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家乡》PPT课件北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9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从地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
三、教学难点1.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2. 家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地图、图片、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家乡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标志和信息。
1.2 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家乡信息,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1 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如位于哪个省份、周边城市等。
2.2 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等。
3. 探究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3.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农作物和产业标志。
3.2 学生分析家乡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
4. 小组讨论4.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农作物和特色产业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实践活动5.1 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设计一份家乡的宣传册。
5.2 学生展示宣传册,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家乡的农作物种植基地、特色产业加工厂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从地图上获取家乡的信息,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学生能理解家乡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并关注家乡的发展。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课题1用心体会家乡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
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二)阅第10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三)全班讨论。
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
)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1、什么是丘陵、盆地?丘陵是指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们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者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
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
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
四川名人介绍。
(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着重介绍我国老一辈领导人邓小平和我国著名的诗人李白。
(邓小平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课题地图上看家乡(二)教学目标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3、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教学重点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前调整一、导入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二、探究活动1、‚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于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长专门的地图,教科书告诉我们,它叫做‘地形图’。
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们进行思考与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什么是地形?(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让学生自由讨论。
2、合作活动。
讲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张本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是多少,然后向全班进行汇报。
3、自由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轻二楚。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教科书第14—15页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样的关系?(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
)然后稍作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注意各地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并用教科书第15页豆博士的话作为概括。
三、综合学习1、谈一谈,你们对于教科书第17页的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想法?‛2、探究活动。
围绕两幅统计图展开。
1)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并通过提问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统计图所传达的要点。
2)提问学生:‚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哪里?降雨量最多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平均下雨最多的地方。
)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是哪里?降雨量最少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平均下雨最少的地方。
北师大版品社四上《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教学目标1.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4或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人。
用几分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扬把握方向正确的学生,进行上一课的游戏或练习,复习4个副方向。
2.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议论一下教科书上的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然后教师说明,这节课同学们也要为自己的家乡进行绘画。
3.小组准备讨论。
教师布置任务:“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
,’将学生分成4个或者8个小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提醒学生,要先讨论一下,看到了什么,然后决定画什么方向,都画哪些内容,进行分工(分别画哪一部分),最后进行绘画。
学生讨论和绘画时,教师巡视并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尤其是在分工和方向的正确性方面。
4.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1.学生绘画的关键是方向的正确性(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教师首先要确定各个小组所绘画的内容在方向上是正确的。
2.在保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对于景物的多少与是否完整可有较大的弹性。
教师应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画他们最喜欢、最想画的内容。
3.教师应提醒学生,三年级画学校的周围时是按照自己平时的观察完成的,这次大家是从高处俯瞰的,视野更开阔了,看到的也会更多。
4.学生可能仍然是以学校为中心,或以自己观察时所处的位置为中心。
教师不必特别要求,因为家乡范围较大,只要大致把握各个方面既可。
5、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分组时为8个小组更合适。
6、教师收集学生的图画,留待学习下个主题的内容时使用。
批评建议1、表扬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小组。
2、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用手描绘家乡教学目标1.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4或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人。
用几分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扬把握方向正确的学生,进行上一课的游戏或练习,复习4个副方向。
2.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议论一下教科书上的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然后教师说明,这节课同学们也要为自己的家乡进行绘画.3.小组准备讨论.教师布置任务:“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
,’将学生分成4个或者8个小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提醒学生,要先讨论一下,看到了什么,然后决定画什么方向,都画哪些内容,进行分工(分别画哪一部分),最后进行绘画。
学生讨论和绘画时,教师巡视并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尤其是在分工和方向的正确性方面。
4.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1.学生绘画的关键是方向的正确性(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教师首先要确定各个小组所绘画的内容在方向上是正确的.2.在保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对于景物的多少与是否完整可有较大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