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3.70 KB
- 文档页数:9
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篇:一、词类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的词。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4.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程度、时间等的词。
5.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位置等的词。
6.连词:表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因果等。
7.助词:表示时态、语气、结构等辅助意义的词。
8.代词:代替名词或句子的词。
二、句子成分1.主语: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
2.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
3.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4.定语:修饰名词,限定名词的范围。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限定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6.补语: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的结果、程度等。
7.中心语:被修饰或补充的词,是句子的核心。
三、句型1.主谓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句型。
2.谓宾句:由谓语和宾语组成的句子,表示动作行为和对象的关系。
3.主谓定状补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定语、状语和补语,进一步明确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4.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表示相关或相对的意思。
四、句式1.陈述句:表示陈述事实的句子,语调平缓。
2.疑问句:表示疑问或询问的句子,语调上扬。
3.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或禁止的句子,语调短促有力。
4.感叹句:表示感叹、赞叹或惊奇的句子,语调有抑扬顿挫。
五、复句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表示相关或相对的意思。
2.转折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表示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表示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3.条件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表示条件,后一分句表示在该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4.递进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5.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表示选择关系,即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意思。
六、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深奥的事物,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资料一、知识题1、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2、语法结构的四级单位:词素、词、短语、句。
3、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切分成小类,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
4、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
语法单位与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
5、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6、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
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
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样关系。
7、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
首先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
1)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
①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②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③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
另外还有代替以上各类实词的代词。
2)虚词在句法结构中起附着或连接作用。
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3)此外,还有叹词和拟声词,都能独立成句,但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不能跟其他词发生关系,是两个特殊的词类。
[共14个小词类].8、从结构的内部关系分析,汉语短语的基本类型有五种: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
还有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和同位短语。
9、从句法的结构功能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体词性句法结构、谓词性句法结构和加词性句法结构三类。
1)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主语、宾语。
包括:a带有定语的偏正短语、b由各种体词组成的联合短语、c同位短语、d“的”字短语。
2)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谓语,功能与谓语相当。
包括:a述宾短语和述补短语,b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c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短语,d带有状语的偏正短语,e主谓短语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了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掌握汉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汉语。
一、汉语词性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不同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等。
名词用来表达事物的名称或代词,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属性或状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助词用来表示词语的语法关系。
二、汉语句子结构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是在具体应用中,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有所变化。
除了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句型,例如倒装句、被动句、疑问句等。
了解句子结构对于准确表达意思以及理解他人的意思非常重要。
三、汉语的时态和语气汉语的时态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在汉语中,时态的表示主要通过动词的变化来实现。
此外,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时态表示方式,例如趋向动词和补语的使用。
语气是指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味,包括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等。
准确使用时态和语气对于准确表达意思非常重要。
四、汉语的语序汉语的语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有一定的基本规则。
一般情况下,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语序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强调某个成分、倒装句等。
了解汉语的语序规则对于理解和运用汉语非常重要。
五、汉语的修饰成分汉语中的修饰成分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
定语是修饰名词的成分,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成分,补语是补充或说明谓语或宾语的成分。
了解这些修饰成分的使用规则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非常重要。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语法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
2.语法的含义:①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3.语法学:语法学分词法(研究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句法(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4.语法体系的含义:①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律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
②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5.语法的性质:抽象性(概括性)、稳固性(相对于语音和词汇来说)、民族性。
★6.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可由短语或词组成,句子前后有隔离性顿顿。
7.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成分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八种基本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动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二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八种基本句法成分相互依存,即配对存在:①主语+谓语——陈述关系(主谓关系)②动语+宾语——支配或涉及关系(动宾关系)③定语+中心语——修饰限制关系(定中关系)④状语+中心语——修饰限制(状中关系)⑤中心语+补语——补充说明关系(中补关系)第二节词类(实词)1.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积累一、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等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等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珊瑚、疙瘩、蚯蚓、铃铛、牡丹、磅礴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等。
E.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法兰克福、奥林匹克、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语素按组词能力划分,可以分成:①自由语素--——前后都可以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还可以单独成词。
如金--黄金、金条、白金、金黄,布--帆布、布匹、布衣、粗布等。
②不自由语素--只能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
如第--第一、第二、第三,子--桌子、椅子、盆子、李子、中子等。
③ 半自由语素--——可以在前后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但不能单独成词。
如民--人民、民众、草民、民意,食--食物、饮食、粮食、食品等。
词词是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
(一)词的结构分类:1、单纯词:有一个词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1)单音词: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古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
如:山、水、羊。
(2)复音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
坎坷、崎岖、逶迤、磅礴、奥林匹克、阿斯匹林2、合成词:两个以上词素组合成的词。
斗争、买卖、迟早、忘记、冰凉、雪白、出席、放心、改善、建成、民主、军用(6)重叠式:妈妈、奶奶、星星、本本、哥哥、妹妹(二)词的功能类别1、实词(词汇表实在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现代汉语语法是研究汉语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它包括词法、句法和篇章法等部分。
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词序、虚词的使用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
以下是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1. 词法词法是研究词的构成、分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汉语中的词可以按照词性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汉语的词没有形态变化,词义和词性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来表达。
2. 句法句法是研究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的学科。
汉语的句子结构通常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组成。
汉语的句子结构相对灵活,可以通过调整词序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和强调。
3. 词序汉语的词序是表达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汉语中,主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前,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定语一般位于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前,状语位于谓语之前,补语位于谓语之后。
词序的变化可以改变句子的意义或强调。
4. 虚词虚词是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但起到连接、修饰、限定等作用的词。
汉语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虚词的使用对于表达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气非常重要。
5.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指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体,谓语是句子的谓语部分,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定语用来修饰名词,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补语用来补充说明谓语。
6. 句型句型是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的类型。
汉语的句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每种句型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用途。
7. 篇章法篇章法是研究文本中句子如何组织成段落、段落如何组织成篇章的学科。
在汉语中,篇章的组织通常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和衔接手段,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8. 语法规则汉语的语法规则是指导语言使用的规范,包括词的组合规则、句子的构造规则等。
掌握这些规则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无论是在口语交流还是书面表达中都能够更加准确和得体。
现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现汉复习资料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术语)的两个含义:1.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2.另一个是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1.语法系统。
2.语法学体系。
(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二)、稳定性(三)、民族性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②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③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④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此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的。
动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形)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什么是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词类划分的依据: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主要依据: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
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词的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词的意义:这里是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区别。
二、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区别词、拟声词、叹词。
(一)、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大致可分为人和事物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地点名词。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第一讲实词一、实词定义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二、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1、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如:工人、农民、教师、学生、河流、山川、树木、桌子、教室等。
2、表示抽象事物,如:思想、道德、理论、会议、程序、品德、经济、科学、发展、规律、信息、关系等。
3、表示专用名称,如:上海、美国、中国、泌阳、驻马店、河南等。
4、表示时间,如:未来、秋天、春天、早晨、傍晚、星期一等。
5、表示方位,如:上面、里边、下面、前面等。
三、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动词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4、判断动词是5、表示能愿能、会、愿意、敢、应该、要6、表示趋向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7、表示使令使、允许、禁止8、表示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减少、缩小、降低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宽、窄等;表示事物的性质,如:红、甜、干净、大、小、软、硬等;表示事物情态的,如:飞快、悲伤、高兴等。
五、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确数的,如:一、百、千、万等;表示概数的,如:几、少数、大多数等;表示序数的,如:第二、老六等。
六、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名量词(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计量单位: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个、批、类、千克等;动量词表示动作的计量单位:次、遍、一眼、一口、趟、顿、番等;时量词表示时间的计量单位:年、秒、分等。
七、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他们、你们、别人、大家等;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吗、呢等;指示代词:这、这里、这些、这阵子、那、那里、那会儿等。
八、练习1.下列词语中不都属于名词的一组是()A.学生鲁迅上午左右B.东西星期一英雄黑板C.风筝红旗保卫高兴D.巴金思想夏季花朵2.下列词语中都是名词的一组是()A.学校理想这里飞机B.跑步时间孩子父亲C.道理学习阳光海洋D.春天善良南面苹果3.下列词语中不都属于动词的一组是()A.跑步跳远思念书本B.扩大应该是进来C.援助做饭忘记回来D. 关心能够要求唱歌4.下列词语都是动词的一组是()A.学生热爱跳舞允许B.讨厌上去是帮忙C.支持爱护悠闲憎恶D.扩大思念激动哪里5.下列词语不都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A.诚实善良弯曲顽强B.飞快兴奋幸福笔直C.高红缓慢伟大D. 讨厌悲伤优秀卑鄙6.下列词语都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A.美丽鲜红洪亮纯朴B.弯曲愿意明天激动C.笔直回来风筝渺小D.快乐要求夏季许多7.用横线画出下面这段话中的方位名词。
蝙蝠是在夜间飞行,捕飞蛾和蚊子的。
它无论怎么飞,也不会撞上什么东西,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绕开。
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做过试验。
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
8.把下面这段话中的动词找出来,然后指出其中的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摸进“三九一”高地下面的山坳。
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
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
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
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
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9.划出下面语段里的形容词。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10.找出下面这段话中所有的实词,并加以分类(分为名、动、形、数、量、代)。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可大得很,要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1.下面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刀一()河一()诗一()信一()炮一()机枪一()眼镜一()红心一()帽子一()课一()车厢一()房间1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代词,并指出每个代词是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中的哪一种。
A.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B.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
C.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D.小河没有忘记自己原来是小溪流,他笑一笑:“为什么?才不听你的咧!”第二讲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词结合。
副词类别①程度副词:很、最、极、太、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几乎、略微、过于、尤其②范围副词:都、全、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净、光、一齐、一概、一律、单单、就③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刚才”是名词)、正、在、正在、将、将要、就(我就来)、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水、赶紧、仍然、还是、屡次、屡屡、频频、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连、一连、连连④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未、没有(“没有看见”中的“没有”是副词,“没有车了”中的”“没有”是动词)、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⑤语气副词:偏偏、也许、简直、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就(就这么一点点)、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⑥方式副词:如: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突然”是形容词)、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亲自⑦处所副词:如:处处、到处、四处、随处二、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连词类别①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②表示偏正关系的连词: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三、介词起介引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①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介词类别①表对象、关系的介词: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②表示处所、方向的介词:在、向、从(从前面数起)、往、朝③表示状态方式的介词:用、以、按照、根据④表示原因的介词:由于、因、因为⑤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为着⑥表示比较的介词:比、跟、同⑦表示排除的介词:除了四、助词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
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助词类别①结构助词:的、地、得【注意结构助词“的”“地”“得”用法,“的”前面是定语;“地”前面是状语;“得”前面是谓语,后面是补语。
例如:(伟大)的人民。
[勇敢]地前进。
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故要用得正确,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补语用“得”】②时态助词:着、了、过③语气助词:吗、呢、吧、啦五、叹词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只单用,独立成句。
叹词类别①表示喜悦的叹词:哈哈②表示悲痛的叹词:唉、哎哟③表示愤怒的叹词:哼、呸④表示惊讶的叹词:唉呀、咦⑤表示呼唤的叹词:喂⑥表示答应的叹词:嗯、唉六、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例如: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摩托车开来了。
唉,太令人失望了!哼,他的话,信不得!哼哼唧唧,不知嘴里说些什么。
七、练习1.下列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2.下列词语中,词性都属同一类的一组是( )A.北国天骄衣钵隐衷B.消极敷衍痛快惊诧C.问或凄然大抵简直D.什么人们这里高处3.下列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老虎正要①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②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③下。
A.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B.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4.对下列四句话中“跟”字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C.①介②动③连④形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5.下列各句中的“绿”字与“红花绿叶”中“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春回大地群山绿B.春风又绿江南岸C.一汪绿水慰平生D.红了樱桃,绿了芭蕉6.下列各组词语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 )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B.各那么鲁迅我们旅客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7.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连词。
①小李()小张都爱唱,()唱得很好。
②他接受了这些批评()建议,态度热情、诚恳。
③他这回的考试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他很受鼓舞。
④()穿了棉衣,还觉得冷。
⑤事情( )不好办,我们还是要努力把这件事办好。
⑥()河里结了冰,他也要下河洗冷水澡。
⑦学生()要学习好,还要身体好、品德好。
⑧咱们俩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合作是不困难的。
⑨()有什么困难,都要克服。
8.在下边括号内填上一个适当的介词。
①她()轻音乐有很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