难以遏止从1987年到1996年10a 间,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增加了将近1倍。
1987年全国381座城市共清运垃圾约5397.7×104t ,到1996年,全国666座城市清运垃圾总量已达10825×104t ,呈持续增长趋势,历年堆存总量高达60×108t [1](图1)。
作为人口高密度区和经济高密度区的大中城市,也是垃圾高密集区,全国约有2/3的城市已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
随着我国从现在到下个世纪初期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仍将持续快速增加,城市垃圾量的增长势头仍很难遏止。
城市垃圾产生量还将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2],到2010年,年产生量将达5.5×108t ,紧随美国之后排在第二位。
1.2 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压力日趋严重面广量大的垃圾堆放在城市周围,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带来了现实和潜在的污染危害。
在问题较为突出的城市,已经阻碍了城市建设的进程,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 ①垃圾堆放场气体的环境危害:1t 固体垃圾在完全厌氧条件下大约可以产生300~400N m 3的气体,其中CH 4和CO 2分别约占50%和40%,且CH 4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CO 2约高22倍[3]。
目前基本上没有或者无法对这些气体采取有效控制和回收措施,而且当拉圾堆放场周围甲烷达到一定浓度还存在着火灾和爆炸隐患。
②沥滤液污染:由于大多数垃圾堆放和填埋场沥滤液防渗及处理设施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已经或即将对场地周围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难以处置的污染,严重危害了堆放场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
③其它环境问题:存在着有碍景观、散发恶臭、孳生有害病源体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1.3 垃圾管理和处理处置技术落后,资源化利用程度低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能力已远跟不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垃圾管理和处理处置技术落后、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是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现有环境卫生管理法规不健全,全局环境卫生意识不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监督管理系统已不适应现代化生活垃圾管理的需要; ②垃圾分类收集率极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22卷第3期2000年5月资 源 科 学RESO U RCES SCIENCE Vol .22,No .3M ay ,2000环境; ③废旧物质回收系统萎缩,垃圾量增加,成份复杂; ④缺少先进、实用的处理处置技术和设施; ⑤财政一家包揽城市垃圾处置费,没有真正体现出“污染者付费”。
2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前景及利用途径2.1 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潜力与前景国外城市垃圾资源化已进入综合利用阶段,其资源化利用率已在60%以上,而我国尚不到5%[4]。
以废纸为例,我国目前废纸回收率仅为20%左右,每年流失废纸约600×104t ,相当于浪费木材2400×104m 3,浪费森林资源10×104m 2~20×104m 2。
据估算[5],目前全国垃圾填埋场和堆放场中甲烷气体1a 的排放量,相当于700×104t 左右的煤炭的能源潜力,直接经济价值达10×108元。
中等发达城市的垃圾资源的物料和能量回收价值分别可达到16.3元/t 和28.3元/t ,已超过了目前垃圾填埋处理的成本(12元/t ~20元/t )[6]。
可见城市垃圾资源利用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城市垃圾资源化主要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等3个范畴。
根据我国城市垃圾资源的基本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在城市垃圾资源化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先考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节省和加速资源循环;继而考虑垃圾处理处置,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回收;最后对残留的不可利用部分进行最终处置。
这一原则即要求今后城市垃圾资源化实施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战略,建立和逐步完善垃圾减量化—废旧物质回收—能源回收—安全填埋的垃圾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系统。
2.3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的组分特点与资源化途径选择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组分具有“一多二少”的特点,即灰渣及砖石等无机物较多,约占50%左右;塑料、纸张、纤维、食品废物等有机物含量较少,约占24.5%,且其中食品垃圾占较大比重;玻璃、金属、陶瓷等废品约占15%;水分占7.5%,其它废物占3%(图2)[4,10]。
城市垃圾的组分因受消费水平、燃料结构、区域气候及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6,10],使其具有垃圾组分复杂、不同城市间垃圾组分差别大、随季节变化明显等特点。
但随着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和民用燃料向燃气化方向发展,城市垃圾中有机组分和可回收废品将逐渐增多,无机组分相应减少。
上述特点及发展趋势决定了城市垃圾资源化开发与利用必须走因类制宜、多法并用、逐步发展、综合利用的道路。
从全国角度分析,在城市垃圾资源利用的途径上,近期仍应以堆肥和安全填埋为主,并逐步提高安全填埋的比例,堆肥处理相应下降;远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资源化途径再由堆肥和安全填埋向焚烧、生物处理、热解、汽化等途径转变。
从局部上看,不同城市也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在各种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中择优选择,最终实现城市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多元化。
根据不同发达程度城市的垃圾特点,参考有关技术发展趋势,拟提出几种垃圾资源化开发与利用途径(表1)。
图1 我国历年城市垃圾产生量Fig .1 The annual output of municipalrefuse from 1987to 1996inChina 图2 我国城市垃圾成分及所占百分比Fig .2 The composition and its percentage of municip al refus e in China3 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对策3.1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机制,实施城市垃圾减量化(1) 针对我国公众垃圾资源化意识淡薄而导致垃圾高产低用现状,广泛宣传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树立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意识。
同时,还要加强城市垃圾资源化的立法工作,从法律上为城市垃圾资源18资 源 科 学22卷第3期化提供保证。
表1 适合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几种途径[7~9]Ta ble 1 So me measu res proper fo r reso urce reco very and recy cling of municipal refuse序号处 理 处 置 方 式物质回收能量回收适用性1混合收集※堆肥有机肥料中小城镇2混合收集※填埋产沼产沼直接用作燃料产沼用于发电、产热气化率为60%~80%的大、中城市3分类收集※焚烧发电※灰渣填埋回收金属、玻璃等电能 同上4分类收集※厌氧产沼※沼渣焚烧发电※灰渣填埋回收金属、玻璃、塑料等沼气、电能气化率大于80%的大、中城市5分类收集※厌氧产沼※中高温堆肥※沼渣填埋回收金属、玻璃、塑料沼气、电能 同上6分类收集※生物处理、热解、汽化热能或电能中、远期发展方向(2)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技术。
对垃圾的产生、排放、收集、分选、回收加工以及最终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模式,最终达到垃圾产生量减少之目的。
其中主要的途径有:推广清洁能源,如以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气等替代煤作为燃料;减少或限制产品的过量包装、一次性产品和一次性包装材料的大量使用,推广使用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纸张、可降解塑料等包装材料;推行垃圾分类袋装和净菜进城等措施。
(3) 废旧物质回收和再利用也是城市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我国目前废品回收站点数量减少、内部经济效益差等实际问题,建立新型的废品回收机制。
例如:加强垃圾资源回收再生产业开发,兴办各种形式的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和经济实体;增加废品收购站和收购项目,多渠道回收废旧物质;建立废旧物质交换中心、废旧物质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等。
3.2 开发垃圾资源化利用高新技术,推动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健康发展跟踪国外技术水平,根据国家财力和开发需要,集中有限财力引进一批先进的垃圾填埋、焚烧和生物工程技术及工艺设备。
鼓励国内科研机构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立项,开展以下研究:城市垃圾减量化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研制;可持续利用及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开发与研制;废旧物资资源化实用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研制;城市垃圾收集、分选、运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研制;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生物处理场、焚烧场关键技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