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经验:新手失败的原因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2.53 KB
- 文档页数:2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养蜂技术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养蜂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关注。
为了提高养蜂技术,促进养蜂业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经验交流。
一、蜂种选择1. 优质蜂种:选择优质的蜂种是养蜂成功的关键。
我国主要蜂种有意大利蜂、中蜂、喀喇沁蜂等。
在选择蜂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蜜源、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意大利蜂体型大、繁殖力强、抗病力强,适合大规模养殖;中蜂体型小、适应性强、采集力强,适合山区养殖。
2. 蜂群数量:蜂群数量要根据养殖规模和蜜源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箱蜂以5~6框为宜,过多过少都会影响蜂群的繁殖和采集。
二、蜂箱管理1. 蜂箱摆放:蜂箱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靠近水源、农田等。
蜂箱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相互干扰。
2. 蜂箱清洁:定期清理蜂箱,清除巢脾上的污垢、蜡屑等,保持蜂箱的清洁卫生。
3. 蜂群调整:根据蜂群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蜂群结构。
如合并弱群、分群、调换王台等。
4. 蜂群保温:冬季要采取措施加强蜂群保温,如加盖保温布、放置保温物等。
三、蜜源管理1. 选择蜜源:蜜源是养蜂业的基础,要选择丰富、稳定的蜜源。
一般来说,蜜源植物要具备以下特点:开花期长、花蜜产量高、花粉质量好。
2. 蜜源布局:合理布局蜜源,避免蜂群在蜜源附近过度采集,导致蜜源枯竭。
3. 蜜源保护:保护蜜源植物,避免过度采摘,确保蜜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预防:定期检查蜂群,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
如使用消毒液对蜂箱、巢脾进行消毒,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2. 病虫害治疗: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如使用农药、生物农药等进行治疗。
五、蜂产品采集1. 蜂蜜采集:蜂蜜是蜂产品的主体,采集时要确保蜂蜜的纯净度和质量。
一般来说,蜂蜜成熟度达到18~22度时,即可进行采集。
黑龙江地区养蜂失败的主要原因关阵英【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5(066)011【总页数】1页(P30)【作者】关阵英【作者单位】黑龙江宝清县七星泡镇畜牧场英杰蜂场,155607【正文语种】中文养蜂是农村一项致富养殖业,黑龙江地区有悠久的养蜂历史,多少年来,有些人却以失败告终,只好弃蜂改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黑龙江地处祖国边疆,日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属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期长达半年之久。
“蜂好养,冬难越”,养蜂者感受颇深。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前,本地蜜蜂无病害。
60年代中后期,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对蜂群危害较重,那时养蜂人文化程度低,也根本想不到蜜蜂还会生病,对不断蔓延的病情只能束手无策,听天由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蜂螨又开始泛滥,导致蜂群衰弱,本来越冬就难的蜂群“雪上加霜”。
现在养蜂人都知道蜂螨对蜂群危害的严重性,但每年深受其害,垮场的大有人在。
上世纪90年代,白垩病由南向北席卷全国,各地大小蜂场无一幸免。
又因饲料不佳导致蜂群冬季下痢,感染孢子虫病引起爬蜂。
因环境因素引发的爬蜂均不同程度影响蜂群发展。
再有,映山红、藜芦、落叶松、核桃楸等植物蜜粉都会对蜜蜂产生毒害,林业、国营农场飞机喷洒农药灭虫害也会给蜜蜂带来灾难。
尽管养蜂是靠天吃饭的行业,但也有一套管理方法,在管理上出现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求数量忽视质量尤其是初养蜂者,把蜂群养的很弱,越冬前无论是否达到越冬群标准(最低1.5万只蜂),有个王就是越冬群。
2.蜂脾关系比例不当总怕蜂王无处产卵而脾大于蜂,蜂群子脾数量不少,但总面积不大。
3.舍不得饲喂繁殖期群内缺饲料,蜂群处于半饥饿状态,结果不但蜂群繁殖慢,而且培育不出高质量的子脾。
4.掠夺式取蜜所谓商品蜜,应该是蜂群自身消耗剩余部分。
在流蜜期见蜜就取,特别到培育越冬蜂时(立秋之后),在蜜源接近尾期也是一扫光政策,遇下雨或流蜜结束箱内饲料短缺,又不得已进行补喂,引起盗蜂,严重影响越冬蜂的培育。
养蜂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技巧养蜂业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农业活动,它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蜂蜜、蜂蜡、蜂胶等产品,同时还帮助农作物授粉,增加农作物产量。
然而,在养蜂的过程中,蜂农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养蜂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技巧。
一、蜂群疾病1. 美洲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这两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会导致蜜蜂幼虫死亡。
- 解决技巧:保持蜂箱清洁,定期更换蜂箱内的巢脾,使用抗生素糖浆进行治疗,但需注意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浓度,避免对蜜蜂产生伤害。
2. 蜜蜂白垩病:由真菌引起,使蜜蜂幼虫体表覆盖一层白色菌丝。
- 解决技巧:降低蜂箱湿度,提升蜂群整体健康状况,可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处理。
3. 鼻病毒和囊状病毒:这些病毒性疾病会削弱蜜蜂的免疫系统,导致蜂群衰弱。
- 解决技巧:选育抗病性强的蜜蜂品种,保持蜂群强壮,及时淘汰病弱群。
二、寄生虫1. 瓦螨:寄生于成年蜜蜂体表,吸取血淋巴。
- 解决技巧:使用挂药条、喷洒杀螨剂等方法进行防治,同时选择抗螨性强的蜜蜂品种。
2. 气管螨:寄生于蜜蜂气管内,导致蜜蜂呼吸困难。
- 解决技巧: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气管螨的治疗,使用专门的气管螨治疗药物。
三、环境因素1. 低温:长时间低温会导致蜜蜂冻死或飞出蜂箱。
- 解决技巧:在冬季前确保蜂群内有足够的存蜜,加强蜂箱的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温材料包裹蜂箱。
2. 高温:夏季高温会使蜜蜂离脾,影响蜜蜂的采集和哺育。
- 解决技巧:在蜂箱上方搭建遮阳网,提供清洁的水源供蜜蜂降温,必要时可人工洒水降温。
3. 农药中毒:农作物喷洒农药可能导致蜜蜂中毒死亡。
- 解决技巧:与农户沟通,了解农药使用情况,避免在农药使用高峰期放蜂,同时选择抗药性强的蜜蜂品种。
四、管理问题1. 饲料不足:蜜蜂饲料不足会导致蜂群衰弱,甚至饿死。
- 解决技巧:定期检查蜂群存蜜情况,及时补充饲料,特别是在蜜源缺乏的季节。
2. 逃蜂:由于管理不当、环境恶劣等原因,蜜蜂可能整群逃离。
初学养蜂容易忽略的问题
徐传球
【期刊名称】《中国蜂业》
【年(卷),期】2011(062)011
【摘要】养蜂技术性很强,生产中往往是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导致养蜂失败。
因此,初学养蜂者要虚心学习书本知识,多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通常初养蜂者经常犯以下四种错误:
【总页数】1页(P18-18)
【作者】徐传球
【作者单位】湖南耒阳市金杯路5号铁五局院内8栋楼502,421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94
【相关文献】
1.无痛医疗中的容易忽略但不容忽略的若干问题 [J], 葛衡江;王瑶;陈翠英;甘茂相;刘宿
2.中蜂场怎样制定全年的养蜂生产流程——写给养蜂初学者的话之四 [J], 徐祖荫;韦小平;何成文
3.给初学养蜂者谈养蜂 [J], 郭芳彬
4.和初学养蜂者谈养蜂 [J], 王德惠
5.一个容易忽略而又不容忽略的问题——浅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养 [J], 陆士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胡蜂养殖亏惨了是怎么回事?胡蜂养殖有很多人都在养殖,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赚钱的,一些养殖不好的就要血本无归了,养殖胡蜂亏本的主要原因有:一、技术问题技术欠缺是胡蜂养殖亏本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目前很多胡蜂养殖技术都尚处于摸索阶段,不像蜜蜂养殖那样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更多的是要求养蜂人自己摸索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因此多数新手开始养胡蜂时基本都在亏钱,只有极少数肯用心专研并坚持下来的人能赚到钱。
二、场地问题胡蜂对养殖场地的要求比蜜蜂还要高,原因是胡蜂是偏肉食性昆虫且食物需求量大,若蜂场附近食物资源过于匮乏则蜂群发展特别缓慢,最终结果往往是投入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另外胡蜂对人工养殖的蜂蜜也有极大的威胁,一旦与蜜蜂养殖者发生矛盾还可能出现被投毒的情况。
三、蜂种问题胡蜂养殖最主要的成品实际上是蜂蛹,但真正靠销售蜂蛹赚到钱的人少之又少,倒是那些卖蜂种的人反而能赚到钱,归根结底是新手太过于关心蜂种的产能,却忽略的不同蜂种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因此选择蜂种时不要只关心蜂种产能问题,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蜂种。
四、销路问题销路是任何养殖项目都绕不开的话题,事实上很多骗子都是利用新手担心销路问题来行骗的,诸如什么包销售、包回收或签订合同饲养等等,等将蜂养出来后才发现骗子早已消失不见了,因此发展胡蜂养殖之前一定要调查好销路,千万不要等蜂都养出来了才火急火燎的去找销路。
养殖胡蜂前景如何?第一:个人创业实力既然养殖胡蜂也属于创业,那么我们个人的创业实力首先是需要具备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具备一个市场分析能力,并且能够拿出可行性方案,并在这个方案上进行最大化的优化,降低创业风险。
第二:产品定位能力胡蜂养殖成功了也是产品,既然是产品,那么就应该有产品市场,有市场就应该进行分析,我们养殖胡蜂最后的产品是什么?是销售蜂蛹还是销售蜂种?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如何将产品销售给客户?目前的市场情况如何?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可行的SWOT分析。
蜜蜂养殖的风险与应对措施蜜蜂养殖是一项具有潜力和回报的农业活动。
然而,对于初学者或者没有经验的养殖者来说,蜜蜂养殖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本文将探讨蜜蜂养殖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帮助养殖者降低风险并取得可持续的经营。
一、天气因素天气因素是蜜蜂养殖的首要风险之一。
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对蜜蜂的采集和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极端高温或低温、强风、干旱或洪水都可能导致蜜蜂的生存和繁殖问题。
应对措施:1. 选择适应性强的蜜蜂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2. 提供合适的巢箱和蜂房,保护蜜蜂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3. 确保提供足够的饮水和蜜源,以应对干旱或缺水情况;4. 定期监测天气预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极端天气对蜜蜂的影响;二、疾病和寄生虫蜜蜂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寄生虫的攻击,这些病害和虫害可能导致蜜蜂大量死亡,从而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应对措施:1. 定期检查蜜蜂巢箱和蜜蜂群体,发现疾病和虫害问题及早处理;2. 学习并遵循科学的养殖方法和卫生措施,保持蜜蜂环境的清洁和健康;3. 对于常见的蜜蜂疾病和虫害,使用合适的药物和防治方法进行治疗;4. 加强蜜蜂群体的免疫力,选择健康的种蜜蜂并进行繁育;三、迁飞和饲料不足蜜蜂是迁飞动物,依靠花粉和蜜饲料为主要食物来源。
然而,当花期结束或者食物资源有限时,蜜蜂可能面临迁飞困难以及缺乏饲料的问题。
应对措施:1. 在不同的季节提供多样化的花卉和植物,以确保提供充足的花粉和蜜饲料;2. 在花季结束前,进行适当的蜜蜂巢箱准备工作,为蜜蜂提供足够的储备食物;3. 监测蜜蜂群体的食物消耗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和补给;4. 考虑设立人工饲喂站,提供额外的饲料给予蜜蜂;四、市场风险蜜蜂养殖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价格波动和需求不稳定。
蜜蜂产品的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而需求波动可能导致养殖者无法及时销售蜜蜂产品。
应对措施:1. 建立和维护稳定的销售渠道,与农贸市场、超市或者蜂蜜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 多样化产品,创新包装和销售策略,提升产品附加值;3. 加强市场调研,关注市场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和产品类型;4. 寻找其他补充性农业项目,以降低对蜜蜂产品市场的依赖;五、技术和管理风险蜜蜂养殖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初学者可能面临技术不足和管理不当的风险。
蜜蜂严重伤力,是养蜂失败的主要因素作为一名初养蜂的朋友,养蜂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犯了养蜂管理中的一个贪字,本想使蜜蜂快速得到繁殖,结果使蜜蜂严重伤力,使得其反的效果。
作为一名成功的养蜂人,就是他们无有看过前苏联《蜜蜂生物学》翻译板内容,可是他的管理方法完全是按照前苏联翻译板,《蜜蜂生物学》中的基本内容去管理的,所以才一直把蜂养的非常壮。
作为一名养蜂人,不懂蜜蜂的生物学基本知识,是很难养好蜂的。
作为蜜蜂严重的伤力,它是包括多方面的因素,象蜜源的采集严重伤力,蜜蜂哺育幼虫严重伤力等等方面。
可是作为蜂群在一个蜜源中,为了取得蜂蜜高产伤失了大量的工作蜂,这种蜜蜂的伤力完全是我们每一个养蜂人,都想去要的结果。
养蜂的目的就是,用蜜蜂的劳动力去换回来养蜂人的一定收获,这才是养蜂人的目的。
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养蜂管理方法。
可是作为有的养蜂新手,往往是工也沒少出,糖也没少喂,就是蜜蜂并没有养好,甚至还养垮了,更谈不上蜂蜜取得高产。
就是犯了养蜂管理过程中,哺育蜂哺育幼虫严重伤力造成的原因。
作为蜜蜂哺育幼虫严重伤力,就是蜂群内幼虫过多,哺育幼虫的蜜蜂严重不足,使哺育幼虫的蜂在哺育幼虫的过程中,过度劳累严重伤力提前衰老死亡。
结果是造成幼虫得不到到充足的营养饲料,培育出房的幼蜂完全是不健康的幼蜂,寿命还短,我们养蜂人经常看到不健康的残疾蜂,从蜂箱内向外爬,就是幼虫营养不足造成的。
但是也不排除病虫害的原因。
作为一只不健康的蜜蜂,它又去过度哺育幼虫,就形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结果是蜂群内蜜蜂稀稀拉拉,蜂也没有养好,蜂蜜产量也不高,甚至还会把蜂群养垮。
作为一只健康出房的幼蜂,它最大哺育幼虫的能力,就是一只健康的幼蜂能够哺育3.7个幼虫,作为不健康的幼蜂,它是根本达不到哺育3.7个幼虫的能力,哺育幼虫能力是极低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使蜂群复壮,就行成了不停生生死死的过程中。
如果是一只幼蜂达到了哺育4只幼虫的工作量,就会造成把蜂群养垮。
新手养蜂十一忌
蔡呈贵
【期刊名称】《中国蜂业》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一忌乱加脾rn新手养蜂常犯的错误是随意往蜂群里加脾加础,弄得脾多于蜂,脾面蜂数稀,这是群势发展的大忌。
(1)幼虫多,哺育蜂少,顾此失彼,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相当一部分出巢新蜂发育不良(爬蜂),即便能正常飞翔,工蜂寿命短;(2)酷夏时节,由于脾多蜂少,工蜂扇风驱热很难顾及周全,过高巢温缩短工蜂寿命并造成幼虫伤热(烂子);(3)春冬季节不利于保温,造成冻伤,易引发疾病(烂子和中囊病)。
脾多于蜂是养蜂的致命伤,无论任何季节,群势必垮。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蔡呈贵
【作者单位】江西上饶市信州区教育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94
【相关文献】
1.新手驾车切忌"四个"不良习惯 [J], 徐广军;蒲毅;朱振勇
2.新手驾车"三忌" [J], 陈宏好;张志伟
3.新手装系统,可别被忽悠了重装系统七忌 [J], 超级菜鸟
4.新手养蜂“十一忌” [J], 蔡呈贵
5.写给养蜂新手——洋槐蜜期怎样用6框小群取蜜 [J], 李贵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8APICULTURE OF CHINA怎样养好中蜂(十四)——越夏失败的原因与应对措施姜云光│文浙江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锦桥村在南方养中蜂,越夏难度大,失败率高,笔者将这一难题的破解方法独立成篇,从多角度剖析。
中蜂越夏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况:1.经过一个夏天群势下降低于20%,或保持原来水平,或部分势略有增加,秋繁后复壮快,可谓越夏成功;2.越夏后群势下降超过30%或更多,秋繁时大多数弱群难以复壮,甚至引发蜂群逃亡或消亡,认定越夏失败。
多年实践与观察发现,成功越夏的蜂场仅占40%~50%,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蜂场越夏不成功。
南方中蜂的越夏期在7~8月份,时间长,气温高,管理失败的恶果大多在秋季表现,如群势骤降,饲料缺乏,脾多蜂稀,子脾少,封盖子插花现象严重,白头蛹多,蜂王少产或停产,蜂群逃亡,留下的弱群居多,失去复壮和生产能力。
根据多年的了解,能够成功度夏的蜂场以规模中上的蜂场居多,养殖者经验丰富,全年各阶段管理能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到位,受灾遭难也能使蜂群安全度过,逃亡和消失的蜂群极少,病虫害少有发生。
每年繁蜂数量2~3倍,出售蜂群数量均在越冬群数以上,蜂蜜产量高,效益良好。
不能成功越夏的,以业余饲养或初学养殖者居多,也有些蜂友年龄大,缺少养蜂经验,无法应对逃群、失王、工蜂产卵,病虫害等,群势不理想。
为了破解越夏难题,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详细剖解越夏失败的原因与应对措施:一、种性有问题中蜂群长期在野生和半野生状态下繁衍,其种性优劣差异很大,有的分蜂性极强,分蜂次数多,新王的后代刚出房几天,群势中等又起台分蜂,这类蜂群势小,蜂王产卵少,生活能力,抗逆性能都不好,度夏困难;有的耐热性差,炎夏时工蜂护脾不好,工蜂离脾,四处乱爬,窝工严重,采集力、产育力弱,子圈小,形成弱群致使越夏失败。
从实际情况看,中蜂养殖者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难以掌握人工选种移虫育王技术,常不加选择地利用自然分蜂王台,群势不强,越夏效益差。
高寒地区养蜂失败的几个主要原因关振英【摘要】@@ 在黑龙江地区,养蜂第一大难题就是蜂好养,冬难越.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rn一、图群数,养弱蜂rn蜜蜂是社会性昆虫,每群蜂由1只蜂王和一定数量的工蜂组成.图群数,养弱群,欲速则不达,出现春分、秋并、冬死亡的恶性循环,导致养蜂失败.【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1(062)005【总页数】1页(P12)【作者】关振英【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在黑龙江地区,养蜂第一大难题就是蜂好养,冬难越。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一、图群数,养弱蜂蜜蜂是社会性昆虫,每群蜂由1只蜂王和一定数量的工蜂组成。
图群数,养弱群,欲速则不达,出现春分、秋并、冬死亡的恶性循环,导致养蜂失败。
二、盲目引种目前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从体色上分为黑、黄两种。
由于产地不同,生物学特性不尽相同,不能盲目引种,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蜜源的蜂种。
三、蜂病防治不当多年来,危害我国养蜂的主要病害是蜂螨和细菌性疾病等,我认为蜂螨危害较为严重,原因有:(1)麻痹大意,导致秋后弱不成群;(2)用药单一,长期使用同种治螨药物;(3)药品过期,失去疗效;(4)使用假药。
四、越冬管理失误高寒地区蜂群越冬必须抓两个环节:一是准备工作;二是精心的冬季管理。
准备工作不到位,越冬管理再精心也是徒劳。
1.越冬蜂培育:我地8月5日至9月5日是培育越冬蜂最佳时期,又是秋蜜生产季节,顾此失彼,只抓产蜜,忽视繁蜂,出现秋衰使蜂群不能安全过冬。
2.饲料不足:不留蜜脾,越冬饲料全部由越冬蜂酿造,越冬蜂体力消耗大,蜂群易患病。
3.越冬条件不适宜:室内越冬湿度大,室外越冬保温过度,蜂群受冻、伤热,遭受鼠害,蜂群毁在越冬期。
养蜂人,要知道养蜂的几大误区!都会容易犯的错误!养蜂人,要知道养蜂的几大误区!都会容易犯的错误!蜂蜜乐园 2017-02-07 16:43整理:却山行蜂蜜子愚一、喜欢贪脾养蜂新手经常犯的毛病,在一些老手身上也会常常出现,有时候喜欢盲目的往蜂群里加脾加础,搞得脾多蜂少,脾面蜂数稀少,这是蜂群势发展的忌讳之处。
1.幼虫比较多,喂食蜂少,顾此失彼营养不良。
这样会导致相当一部分新蜂出现先天残疾,爬蜂。
或者可以正常飞行,但是寿命很短,不利于长期发展。
2.夏天较热,由于脾多蜂少,工蜂煽风驱热很难面及各个领域,过高室温缩短工蜂寿命并波及幼虫伤热(烂仔)。
3、春冬不利保温,造成伤冷,容易引起疾病(烂仔和中囊)。
脾多于蜂是养蜂的致命伤害,无论任何时节,群势必然减弱。
二、喜欢贪群对养蜂人来说,爱贪群,见箱内有4-5脾就进行分群。
似乎群越多以示他“事业”越大。
群多而脾少,就象一位实力不足而爱充门面的商人,半瓶水瞎摇晃。
表面装饰似模似样,而内在不敢恭维。
群多而脾少的害处是:1、增加蜂人劳动强度。
2、不利蜂群保温和降温。
3、群势发展较慢。
4、经济效益减少。
5、较易诱发疾病。
三、蜂病胡乱施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养蜂高手,所养蜂群一年当中很少发生病害。
一旦出现病害,是需要针对性的施药,所以很容易受到抑制。
多数养蜂人技术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蜂病害防治上仍然是处于盲区。
见病滥施药,不分病理和病因,也不明白药理、药性。
常常把“烂仔”(细菌病)和“中囊”(病毒病)混淆不清。
更好笑的是,常见有些蜂友从网上复制一些治理蜂病(老得掉牙)的处方传授他人。
有病就是“四环素、土霉素……”,这些是病菌早已产生抗体几十年的垃圾药,去治理病蜂,显然效果甚微。
甚至见过有人教人用“病毒灵”去治幼欧,并强调自己是医生……南辕北辙,不懂装懂,误导他人的方法,会令那些本不富足但是很勤劳的养蜂人雪上加箱,其危害是:1、蜂病越治越重,最后导致蜂场倾灭。
2、经济损失惨重。
蜜蜂养殖在我国已历经两千余年,随着蜜蜂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逐渐攀升,养殖蜜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而刚刚接触养蜂的时候,很多养蜂新手都会犯一些错误导致养蜂失败。
1、蜂螨
蜜蜂在养殖过程中病害比较多,但是在国内很多地区比较普遍的病是蜂螨,它主要原因就是受温度的影响,一般养蜂过程中每年需要给蜜蜂两次除螨,否则蜜蜂在越夏和越冬时极易全军覆没。
蜂螨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气候多变的季节,它对于蜂群会产生毁灭性危害,一旦蜂群出现蜂螨,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整个蜂群灭亡,中蜂往往会逃群。
2、把意蜂王当成了中蜂王
中蜂是我国传统的蜂种,它的适应力强,饲养习惯就是不开箱自由繁殖,而意蜂却不一样,它的产量虽然极高,但是它的适应力较弱,对于我国气候条件适应能力并没有中蜂那么强。
所以在饲养过程中每年是需要换王的,否则会导致蜂群质量逐渐下降,一旦出现蜂群蜂王现象,极易导致整个蜂群灭亡。
而且不但要每年换王,甚至可以一年两次换王,更要注重更换优质蜂王。
3、喂糖
给蜜蜂喂糖在农村来说是比较不受欢迎的,所以以前养过中蜂的朋友在改养意蜂后,还是采用中蜂的放养方法,但是最后却导致全军覆没。
意蜂是外来物种,放到中国的野外就是死路一条,中蜂留足蜂蜜可以过冬,意蜂不喂饲料不说一个冬天,就是连绵阴雨十几天也可能造成大量蜜蜂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