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1)
- 格式:pptx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57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或)腹腔内器官损伤。
根据是否穿透腹壁、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腹部损伤(常因刀刃、枪弹、弹片等利器引起)和闭合性腹部损伤(常因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引起);根据损伤腹内器官的性质,可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肝、脾、胰、肾等或大血管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胃肠道、胆道、膀胱等损伤)。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空腔脏器损伤以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常用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尿及腹水淀粉酶,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
主要处理原则包括急救处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及饮食情况;女病人有无不规则阴道流血。
(2)受伤史:受伤的原因、时间、地点、致伤条件,暴力作用于腹部的强度、速度、着力部位和作用方向,伤情以及伤情变化,就诊前的急救处理及效果。
伤者因意识障碍或其他情况不能回答问话时,应向现场目击者和护送者询问受伤史。
(3)既往史: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药物过敏史、贫血史。
2.身体状况(1)有无腹壁伤口,其部位、大小、有无脏器自腹壁伤口脱出;有无腹部以外的伤口;(2)有无腹痛,腹痛的特点、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放射痛和进行性加重;(3)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4)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尿量减少等休克征象;(5)有无全身中毒症状;(6)血尿常规、血尿淀粉酶、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穿等检查有无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是否了解腹部损伤的程度;(2)是否能够承受突发腹部损伤,以及出血、内脏脱出等刺激;是否担心疾病的预后;(3)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1.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损伤脏器,术中出血、补液、输血情况;2.生命体征情况;3.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4.有无损伤器官再出血、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