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交通运输工程学作业11、查阅统计年鉴,选取能说明一个省/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指标,用时间序列数据列表说明区域综合运输结构、状况、增长及趋势。
提示:在网上获得统计数据,要注明数据来源。
主要经济指标;运输工具、设施量、运输量、运输结构;等等答:表1 福建省各种运输方式数据统计图1 福建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里程数变化图2 福建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变化趋势图图3 民航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图4 民航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福建这样一个东部沿海省份,内河路线里程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公路里程数在2005年到2010年间飞速增长,这与福建省的发展规划有关,在大力发展海峡两岸建设中,政府首先投入的就是公路建设,特别是告诉公路的建设是重点。
铁路运输呈现凸增长模式,铁路总里程数在2000~2010年间,呈直线增长。
航空运输里程呈现一个凸增长模式,不管从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来看,福建省的航空业都是飞速增长,这是由于国内整个航空业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2、列表说明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性能与特征指标。
答:运输的工具主要是车、船、飞机、管道等,相应的运输的方式也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运输五种。
3、以上海—家乡二地出行为例(上海同学以上海—北京为例),描述全过程的运输方式组合,各段(种)运输方式的时间、价格;枢纽转换及等候时间、服务质量。
至少要列出二种组合,由此分析选择的决策要素,讨论我国综合运输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善重点。
(可选:计算不同组合的碳排放)答:上海到福建三明大田县的运输方式组合如下:以上两种运输组合方式最大的差异就是运输时间与运输价格。
第一种运输组合方式运输速度快,服务等级较高,但同时运输成本也比较高。
第二种运输组合方式运输时间较长,服务等级较低,但其运输成本较低,是第一种运输方式的一半不到。
因此,选择这两种运输组合方式的决策因素是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选择第一种运输方式的大多有紧急情况且经济条件较好,而选择第二种运输方式大多为经济条件一般且时间充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作业第一篇: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作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本质就是为了解决工程进入系统发展时代所产生的系统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以过去发展起来的许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把这些科学技术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而形成的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它所具有的特点有四个方面:①研究思路的整体化;②应用方法的综合化;③组织管理的科学化;④管理工具的现代化。
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需要改进的已有系统或准备建立的新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理论分析或实验研究,从而完成系统目的的重审、系统结构的分析、系统性能的估计、系统效益的评价、系统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分析以及系统发展的预测,为系统综合、系统规划设计、系统协调、系统优化控制和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运输系统是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个运输活动为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为运输活动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控制,并使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管理方法。
运输系统工程的内容: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系统预测;运输系统的优化控制;运输系统的综合评价;运输系统决策;运输系统模拟研究交通系统工程的方法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研究问题的程序,也就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及其技术内容,解决问题的工作步骤。
通常有硬系统方法论和软系统方法论两种解决方法:系统方法论:①时间维分为7个工作阶段:规划阶段;拟定方案;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②逻辑维分为7个步骤: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方案决定;实施计划;③知识维⑵软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问题现状说明;弄清问题的关联因素;建立概念模型;改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与现实系统的比较;系统更新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法或秩序。
通过根据过去的历史资料和现在的实际情况,运用已知的客观规律和有关的科学知识手段,对所关心的事物及环境在未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估计和评价,从而尽可能使人们对这些事物提前采取策略和措施,符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而且也能最优地适应未来的发展,成为预测。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工程学五1、名词解释立体视觉正确答案:是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
2、名词解释设计车辆正确答案:即是作为道路内何设计依据的车型。
设计车辆的尺寸直接关系到车行(江南博哥)道宽度、弯道加宽、道路净空、行车视距等几何设计问题。
3、问答题在道路上行车时吸引驾驶员注意力的三组因素是什么?正确答案:在道路上行车时吸引驾驶员注意力的三组因素是:(1)直接与道路有关的因素。
包括影响汽车驾驶的路边环境和道路的各组成部分(平面上的转弯和纵断面上的变坡、道路标志、路面不平整度、交叉口以及道路的连接和分叉)。
在正确设计的道路上,以安全行车速度行驶时,驾驶员对道路的各组成部分可以有较长的时间进行观察,以便来得及在正常的情况下采取措施。
(2)与其地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以及行人等交通实体有关的因素。
(3)与交通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
令人注目的建筑物、路肩上的物体、路旁上的丛生植物、周围的景观部分以及吸引力较强的事物。
4、名词解释交错点正确答案: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的统称。
5、填空题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正确答案: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6、名词解释可能通行能力正确答案:一种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加以各种因素修正而得出的通行能力。
这种通行能力实际上是道路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
7、名词解释交通量的时间分布正确答案: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
8、填空题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和()。
正确答案: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9、名词解释响度正确答案:是指声音“响”的程度。
单位为Sone(来)。
10、填空题M/M/N排队系统是指()、()、()的排队系统。
正确答案: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11、名词解释间断流正确答案:有外部固定因素影响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流,如有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
12、填空题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正确答案: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活活复合性13、填空题道路能够疏导和处理交通流的能力称为()。
1、简述对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认识,并谈谈多式联运的应用和发展。
答:交通综合运输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是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线路、站港和枢纽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关联要素众多,既有基础设施的相互交织,也有运输方式间的协作与竞争,并具有一定的等级层次和组合结构、可进行直达运输或联合运输的综合运输体系。
而目前发展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和长远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
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
包括海陆,陆空,海空等这与一般的海海,陆陆,空空等形式的联运有着本质的区别。
发展:1. 班轮公司不断将业务向陆地渗透,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 国际多式联运与企业生产领域整合趋势明显。
3. 国际化网络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竞争的核心资源。
4. 拼箱货物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拼箱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2、运输枢纽的含义、业务、功能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含义:交通运输枢纽。
在大量客货流集散地,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汇、并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统一体)。
业务:第一,在地理位置上,交通枢纽地处两种及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地区或客货流重要集散地;第二,在运输网络上,交通枢纽是运输网络上多条干线通过或连接的交汇点,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不同方向上的客货流,对运输网络的畅通起着重要作用;第三,在运输组织上,交通枢纽承担着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到发,同种运输方式的客货中转及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货联运等运输作业。
功能:一是为区域内部和区域对外的人员及物资交流提供集散和中转服务,带动和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
综合交通枢纽一般地处区域主要中心城市,为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客货运输服务,是城市对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实现不同方向和不同运输方式间客货运输的连续性,完成运输服务的全过程。
交通运输工程学题库
交通运输工程学题库是为考试或学习交通运输工程的学生或从业人员提供参考的题目集合。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供您参考。
1. 交通工程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交通规划和设计、交通流理论与模型、交通标志和标线、道路工程与施工、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参考内容包括《公路工程技术规范》、《机动车行驶证申领和使用管理规定》等。
2. 交通工具与设备: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工具和设备。
参考内容包括相关交通设备的技术规范、车辆的结构和性能参数等。
3. 交通运输管理与经济: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交通组织与管理、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交通投资与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内容包括《交通运输管理规定》、《公共交通服务管理办法》等。
4. 交通工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价与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内容包括《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可持续交通发展规划指南》等。
5. 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交通事故预防、交通运输事故处理、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内容包括《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
6. 公共交通与城市交通管理: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公共交通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以及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信号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内容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标准》、《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指南》等。
以上是交通运输工程学题库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供学生或从业人员参考。
请注意,虽然我们不提供具体的链接,但您可以参考相关教材、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定来深入学习和了解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学》作业-规划(2)
1.在第一次作业(2)基础上,用一组二维图对长三角区域南京—上海—杭州
—宁波走廊和上海市域范围内各种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1)要素:能力、速度、经济性、便利性;安全与可靠、能耗与环境;设施占地、建设成本等。
(2)交通走廊上货运考虑各种运输方式,也可针对特定的货种;
(3)城市交通系统,重点针对客运方式进行分析,并讨论公共交通各种运输方式特性
2.查阅相关技术规范,列表说明铁路、公路、内河水运基础设施技术等级和主
要技术指标。
铁路
3.收集资料,列表说明虹桥交通枢纽的运输方式、运量,分对外交通和接驳交
通二部分讨论。
4.。
交通运输工程作业答案作业练习一一、填空题:1、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
2、综合运输系统的设备结构基本上有两大子系统,即固定设备子系统和移动设备子系统。
3、根据运输网同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地域组合的关系,将组成全国综合运输网的各种交通线路,按照以下功能结构进行建设:(1)骨干线路(主干线路);(2)开发线路;(3)给养线路;(4)腹地线路;(5)企业线路(或叫专用铁道与专用线)4、交通网络的层次性是根据地理条件、行政区划分、交通设施等状况人为地确定的。
我国交通网络分三个层次: (1)国家级交通网络;(2)省级交通网络; (3)地县级交通网络。
5、运输枢纽按承担的客货运输业务分:(l)中转枢纽;(2)地方性枢纽;(3)混合枢纽。
6、运输枢纽的功能包括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等,其核心是为旅客(或货物)提供进入或离开某种运输方式,在同一运输方式内或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完成换乘(换装)的途径。
7、在综合运输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类结合部:(l)过程结合部: (2)空间结合部: (3)时间结合部: (4)设备结合部: (5)环境结合部: (6)职能结合部。
二、名词解释题:1、综合运输体系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或者叫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对单一的运输体系而言的,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2、运输枢纽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服务于同一种运输方式的叫做单式运输枢纽,服务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叫做复式运输枢纽。
三、问答题:1、比较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我国现代化的运输业由铁路、水运、公路、民航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首先是送达速度。
技术速度决定运载工具在途运行的时间,而送达速度除在运行时间外,还包括途中的停留时间和始发、终到两端的作业时间。
大工11春《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V 1. 以下不属于轨道交通系统设计准则的是()。
A. 设计行车速度B. 线路等级C. 交通密度D. 设计运量满分:4 分2. 为了平衡离心力对车辆的外倾作用,可以把道路的横断面做成向曲线()单向倾斜。
A. 内侧B. 外侧C. 任意D. 不确定满分:4 分3. 高速磁浮交通的设计行车速度可达()。
A. 400km/h以上B. 200—350km/hC. 100—150km/hD. 以上都不对满分:4 分4. 设计行车速度是列车在某种设计特征的路段上行驶所能保持的()。
A. 最大平均速度B. 最大速度C. 最大瞬时速度D. 最大安全行车速度满分:4 分5.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用路线中心线表示。
路线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为()。
A. 线路纵断面B. 线路平面C. 线路对称面D. 线路斜面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30 分。
)V 1. 以下因素会影响交通运输需求的是()。
A. 生产和消费量B. 贸易量C. 人口D. 收入水平满分:6 分2. 规划是一个展望未来和安排未来的过程。
其目的是()。
A. 弄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B. 制订合理的目标C. 提出适应发展需求的合理或合适的对策和策略D. 提出适应发展需求的合理或合适的实施计划满分:6 分3. 交通运输工程规划是对交通运输系统内的各项工程设施的规划,包括()。
A. 交通运输网规划B. 交通运输站场规划C. 交通设施规划D. 交通运输线路规划满分:6 分4. 轨道工程包括城市间的铁路工程和城市内的各种轨道交通工程,主要由()组成。
A. 线路B. 轨枕C. 站场D. 附属工程满分:6 分5. 以下属于地方道路特点的是()。
A. 行程距离较短B. 行程距离较长C. 交通量大D. 交通量小满分:6 分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30 分。
)V 1. 以下因素会影响交通运输需求的是()。
网络教育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离线作业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年级:学号:学生:辅导教师:完成日期:大工19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大作业及要求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解答前,需将所选的题目进行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三:谈谈航空运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可列举工程实例,建议必要处附图片说明。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航空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阶段。
目前的航空运输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空域资源紧张、航班延误和飞机安全已经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航空运输一直都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想要获得长足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样,运输航空也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是否发达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运输航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还为航空产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
年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民航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尤其是运输航空产业,在互联网与生活相结合衍生出了一系列产业中,都极大的促进了运输航空的发展。
一、运输航空发展问题1、国内航空运营企业竞争不足对于我国几大航空(集团)来说,我国运输航空已经发展到-定相对成熟的阶段,虽然从总体来说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在2014--2016年的企业增长率是可观的,但在2017年出现比上一年少-家的现象,这说明有-部分企业是运营在破产的边缘,且我国的航空运营公司主要以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占据了很大部分的资源,在运输总周转中,排名前四的航空(集团)公司的总周转量就达到了86.8%,排名第一的是中航集团,比达26.4%,排名第四的是海航集团,却仅仅占比15.5%。
这样的现象导致资源过于集中,使得其他运营企业难以立足,想要发展就更加困难,导致民航运输行业竞争严重不足。
2、国际竞争不足要想成为航空强国,期身航空产业必须过硬。
从航空运输业来说,就必须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017年国内航线总数为4418条,国内航线为3615条,占总航线81.8%,国际航线为803条,占总航线仅仅18.2%,由此我国航空运输业在国际航线上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V ■■■1III n公水件JI X公15联idn1n i1n1u路运水路输管偷1. 简述对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认识,井谈谈多式联运的应用和发展。
根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地理特征和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经济合理地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并使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就是指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至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旦各种运输方式能够各司其职、各展其长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也就是说,综合运输体系是在五种运输方式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并旦通过运输过程木身的要求联系起来的。
1)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资源。
不同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和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应根据资源条件和需求引导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进行规划布局和优化组合,在有效满足运输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最合理利用和节约。
2)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基础设施与使用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和有机配合。
各种运输方式在布局和能力衔接上要协调发展,同时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行使用系统与交通网络供给系统要形成有机匹配,实现系统整体高效用和高效率。
3)连续、无缝衔接和一•体化运输。
交通基础网络在物理上要形成一体化连接,运行使用系统在运输服务、市场开放、经营合作、技术标准、运营规则、运输价格、清算机制、信息以及票据等方面要形成一体化的逻辑连接,运输全过程实现一体化的运输服务°4)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智能化。
以先进技术、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和管理及服务水平,实现能力供给增加、安全保障性提高以及经济、环保等。
综合运输体系图多式联运: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夏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卜的定义是: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
1、简述对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认识,并谈谈多式联运的应用和发
展。
答:交通综合运输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是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线路、站港和枢纽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关联要素众多,既有基础设施的相互交织,也有运输方式间的协作与竞争,并具有一定的等级层次和组合结构、可进行直达运输或联合运输的综合运输体系。
而目前发展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和长远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
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
包括海陆,陆空,海空等这与一般的海海,陆陆,空空等形式的联运有着本质的区别。
发展:1. 班轮公司不断将业务向陆地渗透,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 国际多式联运与企业生产领域整合趋势明显。
3. 国际化网络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竞争的核心资源。
4. 拼箱货物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拼箱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2、运输枢纽的含义、业务、功能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
含义:交通运输枢纽。
在大量客货流集散地,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汇、并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统一体)。
业务:第一,在地理位置上,交通枢纽地处两种及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地区或客货流重要集散地;
第二,在运输网络上,交通枢纽是运输网络上多条干线通过或连接的交汇点,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不同方向上的客货流,对运输网络的畅通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在运输组织上,交通枢纽承担着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到发,同种运输方式的客货中转及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货联运等运输作业。
功能:一是为区域内部和区域对外的人员及物资交流提供集散和中转服务,带动和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
综合交通枢纽一般地处区域主要中心城市,为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客货运输服务,是城市对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实现不同方向和不同运输方式间客货运输的连续性,完成运输服务的全过程。
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改进运输组织方式,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管理,完成运输服务全过程,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资源、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综合交通枢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三是为运输网络吸引和疏散客货流,促进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在经济高度发达,需求日趋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向着综合集成和一体化运输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客货运输多样化的需求。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运输网络上的结点,集各种运输方式信息、设备和组织管理于一体,吸引着大量的客货流,是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3、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城市,谈谈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理解。
答: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的功能关系。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以中山为例,随着人们对出行硬件设施要求的提高,中山原有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在此前提下,中山市政新建了BRT公交系统,既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对自然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建立BRT的同时,还开通了中山市旅游专线双层巴士,满足了市民一趟车就能逛遍中山市区景点的需求,也为城市添加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