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2010年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273.11 KB
- 文档页数:3
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整理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
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
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
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2002年2月,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
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的“毒狗肉”。
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
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
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8年,我国发生了一场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这场事件源于某知名乳制品企业在其生产的奶粉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等严重疾病。
此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漏洞。
二、案件经过1. 事件爆发2008年9月,湖南省郴州市多名婴幼儿因食用奶粉患上肾结石。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奶粉中含有过量的三聚氰胺。
随后,事件迅速蔓延至全国,多个品牌奶粉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
2. 案件调查事件发生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介入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涉及多家知名乳制品企业,包括三鹿、蒙牛、伊利、光明等。
3. 事件处理针对此事件,我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1)紧急召回问题奶粉,防止婴幼儿继续食用;(2)对涉案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罚款、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3)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法规;(4)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三、案件影响1. 伤害婴幼儿健康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等严重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2. 损害消费者信心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漏洞,导致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产生担忧,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3. 经济损失此事件给我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家企业面临巨额赔偿和罚款。
4. 政策调整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食品安全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等,以保障食品安全。
四、案件启示1. 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我国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安全。
2. 提高企业自律意识企业应加强自律,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3. 强化法律法规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4.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使消费者能够辨别优劣食品,保障自身权益。
2010食品安全相关事件1、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
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3、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
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4、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
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6、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
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7、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序食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党中央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到天津调研时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漯河调研时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瘦肉精”。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一些不法之徒,目无国法,利益熏心,引发了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案件,为大家敲响了警钟,愿我们吸取教训,引一为戒,警钟长鸣……案例一刘襄生产销售瘦肉精被判死缓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南“瘦肉精”案中的刘襄、奚中杰、肖兵、陈玉伟、刘鸿林等5名犯罪嫌疑人一审宣判。
主犯刘襄制售“瘦肉精”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主犯奚中杰制售“瘦肉精”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主犯肖兵销售“瘦肉精”被依法判处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主犯陈玉伟加工、销售“瘦肉精”被依法判处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从犯刘鸿林被依法判处9年。
5名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收缴,犯罪使用财物予以没收。
2011年7月25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河南省沁阳市人民法院分别公开开庭审理了两起涉“瘦肉精”刑事案件,并分别以犯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对5名被告人当庭作出一审判决。
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刘襄、奚中杰明知国家禁止使用盐酸克仑特罗饲养生猪,且使用盐酸克仑特罗饲养的生猪流入市场后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为攫取暴利,2007年初,刘襄与奚中杰约定共同投资,研制、生产、销售盐酸克仑特罗用于生猪饲养,其中刘襄负责研制、生产,奚中杰负责销售。
被告人肖兵、陈玉伟明知盐酸克仑特罗对人体有害,仍在刘襄研制出盐酸克仑特罗后联系收猪经纪人试用,并向刘襄反馈试用效果好。
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2015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广泛收集案件线索,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高,违法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重大案件。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筛选了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现公布如下:案例一浙江温州赖中超卤味烤肉店加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对赖中超、蒋成全经营的卤味烤肉店销售的卤肉上瘾,怀疑添加违禁物质。
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该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混有罂粟粉的调味料20克、罂粟壳350克。
经查,赖中超为拉拢回头客,自2014年8月,在加工卤肉时采用将完整罂粟壳放在汤料包里置于卤汤中,或将罂粟壳碾磨成粉末,混入其他香料,直接撒在卤肉上等方式,进行非法添加。
根据赖中超供述,执法人员查处了向其销售罂粟壳的仟家味调味品店,以及该店的上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淑芳香料商行,共查获罂粟壳19千克。
卤味烤肉店经营者赖中超、蒋成全被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列入2015年第二期瓯海区食品安全黑名单,向社会公示。
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上述人员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仟家味调味品店和淑芳香料商行的经营者黄剑文、傅莉莉、葛淑芳3人已被人民检察院以贩毒罪提起公诉。
案例二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进行现场检查,当场查扣“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天富生”菊花玉竹片、“天富生”芡实片等多种标注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可疑产品。
经检验,“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含有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属于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涉嫌犯罪,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共同调查。
2010年食品安全8大事故 2011年01月12日10:28 生意社生意社01月12日讯NO1.地沟油事件回放:2010年3月20日,西安市药监局食品稽查分局执法人员在重庆胖妈烂火锅西安总店,发现其存在泔水油回收装置,现场查获的账单也表明火锅店涉嫌回收地沟油。
据此,西安市药监局食品稽查分局以涉嫌回收泔水油二次利用,违反《食品安全法》,责令该店停业整顿。
此事在全国范围引发对地沟油的声讨,但至今地沟油仍然没有销声匿迹。
何为地沟油?地沟油是各类劣质油的通称,包括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提炼后产出的油以及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地沟油的危害:地沟油的制作过程注定了它的不卫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达人的肠道,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腹痛,重者则会引起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
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
简易鉴别地沟油: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地沟油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地沟油色深;看沉淀物,如有沉淀,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
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
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
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
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嗞嗞”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啪”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153法律时空FA LV SHI KONG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国务院部署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加大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违法犯罪的力度,全力配合行政主管部门清缴问题乳粉,及时侦破问题乳粉刑事案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0年,各地公安机关共破获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1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名。
3月22日,公安部公布了2010年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青海东垣乳品厂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0年7月,青海民和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经查,2010年2月至6月,犯罪嫌疑人代某某(河北鹿源乳业制品厂厂长,另案处理)通过中间商孙某某、周某某,将其藏匿的48吨2008年三聚氰胺超标的问题乳粉和26吨过期乳粉销售给青海东垣乳制品厂,该厂明知该批乳粉有问题仍加工后销往湖南、江苏、江西、浙江等地,涉案金额150余万元。
9月2日,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周某某等多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福建南靖制售含瘦肉精猪肉案2010年12月7日,福建省南靖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根据线索,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经查,2010年11月6日,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生猪贩运户)通过黄某某(漳州市南靖县中介人)介绍,以每斤7元的价格向漳州的黄某某(生猪养殖户)等人收购63头生猪。
当运输车辆行至福建龙岩时,司机在陈某某的授意下,故意不向卫生监督部门申报生猪检疫,谎称该批生猪是从本地收购的,骗取了动物检疫合格证,直接将这批生猪运往江西。
经江西质检部门检测,该批猪肉“瘦肉精”含量严重超标。
山西太谷营养保健品厂制售问题乳粉案2010年8月,山西太谷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经查,2009年11月,犯罪嫌疑人齐某某(山西省清徐县恒泰鲜奶收购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收到山公安部公布2010年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苏 楠 崔 东154法律时空FA LV SHI KONG西省晋阳乳业用于抵欠款的一批奶粉,在晋阳乳业已告知其奶粉三聚氰胺超标,且明知太谷营养保健品厂要将其作为原料掺拌生产的情况下,从2010年1月开始将11吨上述奶粉以每吨13300元的价格分批卖给太谷营养保健品厂。
28本刊特稿Special公安部历年典型食药安全案例回顾2017年典型案例按照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总体安排,公安部公布了打假“利剑”行动中公安机关破获的一批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上海金山破获利用互联网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7年初,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根据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线索,侦破“淮南牛肉汤特产商会”利用互联网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等3人,捣毁黑作坊3处,现场查获大量含有罂粟壳粉末的香料,涉案金额400余万元。
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在安徽淮南设立“黑作坊”,通过在香料中添加罂粟壳粉末的方式制成“香料王”(用于制作淮南牛肉汤),并开设网络商铺、微信商店,通过网络联络支付、快递邮寄等方式对外销售。
安徽安庆破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2017年2月,在公安部统一部署协调下,安徽安庆公安机关破获系列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收缴假盐200余吨。
经查,为非法牟利,犯罪嫌疑人徐某明知自己未取得食盐经营许可证,从山东肥城、潍坊等地化工企业购买工业盐充当食用盐,依托微信、Q Q 等聊天工具和多家网络销售平台联系客户,通过快递物流方式将工业盐及样品寄给安徽、广西、贵州、河南等地客户,涉案工业盐800余吨。
河北湖南破获利用互联网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7年4月以来,河北承德、湖南怀化两地公安机关分别从不同线索入手,顺线深挖查清吴某等利用互联网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犯罪网络,经连续实施收网行动,成功破获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捣毁生产、仓储窝点6个,现场查扣假劣保健食品近10万盒及大批产品说明书。
经查,犯罪嫌疑人吴某、程某从上线生产商刘某某、销售商张某处大量购进“仁和胰宝”等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后,通过网店、微信平台等销往多地。
经检验鉴定,涉案保健食品含有国家禁止添加的二甲双胍类成分,初步查明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上海浦东破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2017年4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会同区市场监管局破获圣诺(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等4人,查处仓库1处,当场缴获过期意大利、西班牙等进口品牌橄榄油1万余瓶(约10吨),涉案金额数百万元。
公安部公布2010年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国务院部署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加大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违法犯罪的力度,全力配合行政主管部门清缴问题乳粉,及时侦破问题乳粉刑事案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0年,各地公安机关共破获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1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名。
3月22日,公安部公布了2010年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青海东垣乳品厂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0年7月,青海民和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经查,2010年2月至6月,犯罪嫌疑人代某某(河北鹿源乳业制品厂厂长,另案处理)通过中间商孙某某、周某某,将其藏匿的48吨2008年三聚氰胺超标的问题乳粉和26吨过期乳粉销售给青海东垣乳制品厂,该厂明知该批乳粉有问题仍加工后销往湖南、江苏、江西、浙江等地,涉案金额150余万元。
9月2日,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周某某等多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福建南靖制售含瘦肉精猪肉案2010年12月7日,福建省南靖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根据线索,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经查,2010年11月6日,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生猪贩运户)通过黄某某(漳州市南靖县中介人)介绍,以每斤7元的价格向漳州的黄某某(生猪养殖户)等人收购63头生猪。
当运输车辆行至福建龙岩时,司机在陈某某的授意下,故意不向卫生监督部门申报生猪检疫,谎称该批生猪是从本地收购的,骗取了动物检疫合格证,直接将这批生猪运往江西。
经江西质检部门检测,该批猪肉瘦肉精含量严重超标。
山西太谷营养保健品厂制售问题乳粉案2010年8月,山西太谷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经查,2009年11月,犯罪嫌疑人齐某某(山西省清徐县恒泰鲜奶收购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收到山西省晋阳乳业用于抵欠款的一批奶粉,在晋阳乳业已告知其奶粉三聚氰胺超标,且明知太谷营养保健品厂要将其作为原料掺拌生产的情况下,从2010年1月开始将11吨上述奶粉以每吨13300元的价格分批卖给太谷营养保健品厂。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五例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贸易和食品供应链的日益密切,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介绍五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帮助读者更加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严峻性。
1.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波及面广,威胁巨大。
该事件涉及到一批奶粉制造商在生产中掺入了三聚氰胺,用于提高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然而,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尤其对婴幼儿来说,更是生命的威胁。
该事件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尿毒症,数百名婴儿不幸死亡。
2. 马铃薯煎饼王事件2014年,中国河南省封丘县发生了一起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大规模食物中毒的事件,被称为“马铃薯煎饼王事件”。
该事件涉及一家小吃店使用泡过农药的马铃薯制作煎饼,导致上百名消费者中毒。
受感染的人们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严重者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此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和社会舆论反弹,并成为整顿小吃行业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导火索。
3. 沙门氏菌污染鸡蛋事件2017年,欧洲多个国家爆发了一起严重的沙门氏菌污染鸡蛋事件。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摄入含有沙门氏菌的食物会导致肠道感染和中毒。
此次事件中,一家荷兰鸡蛋养殖商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含有沙门氏菌的农药,导致该批次鸡蛋被污染。
这些鸡蛋被分销到多个欧洲国家,并被广泛销售,引发了广泛的食品安全恐慌和消费者的担忧。
4. 大豆油假冒事件2013年,中国江苏省镇江市发生了一起大豆油假冒事件。
一家不具备生产资质的小作坊使用劣质大豆制作假冒品牌的大豆油并进行销售。
这批假冒大豆油中掺入了工业柴油和添加剂,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
假冒大豆油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巨大,涉及市场众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5. 食品添加剂超标事件2019年,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了一起食品添加剂超标事件。
中国2000-2010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1、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
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3、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
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4、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5、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
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6、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7、2009年2月27日,“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厂的法人代表获刑,该厂于去年9月两次向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
在08年10月,在香港对从内地进口的鸡蛋中检测出三聚氰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问题饲料被查出,但鸡蛋价格出现下跌。
公安部公布2010年10起典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011-03-23 12:37 来源:法制网作者:李恩树记者3月22日从公安部获悉,2010年,各地共破获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1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名。
公安部今天公布了2010年10起典型案件。
据公安部相关负责人披露,这10起典型案件分别是:青海东垣乳品厂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0年7月,青海民和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2010年2-6月,犯罪嫌疑人代某通过中间商孙某、周某,将其藏匿的48吨三聚氰胺超标的问题乳粉和26吨过期乳粉销售给青海东垣乳制品厂,该厂明知该批乳粉有问题仍加工后销往湖南、江苏、江西、浙江等地,涉案金额150余万元。
山西太谷营养保健品厂制售问题乳粉案320个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共计170余吨,其中有130吨销售到市场。
山东淄博制售假酒案2010年4月,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成功侦破徐某等特大制售假酒案,查实该团伙已制售假茅台、五粮液酒60000余瓶,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9人,其中逮捕10人。
经查,犯罪嫌疑人徐某自2006年以来,纠集同伙,以北京郊区为中心,利用回收的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包装,灌入同系列的金六福、茅台王子酒以及水,以次充好,冒充茅台、五粮液等名酒,通过登门推销等方式对外销售,销往北京、山东等地。
湖南宁乡制售假劣“加加”酱油案2010年2月,湖南宁乡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劣酱油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端掉制假窝点和仓库9个,扣押了用于制假售假的车辆2台、制假设备和工具170余件、“加加”、“龙牌”、“莲花”、“西湖”、“太太乐”、“邵阳大曲酒”、“老干妈”等品牌的假冒商品20多吨、“加加”等8种品牌的假冒商品标识和包装百万余件。
该犯罪团伙自2009年初大肆生产、销售假冒酱油、味精、植物油等食品并销往全国各地。
32013年5月4日责编:于忠民美编:张迪E-mail:yzm@国内一周星期大事■4月27日湖南省公安厅正式通过《湖南省公安机关办理家庭暴力案件工作规定》,明确公安民警应及时受理家庭纠纷案件,不得拒绝、推诿、拖延。
这是全国省级公安机关出台的首部规范办理家暴案件的规范性文件。
■28日新疆警方发布消息:当日,巴楚县“4·23”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告破,以喀斯木·买买提、艾比布拉·巴拉提为首的25名暴恐团伙成员全部归案。
其中6名暴徒被击毙,当场抓获8人,逃往喀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乌鲁木齐等地的11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落网,查获20枚爆炸装置,3面“圣战”旗帜,以及大量制爆原料、管制刀具、习武器材和非法宗教宣传品等作案工具,查明了该暴恐团伙形成、活动及案发等基本情况。
■29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第13航次任务的中国海监84、74船编队当日顺利返回广州。
据悉,整个航次任务历时12天,累计航程4500余海里。
■30日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宣布,自5月1日起,包括大陆游客在内的非台籍且非台湾健保保险对象的H7N9流感感染者,隔离期间的病房费、病毒检验费、抗病毒药剂和膳食费由台湾当局支应,其余医疗费用由病人自行负担。
■5月1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北京表示,到201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将基本覆盖我国100%的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我国将基本建立起形式多样、方便适用、广泛覆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说,用于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于当日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
■3日中国公安部和越南公安部当日上午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2011·6·8”特大跨国拐卖儿童案被拐越南籍儿童移交仪式,10名被中国公安机关成功解救的越南籍儿童由中方正式移交给越方。
均据新华社新华社电(记者史竞男邹伟)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自1月25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以各类肉制品为重点,集中侦破各类注水肉、假牛羊肉、病死肉、有毒有害肉制品犯罪大要案件38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4名,现场查扣各类假劣肉制品2万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