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小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5.3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正确判断并处理颅脑外伤在日常生活中,颅脑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损伤。
无论是交通事故、意外跌倒、运动损伤还是暴力冲突等,都可能导致颅脑受到伤害。
正确判断和处理颅脑外伤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伤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颅脑外伤的常见类型。
闭合性颅脑外伤是指头皮完整,但颅骨和脑组织可能受到损伤,比如脑震荡、脑挫裂伤等。
开放性颅脑外伤则是头皮、颅骨和硬脑膜都有破损,脑组织直接与外界相通,这种情况往往更加危急。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颅脑外伤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一是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
如果伤者出现昏迷、意识模糊、嗜睡或者烦躁不安等情况,都可能是颅脑外伤的表现。
比如,脑震荡患者可能会在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但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而严重的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可能导致伤者昏迷程度逐渐加深。
二是检查伤者的瞳孔。
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的变化可以反映颅脑损伤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瞳孔应该等大等圆,直径约 25 4 毫米,对光反射灵敏。
如果一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往往提示同侧颅内有血肿,压迫了动眼神经。
三是查看伤者的头部外观。
有没有头皮血肿、头皮裂伤、颅骨凹陷等情况。
头皮血肿通常会在受伤部位出现隆起,伴有疼痛。
颅骨凹陷则需要仔细触摸才能发现。
四是留意伤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
如果出现呼吸节律不整、心跳缓慢或者血压升高,都可能是颅脑损伤导致的。
五是询问伤者受伤的经过。
了解受伤的原因、受伤时的姿势、受力的部位以及受伤后的症状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伤情有很大的帮助。
在判断出可能存在颅脑外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现场急救是关键的第一步。
要保持伤者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昏迷,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如果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
对于疑似颅脑外伤的患者,在搬运时要特别小心。
避免头部晃动和扭曲,最好使用担架,并将头部固定。
急救能力测评急性颅脑损伤知识考试题单选题:1、判断颅脑损伤患者有无颅底骨折,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A、眼睑瘀血B、球结膜下出血C、呕吐D、脑脊液漏(正确答案)2、下列疾病不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是()A、脑内血肿B、硬脑下血肿C、颅内肿瘤D、脑震荡(正确答案)3、某病人头部损伤后,球结膜下出血,鼻孔出血且有脑脊液流出,可能为()A、鼻骨骨折B、颅盖骨骨折C、颅前窝骨折(正确答案)D、颅中窝骨折4、某颅脑损伤病人,唤之睁眼,回答问题错误,躲避刺痛,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为()A、15分B、12 分C、11分(正确答案)D、8分5、颅脑外伤病人临终状态的瞳孔表现是()A、一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B、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正确答案)C、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D、双侧瞳孔大小多变,对光反射迟钝6、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是()A、逆行性健忘B、中间清醒期(正确答案)C、突然呼吸停止D、脑脊液漏7、提示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是()A、颈项强直B、腹壁反射消失C、膝腱反射亢进D、巴宾斯基征阳性(正确答案)8、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的依据是()A、痛刺激反应、生理反应B、瞳孔、反射、语音C、头痛、呕吐、视神经D、睁眼、语言、运动(正确答案)9、应立即手术的颅脑损伤是()A、脑震荡B、脑挫裂伤C、硬脑膜外血肿(正确答案)D、蛛网膜下腔出血10、软脑膜、血管及脑组织同时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A、脑裂伤(正确答案)B、脑挫伤C、脑震荡D、急性硬膜下血肿11、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改变出现中间清醒期时,应注意发生了()A、硬脑膜外血肿(正确答案)B、硬脑膜下血肿C、脑内血肿D、脑挫伤12、下列不符合脑震荡表现的是()A、逆行性遗忘B、颅内压增高(正确答案)C、意识障碍不超过30分钟D、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13、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表现为()A、伤后昏迷进行性加重B、伤后无原发性昏迷C、伤后昏迷-清醒-再昏迷(正确答案)D、伤后清醒-昏迷-再清醒14、脑干损伤的瞳孔变化特点是()A、伤后一侧瞳孔即散大B、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C、双侧瞳孔大小多变(正确答案)D、双侧瞳孔散大15、下述关于颅脑损伤的护理错误的是()A、密切观察神志改变B、床头抬高15〜30cmC、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D、避免躁动,必要时用可待因(正确答案)16、闭合性脑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不包括()A、脑脊液漏(正确答案)B、脑震荡C、颅内压增高D、头痛、恶心呕吐17、有关脑震荡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逆行性健忘B、颅内压增高(正确答案)C、血压下降D、意识障碍不超过 30分钟18、患者男性,22岁。
颅脑外伤急救常识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可能发生在车祸、跌倒、运动或其他意外事件中。
如果不及时处理,颅脑外伤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颅脑外伤急救常识:
1. 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如果您或他人遭受颅脑外伤,立即拨打救援电话,如120。
2. 判断意识状态: 如果受伤者意识清醒,让他保持安静躺下,以减轻头部压力。
如果受伤者昏迷或意识不清,不要让他动,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3. 控制出血: 如果出现大量流血,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压住伤口并用力按压以止血。
4. 不要移动伤者: 如果您不是专业医护人员,不要试图移动受伤者,尤其是颈部或背部受伤的情况,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5. 监测呼吸和心跳: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检查受伤者的呼吸和心跳。
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颅脑外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
如果不确定如何应对此类紧急情况,最好接受专业的急救培训,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 1 -。
脑外伤健康教育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它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
脑外伤健康教育旨在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以帮助人们预防脑外伤,了解其危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脑外伤的定义和分类脑外伤是指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脑外伤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脑外伤通常是指头部受到轻微的撞击或震动,症状较轻,如头痛、头晕、恶心等,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中度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较大的撞击或震动,可能导致脑部组织损伤,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等,需要及时就医。
重度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剧烈的撞击或震动,造成严重的脑部损伤,可能导致昏迷、瘫痪甚至死亡,需要紧急救治。
二、脑外伤的危害和预防措施1. 脑外伤的危害脑外伤可能对身体和认知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身体损伤:脑外伤可能导致头部骨折、颅内出血、脑水肿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 认知功能障碍:脑外伤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 情绪问题:脑外伤可能引发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问题,对个人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 脑外伤的预防措施预防脑外伤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佩戴安全头盔: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或从事危险工作时,佩戴适当的安全头盔可以有效保护头部免受撞击。
- 安全驾驶和乘车: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和乘车,戴好安全带,减少交通事故导致的脑外伤风险。
- 避免高空坠落:在高空工作或从事高空活动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带、使用防护设备等,防止坠落造成脑外伤。
- 安全家居环境:保持家中的地面干燥、整洁,避免滑倒摔伤头部,安装扶手和防滑垫等设施,预防家庭事故导致的脑外伤。
- 儿童安全:儿童是脑外伤的高发群体,家长应特别关注儿童的安全,避免他们从高处摔落、碰撞等行为。
三、脑外伤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早期识别和处理脑外伤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1. 观察症状:头痛、头晕、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可能是脑外伤的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脑外伤健康教育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的脑部损伤。
它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
为了提高公众对脑外伤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脑外伤健康教育文本:一、什么是脑外伤?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脑部发生损伤的情况。
它可以是由于事故、运动伤害、暴力行为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脑外伤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和脑部受影响的区域。
二、脑外伤的症状1. 头痛:脑外伤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的症状。
头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2. 恶心和呕吐:脑外伤可能导致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这是由于脑部受损影响到呕吐中枢。
3. 头晕和眩晕:脑外伤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和眩晕。
这是由于脑部受损影响到平衡感觉。
4. 认知障碍:脑外伤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认知障碍。
5. 神经系统症状:脑外伤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
三、脑外伤的预防1. 戴头盔: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或骑行摩托车、自行车等活动时,务必佩戴头盔。
头盔可以有效减少头部受伤的风险。
2. 预防跌倒:老年人和儿童是跌倒的高风险人群。
为了预防脑外伤,应保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避免滑倒和跌倒。
3. 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超速,确保安全驾驶,减少发生车祸导致脑外伤的风险。
4. 预防暴力行为:参与暴力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头部受伤。
要避免参与暴力行为,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方式。
四、脑外伤的治疗与康复1. 急救措施:在急性脑外伤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稳定患者的颈部,及时就医。
2. 医疗治疗:脑外伤的治疗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和脑部受影响的区域。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3. 康复训练:脑外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这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4. 心理支持:脑外伤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颅脑损伤分为:1 头皮损伤 2 颅骨骨折 3 脑损伤 4 颅内血肿一,头皮损伤:1,头皮血肿。
2,头皮裂伤。
3,头皮撕脱伤1,指导家属鼓励病人正视现实,安慰开导病人,消除负面心理。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限制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4,避免抓伤伤口,可用络合碘消毒伤口周围,待伤口愈合后方可洗头。
4,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类药物应用。
5,形象受损者可暂时戴帽,戴假发修饰,必要时可整容,美容术。
6,出院后如伤口有发炎,发红,渗液,不明原因发热要及时就诊。
二,颅骨骨折:1,颅盖骨折。
2颅底骨折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用脑。
2.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清谈易消化食物,宜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禁食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勿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大脑饮料。
3.请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或感染。
4.合并神经功能缺损者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可选择行辅助治疗(高压氧,理疗,针灸)。
5.有癫痫发作者不能单独外出,高攀,游泳,骑车,指导按医嘱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随身携带疾病卡(注明姓名,电话,地址),教会家属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6.颅骨骨折达到骨性愈合需要一定时间,线性骨折一般成人需要2-5年,小儿1年。
如有颅骨缺损,应注意避免局部碰撞,可在伤后半年左右做颅骨缺损修补术。
7.如原有症状加重,头痛,呕吐,抽搐,脑脊液漏,不明原因等应及时就诊。
8.嘱病人3-6月门诊影像学复查。
三、脑损伤:1.脑挫裂伤2.脑震荡1.脑挫裂伤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有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的病人,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安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主动参加社交活动,树立康复信心。
2.轻型病人鼓励尽早自理生活和恢复活动,注意劳逸结合,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瘫痪肢体各关节被动屈伸运动,以患者不劳累为宜,(或每日3-4次,每次半小时)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脑外伤科普脑外伤科普引言: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指的是头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脑外伤可以分为闭合性脑外伤和开放性脑外伤两种类型,其病因复杂多样,严重的脑外伤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脑外伤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等多个方面对脑外伤进行科普。
一、脑外伤的定义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引起的脑组织的直接或间接损伤。
闭合性脑外伤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但颅骨完整;开放性脑外伤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颅骨破裂,导致脑组织暴露在外。
二、脑外伤的病因脑外伤的病因十分复杂,常见的包括交通事故、坠落、工伤、打击、跌倒等。
此外,运动伤害、暴力行为、儿童意外伤害等也是常见的脑外伤病因。
不同的外力作用方式和强度会造成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
三、脑外伤的症状脑外伤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严重的脑外伤还可能导致昏迷、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
四、脑外伤的诊断脑外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头部CT或MRI检查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借助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脑组织损伤的程度和部位。
五、脑外伤的治疗脑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轻度脑外伤大部分可以通过休息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的脑外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颅内血肿清除、颅骨修复等。
此外,脑外伤后的康复训练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六、脑外伤的预防脑外伤的发生多与意外事故有关,因此预防意外事故是预防脑外伤的重要措施。
骑车、驾车时应佩戴安全头盔,工作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高空坠落等危险行为。
此外,儿童的监护人应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防止他们发生意外伤害。
结语:脑外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了解脑外伤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脑外伤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颅脑外伤的常见原因、分类及救治,你了解吗发布时间:2023-07-05T10:44:15.431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6期作者:杨启胜[导读]颅脑外伤的常见原因、分类及救治,你了解吗杨启胜(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医院;重庆404120)一般情况下,颅脑外伤的发病原因主要为两种,常见于撞伤和跌坠伤后出现,一种是外力作用的撞击致使颅骨内陷和迅速回弹,从而在头部着力点出现脑损伤,还有一种是头部经过撞击,撞伤部位是外部撞伤着力点的对侧,这两种因素对脑部的撞击的伤害程度都不一样,简单来说无论受伤应力点是额头还是后脑勺,脑损伤多出现在额头及其两侧的脑组织的前面和底面。
颅脑损伤一般是在意外的情况下发生,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准,因此建议对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点有所学习和了解,以免情况发生时,不能采取紧急措施补救,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以下为大家简要科普关于颅脑外伤的常见原因、颅脑外伤的分类以及如何救治颅脑外伤,你了解吗等相关知识点。
一、颅脑外伤的常见原因(一)尖锐的利器一些尖锐的利器,比如剪刀、水果刀以及锋利的刀片之类的东西,如果不小心伤害到头部组织就有可能造成脑外伤的情况出现,患者出现了这类情况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如果经过处理,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比如做脑部CT检查看是否引起了颅内出血或者颅内出现肿物的症状出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症状加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发生。
(二)摔倒一般情况下,多发生于老人和儿童。
家中有老人或儿童出现摔倒的情况,应该及时检查脑部是否出现外伤,要及时处理伤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等症状的发生,如果患者还感到头昏头痛以及呕吐的情况发生,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三)钝器一些钝器也会引起脑外伤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这种撞击不会引起头部组织的外部伤害,没有明显的伤口,但是会对脑部的内部组织造成伤害,容易引发脑出血以及血肿。
(四)交通事故一些严重的交通事故使患者的头部遭到剧烈的撞击时,也容易导致脑外伤;建议驾驶员在开车时注意安全,不要一心二用,建议骑车时要做好头部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撞击时,引发脑外伤。
脑外伤的科普知识,我们一起来学学脑外伤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脑损伤疾病,损害患者脑部功能的同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也称颅脑损伤,疾病类型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
脑外伤的导致因素很多,其中常见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事故、矿难、钝器击打等等。
近几年,由于交通行业的发展,使得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脑外伤病例越来越多。
脑外伤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有效的处理,否则将会有生命危险。
关于脑外伤的临床处理,需要区分原发性脑外伤与继发性脑外伤,从患者具体的病情入手,确保最为恰当的治疗方式。
那么,对于脑外伤的知识了解多少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共同深入了解关于脑外伤的科普知识。
一、脑外伤后会有哪些显而易见的表现?案例1 王先生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某日,雨天路滑,在下坡路段刹车失灵导致头部摔伤,一时意识模糊,难以自行起身,几分钟后开始有昏迷的征兆。
路过群众手忙脚乱的将王先生送入附近的医院,这时王先生开始出现紧张、恐惧、兴奋、不安、胡言乱语、恐怖幻觉等症状,检查后发现伤及头部,而王先生从昏迷到意识模糊这一症状,就叫做脑外伤性谵妄[1]。
这种情况下,患者意识恢复后难以回想起受伤前后的经历,这就是外伤后遗忘。
同时,患者还遗忘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这被称为逆行性遗忘。
急性期脑外伤患者间歇一段时间后,会有头痛、头晕、怕光、乏力、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神经过敏、植物神经失调等一系列症状,通常数月后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
部分病例会发生性格缺陷,或存在社会性心理因素,该病症持续时间较长或久治不愈。
案例2 一名小学生上学途中发生意外,被撞到脑袋,当时就晕过去了(意识丧失),后来醒了,没有多加观察;2小时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的情况,随后再次陷入昏迷。
立即送往医院后,诊断为颅脑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脑疝。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而是变得呆傻、迟钝,行为缓慢,智力仿佛倒退了好几岁,并且经常无缘无故的向父母发脾气,仿佛像变了一个人。
颅脑外伤知识宣教颅脑外伤时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
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块,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
应正确指导病人,教会病人下列知识。
【心里指导】消除恐惧紧张心理。
意外的伤害、疼痛的刺激及伤后可能导致伤残、甚至死亡的威胁,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应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励,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术前指导】1、饮食:(1)上后清醒无手术指征者:①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损伤的修复。
②持续昏迷伤后24小时应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的供给。
③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暂禁食,经止血后方可进食,并避免辛辣刺激,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2)需手术清除血肿或骨折复位时,术前应禁食10-12小时,禁饮6-8小时,以免麻醉后食物反流、误吸。
2、体位: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3、防止坠床:有精神症状或躁动的病人,意识、思维失去大脑的控制,应加护栏及约束四肢,防止坠床。
4、检查指导: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需要反复腰穿,其目的时排除血性脑脊液、了解出血的转归。
穿刺时应侧卧位,两膝弯曲,大腿向腹壁靠拢,头则向胸部屈曲,以使腰背尽量向后弓曲,不随意改变体位,以防误伤。
穿刺后应去枕平卧4-6小时,防止脑脊液压力改变,引起头痛。
5、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头痛呕吐加重,可能有颅内高压、脑危象等情况发生,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处理。
6、并发症的预防:(1)病人出现脑脊液耳漏和鼻漏时应注意:①避免用力咳嗽、不可局部冲洗、填塞。
②应抬高头部,随时以无菌棉球吸干外耳道、鼻腔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
③需要鼻饲流质时,推迟到伤后4-5天,以防止逆行感染。
颅脑外伤病人健康宣教
1、颅脑外伤病人初期嘱家属加强陪护,指导发现头晕、疼痛加重、呕吐、烦躁不安、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护士。
2、保持情绪稳定,鼓励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
3、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
以利于病人充分休息。
4、有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病人做好语言、肢体功能锻炼。
每日定时进行髋、膝、踝、肩及肘关节的被动活动。
对患肢采取推拿,按摩等措施,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缓慢,有节奏。
幅度由小到大,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钟。
5、有脑脊液漏病人指导避免填塞、冲洗、用力擤鼻,耳漏病人应患侧卧位,避免逆行感染。
6、有伤口病人做好皮肤护理指导,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敷料情况。
7、做好围手术期指导:术前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保暖,增加营养摄入,戒烟戒酒,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后增加营养摄入,活动指导。
8、恢复期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刷牙、洗脸、梳头、穿衣、如厕等,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9、绝大多数患者头皮上都留有手术瘢痕,有时会有痒或轻微疼痛的感觉,告诉病人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术后一月内不宜洗头,可以用温水毛巾擦拭。
即使一月后可以洗头,也不能用手抓,以防伤口破损而发生感染。
手术中作去骨瓣的患者注意骨窗部位的保护,外出需戴帽,出院后避免去公共场所。
颅脑外伤小知识
1.头面部皮肤裂伤缝合后会不会留疤?
家长带头面部皮肤裂伤的孩子来我院就医,医生会给他们缝合伤口。
伤口留疤影响外观常常让家长们很担心。
伤口愈合后都会留下疤痕,只是有些疤痕不明显,对外观影响不大罢了。
疤痕很大很明显常与以下原因有关:1.伤口是否清洁、规则:清洁、没有污秽、皮缘整齐的伤口更加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它比污染、有异物、有坏死组织、边缘不整齐的伤口所遗留的疤痕要小一些,因此伤口缝合前进行有效的清创、消毒很重要;2.伤口是否有感染、出血、裂开:有感染、流脓、皮下积血、裂开的伤口常会留下宽宽的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疤痕;3.缝合线:用丝线缝合比用可吸收线(俗称美容缝线)更容易留疤;4.个人体质:有些人先天就是疤痕体质,即使伤口愈合很顺利,也会留下难看的疤痕;5.缝合时孩子的配合程度:虽然这不是疤痕大小的直接原因,但是对于年龄小、欠合作的孩子而言,如果能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彻底的清创和最佳的缝合,那么伤口愈合会更加顺利。
2.颅脑外伤后反复呕吐是怎么回事?
孩子头部摔伤后常常会出现呕吐。
有些孩子呕吐会很严重,只要吃一点点东西或者喝一点点水就开始吐了,甚至出现喷射状呕吐,而且呕吐症状会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孩子头摔伤后出现呕吐一般是由于颅内压升高或
者第四脑室底呕吐中枢受影响所致。
出现呕吐的孩子,应该立即前来我院,先行头颅C 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以及颅骨骨折的情况。
并且建议孩子住院治疗,一方面需要补液防止小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另一方面给予镇静及改善神经功能的药物治疗。
3.儿童头部外伤后怎么办?
头部摔伤后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情况。
孩子的病情变化比成人隐蔽,不易被家长察觉,当孩子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家长才刚刚发觉,容易耽误疾病诊治;另一方面,孩子的病情恶化速度比成人快,有时孩子受伤后持续哭闹不安,但没过多久就马上出现昏迷、抽搐的情况,孩子得不到及时规范的诊疗。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发现孩子头部外伤后首先保持镇定,简单了解孩子是如何摔倒、头部的什么位置着地、身体其他位置有没有受伤、受伤后有没有出现头痛、呕吐、抽搐、昏迷、出血等异常情况,然后立即送往附近具备儿童外伤诊疗资质的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做头颅C T检查进一步了解颅内出血等异常情况,对于有严重症状的孩子建议住院治疗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出现颅骨骨折为什么要住院?
孩子头摔伤后通过头颅C T检查会发现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愈合很慢,可能
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不需要住院治疗。
但是患有颅骨骨折的孩子在受伤后近1周内容易出现颅内出血的情况(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等),这叫做迟发性出血,它会给孩子带来生命危险。
为了预防这种危险发生,我们建议有颅骨骨折的孩子在受伤后住院,可以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以便发生迟发性出血时能够及时被医生发现,同时给予相应治疗。
5.头摔伤后孩子为什么会有“熊猫眼”?
有些孩子摔到头部后,发现眼圈变黑了,这常常提示孩子有前颅窝骨折,前颅窝骨折就是额头及眼眶周围颅骨的骨折,出血渗入皮肤或眼睑形成瘀斑。
在骨折的同时,往往伴有硬脑膜(大脑与颅骨之间的一层膜)撕裂,颅内的脑脊液就从裂口处流出来,我们称之为脑脊液鼻漏。
因此当看到孩子有“熊猫眼”时,要注意有没有液体从鼻孔流出(也许是清亮的,也许是带血的)。
我们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头颅C T及颅底三维重建检查,同时住院接受正规治疗。
6.头皮血肿怎么治疗?
头部摔伤后的孩子常常出现头皮下出血,看上去头皮明显隆起,有个“大包”,摸上去似乎皮下有“水”。
对于头皮血肿,我们主张在受伤后立即冰敷或冷敷,帮助止血并限制水肿,2天后再开始局部热敷或理疗治疗,促
进血肿吸收消散。
但是对于体积大,吸收缓慢或者位于额头处的血肿,我们建议先等待血肿稳定不增大后再行处理。
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给予血肿穿刺抽吸,另一种是用其他方法促进血肿自行吸收。
需要做血肿抽吸的孩子,都要住院治疗。
住院查凝血功能正常后才能抽吸血肿,并加压包扎以防止再次出血。
包扎一段时间后可拆除头上的纱布,没有被抽吸而剩下的积血可以通过理疗的方式促进消散。
7.头部受伤后怎么会流鼻血?
很多孩子头受伤了以后都有流鼻血的现象。
受伤后流鼻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第一,前颅底骨折,即鼻腔及眼眶上方的骨板骨折,外力不但使骨板裂开而且导致鼻腔粘膜和硬脑膜撕裂,脑袋里的液体(脑脊液)夹杂着血液顺着骨折缝从鼻孔流出来,这种出血常常会断断续续地持续很长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星期),等到撕裂的硬脑膜愈合后才会停止;第二,鼻外伤,外伤导致鼻部骨折及鼻粘膜破裂出血,轻微的破损出血很快就会停止,但是对于鼻腔小动脉破裂出血会很凶猛,需要请耳鼻喉科医师协助治疗。
对于流鼻血的孩子,我们建议给他做头颅C T及颅底三维重建检查,通过C T寻找骨折线;同时请耳鼻喉科医师协助行鼻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