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主要经济指标与财政收入的相关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5
苏仙区苏仙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中部,北瞻衡岳,南恃五岭,东界罗霄,是郴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苏仙区前身为原郴县,自秦置郴县,历经了2200多年的沧桑。
县城先后为郡、州、路、府、区治,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郴县设立苏仙区,从此翻开苏仙历史的新篇章。
全区现辖8镇9乡2个街道办事处,170个行政村,62个居委会,总人口33.78万人,土地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
苏仙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是湖南南部的重要门户。
京广复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通南北;郴三铁路、1813省道横穿东西;区乡级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1513公里;开通了直达港澳的公路货运和至长沙、广州的始发列车,南下广州、深圳,北上长沙、武汉,均可朝发夕归。
城乡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无线通讯和数字通讯,可直拨世界各地。
目前,四通八达的交通、快速便捷的通讯、高效优质的服务等网络已经构成,奠定了实现苏仙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
苏仙区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
现已探明的有色金属有7类50多个品种,已探明的矿床18处,其中特大型4处。
区内的柿竹园有色金属矿被国际地质界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有矿物140多种,铅、锌、锡、钨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钨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苏仙区境内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湘南有名的鱼米之乡和富裕之地,不仅盛产稻谷、茶叶、水果、茶油、烤烟、竹木,还十分适宜于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
全区现有耕地19688.88公顷,水面3648.7公顷,森林9258.88公顷,可供开发的丘岗山地99559公顷。
2000多种动植物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25种,珍稀植物12种。
苏仙区是水电能源基地,境内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331处,12.7万千瓦,至2001年,全区共兴建中小型电站46处,总装机容量达6.345万千瓦,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是全国一百个电气化县(区)之一。
提高财政收入调研报告提高财政收入调研报告一、引言财政收入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
为了更好地增加财政收入,本次调研主要围绕财政收入的现状和潜力,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展开。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和非税收入。
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各类税收,非税收入主要有国有资产收益、国家债券等。
根据最近的财政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收入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然而,与经济快速增长相比,财政收入的增速相对较慢,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
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 庞大的中国人口和广阔的国土面积造成了财政收入的地区差距。
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的财政收入相对较高,而贫困地区和内陆地区的财政收入相对较低。
2. 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税收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如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税收征收能力不足等问题。
3. 不合理的非税收入分配也是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
一些非税收入主要流向了一些具有地区优势和行业利益的部门,导致其他地区和行业的收入减少。
三、潜力分析虽然财政收入存在一些问题,但我国也有很大的潜力来增加财政收入。
首先,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持续稳定,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来增加税收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都将会增加,从而带动税收的增长。
其次,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可以通过减少税收优惠政策,提高税务部门的征收能力,加强税收征管等方式来增加税收收入。
再次,我国的非税收入分配也有调整的空间。
可以通过优化非税收入的分配机制,确保收入公平合理分配,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四、改进措施为了提高财政收入,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对税收逃漏税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确保税款的及时缴纳。
2. 优化税收征管机制,提高税务部门的管理和征收能力,确保税收准确和及时收取。
3. 改革非税收入的分配机制,确保非税收入公平合理分配,避免流向特定地区和行业。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姓名班级学号分工情况张文娜08税务(2)班2008204143126模型检验林琳08税务(2)班2008204143131报告制作伍琼英08税务(2)班2008204143132模型检验杨慧08税务(2)班2008204143138PPT讲解王娟08税务(2)班2008204143144PPT制作指导老师:张子昱日期:2010-12-23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1978年至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列出了几种有可能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的因素,经过讨论从中选定两种,即: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
随后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在有关的数据网站搜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税收收入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又是宏观调控的杠杆。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
从公共财政的需求角度看,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因此对预算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从税收政策角度看,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税制改革,一次是1984年至1985年的国有企业利改税,另一次是1994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新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对税收会产生影响,特别是1985年税收徒增215.42%。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税收是集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于一身的重要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职能实现不可缺少的手段。
发改委主任在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发言今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全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处于合理区间,不少指标出现回升势头,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增强。
但经济回稳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挑战和风险不可忽视,需要高度关注,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预计(下同)上半年全市完成GDP 863.7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低于一季度0.5个百分点,但跌幅明显收窄(一季度GDP 增幅比去年低2.3个百分点)。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2亿元、财政收入13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12.0%和9.4%,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由绿翻红,物价水平温和可控,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呈现出如下特色和亮点。
(一)产业发展总体向好。
上半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由去年同期8.8:53.0:38.2调整为8.2:50.8:41.0。
一是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工业、高加工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加20.6%、13.9%和23.6%,全市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81.5%。
1-5月全市六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55.8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71.7%,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和第2位。
新能源开发利用快速增长,全市上半年吊装风机61台,并网发电新能源装机规模较去年底新增7.4万千瓦,实现新能源发电量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0%。
二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比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7.1亿元,同比增长109.8%,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接待旅游人数、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8%和25.5%,增幅同比分别提高2.7个和4.1个百分点;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惠尔物流等一批大型物流项目相继启动,快递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9.5%。
《税源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区作为主城区,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我区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为税收,税收占我区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了95%以上。
因此要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就必须促进我区税源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本文侧重从我区202x年上半年税收情况入手,分析当前税源结构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建议。
一、我区税源构成概况:(一)税源之税种构成分析。
从税收统计报表来看,我区的主体税种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项税收之和占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5%左右。
今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减税政策的影响,主体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年初均低开,降幅都在20%以上。
一季度后,宏观经济面出现复苏迹象,各税种均止住回落趋势,并呈现逐月稳步回升态势。
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与一季度相比分别回升27.7、20.3和97.6个百分点。
个人所得税受xx年年终奖多集中在1月发放及地税部门加强对个税的征管等阶段性因素影响,xx 年以51.3%高开,但此后逐月回落,目前增幅水平基本与xx年持平。
上半年四大主体税种对区一般预算收入的拉动作用为增值税+ 4.4 %,营业税-2.1 %,企业所得税-1.3 %,个人所得税+0.3%。
(主体税种趋势情况见附表一),受房地产业市场回暖影响,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总量已超过个税。
附表一:(二)税源之行业构成分析。
我区一般预算收入来源主要是国地税负责征收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不含房地产)和房地产业税收及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的契税和非税收入。
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房屋销售形势迅速升温,房地产业税收大幅回升,1-6月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11亿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4%,与今年一季度相比,增幅回升42.5个百分点。
在全区一般预算收入中的比重从22.5上升到26.8。
契税受退税政策及去年上半年一次性入库相应调高基数等影响,同比下降33.4%。
在全区一般预算收入中的比重从12.7下降到8.1。
基于EViews对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财政收入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利用EViews软件,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以期揭示各因素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对财政收入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财政收入的内涵和构成。
结合国内外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梳理出影响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税收政策、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
接着,本文利用EViews软件,选取合适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本文将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确保数据的平稳性和模型的有效性。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将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还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也可以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财政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财政收入作为政府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其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合理性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了解和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各种因素,揭示其内在规律,对于优化财政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利用EViews软件对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EViews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计量经济学软件,能够有效地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各因素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和影响程度。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财政收入背后的复杂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5年上半年全市及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7.10•【字号】郴政办函〔2015〕95号•【施行日期】2015.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5年上半年全市及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郴政办函〔2015〕9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中省驻郴各单位:2015年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困难局面,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奋力拼搏、狠抓落实,基本实现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预期目标。
初步预计,全市上半年GDP同比增长8.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已认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5%。
分县市区看,GDP增幅列前三位的是北湖区、永兴县和资兴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列前三位的是永兴县、北湖区和宜章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列前三位的是桂东县、汝城县和临武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列前三位的是桂东县、临武县和资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列前三位的是嘉禾县、桂阳县和苏仙区;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列前三位的是嘉禾县、临武县和资兴市。
全市上下必须清醒地正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上半年经济运行结果与“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年度计划要求有较大差距。
全市GDP增幅比年初目标低1.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年初目标低4.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年初目标低2.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年初目标低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比年初目标低0.6个百分点。
二是各县市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GDP、规模工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增幅与最低增幅之间分别相差1.6、2和14.7个百分点。
关于财政、税收、统计工作的重要论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财政工作的重要性。
财政工作是国家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确保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并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区财政运行情况调研报告区财政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我所在团队受区政府的委托,对该区的财政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以帮助政府了解当前的财政状况,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采集数据:我们收集了过去三年的财政数据,包括收入、支出、债务、资产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分类整理。
2. 了解政策:我们与区财政部门的官员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区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3. 调研调查:我们还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以了解公众对财政运行情况的认知和评价。
三、财政收入状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该区的财政收入在过去三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税收、政府补贴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
税收占据了主要比例,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
这得益于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收体系的完善。
四、财政支出状况调研数据显示,该区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随着该区的经济发展,财政支出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财政支出项目的合理性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最大化。
五、债务状况根据我们的调研,该区的债务状况相对较好。
债务总额逐年减少,同时债务利息负担也在逐渐降低。
这主要得益于该区财政收入的增长,以及负债管理的规范和健全。
六、资产状况区政府的资产状况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调研数据显示,政府的资产总额在逐年增加,其中包括土地、房产、设备等。
资产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投资和资本经营收入。
七、问题和建议1. 财政支出项目的合理性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审查和评估。
2. 需要加强负债管理,避免财政债务过大造成的风险。
3. 应该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多投入到人民群众关心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等。
4. 加强政府资产管理,提高资产收益和利用效率。
八、结论综合以上调研结果,该区的财政运行总体良好,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债务状况良好,资产状况逐年增加。
《财政收入》分析报告范本财政收入分析报告范本一、概述财政收入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征收税收、非税收入以及其他财政性收入获取的财政资金的总和。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财政收入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旨在对财政收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相关结论和建议。
二、财政收入总体情况1. 财政收入总额截至XX年底,我国财政收入总额为XX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其中,税收收入为XXXX亿元,占财政收入的XX%;非税收入为XXXX亿元,占财政收入的XX%。
税收收入增长XX%,非税收入增长XX%。
2. 各项收入构成(1) 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XX年底,我国增值税收入为XX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其中,一般行业增值税占比XX%,服务业增值税占比XX%。
(2)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截至XX年底,我国企业所得税收入为XX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个人所得税收入为XX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3) 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截至XX年底,我国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收入为XX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4) 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非税收入来源之一,截至XX年底,我国土地出让收入为XX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5) 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截至XX年底,我国其他收入为XX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三、财政收入主要特点1. 稳步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特点,这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和税收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
同时,财政政策的稳健运行也为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了保障。
2. 税种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税收体制的改革,我国税种结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逐渐增加,这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指标名称1、财政总收入2、GDP
单位x(万元) y(万元)
2001年13981 274896
2002年16636 312389
2003年20763 337120
2004年29029 419939
2005年40018 520363
2006年41546 610671
2007年50917 800481
2008年61019 980766
2009年76007 1123619
2010年61366 1440488
合计290855 4956025
苏仙区财政收入与GDP关系相关图(图1)
(一)通过相关表可以看出近十年来,苏仙区的财政收入与GDP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基本上是GDP增长,财政收入也随着增加。
(二)通过相关图中所有点的分布状况,可以直观地、大致看出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近似地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
由此可以判断我区财政收入与GDP总量之间存在直线的正相关性。
三、财政收入弹性及财政边际收入率分析
根据表1显示我区在“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弹性比较低。
其中只有2009年的弹性值大于1,其他年份则普遍低于单位弹性,特别是在2010年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收入弹性更是表现为负数。
所谓财政边际收入率是指新增财政收入占新增GDP的比率,财政平均收入率是当年财政收入总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若边际收入率大于平均收入率,则表明财政收入有增长的趋势,反之则是下降的趋势。
两项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财政边际收入率=(△CAI/△GDP)%
财政平均收入率=(当年CAI/当年GDP)%
其中CAI为当年的财政收入,GDP为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新增量,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可以得到全区的财政边际收入率和平均收入率(见表3)。
2001—2010年财政收入弹性及财政边际收入率(表3)
指标名称1、GDP(地
区生产总
2、财政
总收入
ΔT ΔG
弹性系
数
平均收
入率
边际收入
率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上述模型,回归结果见表4。
从表4的结果看,方程的拟合度高,总体显著性较好。
相关系数β=0.049,表明GDP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可增长490万元。
回归统计结果1(表4)
变量名称R2 F Durbin-Watson 相关系数
G 0.926 7726.98 0.234 0.049
为获得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对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再对变量进行一次回归,结果如下:
LnF=α+βLnG+ε(2)
回归统计结果2(表5)
变量名称R2 F Durbin-Watson 相关系数
G 0.967 2.4490.216 0.97
由表5可知,我区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为0.97。
这表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0.97个百分点。
这一比值与美国(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税收弹性平均为1.2左右,90年代后期为1.42)和日本(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税收弹性平均为2.2左右)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显得过低。
财政收入缺乏弹性是造成我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十一五”期间连年下滑的主要原因。
(五)进一步建模检验
模型(1)和(2)中的D•W值偏小,表明存在自相关;因此,我们分别加入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因素,并利用计量经济软件SPSS对苏仙区GDP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的关系进行散点图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情况,见下图(图2)。
苏仙区GDP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散点分布图(图2)
从图2中可以直观知道,直到目前我区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相依增长关系。
五、结论:
第一,近十年来,虽然我区财政收入随着GDP增长在稳步提高,但是财政收入对GDP的总体弹性在0.97左右,这一比值显得过低。
同时,每增加1亿元GDP才增加490万元财政收入,也远远低于全国1500万元的平均水平。
第二,近十年来我区财政收入的增长与GDP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均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地区的GDP增长会很快,但随着税收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税收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财政收入增速又将会超过GDP增速;但是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还没有达到合适的比例,特别是近年来我区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拉大,因而财政收入还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
第三,比较财政收入的滞后因素和GDP增长对本期财政收入的影响大小,财政收入的滞后因素解释力更强。
近10年间,我区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这反映了这10多年间我区财税体制变化较大的事实,导致我区还未形成财政收入随GDP相依增长的内生机制。
以上主要从总量方面分析了财政经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而实际上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还有很多。
财政收入的增长与GDP的产业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有直接关系,这是因为不同的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同,从而导致不同产业的增长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同。
因此,我们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解释变量,以财政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对2001-2010年的数据进行一元回归,结果如式(3):
y=-0.0954g1+0.0436g2+0.0773g3
R2=0.982 (3)
式中y代表财政收入,g1为第一产业增加值,g2为第二产业增加值,g3为第三产业增加值。
从上式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负相关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正相关的。
在当前取消农业税的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就应该促进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把企业效益的提高当成财政收入提高的重点来抓。
而且要特别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要明显要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