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诊断系统
- 格式:pptx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22
OBD工作原理及
OBD (On-Board Diagnostics)是指车辆上的故障自诊断系统。
它通过连接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 (ECU) 和一系列传感器,以监
测和诊断车辆的运行状况。
OBD系统能够检测车辆是否存在
故障,并将相关的故障代码和数据记录存储在ECU中,以便
车主或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排除。
OBD系统采用了多种传感器来监测车辆各个方面的运行状况,包括引擎、传输、燃油系统、排放系统等。
这些传感器以及与之相连的ECU会收集各种数据,如车速、引擎转速、进气量、氧气浓度等。
ECU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的计算和分析,
以确保车辆运行正常。
当OBD系统检测到车辆存在故障时,它会生成故障码。
这些
故障码会通过车载诊断接口 (OBD-II接口) 输出,以便车主或
技术人员进行读取和诊断。
故障码可以帮助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或类型,从而更好地进行维修和保养。
除了故障码,OBD系统还可以提供其他的诊断信息,如即时
数据流、冻结数据、燃油消耗率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车主了解车辆的实时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
总的来说,OBD系统通过监测和诊断车辆的各种参数和数据,帮助车主或技术人员发现并解决车辆故障。
它使得故障排除更加高效、快捷,减少了车辆在道路上的故障风险,并有助于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OBD-Ⅱ自诊断系统一、OBD-II概述OBD-Ⅱ是ON-BOARD DIAGNOSITICS-Ⅱ(随车诊断装置)的简称。
1993年以前的诊断系统为第一代诊断系统,各制造厂家采用的诊断座、故障代码、诊断功能均各不相同,造成修护人员的困难。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制定了一套标准规范,经由“环境保护机构”(EPA)及“加洲资源协会”(CARB)认证通过此一套标准,并要求各汽车制造厂家依照OBD-Ⅱ标准提供统一的诊断模式、插座,由一台仪器即可对各车种进行诊断检测。
OBD-Ⅱ是美国加洲规定的标准,凡是销售到美国加洲的车,不论欧、美、日均需合乎该标准,台湾也采用这一标准。
由于采用这一标准,简化技术人员使用仪器的困扰,应深入理解OBD-Ⅱ的特点。
二、OBD-II特点(1)(1)统一诊断座形状,为16pin (针),如图1所示。
(2)具有数值分析资料传输功能(DATA LINK CONNECTOR-DLC)。
(3)统一故障代码及意义。
(4)具有行车记录器功能。
(5)具有重新显示记忆故障码功能。
(6)具有可由仪器直接清除故障码功能。
三、DLC(资料传输接头)诊断座统一标准(1)DLC诊断座统一为16pin,装在驾驶室内,驾驶侧仪表板下方。
(2)DLC脚有两个标准:ISO--欧洲统一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141-2),利用7#,15#脚传输资料。
SAE--美国统一标准(SAE-J1850),利用2#,10#脚传输资料。
OBD-Ⅱ诊断座各端子功能见表1。
表1 OBD-Ⅱ诊断座各端子功能四、OBD-II统一故障代码标准(一)故障码的构成故障码由五位数(字)构成,第一个为英文字母,代表被测试的系统,例如:B(BODY)车身电脑;C(CHASSIS)底盘电脑;P(POWER TRAIN)发动机变速器电脑;U--未定义,由SAE另行发布。
(二)举例FORD EEC-V(福特汽车第五代电脑)故障码 P 1 3 5 2。
车载自诊断系统的使用流程1. 简介车载自诊断系统是一种能够帮助汽车用户快速定位和解决车辆故障的工具。
它通过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讯,读取车辆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数据,分析诊断结果,并提供故障码和相关建议。
本文档将介绍车载自诊断系统的使用流程。
2. 车载自诊断系统的准备在使用车载自诊断系统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2.1. 检查车辆兼容性首先,用户需要确认车辆是否兼容车载自诊断系统。
不同的车辆可能使用不同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因此需要选择与车辆兼容的自诊断系统。
2.2. 安装自诊断工具将车载自诊断系统的设备安装在汽车上,通常是通过连接到汽车的诊断接口,该接口通常位于驾驶室底部的某个位置。
将自诊断工具正确连接到诊断接口。
2.3. 获取软件和更新确保自诊断工具的软件是最新版本,并获取最新的车辆兼容性更新。
这可以确保能够正常诊断车辆的故障。
3. 车载自诊断系统的使用流程使用车载自诊断系统进行车辆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常见流程如下:3.1. 连接车辆将自诊断工具连接到车辆的诊断接口,并确保连接牢固。
3.2. 打开软件启动自诊断工具的软件,并等待软件加载完毕。
3.3. 选择车型在软件界面上,选择适用于车辆的车型和厂商。
这是为了确保软件能够正确读取和解析车辆的数据。
3.4. 扫描车辆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扫描按钮,开始对车辆进行扫描。
自诊断工具将与车辆的ECU通讯,读取车辆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数据。
3.5. 分析结果自诊断工具将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生成故障码和建议。
用户可以根据故障码和建议进一步定位和解决车辆的故障。
3.6. 清除故障码在解决完车辆的故障后,可以选择清除故障码。
这将告诉车辆的ECU故障已被修复,可以正常运行。
3.7. 输出报告在完成诊断和修复后,可以选择生成诊断报告。
这将包括故障码、建议和执行的操作等信息,以便后续参考。
4. 注意事项在使用车载自诊断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车辆安全在进行车辆自诊断和维修时,始终要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的停靠状态,切勿在行驶中进行操作。
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原理hnwtqx 湖南万通汽修学校1 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原理1.1 汽车操纵系统专门情形汽车操纵系统在正常工作时,电控单元ECU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差不多上在一个规定的范畴内运行,当操纵电路的信号显现专门时,ECU中的诊断系统就判定该电路信号显现故障。
电路的专门情形分为3种:第一种是电路的信号超出规定范畴。
例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在正常工作时,其输出电压在0.1V~4.8V内,如超出这一范畴,诊断系统则判定为故障信号;第二种是电控单元ECU在一段时刻内接收不到传感器的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在一段时刻内不变,诊断系统也会判定为故障信号。
例如:氧传感器在正常工作时,其输入电压应在0.1V~0.9V内,波动许多于8次/10秒;第三种是电控单元ECU中的诊断系统偶然发觉一次不正常的输入信号时,可不能诊断为故障信号,只有不正常的输入信号多次显现或连续一定时刻,才会判定为故障信号。
例如:转速信号(Ne)是一个脉冲信号,发动机转速在100r/min以上时,丢失几个信号,ECU可不能判定为故障。
1.2 汽车自诊断系统对故障的确认方法1.2.1 值域判定法当电控单元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超出规定的数值范畴时,自诊断系统就确认该输入信号显现故障。
例如:某车水温传感器设计在正常使用温度范畴-30—120℃(或范畴更大些)内,输出电压为0.30—4.70V,因此当电控单元检测出信号电压小于0.15V或大于4.85v 时就判定水温传感器信号系统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
1.2.2 时域判定法当电控单元检测时发觉某一输入信号在一定的时刻内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没有达到预先规定的次数时,自诊断系统就确定该信号显现故障。
例如:氧传感器在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操纵系统进入闭环后,电控单元检测不到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超过一定时刻或者氧传感器信号在0.45V上下的情形已超过一定时刻,自诊断系统就判定氧传感器信号系统显现故障。
1.2.3 功能判定法当电控单元给执行器发出动作指令后,检测相应传感器的输出参数发生变化,若传感器输出信号没有按照程序规定的参数变化,就确认执行器或电路显现故障。
三菱车系自诊断系统大全一、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自诊断方法1、自诊接头三菱汽车系列有3种自诊接头:12孔、16孔诊断插座或者2种同时使用。
目前,三菱汽车上全部使用的是16孔的OBD-Ⅱ型标准型诊断插座,它位于方向盘侧的仪表面盘下的熔丝盒旁。
其诊断插座的编号如图1所示。
2、故障代码读取方法针对不一致的诊断插座,读取故障代码的方法也是完全不一致的。
⑴关于12孔诊断插座,可利用发光二极管LED灯或者电压表来读取故障代码:①在12孔诊断插座第6号端子及第12号端子之间跨接1个330Ω的电阻及一个发光二极管LED灯,点火开关置于ON,LED灯就会闪烁,通过读取闪烁次数来记录故障代码。
②用电压表的方法是将电压表置于电压挡,红色表笔(+)接第12号端子(搭铁),点火开关置于ON,利用表针的摆动次数来读取故障代码。
⑵关于16孔的OBD-Ⅱ型标准型诊断插座,可利用万用表、发光二极管LED灯与发动机故障灯(Check Engine)来读取故障代码,故障代码如表1所示。
表1 三菱车系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故障代码故障代码故障内容故障代码故障内容11 TPS输出信号太高45 主油压操纵阀PCSV开路12 TPS输出信号太低46 主油压操纵阀PCSV短路若仪表面盘上有发动机故障灯,可将诊断插座6号端子用跨接线直接短路搭铁,点火开关置于ON,发动机故障灯即可闪烁出故障代码。
若无发动机故障灯,则可用万用表来读取故障代码。
如今万用表的红笔(+)接到诊断插座第6号端子,黑笔(-)接到第4号、5号端子或者直接搭铁。
利用表针的摆动次数来读取故障代码。
也可在诊断插座的第6号端子与第4号端子之间串接一个330Ω的电阻及一个发光二极管LED灯,点火开关置于ON,LED 灯即会闪烁显示故障代码。
注意:使用F4AC1型的自动变速器,则只能利用专用仪器来读取与清除故障代码。
故障代码的清除方法是将点火开关置于OFF,拆下蓄电池的负极过10s以上即可。
二、帕杰罗越野车系列安全气囊SRS系统检修帕杰罗越野车的安全气囊SRS系统的诊断装置,使用了原厂所提供的编号为MB991502的金德解码器,该测试器的要紧功能是读取故障代码、清除读取故障代码的时间信息与读取清除故障代码的时间信息等功能。
自诊系统工作原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
自诊系统应运而生,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提供初步的诊断和建议。
那么,自诊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自诊系统需要收集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疾病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等。
系统会将这些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当用户使用自诊系统时,系统会要求用户输入自己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是身体不适、疼痛、发热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文字或选择症状的方式进行描述。
接下来,系统会根据用户输入的症状,从数据库中查询相关的疾病信息。
系统会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频率等因素,对疾病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排除。
在排除了一些不可能的疾病后,系统会给出一些可能的疾病列表。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疾病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系统会根据用户选择的疾病,提供相关的诊断和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休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自诊系统只是提供了初步的诊断和建议,不能代替
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用户的症状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自诊系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健康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提供初步的诊断和建议。
但是,用户需要注意自己的症状是否严重,及时就医才是最重要的。
1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发展史及其具备的功能1.1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发展史故障诊断系统有二种:一种是具有自诊断,装在车上并在车内仪表盘自诊断系统(称车内自诊断系统)。
另一种是车上具有诊断功能装置,但需要从车外进行测定的车外仪器诊断系统。
并且随着世界的推移,第二种诊断系统越来越展示其优越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在国外,现代汽车诊断技术主要从5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的。
首先出现的是一些专用的检测仪器。
如发动机正时提前测试仪,这些仪器主要对发动机进行检测和检验,只是故障诊断的辅助工具。
1972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汽车安全会议上,汽车诊断标准化是其重要论题。
在这次会议上,德国伏克斯瓦根公司的诊断装置,德国奔驰公司的诊断装置等,由于这类装置或仪器数据存储量小,缺乏对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很快地带有微处理器(MPC)系统的更为先进的车上检测装置占据了汽车故障诊断的主流。
1976年美国通用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点火控制系统MISAR,其中已具备了自诊断功能,它不但能控制点火系,而且能对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电路内部故障和蓄电池电压信号等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报警指示灯亮,MISAR 的出现带动了其他各汽车生产商对车上诊断系统的研制。
并且发展的这类系统具有更多的检测和诊断项目,有的已超过50项。
进入20世界80年代以后,车内诊断占多数地位的局面被打破,车外诊断系统有很大发展。
如1986年通用汽车公司推出CAMS,福特公司推出的SBDS系统等,他们可以从随车系统上接受数据.用自身存储的故障诊断程序进行自动诊断,是具有较高水平的诊断系统,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故障自诊断系统已能对各传感器、执行器和ECU本身进行监测.并能判断和区分故障类型.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存储起来。
供维修人员用专门的故障代码读取设备读出。
故障自诊断技术不仅应用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而且在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电脑控制单元中广泛使用、世界各大公司都推广这一技术,并开发出与各自车型配套的故障代码读出设备,这就给用户在汽车运行中及时发现故障和汽车修理时故障的查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自诊断系统和OBD—Ⅱ一、故障自诊断系统的功能1.通过自诊断测试判断电控系有无故障,有故障时,指示灯发出警报,并将故障码存储。
2.在维修时,通过一定操作程序可将故障码调出,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3.当传感器或其电路发生故障时,自动起动失效保护功能。
4.当发生故障导致车辆无法行驶时,自动起动应急备用系统,以保证汽车可以继续行驶。
二、自诊断系统工作原理1.传感器故障自诊断原理若传感器输入ECU的信号超出正常范围,或在一定时间内ECU收不到该传感器信号,或该传感器输入ECU的信号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变化,自诊断系统均判断定为“故障信号”。
例如水温传感器,当传感器向ECU输送的信号电压低于0.3V或高于4.7V,自诊断系统会判断为故障信号。
2.执行元件故障自诊断原理在没有反馈信号的开环控制中,执行元件如有故障,自诊断系统只能根据ECU输出的执行信号来判断。
原理和传感器类似。
带有反馈信号的闭环控制工作时,自诊断系统还可根据反馈信号判别故障。
三、自诊断系统的使用故障指示灯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当检测到有故障时,仪表盘上的故障指示灯“CHECK ENGINE”点亮,以警告驾驶员或维修人员。
在使用中,点火开关接通,发动机没有起动或起动后的短时间内,“故障指示灯”点亮是正常现象,当起动后几秒钟内或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一般为500r/min)后,“故障指示灯”应熄灭。
四、OBD—Ⅱ简介OBD是“ON—BOARD DINGOSITICS”的缩写,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EA)提出的,经环保机构(EPA)和加州资源协会(CARB)认证通过的。
故障码和故障的关系读取故障码,了解故障原因,从而缩小检查范围,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有针对性的去检查有关部件、元件和线路,将故障排除。
但是读取故障码并不一定能快速排除故障。
一、有故障码不一定有故障当前故障码故障码种类历史故障码二、无故障码不一定正常1.冷却水温度信号若冷却水温度传感器或其电路发生故障时,失效保护系统给ECU提供设定的冷却水温度信号,通常按冷却水温度为80℃控制发动机工作,防止混合气过浓或过稀。
ecu自诊断系统工作原理今天咱们来唠唠汽车里超级神秘又超厉害的ECU自诊断系统。
你知道吗?汽车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小世界,里面好多好多零件都得协同工作呢。
这时候,ECU就像是这个小世界的大管家,可重要啦。
那ECU自诊断系统呢,就像是管家身边的小助手,时刻盯着这个小世界里有没有出啥乱子。
ECU自诊断系统啊,它在汽车的各个关键部位都有自己的小眼线哦。
比如说传感器那里,传感器就像是汽车的小侦察兵,它们会把汽车各个部分的情况,像发动机的温度啊、转速啊,还有尾气的情况之类的,都告诉ECU。
这时候自诊断系统就会在旁边悄悄地听着,看看这些信息对不对。
要是传感器传回来一个特别奇怪的数值,比如说发动机正常运转的时候温度突然显示超级高,高得都不合理了,那这个自诊断系统就会觉得有点不对劲啦。
就好像你平时感觉一个人身体倍儿棒,突然他说自己发烧到50度了,你肯定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对吧?然后呢,这个自诊断系统还有个本事,它能知道汽车里各个执行器是不是在好好工作。
执行器就像是按照命令干活的小工人,像喷油嘴啊,火花塞之类的。
如果喷油嘴该喷油的时候不喷油了,自诊断系统就会察觉到。
这就好比你让一个小工人去搬东西,结果他站在那动都不动,你肯定知道他出状况了。
自诊断系统一旦发现执行器不听话了,就会把这个情况记下来。
那它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出问题了呢?其实啊,它心里都有个小标准呢。
就像我们考试有个及格线一样,每个零件的工作状态都有个正常范围。
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了,那就是有问题啦。
比如说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时候,转速一般是在一个特定的区间内,如果突然转速高得离谱或者低得不像话,自诊断系统就会亮起小警灯,就好像在喊“这里不对啦”。
而且哦,这个自诊断系统可聪明啦。
它一旦发现问题,还会想办法告诉我们呢。
它会在汽车的仪表盘上弄出个小标志,像那个发动机故障灯亮起来之类的。
这就像是它在跟我们车主说“你得注意啦,车车有点小毛病了”。
这时候我们可不能不当回事,就像身体有点不舒服了,得赶紧去看看医生一样,车出问题了也得去检查检查。
汽车名词解释:什么是OBD?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自动诊断系统”。
这个系统将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一旦超标,会马上发出警示。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MIL)灯或检查发动机(Check Engine)警告灯亮,同时动力总成控制模块(PCM)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故障码从PCM中读出。
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日、欧等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在其生产的电喷汽车上配备 OBD,初期的OBD没有自检功能。
比OBD更先进的OBD-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了一套标准规范,要求各汽车制造企业按照OBD-Ⅱ的标准提供统一的诊断模式,在20世纪90年末期,进入北美市场的汽车都按照新标准设置OBD。
OBD-Ⅱ与以前的所有车载自诊断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有严格的排放针对性,其实质性能就是监测汽车排放。
当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或燃油蒸发污染量超过设定的标准,故障灯就会点亮报警。
虽然OBD-Ⅱ对监测汽车排放十分有效,但驾驶员接受不接受警告全凭“自觉”。
为此,比OBD-Ⅱ更先进的OBD-Ⅲ产生了。
OBD-Ⅲ主要目的是使汽车的检测、维护和管理合为一体,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OBD-Ⅲ系统会分别进入发动机、变速箱、ABS等系统ECU(电脑)中去读取故障码和其它相关数据,并利用小型车载通讯系统,例如GPS导航系统或无线通信方式将车辆的身份代码、故障码及所在位置等信息自动通告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根据该车辆排放问题的等级对其发出指令,包括去哪里维修的建议,解决排放问题的时限等,还可对超出时限的违规者的车辆发出禁行指令。
因此,OBD-Ⅲ系统不仅能对车辆排放问题向驾驶者发出警告,而且还能对违规者进行惩罚。
据了解,国内合资汽车厂近年来引进的一些车型在欧洲也有生产销售,它们本身就配备有OBD并达到了欧III甚至欧IV标准,国产后往往会减去或关闭OBD,一方面是节约成本,也为了避免在油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因OBD报警而引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