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飞机总体设计-4第四讲-总体布局设计-Part2
- 格式:pptx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57
3.7 飞机的总体布置(部位安排)3.7.1.飞机总体布置的任务(1) 对全机的几何外形进行协调(2) 具体安排飞机内部的各种装载和设备(3) 合理布置飞机各部件的结构承力系统(4) 对飞机重心进行定位3.7.2 几何外形的协调和修正1. 气动特性对飞机几何外形的主要要求 (1) 飞机在巡航状态飞行时,应具有最大的升阻比,最低的油耗;同时飞机的阻力应该最小(2) 在保证具有足够安全裕度的情况下,飞机在起飞着陆状态应具有最大的可用升力系数,以改善飞机的低速性能,缩短起飞着陆滑跑距离,并改善机动性(3) 飞机几何外形应尽量减小其零升阻力系数,保证在高速飞行时阻力最小,以满足高速飞行的需要(4) 应保证在所有的飞行状态下,飞机都具有合乎规定的稳定性和操纵性(5) 应保证动力装置具有最佳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小发动机的进、排气损失,等等2. 飞机几何/气动外形设计(1) 基础:已经确定的飞机构形各部件的主要参数(2) 步骤:①进行外形的初步协调②借助各种方法给出完善的理论外形(4) 说明:① 大多数部件纵向截面气动外形的光滑性是通过保持这些截面外形的一阶导数连续来保证的,特别重要的部件还必须保持其纵向截面二阶导数的连续。
② 通常对横截面光滑的要求较低一些,例如沿展向的机翼截面只要求有一阶导数连续就行了,而从结构工艺性的角度来说,则应尽量要求采用平直的简单外形。
③ 所用的数学方法应该能够对飞机外形进行完全、唯一的描述,以便于采用数控机床加工。
常用的方法有:二次曲线法、圆弧法、指数方程法、样条函数和多项式解析法等,对于一些重要的复杂部件应用较多的是三次参数样条曲线、贝塞尔函数和B样条曲线等。
3. 飞机三面图的绘制(1) 选择飞机三面图的比例和图纸的大小常用比例:1:20、1:50、1:100图纸的大小:0#、1#、2#、3#(2) 绘制机身的外形满足飞行员视野/视界的要求机身内安装发动机时,重点考虑进气道进口和尾喷口与机身的协调(3) 绘制平尾、垂尾等的外形(4) 绘制机翼的外形① 根据确定的尾力臂,初步确定机翼的前后位置②根据布局型式,确定机翼的上下位置③根据机翼安装角,绘制机翼根弦与飞机水平基准线的相对位置关系④绘制襟翼、副翼的外形,标出其偏角和相对位置⑤画出机翼的平均空气动力弦(相对位置、弦长等)(5) 画出起落架的前轮和主轮(6) 初步确定的三面图需要进一步协调和修形,并与飞机结构布置及内部装在布置相协调3.7.3 飞机内部装载的布置1. 飞机内部装载布置的原则和方法(1) 首先要考虑装载物所需要的工作条件、技术要求与使用维护要求。
取,0025.0=feC S 浸湿/S 参考=3.2参考浸湿S S C C feD =0=0.0025×3.2=0.00820201LD LD D C Ae C KC C C π+=+=其中:C D0 为零升阻力(废阻力)系数,C L 为升力系数;K 为诱导阻力 因子,A 为机翼展弦比,e 为奥斯瓦尔德效率因子。
3.2,1==A Ae K π其中0.680.154.61(10.045)(cos ) 3.1LE e A =-Λ-=4.61(1-0.045×2.30.68)(cos42°)0.15-3.1=0.9596 亚音速下(L/D )max =0.5(πAe/C D0)0.5=14.72.6推重比的确定T/W 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
一架飞机的T/W 越高,加速就越快,爬升也就越迅速,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也越高,转弯角速度也越大。
另一方面,发动机越大,执行全部任务中的油耗也越多,从而使完成设计任务的飞机的起飞总重增加。
T/W 不是一个常数。
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燃油消耗,飞机重量在减小。
另外,发动机的推力也随高度和速度变化。
当提到飞机的推重比时,通常指的是在海平面静止状态(零速度)和标准大气条件下、而且是在设计起飞重量和最大油门状态下的推重比。
对于战斗机,另一个常被提到的推重比是格斗(作战)时的推重比 影响起飞推重比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 起飞性能 (2) 最大平飞速度 (3) 加速性 (4) 巡航性能 (5) 爬升性能 (6) 盘旋性能 (7) 最小平飞速度推重比估算的几点说明:1 为满足各个性能指标的要求,需根据各个性能指标所确定的推重比的最大值来确定全机的推重比。
W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由起飞性能要求(起飞滑跑距离)2 在起飞翼载荷ST。
来估算起飞推重比WT也可以用统计方法给出。
3 起飞推重比WT=0.9 , W=27648 kg(1)在空中格斗时:W所以T=24883kgT=0.6 , W=27648 kg(2) 在其他的状况下:W所以T=16589 kg鉴于我们设计喷气式战斗机技术要求,故我们可以取飞机的推重比为0.75。
飞机总体设计课程设计解析南京航空航天⼤学飞机总体设计报告——150座级客机概念设计011110XXXXXX设计要求⼀、有效载荷–⼆级布置,150座–每⼈加⾏李总重,225 lbs⼆、飞⾏性能指标–巡航速度:M 0.78–飞⾏⾼度:35000英尺–航程:2800(nm)–备⽤油规则:5%任务飞⾏⽤油+ 1,500英尺待机30分钟⽤油+ 200海⾥备降⽤油。
–起飞场长:⼩于2100(m)–着陆场长:⼩于1650(m)–进场速度:⼩于250 (km/h)飞机总体布局⼀、尾翼的数⽬及其与机翼、机⾝的相对位置(⼀)平尾前、后位置与数⽬的三种形式1.正常式(Conventional)优点:技术成熟,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料丰富,设计容易成功。
缺点:机翼的下洗对尾翼的⼲扰往往不利,布置不当配平阻⼒⽐较⼤采⽤情况:现代民航客机均采⽤此布局,⼤部分飞机采⽤的位移布局形式2.鸭式(Canard)优点:1.全机升⼒系数较⼤;2.L/D可能较⼤;3.不易失速缺点:1.为保证飞机纵向稳定性,前翼迎⾓⼀般⼤于机翼迎⾓;2.前翼应先失速,否则飞机有可能⽆法控制采⽤情况:轻型亚⾳速飞机及军机采⽤3.⽆尾式( Tailless )优点:1.结构重量较轻:⽆⽔平尾翼的重量。
2.⽓动阻⼒较⼩——由于采⽤⼤后掠的三⾓翼,超⾳速的阻⼒更⼩缺点:1. 具有稳定性的⽆尾飞机进⾏配平时,襟副翼的升⼒⽅向向下,引起升⼒损失2. 起飞着陆性能不容易保证采⽤情况:少量军机采⽤综上所述,采⽤正常式尾翼布局(⼆)⽔平尾翼⾼低位置选择(a) 上平尾(b) 中平尾(c) 下平尾(d) ⾼置平尾(e) “T”平尾选择平尾⾼低位置的原则1.避开机翼尾涡的不利⼲扰:将平尾布置在机翼翼弦平⾯上下不超过5%平均⽓动⼒弦长的位置,有可能满⾜⼤迎⾓时纵向稳定性的要求。
2.避开发动机尾喷流的不利⼲扰综合考虑后,选择上平尾(三)垂尾的位置和数⽬位置- 机⾝尾部- 机翼上部数⽬单垂尾:多数飞机采⽤单垂尾,⾼速飞机加装背鳍和腹鳍双垂尾:1.压⼒中⼼的⾼度显著降低,可以减⼩由侧⼒所造成的机⾝扭矩。
无人机总体设计算例任务要求:飞行高度:30-200m,飞行速度:40-90km/h,巡航速度:18m/s,最大飞行速度28m/s,爬升率4m/s,续航时间:1h ,最大过载1.7,任务载荷重量:0.5kg,背包式运输,发射方式:手抛式,回收方式:机腹着陆设计过程:1.布局形式及布局初步设计无尾布局【方法:参考已有同类无人机】确定布局形式:主要是机翼、垂尾、动力、起落架等。
(1)机翼根据经验或同类飞机确定:展弦比5.5-6,尖削比0.4-0.5,后掠角28°,下反角1.5°,安装角2°展弦比【展弦比增大,升致阻力减小,升阻比增大】【展弦比增大,弦长减小,雷诺数降低,气动效率降低】【展弦比增大,弦长减小,翼型厚度减小,机翼结构重量上升】尖削比【尖削比影响升力展向分布,当展向升力分布接近椭圆时,升致阻力最小,低速机翼一般取0.4-0.5】后掠角【后掠角增加,横向稳定性增大,配下反角】【后掠角增加,尾翼舵效增加】【后掠角增加,纵向阻尼增强,纵向动稳定性增强】下反角【上反角增加,横向稳定性增加,下反角相反】安装角【巡航阻力最小对应机翼的迎角,通用航空飞机和自制飞机的安装角大约为2°,运输机大约为1°,军用飞机大约为0°,在以后的设计阶段,可通过气动计算来检查设计状态所需要的机翼实际的安装角。
】机翼外型草图(2)垂尾垂尾形式:翼尖垂尾尾空系数:Cvt=0.04/2=0.02 【双重尾】(3)动力系统形式电动无人机推进系统安装位置主要有:机头拉进式、机尾推进式、单发机翼前缘拉进式、双发形式、单发机翼后缘推进式。
下面研究各种布置形式对布局设计的影响。
本方案为:机尾推进式2.无人机升阻特性(极曲线)估算前面确定了机翼的基本参数,要确定无人机的具体机翼参数,还需要知道“起飞重量”、“翼载荷”,然后进行布局缩放。
确定起飞重量,关键是电池重量,电池重量由飞机需要的能量决定,能量由飞机升阻特性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