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默写专项训练卷
- 格式:docx
- 大小:13.80 KB
- 文档页数:8
5.2课堂达标训练题组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依据、配平及正误判断1.下列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中,叙述错误的是( )A.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C.不用注明生成物的颜色D.在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可以改动物质的化学式,这样可以使配平容易些【解析】选D。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改动物质的化学式。
2.2019年,北京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低。
所以我们向雾霾等污染宣战,要求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减少煤炭消耗。
煤燃烧还会排放SO2、NO2等有毒气体,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CH4+2NO2C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B.N2C.COD.O2【解析】选B。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N2。
3.下列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氢气燃烧生成水:2H2+O22H2OC.用过氧化氢制O2:H2O2H2O+O2↑D.用氯酸钾制O2:2KClO32KCl+3O2↑【解析】选D。
A项违背了客观事实,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B中反应条件应为点燃;C项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两边没有配平。
【易错提醒】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六忌”一忌违背客观事实,随意臆造化学反应;二忌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三忌错写化学式;四忌将现象当成条件或不标明;五忌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忘记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六忌将“↓”“↑”符号标错。
4.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2AB2+B22CB.3AB2+B22CC.4AB2+B22CD.AB2+4B22C【解析】选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从所给的反应式看,反应后都是2个C分子,而C的化学式为A2B5,所以反应后的2个C分子共含有4个A原子、10个B原子,只有选项C符合。
九年级上册常见化学方程式默写练习汇编(一)、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1、碳充分燃烧2、碳不充分燃烧3、硫燃烧4、磷燃烧5、氢气燃烧6、镁燃烧7、铁燃烧8、一氧化碳燃烧9、甲烷燃烧10、乙醇在空气中燃烧(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1、稳定性(常温)12、可燃性碳充分燃烧碳不充分燃烧13、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铁碳还原二氧化碳(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4、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碳酸不稳定,易分解16、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7、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性(四)、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8、毒性19、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20、还原性一氧化碳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五)氢气的化学性质21、可燃性22、还原性H2+CuO Cu+H2O(六)制取氧气23、工业上制取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24、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纯净物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常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七)制取二氧化碳25、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煅烧石灰石2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八)制取氢气271、工业制取氢气:电解水28、实验室制取氢气:常温用锌粒和稀硫酸(九)金属的化学性质29.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在空气中加热铜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30.金属与酸的反应铁与盐酸铁与硫酸锌与盐酸锌与硫酸31.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锌与硫酸铜工业炼铁(十)其它:32、湿法炼铜铁投入硫酸铜溶液中33、放热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镁带放入稀盐酸中。
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训练卷一、单选题1.实验室里一般不能制得氧气的物质是A .高锰酸钾B .氯酸钾C .氯化钠D .过氧化氢2.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C .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D .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3.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224HNO +C=2H O+4X +CO ↑↑。
则X 是A .NO 2B .COC .NOD .N 2O 54.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3价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中2P+5O 2点燃P 2O 5指出其中错误是A .反应条件应改为燃烧B .氧气应改为“↑”C .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D .五氧化二磷应改为“↓”6.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42H +SiCl Si+4X 高温,其中X 的化学式是A .Cl 2B .H 2OC .HC lD .SiH 47.将25gA 物质与5gB 物质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物质有10gA ,还有一种新物质C 。
若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0、80,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A +B=2CB .2A +B=C C .A +2B=CD .A +2B=2C8.“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一定条件下,CO 和H 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A .甲醛(CH 2O )B .甲醇(CH 4O )C .乙醇(C 2H 6O )D .乙酸(C 2H 4O 2)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及计算一、选择题1.尿素溶液可以用来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A.NO2B.NO C.N2O D.NH3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m1的值是4.4B.m2的值是4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参与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7∶83.图2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2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能拆开的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固体,所以只要生成物是固体就必须标“↓”5.同学们对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图16.某金属单质X 与非金属单质Y 可发生反应:2X +Y===X 2Y 。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 ) A .4∶1 B .3∶1 C .2∶1 D .37∶8 二、填空题7.图3”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图3(1)”“____________。
(2)反应前的原子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的原子数。
(3)从微观角度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改变。
(4)写出一个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
过氧化氢可用过氧化钡(BaO 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
化学方程式、计算题1.(1)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3价铁盐与铁粉在溶液中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现往生锈的铁粉中加入稀盐酸,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最终得到一种浅绿色溶液.写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这句话中所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的颗粒。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催化转换器”(内含催化剂)。
现有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的一种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反响方程式默写
一、化合反响
1、镁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一氧化碳燃烧:
4、氢气燃烧:
5、红磷燃烧:
6、硫粉燃烧:
7、碳充分燃烧:
8、碳不充分燃烧:
9、二氧化碳和水反响:
二、分解反响
10、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1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1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1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4、水在通电的作用下分解:
1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三、置换反响
16、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响
17、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响:
18、锌、镁、铁分别和稀硫酸反响:
19、镁、锌、铁分别和稀盐酸反响:
20、木炭复原氧化铜:
四、其他
21、石灰石〔或者石〕与稀盐酸反响制取二氧化碳:2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23.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
24.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
25、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请各位同学把你写错的方程式每个再默写两遍!〕。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B卷•真题通关卷)1、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5单元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1-35.5 K-39Ca-40 Fe-56 Cu-64 Zn-65 I-127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2•宜宾)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X的化学式为()A.C6H12B.C6H12O C.C6H12O6D.C6H12O8 2.(2023•东营)下列关于3Fe+2O2Fe3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示铁生锈的反应B.表示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C.如果把反应条件“点燃”去掉,这个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D.上述反应中10gFe和10gO2反应,能生成20gFe3O43.(2023•潍坊)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Z一定属于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4.(2023•济宁)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Cu+2AgNO3=2Ag+Cu(NO3)2B.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C.铁粉与稀硫酸的反应2Fe+3H2SO4=Fe2(SO4)3+3H2↑D.制取氨气的反应NH4Cl+Ca(OH)2=CaCl+NH3↑+H2O5.(2023•天津)在反应C+2ZnO2Zn+CO2↑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B.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27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6.(2022•齐齐哈尔)以下对实验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过滤液体时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B.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其炸裂C.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若弹簧夹没夹紧会造成所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D.在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红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7.(2022•随州)在反应X+2Y═2Q+R中,1.6gX与足量的Y完全反应,生成4.4gR,则a:b等于()项目物质X Y Q R相对分子质量1844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 1.6a b 4.4 A.23:9 B.46:9 C.32:9 D.16:9 8.(2022•常州)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PbS+4H2O2=PbSO4+4X,则X是()A.H2B.H2O C.H2S D.SO2 9.(2022•常德)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初三化学方程式默写(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 铁在氧气中燃烧:3. 铜在空气中受热:4. 铝在空气中燃烧: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14. 加热碱式碳酸铜: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16. 加热高锰酸钾: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18. 高温煅烧石灰石: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20. 木炭还原氧化铜:21. 焦炭还原氧化铁: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27. 铁和稀硫酸28. 镁和稀硫酸29. 铝和稀硫酸30. 锌和稀盐酸31. 铁和稀盐酸32. 镁和稀盐酸33. 铝和稀盐酸(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5)酸 + 碱 -------- 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53.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54. 硫酸和烧碱反应:55.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56.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58. 硝酸和烧碱反应:(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61.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63. 硫酸和碳酸钠反应:64.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70. 氢氧化钠与氯化铵:71. 氢氧化钙与硫酸铵:(8)盐 + 盐 ----- 两种新盐72.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73.硫酸钠和氯化钡:74.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75.硝酸钡和硫酸铜:五.其它反应:76.二氧化碳溶解于水:77.生石灰溶于水:78.氢氧化铜加热分解:79.三氧化硫溶于水:80.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81.碳酸氢钙分解:82.葡萄糖在酶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基础训练卷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的条件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2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12g碳加32g氧气等于44g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24g碳能与32g 氧气反应生成56g二氧化碳3.加热24.5g KClO3和8.2gMnO2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得到14.9g KCl。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A.6.7gB.39.4gC.9.6gD.17.8g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S+O2SO2B.H2+CuO Cu+H2OC.2KClO3+MnO 22KCl+MnO2+3O2↑D.Fe+H2SO4F e S O4+H2↑5.取某一含有一定杂质的铁样品5.6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生成0.19g的氢气,则铁中所含的杂质可能是( )A.ZnB.MgC.AlD.Cu6.相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它们产生氢气过程的是(a-Zn生成的氢气,b-Fe生成的氢气)( )7.某纯净物A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CO2,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由4种元素组成B.A是化合物C.A中含水D.A不稳定8.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其根本原因是(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相对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以及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9.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 )A.CH4B.C2H4C.CH3OHD.C2H5OH10.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R+3H2SO4=R2(SO4)3+3H2↑B.4R+3O22R2O3C.R+2HCl=RCl2+H2↑D.2R+6HCl=2RCl3+3H2↑11.下列叙述不适合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前后质量相等B.要得到18g水,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为18gC.1g硫与1g氧气化合生成2g二氧化硫D.在置换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的单质质量12.有一反应,可经下列步骤进行:AB+2C=AC+CB,AC+D=AD+C,CB+E=EB+C。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默写
一.化合反应A+B--------AB ,多变一
1.磷的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
2.铁丝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
3.硫的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
4.碳燃烧(氧气充足):现象:化学方程式:
5.碳燃烧(氧气不足):现象:化学方程式:
6.氢气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
7.镁条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
8.一氧化碳的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
9.铜丝加热:现象:化学方程式:
10.二氧化碳被碳还原:化学方程式:
11.生石灰溶于水制熟石灰:化学方程式:
12.二氧化碳溶于水:化学方程式:
二.分解反应AB--------A+B ,一变多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4.电解水:
5.碳酸分解:
6.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工业制取CO2):
三.置换反应 A (单质)+ BC(化合物)----------B(单质)+AC(化合物)1.氢气还原氧化铜:
2.木炭还原氧化铜:
3.铁和硫酸铜溶液:
四.复分解反应:AB + CD-----------AD + CB
1.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2.碳酸钠和稀盐酸:
五.其他反应类型:
1.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工业炼铁):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3.乙醇燃烧:
4.甲烷燃烧:。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的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②表示O2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完全燃烧C.蜡烛中只有碳、氢元素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没有耗尽2、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3、电解水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是氧气B.与试管1连接的是电源负极C.生成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4、在某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甲、丙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8 D.丁一定是化合物5、研究表明:麻黄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麻黄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麻黄碱中原子总数为27B.麻黄碱中含有一个一氧化氮分子C.麻黄碱中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15:2D.麻黄碱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6、在反应A+3B=2C+2D中,28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为A.8g B.24g C.96 D.无法计算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B.镁在氧气中燃烧C.通电电解水D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8、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234Fe+3O 2Fe O 点燃B .22C+O CO ↑点燃C .2222H +O H O 点燃D .2322H CO H O+CO Δ↑9、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6CO 2+5H 2O 光照淀粉+6O 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A.1B.2C.3D.4答案: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反应前钙原子的数目为2,所以反应后钙原子的数目为2,硫酸钙前的计量系数为2,即m=2,再次验证反应前后氧原子、硫原子的个数可知当m=2时,数目相等,所以m=2。
故选B。
2、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H2↑+O2↑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C.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答案:DA、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O2↑+2H2O,选项错误;B、生成物错误;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3O4,选项错误;C、生成物错误;用稀硫酸除铁锈反应为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选项错误;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选项正确。
故选D。
3、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
应选用的药品是A.铁粉和稀盐酸液体中B.硝酸钾晶体和水C.碳酸钡粉末和稀硫酸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答案:D分析:由题意,如图所示用敞口容器探究质量守恒,应选择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无气体的化学反应。
A、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烧杯敞口,气体逸出反应体系,A选项药品不能用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晶体和水不会发生反应,B选项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药品不能用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不符合题意;C、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烧杯敞口,气体逸出反应体系,C选项药品不能用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不符合题意;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无气体生成,D选项药品能用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考试试题(有答案) 化学方程式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Z 一定是化合物B .在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 .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不为M 和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若ag X 彻底反应生成bgZ ,则并且消耗(b-a )gY.2.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讲法中别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是单质B .丙分子中A ,B 原子个数比为3:1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D .依照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 23.铜片与浓硝酸能够发生如下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X ↑+2H 2O ,对该反应的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A .生成物X 的化学式为H 2B .反应中N 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 元素化合价别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C .浓硝酸属于纯净物D .反应物Cu 与生成物H 2O 的质量比为32:94.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讲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别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生成物基本上氧化物D .该反应中,原子和分子都发生了改变5.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验证铜比银爽朗:2AgNO 3+Cu=Cu(NO 3)2+2Ag 置换反应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NaHCO 3+2HCl=2NaCl+H 2O+CO 2↑ 复分解反应C .乙醇作燃料:C 2H 5OH+3O 2=2CO 2+3H 2O 氧化反应D .用烧碱制纯碱:Ca(OH)2+Na 2CO 3=CaCO 3↓+2Na OH 复分解反应6.化学变化中别能实现的变化是()A .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B .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C .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D .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7.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甲物质由一具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C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8.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有毒气体是Cl 2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别变D .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9.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别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A .Mg →MgO →MgCl 2B .Fe 2O 3→Fe →FeCl 2C .CaCO 3→Ca(OH)2→CaSO 4D .S →SO 2→SO 3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 2++H 2O B .Mg +O 2点燃MgO 2C .H 2O 2=H 2O +O 2↑D .Cu +H 2SO 4=CuSO 4+H 2↑1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考点解读)(原卷版)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三种,具体以化学方程式:C+O 2−−→−点燃CO 2为例: ①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每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分子二氧化碳。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也有三个,它们分别是: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可简记为“反、生、条”);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关系(即该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2、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1)书写学方程式步骤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配——配平;使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等——短线改等号;注——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标——标出生成物中气体与沉淀(气体符号“↑”:反应物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标)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沉淀符号“↓”: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准确。
(2)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最小公倍数法步骤:①找出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选择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求最小公倍数,得分子个数;②使该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③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1: KClO3——KCl+ O2 例2: Al + Fe3 O4—— Fe + Al2O3(2)观察法步骤:①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反应物)推求有关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相应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1.mgKClO3与2gMnO2混合物共热,完全反应后留下残留物n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A.(m﹣n)g B.(m﹣n﹣2)g C.(m﹣n+2)g D.(n﹣2)g2.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A、B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C、D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Zn+HCl═ZnCl2+H2B.4Fe+3O22Fe2O3C.2KMnO4K2MnO4+MnO2+O2↑D.S+O2SO2↑4.下列装置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501123反应后质量/g24528xA.x的值应为0 B.二氧化碳是生成物C.23gW中氢元素质量为6g D.W由C、H、O三种元素组成6.在化学反应中,4NH3+5O2=4R+6H2O中,R的化学式为()A.N2B.NO C.N02D.N203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纯净物B.都含有氧气C.都是含氧的混合物D.都是含氧的纯净物8.在化学反应中,A+B=C+D,已知12克A和18克B恰好完成反应生成6克C,则生成了D的质量是()A.13克B.24克C.18克D.26克9.某物质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中()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可能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可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B.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C.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11.下列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氧化汞是由氧气和汞组成的B.氧化汞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汞原子可以再分C.氧化汞分子中含有氧分子和汞原子D.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2.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读作()A.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氧化镁B.二个镁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二个氧化镁C.镁加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D.镁和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13.在S+O2SO2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本题有关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S﹣32、O﹣16)A.1:1:1 B.2:1:2 C.1:1:2 D.1:2:214.将3g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H2O.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15.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8 g35 g 5 g8 g反应后质量 2 g x 5 g42 g A.x=7 g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l二、填空题16.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g;X的组成元素为,其质量比为.17.有人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理由是:.如你认为,不严密,你的改进意见是:.18.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方程式.(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2)高锰酸钾受热:(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19.配平下列方程式:(1)KMnO4K2MnO4+ MnO2+ O2(2)Al+ O2Al2O3(3)H2O2H2O+ O2(4)P+ O2P2O5.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2)碳酸钾溶液和稀盐酸(3)氢氧化钡和稀硝酸.2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2H2+O22H2O的读法:(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2)每份质量的氢气和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3)每个氢分子和个氧反应生成个.22.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可用过氧化钡(BaO2)来制备.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过氧化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备:BaO2+x+H2O=BaCO3+H2O2,其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2)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消耗CO2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金属钠与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一种白色的盐和一种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3.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体,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1)图①说1明了分子有什么特点;(2)写出图②的符号表达式;属于反应.(基本类型)(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4)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在引起化学反应前后表现出化合价降低,按照这个规律图③中的反应,氧化剂是(填化学式);反应后生成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价.三、实验探究题24.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甲、乙、丙三组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条件”这一探究目的开展活动.【实验分析】(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甲同学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放热,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天平平衡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乙同学烧杯中有大量产生,天平不平衡Na2CO3+2HCl═2NaCl↑+H2O+CO2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丙同学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2Mg+O22MgO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甲乙两位同学发现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请分析导致丙同学实验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有【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四、计算题25.小明用如图发生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老师给他提供了石灰石、无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水溶液各一瓶.(1)小明要把稀盐酸选出,可选用下列的来检验.A.硝酸银溶液B.酚酞试液C.pH试纸(2)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3)小明把石灰石和100克稀盐酸装进发生器中,用天平称量发生器和里面物质的总质量,发现总质量的减小值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最后还有少量石灰石剩余.根据图象可知,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是克,质量分数是.化学方程式专题整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C.2.D.3.C.4.B.5.C.6.B.7.D.8.B.9. A.10.D.11.D.12.A.13.C. 14.A.15.A.二、填空题16. 答案:5.6;C、O;3:4.17.答案:不严密;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使结果不准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层植物油与空气隔开.18.答案:(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氯酸钾氯化钾+氧气.19.答案:(1)2、1、1、1;(2)4、3、2;(3)2、2、1;(4)4、5、2.20.答案:(1)BaCl2+Na2SO4═BaSO4↓+2NaCl;(2)K2CO3+2HCl═2KCl+H2O+CO2↑;(3)Ba(OH)2+2HNO3═Ba(NO3)2+2H2O.21.答案:(2)4;32;36.(3)2;1;分子;2;水分子.22.答案:(1)2H2O22H2O+O2↑;CO2;(2)2Na2O2+2CO2=2Na2CO3+O2;(3)3CO2+4Na=2Na2CO3+C;置换反应.23.答案:(1)分子间有间隔;(2)2H2O2H2↑+O2↑,分解反应;(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4)氧气;﹣2.三、实验探究题24.答案:(1)4P+5O22P2O5气泡;(2)反应前未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部分外溢,无法称量;四、计算题25【解答】解:(1)小明要把稀盐酸选出,可选用下列的pH试纸来检验,这是因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故填:C.(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3)设氯化氢质量为x,反应生成了4.4g二氧化碳,石灰石有剩余,说明稀盐酸完全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73 44x 4.4g=,x=7.3g,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7.3%,因此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是100g,质量分数是7.3%.故填:4.4;100;7.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方程式默写专项练习卷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6.碳在氧气中充分和不充分燃烧(2个方程式)
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8.过氧化氢分解
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10.加热高锰酸钾
11.氧化汞受热分解
12.高温煅烧碳酸钙
13.铁和硫酸铜溶液(并写出反应现象)
14.氢气还原氧化铜
15.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16.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1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8.酒精的燃烧
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2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1.碳还原氧化铜
22.碳还原二氧化碳
2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24.碳酸的分解
25.实验室制取氢气
26.铁和硫酸溶液反应
27.铝和硫酸溶液反应
28.铁和盐酸溶液反应
29.碳还原氧化铁
30氢气还原氧化铁
31.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3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3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
3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35.氧化钙(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3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37.碳在空气中的不完全燃烧
38.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
39.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40.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O 2______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 2______点燃Fe 3O 4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 2+O 2______点燃2H 2O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 2______点燃2P 2O 5
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 2______点燃SO 2
6.碳在氧气中充分和不充分燃烧(2个方程式)
C+O 2______点燃CO 2
2C+O 2______点燃2CO
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 2O ______通电2H 2+O 2↑
8.过氧化氢分解
2H 2O 2______MnO 22H 2O+O 2↑
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2KClO 3______MnO 2△
2KCl+3O 2↑
10.加热高锰酸钾
2KMnO 4____△K 2MnO 4+MnO 2+O 2↑
11.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 ____△2Hg+O 2↑
12.高温煅烧碳酸钙
CaCO 3______高温CaO+CO 2↑
13.铁和硫酸铜溶液(并写出反应现象)
Fe+CuSO4=FeSO4+Cu
反应现象: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14.氢气还原氧化铜
CuO+H 2____△Cu+H 2O
15.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16.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CO 2+Ca(OH)2=CaCO 3↓+H 2O
1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18.酒精的燃烧
C 2H 5OH+3O 2______点燃2CO 2+3H 2O
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 ____△Cu+CO 2
2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Fe 2O 3______高温2Fe+3CO 2
21.碳还原氧化铜
C+2CuO ______高温2Cu+CO 2↑
22.碳还原二氧化碳
C+CO 2______高温2CO
2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24.碳酸的分解
H 2CO 3= H 2O + CO 2↑
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 2SO 4=ZnSO 4+H 2↑
26.铁和硫酸溶液反应
Fe+ H 2SO 4=FeSO 4+H 2↑
27.铝和硫酸溶液反应
2Al+ 3H 2SO 4=Al 2(SO 4)3+3H 2↑
28.铁和盐酸溶液反应
Fe+ 2HCl=FeCl 2+H 2↑
29.碳还原氧化铁
3C+2Fe 2O 3______高温4Fe+3CO 2
30氢气还原氧化铁
3H 2+ Fe 2O 3____△3H 2O+2Fe
31.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Al+3CuSO 4=3Cu+Al 2(SO 4)3
3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 3=2Ag+Cu(NO 3)2
3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3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O 2______点燃2CO 2
35.氧化钙(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CaO+H 2O=Ca(OH)2
3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 4+2O 2______点燃2H 2O+CO 2↑
37.碳在空气中的不完全燃烧
2C+O 2______点燃2CO
38.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 2NaOH+CO 2=Na 2CO 3+H 2O
39.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Na 2CO 3+ H 2SO 4= Na 2 SO 4+ H 2O+CO 2↑
40.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
BaCO 3+ 2HCl=BaCl 2+ H 2O+C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