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基水泥生产工艺PPT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558.50 KB
- 文档页数:43
水泥工艺技术培训课件(doc 57页)窑预分解系统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我厂1号RSP窑经过6年多的运转,系统耐火材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磨损、烧坏现象。
SB室下部掉砖,进而壳体烧损;SC室用风不良,导致边壁物料保护层不均衡,局部衬砖磨损严重;斜烟道及鹅颈管侧墙衬砖垮落,由于鹅颈管结构缺陷,经常结皮和堆料;MC室断面物料分布不均,物料稀相区炉壁烧损,直至筒体严重变形;因窑尾缩口处风速低,喷腾能力减弱而塌料;高温级旋风筒分离效率低,导致物料大量返回,内循环增加等。
本文依据热工标定结果,对该预分解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RSP窑系统工况分析热工标定主要参数对比见表1、表2,窑尾高温区工艺流程见图1。
表1 预热预分解系统温度变化℃表2 RSP炉的分解进程变化注:1997年数据为南京化工大学硅酸地方国营工程研究所的热工标定结果,SC 室出口指斜烟道出进口等同于鹅颈管出口。
图1 窑尾高温区工艺流程1.1 三次风温度及其对SC室工况的影响由表1可见,三次风温度和入炉生料温度分别只有600℃和671℃。
入炉生料温度低主要是由于C4锥体及下料管增开人孔门较多,外漏风量和散热损失增加引起的,通过加强管理,隔热堵漏后完全可以解决;三次风温度目前基本稳定在560~580℃,提高的余地很小。
其原因是:我厂采用单筒冷却机,经过多年的运转,内部装置所遭受的磨损和腐蚀不断加剧,而且增加了砌筑耐火砖的长度,熟料停留时间短(约为30min),出机熟料温度高(~290℃),使热效率本身就不高的单筒冷却机热回收率进一步降低(1997年热工标定结果为56.6%)。
三次风温度是影响分解率和燃尽率的重要因素。
较低的三次风温度导致炉内煤粉着火速度减慢,形成滞后燃烧,特别是SC室内煤粉是在纯助燃空气中燃烧,助燃空气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粉燃尽率,三次风温度低,即使分解炉多加煤,SC室内温度也不会高,反而会加剧煤粉滞后燃烧。
拉法基水泥的生产流程一、原料采集。
水泥生产嘛,原料可是基础。
拉法基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啦,黏土啊这些。
石灰石呢,就像是水泥的骨架,一般都是从石灰石矿山开采来的。
那些矿山可壮观了,工人们就像寻宝者一样,把优质的石灰石开采出来。
黏土也很重要,它就像是填充在骨架之间的东西,让水泥更加紧实。
这些原料的质量得严格把控,要是石灰石里杂质太多,那可不行,就像做饭原料不好,做出来的饭肯定不好吃一样。
二、原料混合与研磨。
采来的原料要进行混合。
这就像是把不同的食材放在一起准备做菜。
然后把混合好的原料放进磨机里研磨。
磨机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研磨器,轰隆隆地响着,把原料磨得细细的。
这个过程可不容易,得把原料磨到合适的细度才行。
如果磨得太粗了,那在后面的反应中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就像面粉太粗做出来的馒头不好吃一样。
磨得细了呢,又可能浪费能源和时间,所以这个度得把握好。
三、烧制。
研磨好的原料就要送去烧制啦。
这可是个高温的过程,就像把食材放进大火里烤一样。
在窑里,温度特别高,原料在高温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这个时候的窑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魔法炉,原料在里面从普通的粉末慢慢变成了像小珠子一样的东西,这个东西叫熟料。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都要控制得很精准,不然就可能烧出不合格的熟料。
就像烤蛋糕,温度和时间不对,蛋糕就可能烤糊或者没烤熟。
四、添加石膏。
烧制出熟料后,可还没大功告成呢。
这时候要加入石膏。
石膏就像是一种神奇的调料,加进去之后可以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
如果不加石膏或者加得不对,那水泥可能凝结得太快或者太慢。
太快的话,工人还没来得及使用水泥就凝固了,太慢的话,建筑工程的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五、研磨成成品。
加入石膏之后,还要再进行一次研磨。
把加了石膏的熟料磨成细细的粉末,这时候才是我们看到的水泥成品啦。
这个粉末要足够细,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和水混合,均匀地分布在建筑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