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软件测试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8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现状怎么样(一)引言概述:自动化测试是指利用软件工具或脚本来执行测试用例,以替代手动测试过程。
它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减少错误和缺陷,并增强测试覆盖率。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测试的概念、目前的现状以及对测试流程带来的影响。
正文内容:一、自动化测试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指利用软件工具或脚本来执行测试用例,以便更快、更准确地检测软件中的缺陷。
2. 自动化测试的优势:减少测试耗时、提高测试效率、增强测试覆盖率、减少人为错误、支持重复性执行等。
二、自动化测试的现状1. 自动化测试的发展历程:从早期手动测试到简单的脚本运行,再到基于关键字驱动或数据驱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发展。
2. 目前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包括开源工具(如Selenium、Appium等)和商业工具(如HP Unified Functional Testing、IBM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等)。
3. 自动化测试应用的场景:Web应用、移动应用、API测试等不同场景下都可以采用自动化测试来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三、自动化测试对测试流程的影响1. 自动化测试的脚本编写:需要专门的测试工程师编写脚本,要求对编程语言和测试工具都有一定的了解。
2. 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需要将手动测试用例转化为可执行的脚本,以便进行自动化执行。
3. 自动化测试的执行和监控: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实现脚本的自动执行和结果的自动监控,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和错误。
4. 自动化测试的结果分析: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缺陷追踪和统计数据等,有助于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四、自动化测试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 自动化测试的挑战:脚本编写和维护的成本较高、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学习和使用门槛较高、自动化测试的覆盖率和准确度等问题。
2. 解决方案:建立合理的自动化测试策略、使用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持续集成和持续测试、加强团队的技术培训和沟通。
《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准确、高效的测试需求。
因此,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软件测试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相关研究,分析其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概述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是指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测试脚本,对软件系统进行自动化的测试和验证,以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
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测试的成本和风险。
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个方面。
三、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原理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测试脚本。
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模拟用户操作,对软件系统进行各种测试,如输入数据、执行操作、检查输出等。
同时,自动化测试工具还可以记录和回放测试过程,方便后续的测试和维护。
测试脚本则是根据测试需求和测试用例编写的,用于指导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脚本的编写和执行,可以实现对软件系统的全面、高效、准确的测试。
四、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互联网、金融、医疗等。
在互联网领域,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可以用于对网站、APP等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金融领域,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可以用于对交易系统、支付系统等进行全面的测试,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在医疗领域,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可以用于对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关键技术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测试用例设计: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全面、准确的测试用例,为自动化测试提供基础。
2.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根据测试用例和需求,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实现自动化的测试和验证。
《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软件复杂性和对高质量软件的需求,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和挑战。
二、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概述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是通过运用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模拟用户操作,对软件进行全面、高效的测试,以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软件质量。
三、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原理及方法1. 原理: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基于预先设计的测试用例和测试脚本,通过模拟用户操作来执行测试。
这些测试用例和脚本需要涵盖软件的各种功能和场景,确保软件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测试。
2. 方法:常见的自动化软件测试方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
功能测试主要验证软件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性能测试关注软件的运行性能和稳定性;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则分别针对软件的不同模块和组件进行测试。
四、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应用1. 回归测试:在软件修改或重构后,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回归测试,确保修改或重构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2.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实现代码的持续集成和部署,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3. 验收测试:通过模拟用户操作来验证软件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需求,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4. 大数据和云计算环境的支持: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资源,实现对大型、复杂系统的全面自动化测试。
五、发展趋势与挑战1. 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未来,自动化软件测试将更加注重预测性维护和性能优化,以实现更高效的软件质量保障。
2. 挑战:尽管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软件测试自动化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手动测试存在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等问题。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人们逐渐引入了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
本文将从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定义、原理、优势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定义软件测试自动化是指利用软件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活动的过程。
通过预先录制和编写测试用例的脚本,测试人员可以自动执行这些脚本来模拟用户操作,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二、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原理1. 自动化脚本录制:测试人员通过使用测试自动化工具,在进行手动测试时可将测试过程记录成脚本,以便后续重复使用。
2. 脚本执行:执行已录制的脚本,模拟用户对软件进行各种操作,如输入数据、点击按钮等。
3. 断言验证:自动化测试工具会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比对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来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三、软件测试自动化的优势1. 提高测试效率:相比手动测试,自动化测试可以大大缩短测试执行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2. 增加测试覆盖率:自动化测试可以对大规模的测试用例进行快速执行,增加了测试的覆盖范围。
3. 提升测试准确性:自动化测试减少了人为因素的介入,避免了人为错误的发生,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降低测试成本:虽然自动化测试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脚本编写,但相对于长期的手动测试投入,自动化测试可以显著降低测试成本。
四、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应用1. 功能测试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对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自动验证,检查软件是否满足需求。
2. 性能测试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模拟大量用户同时对软件进行操作,以验证软件在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3. 接口测试自动化:对于涉及多个系统或模块之间的接口,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对接口进行自动化测试,确保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正常。
4. 安全测试自动化:通过自动化工具模拟恶意攻击、漏洞扫描等安全测试活动,发现并修复软件的安全隐患。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通过使用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任务,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测试的定义、优势、常用工具和步骤。
一、自动化测试的定义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任务的过程。
它可以摹拟用户的操作,自动执行测试用例,并生成测试报告。
自动化测试可以替代手工测试,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二、自动化测试的优势1. 提高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可以自动执行测试用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2. 提高测试准确性:自动化测试可以准确地摹拟用户的操作,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 节省测试成本:自动化测试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减少测试周期,降低测试成本。
4. 支持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可以与持续集成工具结合,实现自动化构建和测试,提高软件交付的质量和速度。
三、自动化测试的常用工具1. Selenium:Selenium是一款开源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支持多种浏览器和多种编程语言,可以用于Web应用程序的自动化测试。
2. Appium:Appium是一款开源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用于挪移应用程序的自动化测试,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
3. JUnit:JUnit是一款Java语言的单元测试框架,可以用于编写和执行自动化测试用例。
4. TestNG:TestNG是一款Java语言的测试框架,支持更丰富的测试配置和测试报告,比JUnit功能更强大。
5. Jenkins:Jenkins是一款开源的持续集成工具,可以与自动化测试工具结合,实现自动化构建和测试。
四、自动化测试的步骤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要自动化的测试用例。
2. 选择合适的工具:根据测试需求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
3. 编写测试脚本:使用选择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编写测试脚本,包括测试用例的输入、操作和预期结果。
4. 执行测试脚本: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编写好的测试脚本,生成测试报告。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引言概述:自动化测试是软件开辟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使用工具和脚本来自动执行测试用例,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自动化测试,并分析其优势和适合场景。
一、自动化测试的概念及原理1.1 自动化测试的定义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软件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以取代人工执行测试的过程。
它可以摹拟用户的操作,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并自动记录测试结果。
1.2 自动化测试的原理自动化测试的原理是通过编写脚本来摹拟用户的操作,例如点击按钮、输入数据、验证结果等。
脚本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编写,通过调用测试工具的API来实现自动化测试的功能。
1.3 自动化测试的优势自动化测试相比于手工测试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执行大量测试用例,比手工测试更高效。
- 提高测试覆盖率:自动化测试可以覆盖更多的功能和场景,减少遗漏测试的风险。
- 提高测试质量:自动化测试可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节省成本和时间:自动化测试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测试的成本和时间。
二、自动化测试的适合场景2.1 频繁回归测试当软件进行版本迭代或者修复bug时,需要频繁执行回归测试以确保新功能不影响已有功能的正常运行。
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执行大量回归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2.2 多平台和多浏览器兼容性测试随着挪移互联网的发展,软件需要在不同的平台和浏览器上进行测试。
手工测试在不同平台和浏览器上执行效率低下,而自动化测试可以通过脚本一次编写,多次执行,提高兼容性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2.3 性能和负载测试对于需要验证软件性能和负载能力的场景,自动化测试可以摹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通过监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来评估软件的性能和负载能力。
三、自动化测试的实施步骤3.1 确定测试目标和范围在进行自动化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例如测试什么功能、测试哪些场景等。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引言概述:自动化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并改善软件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什么是自动化测试,包括自动化测试的定义、自动化测试的优势、自动化测试的应用场景、自动化测试的工具和技术、以及自动化测试的挑战和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1. 自动化测试的定义:1.1 自动化测试是指通过使用脚本或工具来执行测试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它可以模拟用户的操作,自动化执行测试用例,并生成测试报告。
1.2 自动化测试可以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数据处理等。
它可以帮助发现软件中的潜在问题,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1.3 自动化测试可以与软件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它可以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发现问题,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自动化测试的优势:2.1 提高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减少了手工测试的工作量,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2.2 降低测试成本:自动化测试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了测试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测试的效益。
2.3 提高测试准确性:自动化测试可以消除人为的错误和主观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 增强测试覆盖率: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提高了测试的覆盖率,发现更多的潜在问题。
2.5 加速软件交付:自动化测试可以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加快了软件的交付速度。
3. 自动化测试的应用场景:3.1 复杂的业务逻辑:自动化测试可以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模拟各种场景,提高测试的覆盖率。
3.2 多平台和多设备的支持:自动化测试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设备上执行测试用例,提高了测试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3 高并发和大数据量:自动化测试可以模拟高并发和大数据量的场景,测试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4 常规和重复的测试任务:自动化测试可以替代常规和重复的测试任务,减少了人工测试的工作量。
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实践一、引言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软件系统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软件质量符合用户需求。
而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度的增加,传统的手工测试已经无法满足快速迭代和持续集成的需求,因此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旨在帮助软件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动化测试技术。
二、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概述1. 软件测试自动化概念软件测试自动化是利用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活动的过程,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编写自动化脚本,可以模拟用户操作、验证功能正确性、检查界面响应等,从而加速测试周期并提高软件质量。
2. 软件测试自动化的优势提高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执行大量测试用例,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
提高测试覆盖率:自动化测试可以覆盖更多的功能路径和边界条件,发现潜在的缺陷。
提高测试准确性:自动化测试可以避免人为错误,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支持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可以与持续集成工具结合,实现快速反馈和持续交付。
三、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分类1. 基于界面的自动化测试基于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是通过模拟用户操作来执行测试用例,包括UI自动化测试和功能性自动化测试。
常见的工具有Selenium、Appium等。
2. API接口自动化测试API接口自动化测试是通过调用接口来验证系统功能和性能,可以快速执行大量接口用例并实现接口参数化。
常见的工具有Postman、JMeter等。
3. 性能自动化测试性能自动化测试是通过模拟用户行为来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负载均衡、压力测试等。
常见的工具有LoadRunner、JMeter等。
4. 数据驱动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是通过不同数据组合来执行相同的操作,验证系统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常见的工具有TestNG、JUnit 等。
四、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实践1. 环境搭建与配置在进行软件测试自动化之前,需要搭建相应的开发环境和配置相关工具。
自动化软件测试概述自动化软件测试的实际情况自动化软件测试(Automated Software Testing,AST)这个术语从软件开发和测试社区成员那儿汲取了许多不同的含义。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个术语也许是测试驱动开发或单元测试的意思,但是对于其他人也许意味着使用捕获/记录/回放工具进行自动化软件测试。
这个术语的意思也有可能是使用诸如Perl、Python、Ruby等脚本语言来定制开发测试脚本。
对于另一些人,自动化软件测试也许只涉及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或全部关注于功能测试或安全性测试。
在本书中,AST指代所有这些含义。
在进一步深入细节之前,明确地定义AST,以及就这个术语与读者达成一致的含义和理解很重要。
我们将根据过去的工作和经验来定义AST,这同样是它的真实含义。
另外,本章将讨论成功的AST工作需要什么,以及一些AST方法。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如何精简一些自动化测试工作的建议,还会讨论在整个软件测试生命周期中应用AST。
1.1 自动化测试定义自动化软件测试的定义包括了所有测试阶段,它是跨平台兼容的,并且是进程无关的。
一般来讲,当前作为手动测试程序部分的各种测试(如功能、性能、并发、压力等测试)都可以自动化。
大家经常问这个问题:“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有什么不同呢?”答案如下:自动化测试可以完成手动测试难以完成的工作,可以提高手动测试的工作效率。
自动化测试也是软件开发。
自动化测试不是要取代手动测试人员所需要的分析技能、测试策略知识和对测试技术的理解。
手动测试人员的经验会作为AST的蓝图。
自动化测试不可能完全和手动测试分开。
相反,自动化测试和手动测试是相辅相成的。
尽管开发软件将今天已有的手动软件测试全部转换成自动化测试是有可能的,然而我们的经验表明,为了适应自动化,大多数手动测试都必须经过修改。
手动测试技术、实践和知识与AST是相互交织的,所以也会在本书中对其进行讨论,以对AST技术提供支持。
而自动化是否可以产生合理的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需要通过评估。
经验表明,即使可以将所有测试自动化,但并不是所有测试都值得自动化。
当决定是否要自动化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准则。
如何确定哪些测试应该自动化会在第6章进一步探讨。
要将ROI铭记在心,我们对AST的高层次定义是:以改进软件测试生命周期(Software testing lifecycle,STL)的效率和有效性为目标,贯穿整个STL的应用程序和软件技术的实施。
AST是指跨越整个STL中的自动化工作,以及关注自动化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工作。
AST的总体目标是设计、开发和交付自动化测试,并通过重复测试来提高测试效率。
若成功实施,那么它可以大幅度减少针对软件密集型系统的传统测试和评估方法、过程相关的成本、时间和资源。
1.2 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当有效地实施了AST时,它不完全是对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捕捉和回放(但是许多人是这样理解的),也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阶段的测试,同时也不是专门针对任何特定厂商的产品,它适应AUT(Application Under Test,被测试的应用)使用的特定架构或语言。
本书描述的AST是过程无关的、技术无关的,并且环境无关的。
遵循本书描述的实施建议,就可以实施AST,而不管是使用瀑布模型、测试驱动开发模型、Scrum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软件开发模型,而且不管是测试Web应用或面向服务架构的方案,也不论你的应用运行在Linux上、Mac上或Windows上,它与环境、OS和平台都无关。
如果有效地实施了AST,则可以支持下面环境的应用:在多台计算机上运行。
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
在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或平台上运行。
无论是否有GUI(例如,消息接口的测试,没有GUI)。
运行任何网络协议,如TCP / IP、DDS协议等。
在开发自动化测试框架时,以下几点应该铭记在心。
它应该:对多个商业测试工具的集成提供支持,无论是开源的、自主开发的,还是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即使是市场上出现的最新的和更好的可以使用的产品)。
支持无须在与SUT相同计算机上安装框架就可以进行测试。
同时支持正在开发的新应用和遗留应用。
支持整个测试生命周期(但并不是为了使用AST,就需要在整个测试生命周期中应用)。
支持在跨多台计算机上和各种系统工程环境中进行分布式测试。
如果适用,则支持在多个程序之间复用AST框架和组件。
AST的实现需要一个小型的开发生命周期,包括测试需求、自动化框架的设计和构建、自动化测试的实施/验证以及执行。
如果做得正确,AST将产生可重用且可扩展的框架和组件。
应该应用并遵守软件开发中的最佳实践。
尽管某些程序和AUT有相似的测试自动化需要和许多共同点,然而其他一些程序需要独特的、个性化的AST实现。
有效实现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可以适应这些独特的需求。
图1-1显示的是已经用我们所描述的自动化框架方法实现的例子。
在这里,我们通过在Linux和Windows平台上运行测试演示跨平台兼容性。
此外,我们还展示了将各种工具作为自动化框架的一部分集成起来。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Testplant的Eggplant和VNCRobot作为测试工具。
我们还使用了软件测试自动化框架/软件测试自动化引擎(STAF/ STAX),并将该AST框架成功地集成进我们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中。
STAF/STAX是开源、跨平台、支持多语言、围绕可复用组件(称为服务,如进程调用、资源管理、记录和监测)的思想设计的。
STAF消除了从零开始构建自动化基础设施的冗长和乏味。
STAF框架为构建高层次方案提供了基础,并提供一种插件的方式对广泛的平台和语言提供支持。
STAF/STAX已经被证明非常有用,而且我们已经成功地将其集成进我们自己的自动化框架里了。
AST的实现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AUT需要做适当的调整,这依赖下面的各种准则。
AUT的测试生命周期阶段当在软件测试生命周期开始时有各种参与自动化的方式,也许是在单元测试阶段,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仅仅在快结束的时候参与,还可能在用户验收测试阶段。
在STL中越早应用AST越好。
以便在后续的阶段中复用测试工件,而且已经证明,在系统测试生命周期中越早发现缺陷,修复该缺陷的代价就越小。
AUT的进度和时间表根据进度和时间表,可以实现或多或少的AST综合方案,也就是说,时间越多,测试覆盖率越高,测试自动化的百分比越高,分析可以越详细等。
AUT的技术有效的AST会调整它的实现以适应AUT的技术需求。
如果适用,AST工具应该可以在Windows与Linux上应用,或在实时环境与静态环境中应用,并且都是兼容的。
AUT的复杂性通常,AUT越复杂,就需要更详尽的AST工作。
基于AUT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不同的AST方法和策略。
AUT的使命的重要性和风险AUT使命的重要性和风险会影响AST的工作。
我们认识到每个程序的独特性,需要为具体的AUT需要来调整AST,但又不依赖于这些需求,有效的AST框架的实现可以适应各种环境。
有效的AST可以在极其重要的阶段和里程碑中应用,并且与程序实现的类型无关,这些将在第9章详述。
我们的目标是可以在各种程序中应用AST,但不用为每个程序从零开始开发AST框架,并且使用可以在任何组织或程序中易于调整的轻量级过程。
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忙,突然对自己最近的学习方法做个简单的总结,以及个人对测试发展的整个过程的一个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测试发展过程我认为一般的测试过程发展:测试执行->测试用例撰写->自动化测试实现->测试流程与平台实现。
《1》测试执行阶段要求:1、会看文档(即会看测试用例)。
2、有一定的业务知识。
3、有一定的工作操作和仪器仪表使用技巧。
而在此过程中也许你对自动化测试有一定的认识,觉得自动化测试就是依靠简单的脚本代替人的一部分手工测试。
《2》测试用例撰写阶段要求:1、对产品的认识和业务知识掌握到了一定深度。
2、对测试理念和各种测试知识学习到了一定程度,至少对软件测试或者系统测试等原则和方法有了深刻认识(例如:黑盒测试中的各种方法、执行测试用例需能恢复到干净环境的原则等)。
也许在此过程如果你没有特别专研自动化测试的话,那么当然你还是停留在脚本执行的理念中,当然按照此路线向QA和管理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你有想提高技术的想法,那么就得对自动化开始进一步进攻了。
说句自己的理解:测试管理有点虚,如果你不是测试专家或者在管理确实有独特想法,那么你何以服众,技术为王吧。
《3》自动化测试阶段实现:整个测试流程,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回归测试)各对应有各自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和工具。
单元测试过程中,依靠的是TDD思想(测试驱动开发)。
系统测试过程中包括:功能测试(B/S测试与C/S测试),性能测试等。
自动化测试也有自己的一个过程:工具使用->工具实现(脚本开发)->框架搭建->平台与流程的建立。
各有各的思想和理念,得好好学习,这里就不深究了,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探讨。
《4》流程流程与平台实现阶段:测试的作用就是质量监控和保障,如果不建立一个良好的测试流程与平台实现,平台中包括手工测试执行与自动化测试实现,两者并行,手工测试执行负责发现问题,自动化测试负责保障质量。
到了这一部,则需要对整个测试流程有很深刻的认识,可以考虑去学习一个测试管理工具的流程思想,将其的理念变为自己的理念。
二、测试技能学习方法因为测试本身是一个涉及很广的领域,它的本质就是质量保障,所以它的要求不是要求你去专研某一个知识,而是去专研其实用性,如何更可能的节省测试成本、如何更可能的保证测试质量。
所以其需要的技能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个人总结了一套学习方法,就从自动化测试这个领域来说吧自动化测试涉及太广,真的想做好自动化测试,它不仅要求你对系统业务、编程、系统框架搭建有所专研,更是需要在测试流程与平台建设方面有所认识,而我觉得更行的学习方法为:首先将学习当做一个流程,为学习建一个基本框架,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分别根据以下三部门进行列出。
1、实践精通式学习:这部分是你需要重点掌握的,像自动化测试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就有:编程技巧(脚本语言,例如:javascript、tcl、perl、ruby等,一种即可;面向对象语言,例如:JAVA、.net等,一种即可;WEB编程技巧:客户端与服务器端);HTML与XML(XML一定要学会)自动化测试工具学习(单元测试工具:xUNIT等;WEB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QTP、Watir等;GUI自动化测试工具:RFT、winrunner等;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等)数据库知识(SQL查询语言;一些数据库的使用)操作系统知识(Windows:DLL、COM组件、环境变量等知识一定要是掌握的,不然很多东西都很难了解本质)业务知识(电信业务中的各种协议知识等)流程知识(软件测试的艺术等)当然还有很多,得具体看个人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