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燃前脱硫研究现状及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87.99 KB
- 文档页数:4
煤炭洗选与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煤炭的高污染性一直是制约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煤炭洗选与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了当前煤炭行业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煤炭洗选与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煤炭洗选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对煤炭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硫分。
传统的煤炭洗选技术主要包括重介质分选、浮选和湿法磁选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在去除硫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彻底解决煤炭的高硫污染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型煤炭洗选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气动分选技术利用气流对煤炭进行分选,可以有效去除煤炭中的硫分和灰分,降低煤炭的污染物排放。
此外,超声波洗选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使煤炭颗粒与杂质颗粒分离,提高了洗选效果。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除了煤炭洗选技术,脱硫技术也是解决煤炭高硫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煤炭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燃烧脱硫、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等方法。
其中,燃烧脱硫是通过在煤炭燃烧过程中加入脱硫剂,使硫分与脱硫剂反应生成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湿法脱硫则是通过在煤炭燃烧后的烟气中喷洒脱硫剂,使烟气中的SO2与脱硫剂发生反应并形成易于分离的物质。
而干法脱硫则是通过将煤炭与脱硫剂进行混合,使硫分与脱硫剂发生反应并生成易于分离的物质。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煤炭脱硫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湿法脱硫技术,其脱硫效率高、工艺成熟。
此外,煤炭干法脱硫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喷射流喷雾干法脱硫技术和活性炭吸附干法脱硫技术等。
这些新型脱硫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脱硫效率,还降低了脱硫成本,对于改善煤炭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洗选与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
而燃煤是目前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因其价格相对低廉,易得,而广泛应用。
然而,燃煤也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就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目前,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有很多种。
其中,湿法烟气脱硫、半干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是最常用的三种技术。
1. 湿法烟气脱硫湿法烟气脱硫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的主要工艺是在除尘器后接一个吸收塔,烟气经过喷淋水与石灰石石膏乳液进行反应,最终在烟囱中排放。
但湿法烟气脱硫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湿法烟气脱硫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湿法烟气脱硫的应用受到限制。
其次,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2. 半干法烟气脱硫半干法烟气脱硫是湿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的综合应用。
在半干法烟气脱硫程序中,首先使用一些水喷淋物质对烟气进行预处理,然后进入干式脱硫反应器进行脱硫处理。
半干法烟气脱硫的优点是比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用水少得多,处理后还可以得到成熟的化肥,因此处理后的废渣可在一定程度上回收利用。
半干法烟气脱硫缺失一个切实可行的脱硫石灰石循环和石膏处理系统,与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相比,处理效果略有降低。
3. 干法烟气脱硫干法烟气脱硫是指将干石灰、活性炭等物质加入烟气中进行脱硫处理的技术。
干法烟气脱硫没有废水废渣产生,处理后可得到相对干燥的废料,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但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脱硫效率相对较低,适用于排放浓度低且烟气中灰分含量低的锅炉。
二、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向半干法和干法发展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存在三大风险。
湿法脱硫废水处理成本高、水处理难度大、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烟气SO2的减少都需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向半干法和干法发展。
燃煤脱硫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周伟摘要:燃煤发电是我国最主要的方式,在发电生产过程中,每年所消耗的煤炭量数量巨大,相应的SO2排放量每年在近千万吨左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协调性,需要降低烟气中含硫量,这就需要加强对烟气脱硫技术的分析。
本文对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燃煤发电;脱硫技术;现状;发展趋势1国内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烟气脱硫技术于五十年代开始即已开始进行,但其发展却一直处于较缓慢的状态,还只限于有色冶金废气和硫酸尾气的净化。
一些有色冶金部门、硫酸厂和氮肥厂等都已建成了一批工业化规模装置并运行,从而对烟气和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净化和回收,从而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
在七十年代初期开始,燃煤发电厂即已开始进行烟气脱硫试验,各个电厂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烟气脱硫试验。
目前有喷雾干燥法、磷胺肥法和含碘活性炭吸附法三种方法的中间试验已通过技术鉴定,其余方法基本还处于停滞状态。
目前我国现有的烟气脱硫技术有以下几种:含碘活性炭法、亚硫酸钠循环法、胺酸法、喷雾干燥法。
但是,这些方法多为中小型或中间试验规模的烟气脱硫装置,对燃煤发电厂大烟气量工业化的烟气脱硫装置研究的还很不够。
近几年来,我国的燃煤发电厂对烟气脱硫越来越重视,除了加大自行研制烟气脱硫装置外,还引起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置,引起的先进技术和装置虽然在烟气脱硫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因其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为昂贵,所以不可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随着对烟气脱硫的重视度的不断增加,国家加大了对我国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的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使烟气脱硫技术从最初的几种发展至现在的几十种,同时部分技术运行时较为稳定,已达到成熟的标准,脱硫效率较高。
1.1干法脱硫技术分析选择用干粉状或者是颗粒状的吸收剂、催化剂以及吸附剂等来对烟气中SO2进行处理的工艺即为干法脱硫技术。
此种方式是现在工业生产中对排放烟气中SO2进行处理的工艺之一,具有实施过程简单、能耗低、无污水处理问题等优点,尤其是烟气在进行处理后温度都比较高,在100℃以上,更有利于烟筒排气的扩散,不会产生“白烟”现象。
煤炭脱硫研究现状与前景机自09-10班刘佳坤03091182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脱硫技术在煤炭脱硫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介绍了几种现行的微生物脱硫方法;指出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发展将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高效功能菌的选育,微生物对硫代谢途径的控制研究,复合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
当然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是该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脱硫、微生物。
煤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之一,也是我国的最主要能源。
但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平均含硫量偏高,其中全硫含量大于2的高硫煤储量约占煤炭总储量的1/3,在采出的煤炭中约占1/6。
高硫煤在加工利用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氮化物,是形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
酸雨使湖泊变成酸性,使水生生物死亡,也使大面积森林死亡;酸雨还会加速许多建筑结构、桥梁、水坝、工业装备、供水管网、动力和通讯设备等的腐蚀;酸雨还会导致地面水成酸性,地下水中的金属含量增高,饮用这种水或食用酸性河水中的鱼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煤炭中硫的存在还会影响煤炭加工后的产品(如冶金焦、合成气等)质量。
因此,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加工利用的煤炭中全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已把煤炭脱硫列为洁净煤技术的研究项目。
所以,煤炭脱硫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解决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约占我国能源消耗量的70%。
煤炭中通常含有0.25%-7%的硫,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硫随烟道气排入大气,造成酸雨。
2000年预计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将超过1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超过3822万吨;在冶金、石油化工、化学制品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大量工业废气,其中硫化氢是一种毒性气体,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而且在有氧和湿热条件下,硫化氢会腐蚀管道及燃烧设备。
为此,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煤炭燃烧前的脱硫和工业废气的细菌脱硫技术的研究。
目前可以进入工业化的技术多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虽然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存在二次污染。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将燃煤、燃油等燃料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去除的过程。
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常含有硫化物,若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会影响环境和人体的健康,因此烟气脱硫技术成为了环保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1.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气态或颗粒物形式进行去除的方法。
在煤炭火电厂、钢铁厂等工业企业中,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方法。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和维护,但同时也存在着脱硫效率较低、副产品难处理等问题。
3. 生物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降解烟气中的硫化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脱硫的方法。
相比较于传统的化学方法,生物脱硫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少、副产品易处理等优点。
但由于生物脱硫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在工业应用中还较少见。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脱硫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脱硫方法正在不断发展。
比如高温烟气脱硫技术、超临界水氧化脱硫技术等,这些新型脱硫技术在脱硫效率、能源消耗、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二、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烟气脱硫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正在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脱硫技术,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大众对清洁空气的需求。
2. 多元化的脱硫技术应用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更加多元化。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排放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脱硫技术,如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生物脱硫等将共同应用,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3. 脱硫技术与其他环保技术结合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与其他环保技术结合,形成更加综合的治理方案。
比如脱硫技术与脱硝技术、除尘技术等结合,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物排放。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燃煤脱硫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通过对燃煤三种脱硫途径进行分析,重点对燃烧前对煤进行生物、电化学、化学、物理、微波辐射脱硫等脱硫途径原理和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每种脱硫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并对今后脱硫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最后认为脱硫工艺的发展前景为现有各脱硫工艺的联合使用。
关键词:物理脱硫生物脱硫化学脱硫电化学脱硫微波辐射Research progress of Desulfurization forBurning CoalZhao sulei(Coal Chemical Industry Subsidiary of TYHI, Taiyuan030024,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ee kinds of desulfurization of coal are analysed.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physical, biological, chemiscal,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and microwave radiation method were compared,andtheirrespectiv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The prospect of desulfurizationpro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desulfurization processes.Keywords: Physical desulfurization、Biological desulfurization 、Chemiscal desulfurization 、Electrochemical desulfurization 、Microwave radiation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 煤炭等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人类获取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燃煤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脱硫废水因其含有高浓度的硫化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危害尤为严重。
因此,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探讨。
二、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当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等。
物理法主要依靠沉淀、过滤、吸附等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杂质;化学法则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目的;生物法则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虽然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处理效率有待提高:部分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复杂化合物难以被彻底去除,影响了废水的回用效率。
2. 处理成本较高:部分处理技术需大量消耗化学药剂或能源,导致处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燃煤电厂的广泛应用。
3. 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燃煤电厂在脱硫废水处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影响了处理效果。
四、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针对上述问题,科研人员及工程师们不断探索新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沉淀技术研究:通过优化沉淀剂的种类和投加量,提高沉淀效率,降低废水中的杂质含量。
同时,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过滤、吸附等,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
2. 高级氧化技术应用:通过光催化、电催化等技术手段,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深度处理。
3.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利用反渗透、超滤等技术对脱硫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煤矿脱硫技术研究进展煤矿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使用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问题。
其中,煤矿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煤矿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硫排放,煤矿脱硫技术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煤矿脱硫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煤矿脱硫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如洗煤和重介质分选等。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矿中的硫含量,但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脱硫技术逐渐得到应用。
其中,石灰石脱硫工艺是最早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该工艺通过将石灰石与煤矸石混合燃烧,使石灰石中的氧化钙与煤矸石中的硫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然而,石灰石脱硫工艺存在着石灰石资源有限、脱硫效率低等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矿脱硫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其中,湿法石膏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石膏与煤矸石混合燃烧,使石膏中的氧化钙与煤矸石中的硫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实现脱硫。
湿法石膏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脱硫产品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矿脱硫工程中。
除了传统的化学脱硫技术外,近年来,生物脱硫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生物脱硫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煤矸石中的硫化物进行降解,从而实现脱硫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化学脱硫技术相比,生物脱硫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目前,生物脱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微生物培养条件的控制、脱硫效率的提高等,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脱硫材料的研发也成为煤矿脱硫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例如,纳米材料在煤矿脱硫中的应用被广泛关注。
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等特点,可以提高脱硫效率。
同时,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表面改性等手段,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吸附剂、催化剂等材料的研发也为煤矿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煤矿脱硫技术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物理方法到现在的化学和生物脱硫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
煤炭脱硫的研究现状煤炭脱硫的研究现状文章标题:煤炭脱硫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煤炭物理脱硫、化学脱硫、生物脱硫以及燃烧中固硫、燃后烟道气脱硫等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并重点说明了煤炭微生物脱硫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分析了煤炭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煤;物理脱硫;化学脱硫;生物脱硫1引言煤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之一,也是我国的最主要能源。
但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平均含硫量偏高,其中全硫含量大于2的高硫煤储量约占煤炭总储量的1/3,在采出的煤炭中约占1/6。
高硫煤在加工利用时产生大量S O2和氮化物,是形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
酸雨使湖泊变成酸性,使水生生物死亡,也使大面积森林死亡;酸雨还会加速许多建筑结构、桥梁、水坝、工业装备、供水管网、动力和通讯设备等的腐蚀;酸雨还会导致地面水成酸性,地下水中的金属含量增高,饮用这种水或食用酸性河水中的鱼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煤炭中硫的存在还会影响煤炭加工后的产品(如冶金焦、合成气等)质量。
因此,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加工利用的煤炭中全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已把煤炭脱硫列为洁净煤技术(Cle anCoa lTech nolog y,简称C CT)的研究项目。
所以,煤炭脱硫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解决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煤中硫的分布及其脱除方法2.1煤中硫的分布煤炭脱硫与硫在煤炭中的赋存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煤炭中硫按照硫的赋存状态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有机硫包括硫醇、硫醚和噻酚硫,约占全硫含量的60-70;无机硫包括黄铁矿硫、硫酸盐硫和单质硫,约占全硫含量的30-40,黄铁矿(Fe S2)是煤炭中硫的主要组成部分。
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研究现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指将燃煤电厂的脱硫和脱硝系统进行整合,采用共同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处理,以提高脱硫脱硝的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逐渐成为燃煤电厂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国内外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国内很多大型燃煤电厂都已经采用了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在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国电科在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燃煤电厂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体系。
在脱硫方面,中国电科提出了高效脱硫技术,采用了吸收塔二次喷淋和增容塔工艺进行处理,大大提升了脱硫效率。
在脱硝方面,中国电科则提出了“烟气分离、SNCR和SCR 结合”的一体化脱硝技术,可以根据燃煤电厂运行状态和烟气特性进行智能调控,提高了脱硝效率和降低了运行成本。
在脱硫方面,国外主要采用湿法脱硫技术,如石灰石-石膏法和海水脱硫法等,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
在脱硝方面,国外主要采用SCR和SNCR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排放。
国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不断涌现,如脱硝脱硫一体化反应器技术、脱硝脱硫一体化催化剂技术等,逐渐成为发展的热点。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尽管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工艺参数优化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工艺参数优化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关键。
这需要研究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燃煤电厂的工艺流程、设备配置、运行状态等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最优化的工艺参数,提高脱硫脱硝的效率。
我国的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其消耗量日益增加,SO2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大气环境SO2严重污染的少数国家之一。
生态环境因此遭到严重的破坏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煤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占71%左右,并且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次能源的消耗仍然以煤炭为主。
全国各地的煤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化学成分“硫”,然而绝大部分的煤不经过处理就直接进入工业窑炉、工业锅炉内燃烧,燃烧产生的SO2等有害物质又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我国每年排放到大气的 SO2有1800~2000万t,其中80%来自燃烧过程。
我国76%的发电燃料、75%的工业动力燃料、80%的居民生活燃料和60%的化工原料,都来自煤炭,而煤炭是通过燃烧加以利用的。
它的燃烧一方面产生了各种工业和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也产生了有害物如SO2,CO2,NO等,严重污染了环境。
1998年我国SO2排放总量成为世界SO2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消耗量的不断增加,排放量将以每年100万t递增,致使我国的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40%,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百亿元。
世界各国都已注意到大气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危害,都投入巨额资金对其进行整治。
我国也已制定了《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削减SO2的排放量,防止大气SO2污染,已成为我国当今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
煤炭中硫的存在形式煤炭脱硫与硫在煤炭中的赋存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硫在煤炭中存在形式复杂,主要包括无机硫和有机硫,有时还包括微量的呈单体状态的元素硫。
有机硫以硫醇类(R-SH)、硫醚类(R-S-R′)、硫蒽类(R-S-S-R′)、硫醌类等结构的官能团存在于煤中;无机硫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还有少量的硫酸盐中的硫,无机含硫矿物以黄铁矿为主,硫酸盐以钙、铁、镁和钡的硫酸盐类形式出现。
黄铁矿是煤炭中硫的主要组成部分。
有机硫与无机硫不同,它是煤中有机质组成部分,以有机键结合,主要来源于成煤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及其工艺探讨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排放,其中二氧化硫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大气质量,燃煤电厂需要进行烟气脱硫处理。
本文将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及其工艺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的必要性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这些二氧化硫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酸雨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为了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燃煤电厂需要进行烟气脱硫处理。
烟气脱硫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方法,将燃煤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以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
二、烟气脱硫的工艺方式1.石膏法脱硫石膏法脱硫是目前燃煤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工艺。
该工艺主要是利用石膏和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石膏,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废水中的二氧化硫得到充分利用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石膏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的缺点。
氨法脱硫是利用氨水作为脱硫剂,在脱硫塔中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铵。
氨法脱硫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废水排放量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氨水的腐蚀问题、对设备产生腐蚀和氨气的安全隐患等缺点。
3.碱液法脱硫碱液法脱硫是利用碱液与二氧化硫进行化学反应来实现脱硫的工艺。
碱液法脱硫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其脱硫效率相对较低,对设备的腐蚀性也较强。
三、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烟气脱硫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目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集中在提高脱硫效率、减少废水排放、减少脱硫副产品的处理难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1.脱硫剂的改进目前,针对石膏法脱硫工艺中石膏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引入新的脱硫剂。
利用新型吸附剂、氧化剂等来提高脱硫效率,减少副产品的产生。
2.设备的改进为了解决氨法脱硫工艺中氨水的腐蚀问题,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更耐腐蚀的材料,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也在开发更安全的氨气输送和存储技术,以减少氨气的安全隐患。
对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的现状研究及未来发展展望火电厂是我国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而我国火电厂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为主,大量煤的燃烧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硫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硫和雨水结合就会引起酸雨,酸雨对人体、对植物、对建筑等都是有害的。
因此研究火电厂在燃煤的脱硫技术就成为了火电厂当前的首要任务。
标签:火电厂;脱硫;现状;发展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火电厂通过燃烧能源进而推动发电机发电。
而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同时也是火电厂发电的主要能源。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燃煤大国,每年消耗的煤炭总量占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75%左右,而且多年以来,年消耗总量都超过2000万吨,位于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首位。
而如此大的燃煤量所带来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酸雨严重。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和雨水结合,从而形成酸性雨水,酸雨会腐蚀庄稼、腐蚀建筑、污染土地,对人的身体也有害,因此属于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统计,我国有62%的城市,其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都超过了国家环境空气治疗标准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二级标准,而日二氧化硫浓度甚至还超过三级标准。
这都说明了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形势的严重性,火电厂的燃煤脱硫势在必行,而且要行之有效,行之可靠。
1 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的现状研究目前,我国火电厂控制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手段有四个,分别是煤炭洗净、使用含硫量低的煤、洁净煤燃烧技术以及煤炭燃烧之后的烟气脱硫。
对于煤炭洗净来说,目前的技术还无法除掉煤炭中的有机硫,只能除掉少量的无机硫,而我国高硫煤产区所生产的煤炭都含有较高的有机硫成分,因此煤炭洗净的方法所能起到的效果甚微。
低硫煤是指含硫量的0.51%到1%的煤炭,约占我国煤炭总量的70%,而煤炭含硫量在0.5%以下的比例并不高。
我国大部分的低硫煤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西北、内蒙西部以及新疆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