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 第六章 结构与属性--For循环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8
一、介绍LabVIEWLabVIEW是美国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
它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仪器控制、信号处理等领域。
LabVIEW具有易学易用的特点,不需要深厚的编程基础即可进行开发。
二、循环移位寄存器的概念循环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在数字电路中常用的数据处理元件,它可以通过移位操作实现数据的循环传递。
在LabVIEW中,可以利用循环移位寄存器来实现数据的移位、循环滚动等功能。
三、使用for循环实现循环移位寄存器1. 确定移位方向在LabVIEW中,可以利用for循环结构来实现循环移位。
首先需要确定移位的方向,是向左移位还是向右移位。
2. 创建循环结构在LabVIEW的编程环境中,可以使用for循环结构来实现数据的移位操作。
通过设置循环次数和循环体中的移位操作,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循环移位。
3. 实现移位操作在for循环的循环体中,可以利用LabVIEW的位操作函数来实现数据的移位操作。
对于向左移位,可以利用Shift Left函数;对于向右移位,可以利用Shift Right函数。
4. 设置循环次数通过设置for循环结构中的循环次数,可以实现指定次数的循环移位操作。
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设置循环次数,实现不同长度的移位操作。
4. 实现循环滚动在LabVIEW中,可以利用循环移位寄存器实现数据的循环滚动。
通过设置合适的循环次数和移位方向,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循环滚动操作。
四、应用实例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使用for循环实现循环移位寄存器的方法。
假设有一个长度为8位的移位寄存器,初始状态为xxx,现在要对这个移位寄存器进行向右移位操作。
1. 确定移位方向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移位的方向为向右移位。
对于向右移位,可以利用Shift Right函数来实现移位操作。
2. 创建循环结构在LabVIEW的程序界面中,创建一个for循环结构,设置循环次数为8次,以实现8位数据的移位操作。
labview中for循环在顺序结构中用法1. 引言1.1 介绍labview中for循环在顺序结构中的用法在LabVIEW中,for循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结构,它可以在顺序结构中被灵活应用。
顺序结构是LabVIEW中的一种基本结构,它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执行代码,一次执行一条线路上的程序。
在顺序结构中使用for循环可以帮助我们简化程序,节省时间和精力。
for循环能够重复执行特定的操作,直到达到设定的条件。
这使得我们能够简化代码、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实际项目中,经常会出现需要重复执行相同操作的情况,此时for循环就派上用场了。
LabVIEW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的工具来添加for循环至顺序结构中。
通过简单拖拽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将for循环放置在需要的位置。
而设置for循环的循环次数也是非常简单的,只需在循环结构中输入结束条件即可。
在for循环中执行特定操作也非常容易。
我们可以在for循环中添加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块,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特定操作的循环执行。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设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for循环在顺序结构中的优势,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维护性。
2. 正文2.1 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编程语言中一种重要的控制结构,允许程序在满足特定条件下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
在计算机程序中,循环结构可以大大简化重复性工作的编写,提高代码的效率和可维护性。
在labview中,for循环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结构,它允许用户指定循环次数并在每次迭代中执行特定的操作。
通常情况下,for循环适用于已知循环次数的情况,比如要对一组数据进行处理或执行固定次数的任务。
循环结构的实现通常包括三个要素:循环变量、循环终止条件和循环体。
循环变量用于追踪循环的当前状态,循环终止条件确定循环何时结束,循环体则包含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块。
在labview中使用for循环可以简化重复性工作的编写,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循环变量和循环终止条件,可以确保程序的正确运行并有效地处理大量数据。
06、循环While循环1.While循环是一种结构,它重复执行代码片段直到满足某种条件为止。
它可比作传统语言中的Do Loop或Repeat-Until循环。
它位于编程→结构→While循环。
每个While循环都有一个条件端子和一个重复端子。
如图:重复端子用于记录和输出已执行的循环的次数,条件端子输入的是一个布尔变量:真或假,While循环将一直执行到连接条件端子上的布尔值变成真或假为止,取决于条件端子设置为“真(T)时停止”还是“真(T)时继续”。
在条件端子上单击右键即可进行更改。
如图: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利用While循环产生随机数,当产生的随机数大于0.8时,循环停止。
步骤如下:1. 打开前面板,新建两个数值显示控件,一个为循环次数,一个显示最后产生的那个大于0.8的随机数。
如图:2.切换到程序框图,放置一个While循环,如图:3. 放置随机数函数到While循环内,并连线,如图:4. 放置比较函数,将循环次数与重复端子连线,如图:5.运行,即可在前面板上看到结果,如图:在程序框图中,在数值显示控件上单击右键,可更改数值的类型,如图:各种数值的类型都可以看见,我就不再赘述。
在While循环的边框上单击右键,可添加位移寄存器,如图:有关位移寄存器的用法,我们将会在For循环中讲到,这里暂不做介绍。
注意:While循环的条件端子一定要有连线,否则程序无法运行!如图:For循环1. For循环位于函数→编程→结构→For循环,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到,For循环有两个端子计数端子:要执行循环的次数,可用于For循环内部的循环计数重复端子:已执行循环的次数,可用于For循环内部的重复计数For循环应用举例:产生10个随机数,并把最后一个显示出来。
步骤如下:1.放置一个数值显示控件到前面板,并改名为随机数。
2.放置For循环到程序框图,如图:3.放置随机数函数到程序框图,并连线4.计数端子上单击右键,选择创建常量,并输入10,如图:5.运行程序,便可在前面板上看到结果。
LabVIEW中的控制结构和循环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用于测量与控制系统。
在LabVIEW 中,控制结构和循环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流程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控制结构1.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按照程序中的逐行顺序执行。
在LabVIEW中,通过将各个步骤连接起来,即可实现顺序执行。
2. 选择结构选择结构用于根据条件的不同,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在LabVIEW 中,选择结构包括“Case结构”和“Select结构”。
- Case结构:根据条件进行分支选择。
不同的条件对应不同的代码块。
你可以在其中添加多个Case并分别编写代码,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
- Select结构:类似于Case结构,但是它使用数字索引来选择要执行的代码块,而非条件。
3. 循环结构循环结构用于重复执行某个代码块,直到满足退出条件为止。
在LabVIEW中,循环结构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循环”。
- For循环:用于已知循环次数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代码块。
你可以设置循环的次数,并且在每次迭代中可以自定义循环变量的起始值、终止值和步长。
- While循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代码块。
你可以设置循环的退出条件,并且在每次迭代中可以自定义条件的判定。
- Do循环:先执行代码块,再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满足。
如果满足,则继续循环执行,直到条件不满足为止。
4. 跳转结构跳转结构用于在程序中实现跳转操作,常见的跳转结构有“跳出循环”和“跳转到指定位置”。
- 跳出循环: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用于提前终止循环的执行。
一般在循环结构内部设置条件,满足条件时通过跳转结构跳出循环。
- 跳转到指定位置:用于在程序中实现指定位置之间的跳转。
你可以在程序的任意位置插入标记,然后使用跳转结构指定要跳转到的标记位置。
Labview for循环中的索引隧道、循环隧道、移位寄存器
索引隧道:每次循环,顺序索引数组中单个对应元素进行运算(不需要指定N的大小,循环次数为数组的大小);
循环隧道:每次循环,对数组中所有元素进行运算(需要指定循环次数N);
移位寄存器:每次循环,都基于上一次运算结果,再次对所有元素进行运算(需要指定循环次数N);
例子:
程序框图:
输入及运行结果1:
分析:输入数组大小为4,因此循环次数N=4,i=0、1、2、3
每次循环结果:
i 0 1 2 3
索引隧道输出1 1 1 1 1.2 2.2 2.2 2.2 1.3 1.3 3.3 3.3 1.4 1.4 1.4 4.4
循环隧道输出1 2 3 4 1.2 2.2 3.2 4.2 1.3 2.3 3.3 4.3 1.4 2.4 3.4 4.4
移位寄存器输出1 2 4 7 1.2 2.2 4.2 7.3 1.3 2.3 4.3 7.3 1.4 2.4 4.4 7.4
输入及运行结果2:
输入及运行结果3:
输入及运行结果4:。
Labview for循环中的索引隧道、循环隧道、移位寄存器
索引隧道:每次循环,顺序索引数组中单个对应元素进行运算
(不需要指定N的大小,循环次数为数组的大小);
循环隧道:每次循环,对数组中所有元素进行运算(需要指定循环次数N);
移位寄存器:每次循环,都基于上一次运算结果,再次对所有元素进行运算(需要指定循环次数N);例子:
程序框图:
输入及运行结果1:
分析:输入数组大小为4,因此循环次数N=4,i=0、1、2、3
每次循环结果:
i0123
索引隧道输出
1111
循环隧道输出
1234
移位寄存器输
出
1247
输入及运行结果2:
输入及运行结果3:
输入及运行结果4:。
LabVIEW 中的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如果需要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就需要使用循环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在LabVIEW中常常使用的2种循环结构While 循环和For 循环。
1.While 循环与文本编程语言中的Do循环类似,While 循环将执行子程序框图直到满足特定条件(如图1)。
图1.1 While 循环流程图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来具体介绍While循环:图1.2是使用while循环产生一个随机序列,当该序列中有值大于0.9或者停止按钮被按下时代码停止。
(该程序见附件Random generate.vi)图1.2 While 循环产生随机序列条件接线端:While循环会一直执行代码,直到条件接线端收到特定的布尔值时才会停止。
在本例中,当由停止键按下或者产生的随机数大于0.9时就会终止该程序。
条件接线端一般默认为真时停止(),当该接线端输入为真时程序就终止。
也可以选择真时继续()。
计数接线端:表示已经完成的循环次数,该计数从0开始。
在本例中,如果当产生的第13个点值超过0.9时,计数器值为12。
结构隧道:当需要将循环中的数据传入或者传出时,我们使用隧道的方式(这一点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2.For 循环For循环常用于已知代码循环次数的情况,比如数组的操作。
下面是For循环的流程图:2.1 For 循环的流程图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来具体介绍以下For循环:如图 2.2,使用For循环产生一个3×4的二维随机数组。
(该程序见附件Generate array.vi)图2.2 For循环产生3×4的二维随机数组计数接线端(输入):通过计数接线端指定For循环的循环次数。
该接线端计数从1开始。
计数接线端(输出):表示For循环已经完成的循环次数。
该接线端计数从0开始。
如图2.2,生成3×4的二维数组后,维数1和维数2分别为3,2。
3.While 循环与 For 循环的区别:一般来说,如果已知循环的次数,那么使用For循环比较简便;如果循环次数未知,那么就需要使用While循环。
练习3-2 使用For循环目的:用For循环和移位寄存器计算一组随机数的最大值。
1.打开一个新的前面板,按照下图创建对象。
a.将一个数字显示对象放在前面板,设置它的标签为“最大值”。
b.将一个波形图表放在前面板,设置它的标签为“随机数”。
将图表的纵坐标范围改为0.0到1.0。
c.在图表的快捷菜单中选择Visible Items»Scrollbar和Digital Display,并隐藏Plot Legend。
d.用移位工具修改滚动栏的大小。
图2-5 练习2-3的面板和流程图2.按照上图画流程图。
3.在流程图中放置一个For循环(Functions»Structures。
4.在For循环的边框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Add Shift Register。
5.将下列对象添加到流程图。
a Random Number (0–1函数(Functions»Numeric——产生0到1之间的某个随机数。
b数值常数(Functions»Numeric——在这个练习中需要将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设成0。
c Max&Min函数(Functions»Comparison——输入两个数值,再将它们的最大值输出到右上角,最小值输出到右下角。
这里只需要最大值,只用连接最大值输出。
d数值常数(Functions»Numeric——For循环需要知道需要执行的次数。
本练习中是100次。
6.按照上图连接各个端子。
7.运行该VI。
8.将该VI保存为LabVIEW\Activity 目录下的Calculate Max.vi。
LabVIEW for循环是一种结构,允许用户重复执行一段代码一定次数或直到满足特定条件。
循环可以嵌套,这意味着一个循环可以包含另一个循环。
LabVIEW for循环的工作原理如下:1.初始化循环变量for循环的第一个步骤是初始化循环变量。
循环变量是一个用来跟踪循环当前正在执行的次数的变量。
循环变量通常使用一个数字,但也可以使用字符串或其他数据类型。
1.执行循环体一旦循环变量初始化,循环体就会被执行。
循环体是循环中包含的代码。
循环体可以包含任何有效的LabVIEW代码,包括其他循环、条件语句和函数调用。
1.递增循环变量循环体执行后,循环变量将递增。
循环变量的递增量由循环的“增量”属性决定。
增量可以是任何数字,但通常为1。
1.检查循环条件循环变量递增后,循环条件将被检查。
循环条件是一个布尔表达式,它决定循环是否应该继续执行。
如果循环条件为真,循环将继续执行。
如果循环条件为假,循环将终止。
1.重复步骤2至4如果循环条件为真,循环将继续执行步骤2至4。
这个过程将重复,直到循环条件为假。
当循环条件为假时,循环将终止。
LabVIEW for循环的示例以下是一个LabVIEW for循环的示例,它将数字1到10相加:1.创建循环变量首先,创建一个循环变量。
在本例中,循环变量命名为“i”。
1.初始化循环变量接下来,初始化循环变量。
在本例中,循环变量“i”被初始化为1。
1.执行循环体循环变量初始化后,循环体被执行。
在本例中,循环体包含一个函数调用,该函数调用将数字“i”添加到一个变量“sum”中。
1.递增循环变量循环体执行后,循环变量“i”递增。
在本例中,循环变量“i”递增1。
1.检查循环条件循环变量“i”递增后,循环条件被检查。
在本例中,循环条件是“i<=10”。
如果“i”小于或等于10,循环将继续执行。
如果“i”大于10,循环将终止。
1.重复步骤2至4如果循环条件为真,循环将继续执行步骤2至4。
这个过程将重复,直到循环条件为假。
1.在Labview中的for循环的自动索引与数组.
当For循环接入任何数据类型时,其索引功能默认自动开启,但是其只有对数组是有效的,其它类型需要关闭功能,才能正常连接.
2.执行字符串数组.
中
3.执行第一次for循环,此时N=5,i=0,所以for将数组0中的值送给for循环内部的字符串显示控件,在没有循环结
束之前,它不能对外输出数据,所以接在外部的两个显示控件显示0,继续执行程序.
每循环一次,内部的字符串窗口依次显示元素.当循环到第4次时,i=5,循环条件结束,再执行一次,将跳出for循环,输出数据.字符串得到单字节数据e,而输出字符串是一个数组类型,它开启索引功能,索引功能又将每次的单个数据积累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数组,输出给字符串如下图.
注:索引功能只真对数组而言的,其它类型连接for循环,是无法使用索引的.会出现报错,此时右键禁用索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