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目的和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16.16 KB
- 文档页数:3
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目的和意义1、树木本身生理意义上的需要园林树木的修剪养护,首先是为了调整树木的生长状况,使其自身的营养供应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无效的竞争、浪费。
(1)调节根冠比,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抗逆能力通过适当的修建,调节根冠比的平衡,可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
青壮龄苗木的旺盛生长往往会造成枝叶的过分郁闭,树冠内膛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极易诱发病虫害。
通过修剪及适当疏枝,可增加树冠内膛的通风与透光度,使枝条生长粗壮,降低冠内的相对湿度,提高苗木的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促进观花、观果树木的开花结实对于观花、观果的树木,可通过修剪促进其花芽分化,达到增花、增果的目的。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着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
在实际栽植养护中,可通过一定的修剪方法和合适的修剪时间来调节观花、观果树木营养生长和生殖之间的平衡,协调二者之间的营养分配,为丰富花果创造条件。
另外,要促进幼年观花、观果苗木尽早进入开花结果期,或是已进入花期的花果苗木年年花繁实累,均可通过合理和科学的整形修剪进行调节。
(3)老树的更新复壮树木的寿命有长短,但不是绝对的。
树体衰老后,外围枝会大量枯死,骨干枝残缺,导致树冠出现空秃,冠形不整,花果量急骤减少,观赏价值明显降低。
此时可通过适当的修剪,刺激枝干的隐芽萌发,形成粗壮、年轻的枝条,填空补缺,再现英姿,达到恢复树势、更新复壮的目的。
2、与周边环境协调的需要不同形体的园林植物,因周边环境条件的限制,常常需要进行调整。
整形修剪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如行道树的树冠往往与架空电线发生矛盾,为避免树冠与电线的接触,常将行道树修剪成“杯状”,使电线从“杯”的中间穿过。
欧美很多国家常把行道树树冠修剪成“帘”状,不仅增加了植物的美感,还为行人和汽车在炎炎夏日提供了庇荫场所。
此外,建筑物、假山、漏窗及池畔等处的配景植物,为了与环境协调,常常需控制植株高度或冠副的大小。
屋顶、阳台等处种植的花木,由于土层浅,容器小、空间窄,也需要把植株的大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实验三园艺植物的整形与修剪预习一、修剪整形的概念“修剪”是指对树木的某些器官(枝、叶、花、果等),加以疏删或剪截,以达到调节生长、开花结实目的的措施。
“整形”是指用剪、锯、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长成栽培者所希望的特定形状的措施。
二、修剪整形的目的和作用1.美化树形一般说来,自然树形是美的,但从园林景点需要来说,单纯自然树形有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通过人工修剪整形,使树木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创造出人为干预后的自然与艺术揉为一体的美。
从树冠结构来说,经过人工修剪整形的树木,各级枝序、分布和排列会更科学、更合理。
使各层的主枝在主干上分布有序,错落有致,各占一定方位和空间,互不干扰,层次分明,主从关系明确,结构合理,树形美观。
2.协调比例在园林中放任生长的树木往往树冠庞大,在园林景点中,园林树木有时起着陪衬作用,不需要过于高大,以便和某些景点或建筑物相互烘托,相互协调,或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必须通过合理的修剪整形来加以控制,及时调节其与环境的比例,保持它在景观中应有的位置。
在建筑物窗前绿化布置,既要美观大方,还要有利于采光,因此常配置灌木或球形树。
与假山配植的树木常用修剪整形的方法,控制树木的高度,使其以小见大,衬托山体的高大。
从树木本身来说,树冠占整个树体的比例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树形观赏效果。
因此合理的修剪整形,可以协调冠高比例,确保观赏效果。
3.调解矛盾在城市中由于市政建筑设施复杂,常与树木发生矛盾。
尤其行道树,上有架空线,下有管道电缆线,地面有人流车辆等问题,要使树枝上不挂电线,下不妨碍交通人流,主要靠修剪来解决。
4.调整树势园林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因环境不同,生长情况各异。
生长在片林中的树木,由于接受上方光照,因此向高处生长,使主干高大,侧枝短小,树冠瘦长;相反孤植树木,同样树龄同一种树木,则树冠庞大,主干相对低矮。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可用人工修剪来控制。
当然树木在地上部分的长势还受根系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多少的影响。
专业知识部分(试题A)一、问答题(每题4分)1、城市土壤生物学性质与自然土壤的生物学性质有何不同?参考答案:市区土壤由于物理性质差,有机质含量低,pH值变化大和含有有毒物质等,致使土壤中生物活动受到抑制,甚至多种有益微生物不能生存,导致营养元素的转换受阻,对树木生长发育不利。
2、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含义和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整形是修整观赏树木的整体外表。
修剪是剪去不必要的杂枝或者为了新芽的萌发而适当处理枝条。
根据观赏树木的生长与发育特性、生长环境的不同和栽培目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来调节观赏树木整株的长势,防止徒长,使营养集中供应给所需要的枝叶或促使开花结果。
修剪整形还要讲究树体造型,使叶、花、果所组成的树冠相应成趣,并与周围的环境协调,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
3、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2)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能保证园林设计意图的实现,确保园林艺术通过施工手段充分表现出来。
(3)能很好地组织劳动力资源。
(4)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5)能保证各种规章制度、生产责任、技术标准等的落实和执行。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参考答案: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3)城市园林绿地应均衡分布,功能多样;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远近结合。
5、一般较复杂的园林设计的程序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参考答案:1)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2)现场调查和研究阶段;3)方案设计阶段;4)初步设计阶段;5)施工图设计阶段。
※6、园林苗木移栽前的修剪作用是什么?应怎样进行?参考答案:苗木一般要进行修剪,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
修剪量因不同树种而不同,常绿针叶树和用于植篱的灌木不多剪,只剪去枯病枝、伤枝即可。
对于较大的落叶乔木,特别是长势强,易发枝的树木,要强修剪,剪除树冠的1/2以上。
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研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概述•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影响•研究展望目录01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概述整形修剪是指通过剪裁、攀援和支撑等手段,对园林植物的枝条、花果、树冠等部位进行艺术造型和结构调整,以达到观赏和生态价值的最大化。
整形修剪的概念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包括控制植物生长、促进开花结果、减少病虫害、增加植物间的协调性等。
整形修剪的目的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概念和目的古代园林植物整形修剪中国古代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了关于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记载。
古代园林中,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苏州园林中的古树修整、皇家园林中的花坛造型等。
西方园林植物整形修剪西方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强调几何图案和对称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自然景观和生态修复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现代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强调植物造型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整形修剪的原则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应遵循“因树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
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特点,结合周围景观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和造型。
整形修剪的意义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使植物的形态、色彩、花果等方面更具美学价值。
其次,整形修剪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控制植物的高度和形状,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整形修剪还可以协调植物之间的生长关系,使植物在整体上更加和谐美观。
最后,整形修剪也有助于实现景观和生态的平衡与和谐,维护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02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利用植物自然生长的特性,塑造出自然形态的园林植物景观。
自然式整形通过几何图形或线条来整形,使园林植物呈现规则、对称的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研究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技术。
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是指通过对植物进行剪枝、造型、修整等一系列操作,使其达到美化环境、提高观赏价值、改善空气等效果的过程。
本文将从整形修剪的目的、方法、技术特点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植物整形修剪的目的1.美化环境。
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是为了让树木或花卉更加美观,从而提升环境的整体观赏价值,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
2.改善空气。
通过整形修剪,可以增加植物的叶面积,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保护植物健康。
通过整形修剪,可以及时发现、处理植物的病虫害问题,从而保护植物的健康。
二、植物整形修剪的方法1.整体形态修剪。
整体形态修剪是指对树木或花卉进行整体的头顶修剪、大枝或主干的疏剪、修剪多余枝条等操作,以达到树木或花卉整体形态优美,不留死角的目的。
2.局部部位修剪。
局部部位修剪是指通过对花卉叶片、生长点、花序、芽等部位的修剪,使其达到更加美观的目的。
例如,将多余的叶子进行修剪,保留优美的叶片和花序。
3.细部修整。
细部修整是指对花卉细部进行精细处理,将不美观的叶子或花朵进行剪除,以达到更加美观和吸引人的目的。
三、植物整形修剪的技术特点1.科学性。
在进行植物整形修剪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修剪技术,根据植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剪。
2.艺术性。
植物整形修剪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修剪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的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美感,遵循人类审美的规律,将植物打造成为一份艺术品。
3.耐心性。
植物整形修剪需要具备细致的耐心,因为修剪植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任何过急的操作都可能破坏植物的生长规律,导致树木或花卉的损害。
总之,在园林绿化中,植物整形修剪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掌握了高超的植物整形修剪技术,才能更好地让自然之美展现得更加绚丽多彩。
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一、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目的和作用(一)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目的1、造成一定的形态,控制起植物体的大小以发挥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2、调整成片栽培的园林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结构,提高有效叶面积,改善光照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还有利于通风,调节温湿度,。
3、对植物个体来讲,可以调节各部分均衡关系。
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调节地上地下部分的关系。
保持营养平衡。
(2)调节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平衡。
(3)调节同类器官的平衡。
(4)调节树势,促进老树复壮更新。
(二)园林植物修剪的作用(1)局部促进作用;(2)对整株有抑制作用;(3)对开花结果的影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4)对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影响。
二、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方法(一)园林树木的整形方式1、自然式整形:按照树木本身的生长发育习性,对树冠的形态略加修整和促进而形成的自然树形。
在修剪中只疏除、回缩或短截破坏树形、有损树体和行人安全的过密枝、过长枝、病虫枯死枝等。
2、人工式整形一般用于树叶繁茂、枝条柔软、萌芽力强、耐修剪的树种。
有时除采用修剪技术外,还要借棕绳、铅丝等,先作轮廓造型,再整修成型。
3、混合式整形以树木原宥的自然形态为基础,略加人工造型而成,多用于观花、观果、及藤木类的整形方式,主要有;中央领导干型、杯状型、自然开心型、多领导干型、篱架型。
(二)园林树木的修剪方法1、疏枝又称疏剪或疏删,即从枝条基部剪去,也包括二年生及多年生枝条。
一般用于疏除病虫枯枝、过密枝、徒长枝等,可使树冠枝条分布均匀,加大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疏除强枝、大枝和多年生枝条,常会削弱伤口以上枝条长势,而伤口以下枝条有增强生长势的作用。
生长旺盛的骨干枝,可以多疏枝,以相对削弱其生长势,达到平衡树势的目的。
2、短剪:把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称短剪或短截。
包括(轻剪、中剪、重剪、极重剪)3、回缩:是指在多年生的枝条上,留一个侧枝,而将上面截除。
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目的与原则一、整形修剪的目的整形是指通过一定的修剪措施来形成栽培所需要的树体结构形态,表达树体自然生长所难以完成的不同栽培功能;而修剪则是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部分枝、叶器官,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因此,整形与修剪是紧密相关、不可截然分开的完整栽培技术,是统一于栽培目的之下的有效管护措施。
修剪的主要目的有:(一)调控树体结构1、控制与调整树体结构、避免不安全隐患2、控制树体生长、增强景观效果3、调节枝干方向、创造树木的艺术造型(二)调节开花结实(四)平衡树势1、提高移栽树的成活率2、促使衰老树的更新复壮二、整形修剪的原则1、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2、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2)分枝特性3)花芽的着生部位、花芽性质和开4)树龄及生长发育时期3、根据栽培的生态环境条件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技术与方法一、整形修剪时期(一)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二)生长季修剪(夏季修剪)二、整形方式(一)自然式整形(二)人工式整形(三)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1)杯状形树木仅留一段较低的主干,主干上部分生3个主枝,均匀向四周排开;每主枝各自分生侧枝2个,每侧枝再各自分生次侧枝2个,而成12枝,形成为“三股、六杈、十二枝”的树形。
杯状形树冠内不允许有直立枝、内向枝的存在,一经出现必须剪除。
此种整形方式适用于轴性较弱的树种,如二球悬铃木,在城市行道树中较为常见。
2)自然开心形是杯状形的改进形式,不同处仅是分枝点较低、内膛不空、三大主枝的分布有一定间隔,适用于轴性弱、枝条开展的观花观果树种。
3)中央领导干形在强大的中央领导干上配列疏散的主枝。
适用于轴性强、能形成高大树冠的树种,如白玉兰、青桐、银杏及松柏类乔木等,在庭荫树、景观树栽植应用中常见。
4)多主干形有2~4个主干,各自分层配列侧生主枝,形成规整优美的树冠,能缩短开花年龄,延长小枝寿命,多适用于观花乔木和庭荫树,如紫薇、腊梅、桂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