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46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13.72 KB
- 文档页数:3
阿托伐他汀与通心络联合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刘海花【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ObjectiveStudy on th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Tongxinluo to treatment of H-hypertensive and CAS patients.Methods Selection 75 casesof H-hypertensive and CAS patients,37 cases in Control group are selected atorvastatin ,38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re increased Tongxinluo.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 patients after the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 index (Hcy) IMT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obvious.%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与通心络联合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
对照组选取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进行联合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指标、血脂指标、Hcy、IMT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刘畅【摘要】目的:对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其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治疗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成两组各45例,并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斑块面积大小进行测量,对本次治疗结果进行评定并记录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及好转,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比单独用药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5(015)001【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心通;阿托伐他汀;疗效观察【作者】刘畅【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院神经内科常德4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由于脑血栓的形成及其他炎症损伤等,常易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进而出现脑梗死等情况。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致死率与致残率相对较高,常伴有头痛、失眠、四肢麻木等临床症状。
经临床证实,出现该临床表征的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脑梗死,若治疗不及时则严重损害心、脑功能,并加剧动脉硬化的发展[1]。
由于动脉壁变厚、失去弹性而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最为常见的类型,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动脉粥样硬化中较为重要的一类,临床观察最典型的病变特征是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增殖伴有动脉内膜脂肪堆积进而形成斑块[2]。
我国目前已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健康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寻找到最合理有效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法是所有医疗工作者的职责。
本研究主要对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讨论。
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目的本研究报告通过对H型高血压劲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不同的用药方式,来分析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使用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报告选取了前来我院进行就诊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
对样本人数采取随机抽样分类的方法平分为调查组和对比组。
对照组30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口服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30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口服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丸的治疗。
6个月以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接受通心络联合阿托他伐汀用药治疗之后他们的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高于对照组。
对比组患者和调查组患者的血清、血醇各项指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丸的联合使用,能有效地降低血脂,促进纤溶达到平衡状态,同时,还能降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危险,这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标签:通心络;阿托伐他汀;H型高血压;劲动脉粥样硬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加强。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呈阶梯状趋势上涨,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它严重威胁着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困扰。
而且,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还极易发生脑梗死的现象。
因此,提高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报告选取了前来我院进行就诊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
其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31例。
对样本人数采取随机抽样分类的方法平分为调查组和对比组。
其中调查的患者年龄为58~77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2.0±0.5)岁,而对照组的患者年龄为55~73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3.5±1.5)岁,对所有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波进行诊断。
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患者存在着糖代谢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的问题。
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心络和瑞舒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常用药物。
为了探讨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
本次观察选取了100名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其中男性61人,女性39人,年龄范围为40-70岁。
这些患者均接受过过去6个月的常规抗糖尿病治疗,但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
第一组患者接受通心络加瑞舒伐他汀治疗,通心络每次3克,每日3次,瑞舒伐他汀剂量根据患者血脂水平调整。
第二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糖尿病治疗,包括降糖药物、胰岛素以及生活方式管理。
观察期为6个月,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观察期结束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患者相比于第二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脂水平方面,第一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第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我们还对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第一组患者颈动脉管壁厚度明显减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第二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变化不显著。
综合以上观察结果,通心络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显著。
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血糖代谢和血脂代谢紊乱。
此外,该方案对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有显著的作用。
然而,本次观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观察样本量相对较小,随机分组的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次,观察期为6个月,观察结果可能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疗效。
方法将H型高血压CAS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纤溶酶抑制物(PAI-1)、D-二聚体(D-dime)、半胱氨酸(Hcy)以及治疗前后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与斑块总积分。
结果(1)两组治疗后除了HDL外,其余指标(CHO、TG、LDL、PAI-1、D-dime及Hcy)水平治疗后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治疗后IMT、斑块面积以及斑块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CAS的疗效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标签: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通心络;阿托伐他汀;疗效H型高血压在我国人群大量存在,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时也是长时间以来被人们所忽略的一个造成我国脑卒中频发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
H型高血压患者出现CAS可能会造成更高的卒中发生率。
本研究主要应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CAS,获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入住我院的H型高血压CAS患者7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7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0.12±5.45)岁;体重指数(BMI)为24~27 kg/m2,平均BMI(25.98±2.09)kg/m2;并发症:糖尿病15例,冠心病10例。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3.098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探讨张杰群1,张铁民21.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50;2.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内四科,河北衡水053500[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急诊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14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
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方案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水平分别为(1.38±0.33)、(4.37±1.00)、(2.70±1.00)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3、4.114、3.098,P<0.05),但两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CRP、IL-6、IM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RP、IL-6、IMT水平分别为(3.11±0.82)ng/L、(12.20±7.00)ng/L、(0.59±0.18)mm,均低于对照组(6.02±1.08)ng/L、(16.30±6.39)ng/L、(0.83±0.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2、3.266、7.733,P<0.05)。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症疗效观察刘雪娜;蔡少杭;陈晖;张冬荣【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2(10)4【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对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各影响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121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9mm,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顿服;治疗组患者61例使用通心络胶囊2粒,3次/日,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顿服治疗.共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LDL-C、FIB及脉压差等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均可达到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作用,可减少IMT,并降低hs-CRP、LDL-C、FIB及脉压差.但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降低IMT、hs-CRP及FIB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在降低IMT、hs-CRP及FIB方面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组.【总页数】2页(P67-68)【作者】刘雪娜;蔡少杭;陈晖;张冬荣【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363000;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363000;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363000;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363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应用通心络联合r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宋晨光2.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J], 向文海;张志琴;杜国峰3.阿托伐他汀与通心络联合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海花4.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J], 郎玉坤;张威;刘洁琼5.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J], 林岫芳; 刘琳琳; 马英东; 王阿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