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估算
- 格式:docx
- 大小:40.73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三年级估算技巧引言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估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估算,学生可以在没有计算器或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快速得出近似的答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三年级估算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估算步骤1.确定问题类型:在进行估算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类型。
常见的问题类型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了解问题类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2.简化运算数:接下来,将问题中的运算数简化为更容易计算的数。
可以使用下述方法进行简化:–把大数变成更小的数,例如将789变成800。
–把负数变成正数,例如将-37变成37。
–把分数变成整数,例如将3/4变成1。
–将小数化为整数,例如将0.6变成6。
3.估算计算:采用适当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估算方法:–近似估算:将运算数近似到最接近的整数,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估算136 + 28可以将136和28都近似到最接近的整十数,即140和30,然后计算140 + 30 = 170。
–舍位估算:将运算数舍去一部分数字,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估算617 + 249可以将617和249的个位数舍去,即600 + 200 = 800。
–分步估算:将运算数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然后分别进行估算和计算。
例如,估算432 + 591可以将432和591分别估算为430和590,然后计算430 + 590 = 1020。
–换位估算:改变运算数的顺序,使之更容易计算。
例如,估算96 - 37可以将37改变顺序变成73,然后计算96 - 73 = 23。
4.检查结果:在进行估算后,应该通过精确计算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使用计算器或手动计算,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
如果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可能需要重新估算或检查运算过程。
示范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估算技巧,以下是几个示范例子:1.估算252 + 123:–近似估算:将252和123近似到最接近的整百数,即300和100,然后计算300 + 100 = 400。
小学数学中估算的方法1、进一法。
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28+15+7+2430+20+10+30=90.2、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东方旅行社"十一'期间组织了几个旅游团,状况是:丽江524人,黄山208人,长城602人,九寨沟310人,峨眉山219人,估计该旅行社"十一'期间共接待多少人。
把尾数去掉,取整百数相加,得到524+208+602+310+219500+200+600+300+20=1800(人)。
3、四舍五入法。
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苹果每千克4.20元,1.8千克苹果应付多少元'?采纳估算则为4.21.842=8(元)。
4、凑十法。
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如17+8+12+24=(17+12)+(8+24)30+30=60.5、部分求整体。
即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依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比如,估计体育场内的观众数,先将每个看台平均分成假设干份,数一数其中的一份有多少人,然后估计出一个看台的人数,最后依据几个看台数推算出整个体育场的人数。
2方法一依据商的最高位估算:即只计算算式中商的最高位上的数的结果,就能预知结果是几十多或是几百多,确定上的大致范围。
如计算132除以4的商是几十多,依据位数估算:即在四则运算中推断得数的位数。
如:5567积是四位数。
取近似数估算:即用"四舍五入'法取算式中几个运算数据的近似数,然后依据这些近似数的运算结果估计整个算式的值大概是多少。
如:994310040=4000,因而9943的值应在4000左右。
凑整估算: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整千数再进行计算。
这种最简便的估算方法,在一年级就已经渗透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小学常用估算有哪些方法
小学常用估算方法是指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估算方法。
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技能,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小学常用估算方法包括经验估算法和精确估算法。
经验估算法是指根据经验,通过观察和比较,给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估算值。
精确估算法是指根据数学规律,通过计算,给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估算值。
其次,小学常用估算方法还包括折半法、比例法、比较法、统计法等。
折半法是指将一个数字分成两部分,然后比较两部分的大小,从而得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估算值。
比例法是指根据两个数字之间的比例关系,给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估算值。
比较法是指根据两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给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估算值。
统计法是指根据一组数据的统计特征,给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估算值。
最后,小学常用估算方法还包括视觉估算法和结构估算法。
视觉估算法是指根据视觉特征,给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估算值。
结构估算法是指根据数字的结构特征,给出一个接近正确答案的估算值。
总之,小学常用估算方法包括经验估算法、精确估算法、折半法、比例法、比较法、统计法、视觉估算法和结构估算法等。
这些估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近似估算法是在计算过程中对数字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计算更简单、快捷。
例如,计算32×48可以先近似为30×50=1500,然后对结果进行修正。
这种方法在初步估算时非常有效。
调整法是在计算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问题中的条件进行调整,得到一个近似或合理的答案。
例如,在问题中给出的条件是“最接近”的或“大约”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数字,得到一个估算的结果。
分数估算法是通过将数值分数化,使计算和估算更方便。
例如,要计算7×0.28,可以将0.28近似为1/4,然后将7和1/4相乘,得到一个估算结果。
比例估算法是根据两个已知数值的比例关系,推算出未知数值的估算结果。
例如,如果已知一辆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10小时,要估算它行驶了多少距离,可以根据速度和时间的比例进行估算。
局部估算法是将复杂的计算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计算过程,然后将这些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加减运算,得到一个估算的结果。
例如,计算79+39+25+64+35时,可以将其分解为80+40+30+60+40=250,然后对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一个估算的结果。
以上是小学数学估算的几种常用方法。
它们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计算、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觉和估算能力。
此外,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数学12个估算方法详解1、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东方旅行社“十一”期间组织了几个旅游团,情况是:丽江524人,黄山208人,长城602人,九寨沟310人,峨眉山219人,估计该旅行社“十一”期间共接待多少人。
把尾数去掉,取整百数相加,得到524+208+602+310+219≈500+200+600+300+20=1800(人)。
2、进一法。
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28+15+7+24≈30+20+10+30=90.3、四舍五入法。
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苹果每千克4.20元,1.8千克苹果应付多少元”?采用估算则为4.2×1.8≈4×2=8(元)。
4、凑十法。
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如17+8+12+24=(17+12)+(8+24)≈30+30=60.5、部分求整体。
即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比如,估计体育场内的观众数,先将每个看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一数其中的一份有多少人,然后估计出一个看台的人数,最后根据几个看台数推算出整个体育场的人数。
6、以某一标准进行实际估计。
即利用已学过和掌握的计数单位、计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估计,这种估计有三种常见形式。
第一是利用计数单位进行估计。
第二是利用计量单位进行估计,如:学习了“m”和“cm”,具有这方面的空间观念后,让学生估计课桌的高、黑板的长、教室从地面到窗台的高等。
第三是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进行估计,如:已知门的高度是2m,小刚和小丽分别站在门口,根据他们头部所到门沿的位置来估计他们的高度。
7、凑整法。
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整十整百整千再计算。
8、根据位数估算。
例如:4715÷23=2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可以商2,所以商应该是三位数,于是判断商“25”是错的。
小学数学估算方法(一)进一法1、每条麻袋能装粮食75公斤,现在有1380公斤粮食,需要麻袋多少条?2、小强的妈妈准备将2.5千克香油放到一些小瓶子里去,每瓶最多可装0.4千克,共需要几个这样的小瓶?3、水果店要将130千克苹果装入纸箱,每个纸箱最多能装15千克,需要多少个纸箱?4、仓库有18.6吨水泥,现在用卡车运到工地,每辆卡车运2.5吨,需要多少辆卡车?5、爸爸给王鹏买了33个羽毛球,1盒装6个,至少要多少个盒子能装完?6、每条麻袋能装粮食5公斤,现在有48公斤粮食,至少需要麻袋多少条?7、水果店要将58千克苹果装入纸箱,每个纸箱最多能装8千克,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8、仓库有67吨水泥,现在用卡车运到工地,每辆卡车运9吨,至少需要多少辆卡车?9、小强的妈妈准备将35千克香油放到一些小瓶子里去,每瓶最多可装4千克,至少共需要几个这样的小瓶?10、学校食堂买了611千克的大米,现在要用每个只能装100千克大米的麻袋运回所有大米,食堂最少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麻袋?(二)去尾法1、每件儿童衣服要用布1. 2米,现有布17.6米,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件?2、王阿姨用25米长的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需要1.5米,那么这些丝带能包装多少个礼盒?3、张老师带100元钱去给学校买词典,每本词典18元,他能买几本?100÷18=5(本)……10(元)4、服装店做一件男上衣需要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能做多少件上衣?5、王阿姨用25米长的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需要6米,那么这些丝带最多能包装多少个礼盒?6、每件儿童衣服要用布4米,现有布29米,最多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件?7、张老师带50元钱去给学校买词典,每本词典8元,他最多能买几本?8、把11块糖分给幼儿园小朋友,每人分2块,够分给几个小朋友?11÷2=5(个)……1(块)9、做一个沙发套需要6米布,145米布最多可以做几个沙发套?145÷6=24(个)……1(米)10、某超市要为服务员做工作服,一共准备了200米布,做一套工作服要用2.25米,这些布做多能做几套工作服?(三)四舍五入法1.一个两位小数,如果取它的近似值是5.8,这个数最大是( )A、5.89B、5.84C、5.792.2458300≈( )A、255 万B、246万C、2亿3.判断对错.7□32≈7000,方框中最大能填9。
小学数学中估算的方法1.直接估算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快速估算出结果。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45×67时,可以估算为50×70=3500。
2.近似估算法:将问题中的数字调整为更容易计算的数。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26+48,可以调整为30+50=80。
3.换算估算法:将问题中的数字换算成其他更熟悉的单位。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1公里有多少米,可以估算为1000米。
4.分数估算法:将问题中的分数转化为小数或整数进行计算。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1/8+1/6,可以估算为0.125+0.167≈0.295.倍数估算法:将问题中的数字调整为其他数字的整数倍,便于计算。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3×24,可以估算为4×20=80。
6.递进估算法: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估算。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6×5×7,可以估算为6×5=30,再乘以7得到210。
7.近似数估算法:将问题中的数字调整为较大或较小的近似数,进行计算。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365/8,可以估算为360/8≈458.计算方法确定估算法: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估算。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499+313+198,可以估算为500+300+200=1000。
9.近数估算法:将问题中的数字调整为相近的数,进行计算。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7×18,可以估算为7×20=140。
10.舍入估算法:将问题中的数字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进行计算。
例如,问题要求计算7.3+2.6,可以估算为7+3=10。
以上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估算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估算出结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小学数学12个估算方法详解小学数学12个估算方法详解估算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在没有工具、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通过口头或心算的方式求出答案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题目都需要用到估算的方法来求解。
下面介绍小学数学12个估算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估算问题。
一、数轴估算法用数轴的方法来估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例如:估算3057与7999的差值。
先用数轴画出3000和8000,然后将中间的差值等分为10等分,计算出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位置的差值。
由于数轴坐标上没有刻度,在这种方法下,估算的精度通常不够高。
二、近似数保留法当题目中的数字过多时,可以用这种方法将原本复杂的数值换成一个更加简化的估算值。
例如:估算$3.68 \times4.85$的结果,将它估算为$3.5 \times 5$,得到结果17.5,与实际结果差不多。
三、同阶数相加法当两个相近的数相加或相减时,可以用这种方法将它们归为同一阶数,进而通过心算得出答案。
例如:估算$5.12+8.86$的结果,将它们归为10的倍数,即$5+9=14$,再将多出来的0加上,得出答案为$148$。
四、数位减法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个较大的数拆成多个位数的部分,再通过求和的方法进行估算。
例如:估算5781与9369的和,将他们分别拆成5000, 700, 80, 1和9000, 300, 60, 9,然后分别相加即可得到答案。
五、乘数倍数法当需要对一个数进行估算时,可以用这种方法将这个数换成一个数的乘数倍的形式。
例如:估算4231的一半,可以将4231换成2的倍数,即估算$4000 \div 2$,得到2000与21的一半,即10.5,于是答案为2051.5。
六、小数位数法当需要将一个数字进行保留小数时,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估算。
例如:估算$2 \div 3$的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将他们两个数所占的位数加起来,得到第3位为1,于是得到结果为0.67。
小学数学12种“估算方法”详细解析!估算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不使用准确计算的情况下,通过近似计算得到一个大致的答案。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种估算方法,下面将详细解析其中的12种方法。
1.位数估算法:这是一种简单的估算方法,适用于较大的数。
例如,如果要估算3947+2389的和,可以将这两个数的最高位数相加,即3+2=5、因此,估算出的和应该在5000左右。
2.相近数估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两个数相差不大的情况。
例如,要估算7389-3274的差,可以将两个数相近的部分先相减,然后再根据两个数相差的部分进行调整。
在这个例子中,先估算出7000-3000=4000,然后再根据两个数相差的389和274进行调整,得出最终的估算结果。
3.半数位估算法:这是一种适用于两个接近的数相加的方法。
例如,要估算573+624的和,可以将这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即3+4=7,然后将结果加到两个数的十位数上,得到57+62=119、这种方法可以在不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估算出两个数的和。
4.调整数估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两个数相减的情况。
例如,要估算972-357的差,可以先对两个数进行调整,使得相减的过程更容易。
在这个例子中,将972减去357的百位数得到600,然后再将972中的百位数减去357中的百位数,得到9-3=6,最后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到600+6=606、因此,估算出的差应该在600左右。
5.完全数估算法:这是一种适用于两个接近的数乘积的方法。
例如,要估算48×5的积,可以将48近似为50,然后将50和5相乘,得到250。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估算出两个数的乘积。
6.四舍五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数进行近似估算的情况。
例如,要估算1287÷9的商,可以先将1287四舍五入到1300,然后再将1300除以9,得到144、这种方法可以在不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估算出两个数的商。
小学数学估算(汇总8篇)小学数学估算第1篇即利用已学过和掌握的计数单位、计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估计,这种估计有三种常见形式。
第一是利用计数单位进行估计。
第二是利用计量单位进行估计,如:学习了“m”和“cm”,具有这方面的空间观念后,让学生估计课桌的高、黑板的长、教室从地面到窗台的高等。
第三是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进行估计,如:已知门的高度是2m,小刚和小丽分别站在门口,根据他们头部所到门沿的位置来估计他们的高度。
小学数学估算第2篇“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怎么样教?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
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
(板书:估算)师: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怎么去估算?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生4:估算有什么用?生5:估算用在哪里?师: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课件:生:选A。
课件: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汇报并板书:生1:300×6=1800小估生2:400×6=2400大估生3:350×6=2101中估生4:300×7=2101大小估生5:300×6+300=2101凑、调估生6: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生1: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
师: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小估。
生哈哈乐。
师: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
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小估。
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
师: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2:大估。
师: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大估。
小学数学12种估算方法详细解析小学数学中的估算方法是指在进行计算时,通过一些近似的方式得到一个大致的结果。
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题目,估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计算步骤,并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解析小学数学中常用的12种估算方法。
一、近似数法:近似数法是指将一个数近似为另一个数,便于计算。
常用的近似数法有:1.相邻整数法:将一个数近似为与它最接近的整数。
2.相邻整十、整百法:将一个数近似为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例如:二、舍去法:舍去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舍去一部分数位,以简化计算并得到近似结果。
常用的舍去法有:1.舍去个位法:将个位数舍去,只保留十位数及更高位数。
2.舍去十位以下法:将十位以下的数舍去,只保留百位数及更高位数。
例如:将65近似为60,将286近似为200。
三、根数法:根数法是指通过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根数相加或相乘的方式,得到一个近似结果。
常用的根数法有:1.拆成9和1法:将一个数拆成9和1相加或相乘。
例如:将37拆成30和7相加:30+7=372.拆成10和1法:将一个数拆成10和1相加或相乘。
四、倍数法:倍数法是指将一个数按照一些倍数进行计算,得到一个近似结果。
常用的倍数法有:1.乘2法:将一个数乘以2得到一个近似结果。
例如:将25乘以2得到的近似结果是50。
2.除2法:将一个数除以2得到一个近似结果。
五、逼近法:逼近法是指通过逐步逼近的方式,得到一个近似结果。
常用的逼近法有:1.整十逼近法:将一个数逐步逼近到最接近的整数。
六、调整法:调整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在一些步骤中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便计算更加简化。
常用的调整法有:1.四舍五入法:将一个数按照四舍五入的规则调整到最接近的整数。
2.多舍少取法:将一个数按照多舍少取的规则调整到最接近的整数。
七、合并法:合并法是指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规则合并,以便计算更加简化。
常用的合并法有:1.合并同类项法:将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以简化计算。
小学数学估算方法小学数学估算方法主要是指在没有计算工具的情况下,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近似计算数值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估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题目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值感知能力。
一、数值估算法:1. 数位估算法:对于整数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保留有效位数,将多位数简化为只有一位或少数几位进行估算。
例如:57 + 39 ≈60 + 40 = 100249 - 93 ≈200 - 100 = 1002. 相邻数估算法:在数轴上找到与问题中的数接近的两个相邻数,然后用这两个数进行估算。
例如:83 + 27 ≈80 +30 = 110452-149 ≈450-150 = 3003. 翻倍估算法:对于乘法和除法,我们可以利用翻倍的方法来进行估算。
例如:35 ×24 ≈30 ×20 = 600800 ÷40 ≈800 ÷50 = 164. 适当移位估算法:对于小数位数多的数,我们可以适当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将问题简化为整数的估算。
例如:38.9 + 32.7 ≈40 + 30 = 700.64 ×25 ≈0.6 ×20 = 12二、数量级估算法:1. 数目估算法:通过观察问题中的数量,找到与之类似的已知数目进行估算。
例如:图书馆里有几千册图书,几十台电脑。
一辆巴士可以坐几十个人,一架飞机可以坐上百人。
2. 时间估算法:通过时间的长短来近似估算事件的数量或数值。
例如:自行车骑行1分钟可以骑行大约1公里。
高铁每小时运行速度大约300公里。
三、面积和体积估算法:1. 矩形估算法:通过比较矩形的长宽来估算面积或体积。
例如:一个长宽比为3:2的矩形,面积大约是长和宽相乘的一半。
2. 单位面积估算法:通过观察单位面积的数量,估算整个面积或体积的数量。
例如:图示中有5个特定单位的正方形,整个图形大约有15个单位的正方形。
这些估算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估算方法详解小学数学估算方法是指通过对数值的合理逼近和调整,得出一个接近准确答案的计算方法。
在小学阶段,掌握好估算方法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小学数学估算方法。
一、精确数的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是一种简单的估算方法。
当一个数后面的数字大于等于5时,就把这个数加上1;当一个数后面的数字小于5时,就直接舍去。
比如,如果一个数是3.8,那么就可以估算成4。
这种方法适用于整数和小数的各种运算。
二、整数的近似数法近似数法是指把一个数估算为整数。
对于一些较大的数,可以通过近似数法来进行估算,便于计算和理解。
比如,要计算12.8÷3.2,可以把12.8估算为13,3.2估算为3,那么12.8÷3.2就可以近似为13÷3=4。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加快计算速度,同时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三、调整法调整法是指通过改变被除数和除数,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比如,要计算76÷12,可以先将76调整为80,12调整为10,得到80÷10=8,然后再通过调整前后的差值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答案。
这种方法在计算除法和乘法时都有应用。
四、对比估算法对比估算法是指通过对比两个数的大小来进行估算。
比如,要计算67×18,可以近似地计算为70×20=1400。
通过对比估算,可以得到一个接近准确答案的估算值。
五、数位估算法数位估算法是指通过调整被运算数的位数来进行估算。
比如,要计算93+85,可以把93估算为90,85估算为90,然后进行估算,得到90+90=180。
通过数位估算,可以加快计算速度,同时也能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估算结果。
六、面积估算法面积估算法是指通过对图形的面积进行估算来进行计算。
比如,要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图形,然后对每个简单图形的面积进行估算,最终得到整个图形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优秀3篇估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过程:1、在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算得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2、出示主题图。
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怎样快速口算出一个大概的结果。
3、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汇报,归纳。
5、完成P31页做一做。
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小结:我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可有不同的方法,在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一个精确的数时,就可以通过估算算出一个大概的数。
6、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7、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8、完成练习六第3题,学生交流汇报。
数学估算教案篇二一、说“教材分析”“数学与购物”是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
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更好体会到“数学缘于生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真正做到“数学为我所用”。
估算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前几册的学习,对估算意识、方法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估算费用”,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因此,教材一开始就创设了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提供了所购物品的价格表,提出“估计花了多少钱”这个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5种不同的估计策略,其目的有二:一是对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二是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关于小学阶段的估计与估算内容一年级上册:估计:了解“同样多”、“少”、“多”——建立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P5一年级下册:估计:1、估一堆物体的数量P15;2、会在具体情境中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明数的大小关系P16。
估算:没有具体的要求,但在计算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比大小的题目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P17。
如:强化对算理的理解36+3○66和78-50○73,强化对进位和退位的认识85+9○84和41-5○46。
二年级上册:初步体会估算的意义,掌握百以内的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P27。
——估算的目的是在难以口算出正确结果而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很精确的情况下,把运算中的数估计成一个与它比较接近而又能通过口算算出结果,从而使计算简化。
因此,估算的方法有多样,如52+39,估算时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把52看成50,二是把39看成40,三是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
因为一年级已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而三种方法中,没有优劣之分。
但估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时,则有哪一种更合理的区分。
如:①二(1)班图书角有连环画52本,故事书39本,两种图书大约一共有多少本?②学校有两间阅览室,其中一间有52个座位,另一间有39个座位,两间阅览室能同时容纳80人吗?90呢?100呢?③小丽要一套衣服,上衣是52元,裙子是39元,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带100元够吗?二年级下册:估计:近似数P43、P44估算:P46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万以内加减法估算三年级上册估算:1、P60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三位数加减法估算,会根据题意将结果估大或估小。
2、P6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同样要注意,由于目前只掌握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所以,在估算时也是把两、三位数看作整十、整百数来算。
三年级下册1、P77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学生已掌握的相关口算包括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估 算
知识链接
取近似值的方法除了常用的四舍五入法外,还有去尾法和收尾法(进一法)。
其方法一般是计算出准确值再按要求取近似值。
还有两种:(1)省略尾数取近似值,即观其“大概”; (2)用放大或缩小的方法来确定某个数或整个算式的取值范围,即估计范围。
这就是估计与估算,估计与估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算法,在生活实践和数学解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去尾法和收尾法(进一法)
例1、某飞机所载油料最多只能在空中连续飞行4时,飞去时速度为900千米/时,飞回时速度为850千米/时。
问:该飞机最远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精确到1千米)
例2、某人执行爆破任务时,点燃导火线后往70米开外的安全地带奔跑,其奔跑的速度为7米/秒。
已知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112米/秒。
问:导火线的长度至少多长才能确保安全?(精确到0.1米)
二、放缩法与省略尾数法
例3、有三十个数:1.64,1.64+301,1.64+302,……1.64+30281.64+30
29,如果取每个数的整数部分(例如:1.64的整数部分是1,1.64+30
11的整数部分是2),并将这些整数相加,那么其和是多少?
分析:关键是判断从哪个数开始整数部分是2
例4、 A=12345678910111213÷31211101987654321,求 A 的小数点后前3位数字。
分析:本题可以采用取近似值的办法求解,还可采用放缩法估计范围解答的。
例5、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十三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数是12.43。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它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什么?
分析:小明的答案仅仅是最后一位数字错了,那么正确答案应该在12.40与12.50之间。
原来13个数的总和最小应该是12.40×13=161.2,最大应该是12.50×13=162.5之间,从而可求出这 13个自然数的总和,从而知道正确答案
例6、 已知:S=1991
11982119811198011+⋯⋯+++,求S 的整数部分。
分析与解:如果我们能知道分母部分最小不小于几、最大不大于几,就能知道它的值在某个范围内。
当这个范围很小时,就容易判断出s 的整数部分了。
练习
一、基本题
1、(1+9219)+(1+9219×2)+(1+9219×3)+……(1+9219×10)+(1+92
19×11)的结果是x ,那么,与x 最接近的整数是多少?
2、求算式0.1234……5051÷0.5150……4321的小数点后前二位数字是多少?
3、为了修水电站,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河道中投入300米3石料,以截断河流。
如果每台大型运输车一次可运石料17.5米3,那么为保障一次截流成功,至少需多少台运输车?
4、用5米长的花布做上衣,已知每件上衣需用布2米,求这块布料可以做几件上衣?
5、小华在计算一道求七个自然数平均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的题目时,将得数最后一位算错了。
他的错误答案是21.83,正确答案应是多少?
6、求下式中S的整数部分:
二、综合题
7、 计算:
(提示:注意385= 5×7×11,可以先用乘法分配律化简,再估算。
)
三、思考题:8、在1,21,31,……,
991,1001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得它们的和大于3,至少要选几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