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区通讯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41
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概况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将计算机、通信设备、监控设备等进行有序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通讯网络系统。
它是现代化办公环境中的重要设施,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加强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某大型企业的综合布线工程进行设计,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提供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通讯网络系统。
二、项目需求1. 网络数据传输: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2. 电话通信:IP电话、传统电话;3. 监控系统:监控设备联网;4. 会议系统:多媒体会议设备的联网通讯;5. 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类设备的联网通讯。
三、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1. 网络数据传输(1)有线网络布线方案公司办公楼内所有办公区域需要进行有线网络的布线连接,考虑到稳定性和传输速度,建议采用双绞线布线。
根据实际需求,可分为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两种规格。
采用屏蔽双绞线可有效减少外界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建议将网络中心交换机布放在办公楼的机房,通过光纤连接各楼层的交换机,实现整个楼宇的联网。
同时,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建议在每层楼的主干线路上设置备用线路,一旦主干线路故障,备用线路能够自动切换,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2)无线网络覆盖方案对于一些移动办公区域,如会议室、休息室、走廊等,需要进行无线网络覆盖。
在设计无线网络时,需要考虑覆盖范围、信号强度、信道干扰等因素。
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可以采用定向天线或者扩散天线的方式,通过合理布设AP(接入点),实现整个办公楼的无线覆盖。
2. 电话通信(1)IP电话系统设计IP电话是目前企业通信系统的主流,它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语音通讯,不仅通话质量好,还能够实现多种高级功能,如呼叫转移、语音信箱等。
IP电话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通话需求、通话质量、系统扩展性等因素,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IP电话系统。
建议采用带宽自适应的SIP协议,可以在保证通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的网络资源利用。
通信工程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1. 确定布线方案在施工前,需要对整个通信工程的布线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根据建筑结构、通信设备的布局和使用需求,确定各个房间和区域的布线走向、布线长度和布线规格,确保整个布线系统能够满足通信设备的连接需求。
2. 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布线方案的需求,采购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通信设备和材料。
主要包括网线、光缆、配线架、配线盒、接头盒等各种布线配件及工具设备。
3.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布线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布线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施工流程。
包括布线走向、布线路径、布线方式、布线标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4. 现场勘察和测量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了解建筑结构、布线走向、设备位置等情况,为布线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二、施工过程及要点1. 确定布线走向及路径根据现场勘察和施工方案,确定各个房间和区域的布线走向及布线路径,保证布线系统的连续性和通达性。
2. 整理和准备材料将采购的通信设备和材料整理好,按照布线方案的需要准备各种布线配件、工具和设备。
3. 清理施工现场在施工前,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资料和材料的安全和整洁。
确保施工现场的通行和作业空间。
4. 进行布线施工根据布线方案和施工流程,进行布线施工。
包括网线铺设、光缆引入、配线架安装、配线盒设放、接头盒安装、线缆连接等工作。
5. 质量控制和检测在布线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
包括布线连接的牢固性、通信设备的连接质量、连接线的阻抗匹配等方面的检测。
6. 进行系统调试在布线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和功能检测。
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完成工程验收在系统调试后,进行整个通信工程的验收。
确保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后的收尾工作1. 整理施工现场在通信工程布线施工完成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
清理施工材料和工具,恢复施工现场的原貌。
2. 编制施工记录对整个通信工程布线施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某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各种网络设备提供了稳定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能力。
本文将为某工程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一个全面有效的方案,旨在满足该工程的需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2. 需求分析在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该工程的需求。
根据与业主的沟通和现场勘测,我们总结了以下需求点:•数据传输: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网络通信,满足工作中对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设备连接:支持多种设备的连接,包括计算机、电话、监控摄像头等,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全面覆盖和设备间的通信。
•扩展性:布线系统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工程的扩建需求。
•可管理性:布线系统应易于管理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成本效益:方案应在保持良好性能的同时,尽量控制成本,为业主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3. 设计方案3.1 基础设施布线根据工程规划和需求分析,我们将采用层次结构设计的方式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具体布线方案如下:•主干干线布线:根据建筑结构和设备分布,确定主干干线布线路径,一般集中于建筑物主要走廊和隧道。
主干干线应采用高级别的双绞线或光纤线缆,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和长距离传输的需求。
•水平干线布线:水平干线布线将主干干线与各个终端设备连接起来,一般位于各个楼层的走廊或天花板。
水平干线应采用低级别的双绞线或光纤线缆,以满足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
•楼内布线:楼内布线将水平干线与各个终端设备连接起来,一般位于各个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
楼内布线应采用双绞线或光纤线缆,以满足办公设备的数据传输和通信需求。
3.2 设备选择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建议选择以下设备:•交换机:选择具备足够端口数量和高吞吐量的交换机,以满足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
•光纤收发器:选择高性能的光纤收发器,以支持长距离传输和高速数据传输。
•数据配线架:选择具备良好绝缘性能和接线容量的数据配线架,以确保终端设备的连接安全和灵活。
第1章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方案1.1系统概述近年来智能建筑的蓬勃发展,给学校、工厂、机关、公司等许多场所带来便捷的信息资源,所以迅速、准确地在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进行传递成为信息发展趋势。
因此,神州厂区弱电项目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配置通讯系统,并根据需求配制各种配线系统。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共享的逐渐形成,综合布线对于一个现代化常去来说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系统了。
本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与职能分布,以及具体的网络需求分析,就整个项目的综合布线作了具体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力争做到在尽可能减少一次性投资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价比好、使用开放式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信息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配线网络或电信线路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缆线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由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配线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安装,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的神经中枢,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本方案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今后的系统扩充、可靠性、易维护、易管理等问题。
1.2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过去,建筑物内各子系统均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但随着通信事业和电脑系统的高速发展,传统布线已不适应通信和电脑对传输线路的需求。
具体表现为:※协调性差。
各子系统专业设计,在线路路由上过多牵制,管线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重复投资。
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兼容性差各子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线路管理和维护的不便。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三篇篇一:智能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前言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召唤,迫使现代建筑观念不得不更新。
各种电话,计算机网络、空调、保安监控、消防等系统,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布线,使得整个大楼很难管理,也很难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且会招来许多的麻烦。
例如:房间里没有必要的信息插座,天花板承受的电缆布线重量过大。
线缆通道过窄,弯道过多,线缆很难通过。
没有安放布线系统的设备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若需要移动,增加和改变通信电缆时,往往必须在墙上钻孔,铺设新的线缆。
这不但费时费工,而且会破坏大楼的美观和强度。
因此,在设计大楼时,必须十分重视对大楼的各种布线统一规划。
按照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规范化布线。
智能大楼的建设,应注重这些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且应与大楼的建筑设计同步进行。
另外还应给这些基础建设留有相应的经费预算。
本方案以智能大楼的基本要求为基础,对布线系统提出总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项目总述1、布线系统需求分析2、设计目标根据智能大楼的建筑分布、环境要求,“定制性”设计本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设计贴切配合用户特点,旨在建立高技术起点、高品质、开放性的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集成视频、话音、和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功能;此外,本系统设计中应结合用户提出的性能价格比、安全性、扩展性的选择考虑。
具体达到下列目标:--标准化的网络系统本设计中各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和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多厂牌产品的支持能力。
--系统冗余及强大的扩充性配合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国际标准布线方案,兼容目前需求和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扩充能力。
--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的相互连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外部网络的连接。
--高速的传输速率建立起100MBps的计算机网络并提供通信介质上的622MBps传输潜力,使未来能弹性提升为155M、1000M高速网络,以满足未来网络技术及业务发展的需求。
--完备的网管功能由中心网管工作站,即可充分掌握及管理整个网络的运转状态,易于维护且可保证网络的安全。
某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某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综合布线是一个涵盖信号,数据和电源等基础设施的容量管理,让它们从网络设备到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终端设备以高效、安全地方式传输的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通常包括传输媒介,连接器,专业的机房设备和配件。
本文将对一项某工程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项目背景某工程是一家科技型公司位于市中心,包括五个楼层,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
该公司拥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需要使用高速,可靠和安全的网络。
同时,该公司还需要提供无线网络接入,因为许多员工移动办公。
二、需求分析1. 建设每个部门的网络架构,同时确保内部网络可互访,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2. 为每个楼层提供无线网络覆盖,包括公共区域和私人办公室。
3. 全面部署监控系统,满足安全方面的要求。
三、系统设计1. 传输媒介综合布线系统传输媒介的选择关系到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
根据上述的需求分析,我们选择Cat 6A无屏蔽双绞线作为主要传输媒介。
Cat 6A无屏蔽双绞线具有卓越的带宽和传输速度,是支持千兆以太网网络的最佳选择。
2. 连接器连接器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选择了品质优良的支持Cat 6A无屏蔽双绞线的连接器。
由于员工对于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选择的连接器也可以支持未来的网络升级。
3. 专业的机房设备和配件我们选择高品质的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以保持网络的高速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将定期检查服务器和硬盘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们还会提供适当数量的机架和机架配件,以支持设备的安装和管理。
四、实施计划该项目将分为四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时间表和质量标准。
第一阶段:设计和规划。
负责人将根据以上需求分析,制定具体细节的蓝图和系统规划,明确建设阶段,分配责任和时间计划。
第二阶段:材料采购和设备调试。
我们将根据需求分析购买适当的设备和配件,进行设备的调试测试,验证它们的可靠性和互操作性。
第三阶段:综合布线系统建设。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厂房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厂房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其设计、施工与后期维护对于保障厂房内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至关重要。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完整、高效、可扩展的综合布线系统,以满足厂房内不同区域的通信需求,提升厂房的信息化水平。
二、设计原则1.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布线系统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通信需求。
2.稳定性:确保布线系统稳定可靠,减少故障率,保障通信的连续性。
3.安全性: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4.可扩展性:设计灵活,方便未来进行扩展和升级。
5.易维护性:布线系统结构清晰,便于后期维护和管理。
三、需求分析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我们对布线系统的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
厂房内主要包括生产区、办公区、仓储区等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通信需求。
生产区需要支持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对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办公区需要实现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和内部通信,支持多种办公设备的使用;仓储区则需要支持无线覆盖和移动设备的接入,方便员工进行移动办公和库存管理。
四、系统架构设计本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以中心机房为核心,通过主干光缆连接各区域的汇聚点,再由汇聚点通过水平线缆连接至各个终端设备。
系统架构分为三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核心层:位于中心机房,由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组成,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路由功能。
2.汇聚层:设置在各区域的汇聚点,通过光缆与核心层连接,实现数据的汇聚和转发。
汇聚点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配线架和交换机等设备。
3.接入层:通过水平线缆连接汇聚点与终端设备,为厂房内的各种设备提供网络接入。
接入层采用六类或超六类网线,确保传输性能的稳定性和高速性。
五、点位规划与布局根据厂房的平面布局和通信需求,我们对点位进行了合理规划。
工业园区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备以下特点:透明性:能够支持目前所有的标准,如电话通信、数据传输及视频应用(IEEE、ITU-T、ANSI 等)。
适应性:具有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余地,比如办公自动化及星型高速网络应用。
灵活性:由于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统一的配线网络,即统一的传输媒质(双绞线和光纤)来支持所有类型的通信系统,所以使得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或安装新的终端设备。
概述本园区采用满足ISO/IEC11801超五类标准的台湾康宝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大楼内话音、数据及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媒体,采用标准的网络建设和INTERNET接入,实现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应用发展模式;采用网络操作系统和平台并存的模式,考虑到现代化办公环境对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需求在布线方面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易扩容、面向未来的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
1.设计要求(1)园区综合布线系统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和图像传输系统。
支持含千兆以太网及异步传输模式(A TM)等在内的多种网络系统。
(2)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的有:电话通信系统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布线;并可与外部公用网络进行连接。
(3)满足大楼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要求。
(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全模块化结构,方便系统的扩展;并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当以后系统更改、设备移位时,不必重新布线,只须在相应的配线架上跳线即可。
(5)本工程布线系统是树状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
通过跳线实现与不同的网络设备互连。
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
2.设计目标本布线系统的设计,旨在建立一个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实用性,可扩充性,经济性及安全性的高品质的集语音通信、数据、通信于一体的综合布线系统,并可达到下列目标:标准化的网络系统,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和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多种品牌产品的支持能力。
某公司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 概述本文档将介绍某公司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将公司内部的电信、数据通信等网络通过一体化的布线系统进行有序管理和组织。
一个好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公司网络传输效率、降低故障率,并满足未来网络扩展的需求。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支持高密度和高速数据传输;•具备灵活可扩展性,满足未来公司网络扩展的需求;•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考虑成本效益,提供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
3. 设备选型以下是某公司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主要设备的选型:3.1. 交换机•厂商:Cisco•型号:Catalyst 9000系列•特点:高性能、高可靠性、支持模块化扩展、提供完善的安全措施3.2. 光纤跳线•厂商:Corning•类型:OM4多模光纤跳线•特点:高带宽、低插入损耗、抗干扰能力强3.3. 网络线缆•厂商:Panduit•类型:Cat 6A双绞线•特点:高传输速率、抗干扰性强、支持长距离传输、可扩展性好4. 设计方案某公司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布线结构本设计方案采用星型布线结构,即将每个工作区的网络设备通过跳线连接到中央交换机上。
这样可以提供高效的网络连接,并方便故障排除和维护。
4.2. 布线路径合理规划布线路径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和网络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布线路径:•数据中心:从数据中心出发,通过垂直布线到达每个楼层的主交换机。
•楼层布线:每个楼层的主交换机通过水平布线到达每个机房或工作区。
•机房布线:机房内部的终端设备通过水平布线连接到机房的交换机。
•工作区布线:工作区内的终端设备通过水平布线连接到工作区的交换机。
4.3. 网络安全为了保障网络安全,我们在设计方案中考虑以下措施:•交换机配置安全ACL(Access Control List)规则,限制网络访问权限;•使用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技术,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提高网络安全性;•配置网络设备的防火墙功能,过滤和检测恶意流量;•定期更新网络设备的固件版本,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工厂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综合布线工程的建设将成为工厂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将工厂内的各种电力、信号、网络、照明等线路进行规范化、整合化管理,以提高工厂的安全性、灵活性和效率。
二、项目概述本工程为某工厂新建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包括电力线路、信号线路、网络线路以及照明等内容。
1. 电力线路电力线路是工厂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厂的正常运行。
因此,电力线路的规划和布线需要充分考虑工厂的用电需求、负载情况以及安全指标要求。
2. 信号线路信号线路主要用于工厂内各种传感器、控制元件的连接,其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对工厂的自动化设备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信号线路的布线中,需要考虑信号传输距离、传输速度、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3. 网络线路随着工厂信息化程度的提升,网络线路的规划和布线变得尤为重要。
工厂的生产管理、数据采集、设备监控等大量场景需要依赖网络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因此,在网络线路的规划中,需要考虑工厂的网络规模、数据传输速率、网络安全等因素。
4. 照明照明是工厂内部环境舒适度和视觉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照明布线中需要考虑工厂的照明需求、照明亮度、节能节电等因素。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前准备(1)确定项目范围:确认电力线路、信号线路、网络线路以及照明等布线范围,并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规划。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范围和施工要求,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工程进度、施工顺序和安全措施。
(3)采购材料:根据施工计划,采购所需的电缆、接头、插座、开关、管道等材料。
2. 施工流程(1)电力线路施工- 安装电缆:根据电力线路布局,进行电缆敷设和固定,确保电缆线路的整齐、明确、固定。
- 安装配电箱:根据用电负载情况,安装配电箱并连接各个电路。
- 接线测试:进行电缆接头的接线连接和测试,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可靠。
(2)信号线路施工- 安装传感器:根据信号线路布局,安装各种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并连接信号线路。
常熟厂区综合布线施工方案1. 引言综合布线是现代厂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数据通信、电力供应和安全监控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常熟厂区综合布线施工方案,包括布线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以实现厂区内各系统之间的高效通信和稳定运行。
2. 布线设计在常熟厂区综合布线施工中,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首先,需要对每个系统(如数据通信、电力供应和安全监控)的布线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确定每个区域的布线类型和规格。
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保留一定的冗余空间。
在布线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合理规划布线路径,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材料选择在常熟厂区综合布线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布线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数据通信方面,应选用高品质的网络线缆和配件,如光纤和高速网络线缆。
在电力供应方面,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良好电气性能的电缆和配电箱。
在安全监控方面,需要选择抗干扰性强且信号传输稳定的监控线缆和摄像头。
此外,还要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与实际设计要求相匹配。
4. 施工流程常熟厂区综合布线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时间计划。
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预埋和走线,保证线缆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接下来,进行线缆的切割、接头和焊接等工作。
最后,对整个布线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每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质量控制常熟厂区综合布线施工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线缆的安装质量和连接可靠性。
同时,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以发现并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
在施工完成后,还要进行整体的验收测试,确保布线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6. 总结通过对常熟厂区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布线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是构建高效、稳定布线系统的关键因素。
厂区综合布线技术方案一、引言厂区综合布线技术方案是在工业环境中实现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网络连接的关键性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针对厂区综合布线的技术方案,旨在提供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厂区布线需求。
二、技术方案概述本技术方案基于综合布线的思想,采用分布式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布线方案,通过合理规划布线路径,将不同的设备和系统连接到中央控制中心。
三、布线环境分析考虑到工业厂区环境的复杂性,需要详细分析布线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环境温度和湿度:厂区环境通常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布线材料和设备要能够适应此特殊环境。
2.防尘和防水能力:布线系统应具备一定的防尘和防水能力,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电磁干扰:厂区内可能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源,布线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4.布线范围和设备数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布线范围和需要连接的设备数量。
四、布线设计方案在布线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布线路径规划:根据设备的位置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布线路径,避免布线交叉和过长路径。
2.网络拓扑结构:选择适当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星型、总线型或者环型拓扑结构,以及层次化的拓扑结构。
3.网络设备选择:选择适用于工业环境的防尘、防水、抗干扰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
4.电缆选择:选择适用于工业环境的高质量电缆,如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并确保电缆长度和性能满足需求。
5.安全性设计:在布线设计中,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使用网络安全技术,如VPN和防火墙,保护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安全。
五、布线施工与维护布线施工是整个布线方案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过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布线施工,确保布线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2.标识和记录:对每条布线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后期维护和故障排除。
3.维护计划: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检查电缆连接、设备状态和软件升级等。
4.故障排除:建立故障排除机制,及时解决布线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制造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I. 前言综合布线设计是制造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涉及到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电力、通信和数据传输等方面,对于保障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制造厂综合布线设计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套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以期为制造厂建设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II. 制造厂综合布线需求分析在进行综合布线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制造厂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以下是对制造厂综合布线需求的分析:1. 电力布线需求制造厂通常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包括生产线、设备和照明等。
因此,电力布线需要考虑电源容量、线路规划和安全等因素。
2. 通信布线需求现代制造厂的管理和生产依赖于各种通信设备,如电话、网络和监控系统等。
因此,通信布线需要充分考虑信号传输距离、网络拓扑结构和设备分布等因素。
3. 数据传输布线需求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产生大量数据,需要通过数据传输进行处理和管理。
数据传输布线需要考虑数据传输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III.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1. 电力布线设计方案为满足制造厂的电力需求,制造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考虑:(1)电源容量规划:根据制造厂的用电负荷和未来的扩展计划,合理规划电源容量,确保稳定供电。
(2)线路布置:根据制造厂的布局和设备分布,设计合理的线路布置,最大程度减少电力线路的长度和损耗。
(3)安全保护:在电力布线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安全保护,包括使用安全电缆、标识警示和合理的接地等。
2. 通信布线设计方案制造厂的通信布线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考虑:(1)信号传输距离:根据制造厂的面积和通信设备的分布,设计合理的信号传输距离,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2)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制造厂的网络需求和设备数量,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或总线型等。
(3)设备分布:根据制造厂的布局和通信设备的使用需求,合理分布设备,最大程度减少通信线路的长度和干扰。
3. 数据传输布线设计方案制造厂的数据传输布线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考虑:(1)传输速度:根据制造厂的数据传输需求,选择适当的传输介质和设备,以达到所需的传输速度。
厂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设计原则实用性原则采用成熟的、经实践证明其实用性的技术。能满足现行业务的管理,并适应将来业务发展的要求。可靠性原则设计详尽的故障处理方案,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选用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应具备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以维持系统的先进性。标准性和开放性原则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采用开放式系统体系结构。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选用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应具备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以维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原则系统应具有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以满足用户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保密性等要求。扩展性原则在用户业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系统应可不断升级和扩充,保证系统可用。经济性原则系统在保证性能强大、先进的同时应考虑经济性,选用具有最佳性价比的产品。在系统设计时,针对上述几项原则进行综合考虑。系统任务本系统涵盖计算机网络、语音电话、有线电视、闭路视频监控四部分。其中:计算机网络部分需综合考虑部分单位的特殊网络需求,分为内网和外网两部分,因此,网络部分采用两套布线系统,两网之间实行完全的物理隔离。1. 网络布线系统1.1 可行性分析该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体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网,另外一个是外网。内网、外网主要是提供内部人员的网络办公环境。其中内网是指各进驻部门办公应用的特殊需求。外网是指连接互联网。针对部分部门的特殊网络需求,该工程中有特殊需求的单位网络布线系统分为内、外网络两部分。两部分在物理结构上实行完全隔离。系统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条件:A.双绞线设备端口至终端端口距离不得超过94米;B.数据传输的带宽在水平区小于等于155Mbps;依据该建筑特点的分析,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主线采用光纤接入,分支线路采用非屏蔽双绞线直接端口到端口。所有端口连线长度都没有超过94米,均符合EIA/TIA 568标准。1.2 机房位置确立依据网络设备安装相关要求,为了使网络运行稳定、维护便捷,该大楼每单位均已由甲方合理妥善地设计了网络机房,本次施工均按贵方提供的建筑图纸所标机房位置执行。1.3 垂直主干系统主干网络垂直干缆设于中心机房内,每层引出后与水平线槽相连。垂直线缆采用PVC套管暗敷。如主干采用分单位单独光缆接入形式,则不存在垂直主干系统。示意图如下:1.4 水平干线系统各楼层水平线槽沿墙体底部和地面暗敷到各个办公室信息点。必要时由墙面开孔进办公室,所有插口全部延伸至办公桌下部。示意图如下:1.5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1.6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RJ45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底边距地板水平面30cm。如下图所示:1.7 材料的选型该工程数据传输线缆主线缆采用光纤传输,分支线路采用联通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此线符合EIA/TIA 568的标准,它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在150米范围内以标准10Mbps的传输速率,在100米范围内保证155Mbps的传输速率。此外它也可以传输各种70V直流电压及在相应的距离下传输10MHZ及100MHZ频率以内的弱电信号。信息地插及电话、有线电视地插选用一舟系列。1.8 信息点位置确定及数量按需方要求,具体安装位置按需方出具的装修图纸确定。2. 语音电话布线系统语音电话线路敷设与网络线缆同行,实用点按需方图纸确定,备用点按需方要求确定3.有线电视布线系统系统规划有线电视点位需方确定,采用同轴电缆传输。线路敷设与网线同行。4.网络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4.1 系统划分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目前国际流行的TCP/IP为基础,采用OSI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保证以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能互连互通、互操作,为挑选性能价格比好的设备创造条件;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这种设计思路能够更好地体现信息化、现代化的独特之处。在本方案中,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规划为:按物理结构划分:可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完全分开。按网络层次分:可分为分布层和接入层。分布层分布层是网络核心层与接入层的分界点,分布层扮演许多角色,包括由于安全性原因控制对资源的访问,分布层可以配置为VLAN之间连接的路由,汇总接入层的路由。设计时考虑分布层与核心层有冗余的链路。接入层接入层为用户提供在局部网段访问互连网络的能力,直接与桌面计算机接入。实现VLAN划分与安全控制。这种层次型的结构,不仅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而且可以滤除网络主干上不必要的流量,并为网络管理与运行维护提供良好的基础。4.2 网络设备选型在前述综合布线系统中内网、外网中共设有360个数据点,目前接入层交换机的端口数与信息点数按1:1的比例配置。选用H3C S1224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千兆光纤与汇聚层交换机实现2Gbps全双工上行链路,同时为桌面提供10/100/1000Mbps的交换速率。在各个会议室为外网配置相应的无线接入设备,方便无线用户的接入。同时选用一台H3C S5024E交换机用来连接所有外网使用的S1224交换机。路由选用H3C ER5100。同时,针对各单位相对需要独立和物理分割的特殊网络需求,采用S1224交换机作为各内网接入层交换机。组网应用图如下:4.2.1 H3C ER5100ER5100是H3C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千兆下行路由器,它主要定位于以太网/光纤/ADSL接入的SMB市场和政府、企业机构等网络环境。 ER5100采用专业的64位双核网络处理器,主频高达500MHz,并且支持丰富的软件特性,如IP<->MAC 地址绑定,ARP防攻击,流量限速等功能。它是H3C ER系列路由器中的中高端产品。高处理性能ER5100采用64位双核网络处理器,主频高达500MHz,处理能力相当于1GHz 的专业网络处理器,同时配合DDRII高速RAM进行高速转发,可以达到双WAN口200M的线速转发。●IPSec VPNER5100支持标准的IPSec VPN,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WEB配置实现点对点之间的安全的VPN连接,最高支持168位的3DES加密;同时H3C结合国内用户的组网特点在ER5100上同时支持通过域名方式配置IPSec VPN连接和NAT-T的NAT 穿越功能。●多局域网功能(VLAN)ER5100支持多局域网功能,可以方便的划分局域网为多个网段,降低广播域和ARP病毒的影响,针对每个局域网可以配置单独的DHCP Server和防火墙规则,ER5100最多可同时支持16个内部局域网。●ARP病毒双重防护ER5100通过IP<->MAC地址绑定功能,固定了网关的ARP列表,可以有效防止ARP欺骗引起的内网通讯中断;此外ER5100毫秒级的免费ARP的定时发送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局域网PC中毒后引发的ARP攻击。●网络流量限速BT,迅雷等P2P软件对网络带宽的过度占用会影响到网内其他用户的正常业务,ER5100通过基于IP或基于NAT表项的网络流量限速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单台PC的上/下行流量和建立的NAT表项的个数,限制了P2P软件对网络带宽的过度占用。●业务控制(QQ/MSN/金融软件)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大量普及,造成员工办公效率低下,无法集中精力。ER5100独有的应用控制功能,可以方便的限制内网用户对QQ/MSN等应用的使用,ER5100同时支持对大智慧/分析家/同花顺/广发至强/光大证券/国元证券等金融软件的应用控制功能。此外,用户可以通过对特权用户组的设置保证关键用户的使用不受影响。4.2.2 H3C 5024EH3C S5000E系列全千兆以太网安全交换机,全系列包括S5024E和S5048E两款,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全千兆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分别提供了24/48个千兆以太网端口、4个千兆SFP端口(与后4个千兆以太网端口复用)以及一个Console端口,支持Vlan划分、端口镜像、端口限速、DHCP-Snooping、IP+MAC+端口+VLAN四元素绑定、防ARP欺骗、ACL、VLAN-ACL、STP/RSTP、Voice VLAN 、静态LACP等功能,可以通过Telnet、命令行、Web界面、SNMP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该产品针对目前局域网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了802.1x、Guest VLAN、防ARP欺骗、防蠕虫病毒、防MAC地址攻击、四元绑定、智能绑定(一键绑定)、DHCP Snooping、ACL等一系列安全特性,并且提供了可视化的WEB操作界面,通过简便操作,即可以有效防御ARP欺骗、DOS攻击及蠕虫攻击;同时为用户的各种业务应用提供了简单可靠的优化配置方案。H3C S5000E系列交换机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等行业,可为用户提供高性能、低成本、可网管的全千兆安全解决方案。全线速的二层千兆交换:S5048E 96Gbps/S5024E 48Gbps的总线带宽为交换机所有的端口提供二层千兆线速交换能力,保证所有端口无阻塞的进行报文转发。●优异的安全性能:支持802.1x认证,安全专区提供多种丰富的安全功能,可以实现IP+MAC+端口+VLAN四元素绑定,并可通过DHCP-Snooping或者智能绑定自动获取绑定列表,有效防御ARP攻击、DOS攻击及蠕虫攻击,并可以方便的实现安全配置文件的导入和导出。●强大的链路扩展及备份能力:提供LACP、STP/RSTP功能,可有效实现链路扩展及备份。●网吧、企业专区智能端口设定及检查:为交换机所连接的收银服务器、监控服务器、电影音乐服务器、游戏更新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路由器等提供智能化的端口优化设置,并且提供智能检查告警功能。●简单方便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web可视化的界面,对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进行简单方便的操作,同时提供Console口和Telnet的命令行配置。4.2.3 H3C S1224H3C S1224交换机是H3C公司自主开发的全千兆无管理以太网交换产品,提供24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端口,所有端口均支持全线速无阻塞交换以及端口自动翻转功能,带有H3C独有的流控拨码开关,可以安装于19英寸标准机架。●符合IEEE802.3、IEEE802.3u、IEEE802.3ab、和IEEE802.3x标准;●提供24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端口;●每个端口都支持Auto-MDI/MDIX功能;●每个端口都提供Speed和Link/Act指示灯,显示端口的工作状态。4.2.4 华为 WA1006E选用华为公司WA1006E系列无线产品作为会议系统提供无线的接入。在各个会议分别设1个无线接入点,通过VLAN的划分,对通过不同客户机适配器的用户进行管理;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用户,还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提高安全性。Quidway WA1006E是定位于公众标准网络的一种连接无线网络及有线网络无线接入点(AP)设备。利用QuidwayWA1006E,可有效整合有线及无线网络,是大型办公室、临时办公室、会议室等布线困难的场所组建高效、灵活的无线局域网的理想选择。Quidway WA1006E无线接入点遵循IEEE 802.11b及IEEE 802.11g,可提供高达54M的无线接入速率,并可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接入速率。作为无线接入点设备,它支持漫游(Roaming)功能以及ESSID、WEP、WPA以及AES的加密功能,可防止未经授权的不当存取资料,并可以通过符合SNMP协议的网管工具进行管理。Quidway WA1006E具有如下特点:1)标准:支持IEEE802.11b、 802.11g、802.3、802.3u、IEEE 802.3af 、Wi-Fi;2)数据速率:自动侦测联机速度支持1Mbps/2Mbps/5.5Mbps/11Mbps MbpsFor IEEE802.11b,支持6 Mbps/9 Mbps/12 Mbps Mbps/18 Mbps/24 Mbps/36 Mbps/ 48 Mbps/ 54 Mbps. for 802.11g ,具有更高的数据速率;3)数据安全:支持ESSID区分网络,支持64/128/152位增强性动态健控(Enhanced Dynamic Keying )WEP加密;支持动态加密机制WPA(WI-FI Protected Access),软件升级支持增强性安全-AES(TBD/CCM));4)用户安全:支持ESSID隐含功能,可有效防止用户被非法劫持;5)二层策略:支持MFF(二层转发抑止)、UIMF(WAN接口MAC地址过滤)、支持ACL控制用户接入;6)负载均衡:支持IAPP协议,支持基于用户数的负载均衡、基于流量的负载均衡,支持基于AP的性能监测,包括用户列表、流量等统计信息显示等;7)工作载频:支持设置工作载频、或自动信道选择;8)输出功率:支持100mW输出功率、多级功率可调、标准SMA接口外接天线;9)认证功能:支持802.1X认证、Radius Client、DHCP Server;10)组网模式: 有线Up-link口支持Bridge、Router、PPPOEClient(PAP/CHAP)等多种工作模式,支持NAT功能;11)抗干扰性:采用更先进的数据编码调制技术OFDM(正交频分复用)、分极天线以及2.4G带通滤波技术,具有优异的抗多径衰落特性;12)供电模式:支持POE(-48V远供,最远可实现200米)、支持本地供电;13)可靠性:支持链路完整性、支持Watch Dog;14)可管理性:支持SNMP、WEB、Telnet对AP的故障、配置、重启等管理,支持HGMP(华为集群管理协议)实现对AP的管理,节省管理IP地址,提高管理能力;15)升级维护:支持各种安装方式、支持firmware远程升级以及配置文件上传下载;以后随着用户对无线接入的需求,可以方便地增加无线接入的客户机适配器,增加无线用户的接入数。5.系统安全设计5.1 安全性分析1)环境和硬件为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含网络)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它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等)破坏,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过程。2)网络层安全网络层是网络入侵者进攻信息系统的渠道和通路。许多安全问题都集中体现在网络的安全方面。由于大型网络系统内运行的TPC/IP协议并非专为安全通讯而设计,所以网络系统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和威胁。网络入侵者一般采用预攻击探测、窃听等搜集信息,然后利用IP欺骗、重放或重演、拒绝服务攻击(SYN FLOOD,PING FLOOD等)、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篡改、堆栈溢出等手段进行攻击。保证网络安全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合理划分网段,利用网络中间设备的安全机制控制各网络间的访问。在对该网络设计时,我公司已经考虑了网段的划分的安全性问题。其中网络具体的拓扑结构好要根据需方所提供的服务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做出最终设计。3)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安全也称主机安全,由于现代操作系统的代码庞大,从而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安全漏洞。一些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如Unix,Window NT,其安全漏洞更是广为流传。另一方面,系统管理员或使用人员对复杂的操作系统和其自身的安全机制了解不够,配置不当也会造成的安全隐患。4)数据库在许多关键的业务系统运行在数据库平台上,如果数据库安全无法保证,其上的应用系统也会被非法访问或破坏。数据库安全隐患集中在:系统认证:口令强度不够,过期帐号,登录攻击等。系统授权:帐号权限,登录时间超时等。系统完整性:Y2K兼容,特洛伊木马,审核配置,补丁和修正程序等。5.2 安全性设计依据本系统安全性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保护网络上信息资源的安全;在系统整个安全性设计和方案的实施中,我们将遵循和参照最新的、最权威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标准。这些安全标准包括:ISO/IEC 17799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ISO/IEC 13335 Information technology–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T SecurityISO/IEC 154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T security我国的国家标准GB、国家军用标准GJB、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行业标准SJ 等标准作为本项目的参考标准。根据上述相应标准,我们将为行政大厅网络建成一个多级的安全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5.3 安全性管理建议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系统的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整个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对系统可能的安全脆弱性,除了在系统的设计上增加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需要花大力气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因为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恰恰反映在组织管理和人员录用等方面,而这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所以应引起各计算机网络应用部门领导的重视。5.4 网络优化技术为了方便系统对内网、外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维护和管理,同时在网络扩张的情况下确保整体的高效和稳定,我们建议在采用高速、高性能主干网络设备的同时,利用VLAN划分策略,根据设备实现功能、用户组职能以及用户级别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子网。通过QoS机制进行按需的网络流量控制,使重要的数据获得比其它诸如电子邮件之类更高的优先级;未来通过增加模块支持和实现目前流行的IP电话,视频会议等实时性的数据技术。5.4.1 VLAN虚拟网管理策略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网络管理越来越困难,所以VLAN成为一个解决网络问题的流行的首选技术。VLAN可以减轻网络工程师的工作负担,还可以允许网络管理员取消过去的物理限制,并对用户的第3层网络地址进行控制,而不管它处在网络中的哪个位置;VLAN的其他优势包括加强网络的安全性能、易于控制广播和能够分布通信量。利用VLAN划分策略,根据设备实现功能、用户组职能以及用户级别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子网。虚拟网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集中的路由功能实现,网络主干具有极强的扩充能力,网络性能不会因为网络的扩充而降低,与广域的路由器和主机配合实现广域上网络资源的备份和数据分流,保障局域网上的安全性。目前,各种VLAN划分技术大致有交换机端口分组和基于加标签的VLANl两种,在对内网、外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阶段,我们将实际应用情况,对便不同用户单位、部门的用户划分VLAN。同一单位、部门可以跨楼层进行相互访问,不同的单位或部门间未经允许不能进行访问;不同VLAN间的通信通过外网、内网的交换机实现。通过VLAN的划分,可以大大加强网络的管理,确保网络的安全性,有效地利用网络设备。5.4.2 服务质量(QoS)结合先进的、基于端口的QoS,复杂的流量处理,出色的管理,以及多个网络部署方案所必须的安全性,简化传统的第2层LAN交换。通过支持对延迟敏感的传输,交换构架的丰富QoS能力使网络管理员能保护关键任务应用。可以按每个队列对内置其中的快速分组内存进行动态分配,动态分配和用户定义队列阈值及可配置队列规划加权等一起使用,确保适当地处理时间敏感传输而不丢失数据包,从而实现端到端的服务质量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系统概述 (2)二系统组成 (2)三设备部署 (4)四系统划分 (5)一系统概述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构成,并且选用星型结构,自插座至楼层配线架,最后通过数据/语音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主设备间配线架,以便于集中式管理,充分考虑了高度的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灵活性及可扩充性。
二系统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根据项目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内网和外网两部分,具体要求如下:(一)、外网外网采用FTTH的方式,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间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
1.工作区子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插座选用六类RJ45插口模块,语音信息插座选用语音4芯电话模块,带倾斜防尘的面板。
并采用86H暗盒及墙型面板,未特别标明的场合安装高度底距地0.3m,与强电插座外沿水平距离为0.2m。
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数据电缆采用超六类八芯非屏蔽双绞线,语音电缆采用4芯电话线到多媒体箱,多媒体箱内设置语音、数据、路由器模块(预留ONU安装位置及支架,ONU由运营商负责实施),从多媒体箱到分光分纤箱采用两芯皮线多模光纤负责语音和数据的接入。
3.管理间子系统:设置在楼层分光分纤箱(常规只做预留空箱给各个运营商)。
4.垂直子系统:采用单模光纤,连接到分光分纤箱。
(常规由运营商敷设)(二)、内网内网主要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间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
1.工作区子系统:电话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插座选用六类RJ45插口模块,带倾斜防尘的面板。
并采用86H暗盒及墙型面板,未特别标明的场合安装高度底距地0.3m,与强电插座外沿水平距离为0.2m。
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电缆采用超六类八芯非屏蔽双绞线,沿垂直、水平金属桥架及JDG(SC)管敷设。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方案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方案综合布线是网络建设的关键部门之一,其作用在于建立一种通信的桥梁,将多种传输设备、电话、计算机等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联互通。
一份完整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方案,需要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使得每一个细节都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一、综合布线的选址和规划综合布线的选址必须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建筑物的布局,周边环境以及日后扩展的可能性。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不同的建筑结构对于布线工程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布局规划。
(2)日后扩展的可能性:在规划综合布线时,需考虑企业或工厂在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空间的增加情况。
这样才能确保综合布线工程对于企业或工厂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电缆管道和接线管道的位置:在电缆和接线管道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选择已经摆放了其他设施设备的区域,可以保证设备之间的交流和管理。
同时,要尽可能选择不占用地面过多的设计。
二、电缆布线方案设计电缆布线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传输要求,消除传输中的干扰,并确保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和高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缆管道和接线管道:电缆管道和接线管道的布局必须考虑到传输距离、速度和带宽等方面。
在安装时,需要按照只是化的摆放和各种设备的连接方式进行布局,避免电缆产生不必要的扭转和干扰。
(2)保护和管理:在布线设计方案中,必须确保电缆和接线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以便在意外情况下能够更好的管理和维护。
(3)传输速度和带宽:为了确保数据的流畅传输,必须做好速度和带宽的预测和计算,这样才能避免数据传输过慢或过快的情况发生。
三、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智能化系统集成需要把各种设备或者设施之间联通起来,对于智慧化生产有一定的作用。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考虑因素如下:(1)信息的交互与传递:智能化系统是将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必须考虑传输中的障碍和干扰,避免造成传输失败和数据丢失情况。
厂区通讯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康宝结构化布线系统(台湾)有限公司前言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人发展,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趋迫切,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谁先拥有,谁就取得胜利的决定权。
综合布线是集现代建筑、通信、控制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自九十年代起就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21世纪建筑业发展的座标与方向。
而未来的综合布线不仅要能满足今日的通信需要,还必须有能力迎接明日的新技术挑战,只有这样,您的事业才不至于被信息时代淘汰。
在提供Internet 访问、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物业管理、办公自动化、小区信息发布、视频点播、网上教育等服务,就需要一个适合信息时代的布线方案。
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通过系统集成达到完美结合则是实现智能化的点睛之笔。
让您可以更轻松的步入未來,迎接挑战!!!我们基于实用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考虑到投资以及与之相关的投资收益,为贵部队营房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选用了台湾著名的康宝结构化布线系统(台湾)有限公司(COM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超超六类屏蔽和110P系列语音产品。
其布线系统立足于开放原则,既支持集中式系统,又支持分布式系统,既支持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又支持可视电话,符合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领导和战士对所工作和训练的环境、信息的获取、娱乐和教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支撑下,贵部队将是一个既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同时也具有长远的系统灵活性。
不仅能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且在未来服务升级或引入新服务时也能从容应对。
承蒙贵方给予我们为部队提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服务的机会,我公司甚感荣幸并深表谢意。
我方将本着诚挚严谨的竞业精神,依据贵部队的需求及有关布线标准,凭借我们成熟的技术提供合理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供贵部队审阅。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5)1.1工程总概况 (5)1.2COMBO简介 (5)1.3康宝产品优势 (5)1.4合作的优势 (7)第二章COMBO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8)2.1综合布线优势 (8)2.2COMBO P REMISE C ABLING S YSTEM TM定义 (9)2.3设计原则 (10)2.4设计概述 (10)2.5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11)2.5.1工作区子系统 (12)2.5.2水平区子系统 (13)2.5.3管理区子系统 (14)2.5.4垂直干线子系统: (20)2.5.5设备间子系统 (21)2.6预埋管线要求建议 (24)第三章安装施工 (26)3.1安装档案 (26)3.2安装施工工艺 (26)3.2.1部件安装 (26)3.2.2双绞线实施 (26)3.2.3光缆实施 (28)3.2.4铜质标记识别 (29)3.2.5光纤时标记识别 (30)第四章系统测试验收 (31)4.1系统测试简述 (31)4.2系统初验 (31)4.3工程验收 (31)第五章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 (35)5.1方针策略 (35)5.2方案措施 (35)5.2.1 备件服务 (35)5.2.2 故障检测排除 (35)5.2.3 服务响应时间 (36)5.3保修期内的服务 (36)5.4保修期后的服务 (36)5.5其它服务 (36)5.6质量保证体系 (36)5.7与原厂商配合 (37)第六章成功案例 (38)6.1大陆成功案例: (38)6.2台湾成功案例: (39)6.3.设备清单 (40)第一章项目概况1.1工程总概况本方案为办公及厂房综合布线工程,共3座建筑,办公楼点位每层都集中在竖井,竖井所有点位汇集到机房。
1.2 COMBO简介康宝公司最早成立于一九七四年台湾台北市,公司是目前台湾最具规模的集生产、销售网络综合布线产品于一体的专业性企业之一。
主要生产超五类双绞线、超超五类双绞线、六类双绞线、配线架接插件等网络综合布线相关产品,产品销售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欧美洲等地。
公司由创建初期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司以成为跨国际性的企业集团公司,产品在电子网络产品、楼宇安全设备等相关领域有着诸多的发展,公司现拥有1700多名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生产及管理人员队伍。
公司配有国际上先进的制造和检测设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管理。
产品质量生产稳定,深得用户青睐,公司率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荣获UL、CSA、ETL认证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生产企业,确保了产品质量,并不断开发出高品质的网络综合布线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多年以来康宝以用户需要什么,康宝就生产什么为宗旨,凭借康宝人优秀传统所带来的不断地设定标准及创新的质量和持久的产品系统,在通讯行业中的语音、数据、音像、系统集成等提供点到点的结构化布线方案,其用户已达数十万家,遍及各个领域。
“创新开发、求新求进、专业规划、细心设计”是公司经营理念。
由于面临产业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深信唯有坚定的企业负责精神、热忱投入的工作态度、高效率及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羸得客户的支持与信赖,秉持两岸人才技术与丰富资源,进驻大陆市场,规划设计出时代尖端与科技的结合的产品,永远能成为中国地区各行业客户的合作服务伙伴。
1.3康宝产品优势台湾康宝为自主开发生产的企业,其生产的COMBO牌布线产品不仅自行销售。
产品在台湾及其东南亚周边国家等地区市场占有率为21%左右,在海外市场北美、欧洲、日本、韩国等地的综合布线市场占有率达到17%。
COMBO自1998年来到中国大陆,其讯猛的发展势头,带来可喜骄人的成绩。
完善的销售渠道建设在国内的大江南北,建立了众多的办事处及其分公司等机构,为产品的销售及市场的预测,产品的售后服务提供了完善的保证。
COMBO不仅是台湾的著名品牌,也是世界著名的综合布线生产企业,其为参与国际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标准的制定作出一定的贡献。
COMBO与布线市场的其它品牌比较,有着很大的性价比优势。
产品在性能上满足或超过国际标准,与世界一流大厂共同走在布线领域的前沿。
因有稳建的企业生产管理和完善的销售渠道,所以价格要比同档次产品低。
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对国内的开发智能楼宇的相关企业,提供了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产品。
COM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 TMM提供25年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不落后保证,提供原厂技术和产品。
在工程的设计、实施及其它咨询方面,也可获COMBO公司的直接支持。
1.简单的打线模块,节省大量人工,并在模块后形成扭绞,使近端串扰最低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 TM的90度凹角双接触打线技术的优点:⑴COM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 TM接线模块内的1对簧片,与待卡接的线芯有一凹角,卡住铜缆更牢固;同时是气密性的,更耐腐蚀。
⑵弹性簧片与线芯的接触面更大。
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 TM模块可同时用于卡线跳接(Cross-connect jumpering)方式,灵活性强。
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 TM接线模块是双排打线:上排进线,下排出线;进线从背面的导线环中引上来,一般不用改变,所以从正面看不到进线。
而出线(跳线)从下排引出来后,经两边的耳环,向其它地方跳线;上下排间有插孔,以作快速连接用。
由于的这种设计,使得的配线架的走线相当清晰。
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 TM产品的接线操作,全在工作人员的前面横向进行。
故COM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 TM产品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操作,简洁而方便。
但市面上其他产品的接线分成纵向两层,若下层有些改动,便先得将上层的拔开,再在下层作改动。
6. COM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 TM支持各种通信设备,包括程控交换机、传真机等。
支持各种品牌的电脑(包括IBM、DELL、HP、富士通、COMPAQ;日立等电脑系统)。
适用于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CDDI(铜缆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ATM等各种组网方式。
7.产品系列完整、配套。
COMBO Premise Cabling SystemTM 从传输介质,接线模块,适配器,连接器,插座,光纤连接件到专用测试工具等,所有涉及到布线的产品,均提供相应的全部系列。
1.4合作的优势我公司作为国内成立较早的系统集成商,先后获得过国家建设部智能建筑资格证书,国际ISO9000认证的企业。
我们有着良好的公司商业信誉,本着工程质量第一的原则,对项目工程产品的质量要求很严格。
选择COMBO作为公司系统项目招标的工程产品,是因为COMBO良好的产品质量,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制,方便快捷的物流供应体制。
第二章 COMBO综合布线设计方案2.1综合布线优势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1)兼容性: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
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
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
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
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人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接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
(2)开放性: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媒体。
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
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要增加很多投资。
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如ISO/IEC8802-3,ISO/IEC8802-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