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政府网站群
- 格式:docx
- 大小:26.97 KB
- 文档页数:1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阳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5.25•【字号】襄政办函〔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阳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襄政办函〔2021〕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襄阳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1年5月25日襄阳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政民互动渠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5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21〕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2021年底前,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外,国家、省有关部门设立并在我市接听的以及我市有关部门自行设立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一个号码服务,归并后的热线统称为“襄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建立健全“一号对外、统一受理、按责分办、多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处置和办理,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
二、归并方式(一)整体并入。
取消民政服务电话12349、自然资源违法举报电话12336、商务领域举报投诉咨询服务电话12312、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96119、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电话12330、食品药品监督举报服务电话12331、价格投诉举报统一电话12358,以及我市有关部门自行设立的其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号码,由12345热线统一接听。
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1年度全市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12.02.05•【字号】襄办文[2012]11号•【施行日期】2012.0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其他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1年度全市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襄办文〔2012〕11号2012年2月5日)2011年,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围绕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权益保障、公平正义、公共安全”等问题,扎实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和社会矛盾化解,认真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加强涉稳情报信息工作和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健全各类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严密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全面推进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有效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为服务“四个襄阳”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激励先进,鼓舞士气,进一步调动全市各地、各部门维稳工作人员积极性,推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授予襄阳市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支队等10个单位“襄阳市2011年度维稳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唐大海等38名同志“襄阳市2011年度维稳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名单附后),并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再立新功。
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学习,以先进为榜样,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全面提升维稳工作水平,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维稳工作新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党的十八大期间我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12.12.04•【字号】襄办文[2012]113号•【施行日期】2012.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其他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访正文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党的十八大期间我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的通报(襄办文〔2012〕113号)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党的十八大期间,全市各地各单位扎实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努力化解各类不稳定问题,积极包保稳控重点人员,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实现了无赴省进京非正常访、无赴省集体访、无进京上访的目标,切实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批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
为表彰先进,推动工作,激励全市各级干部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对屈江鹏等60名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创佳绩。
全市各地各单位要向先进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勇于担当,努力工作,开创信访维稳工作新局面,为加快“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2月4日附件党的十八大期间我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名单(共60名)屈江鹏市信访局科员徐志刚市国家安全局办公室主任袁富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信访办主任徐志刚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程娟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民警徐爱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李胜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助理调解员高琼襄城区委办副主任、信访局局长姚舜襄城区维稳办主任李明坤襄城区610办公室主任刘道友襄城区信访局主任科员孔庆国襄城区公安分局民警肖建敏襄城区尹集乡综治办干部胡琼樊城区政府办副主任王锐樊城区信访局副局长陈汉伟樊城区信访局副局长吴金安樊城区政法委主任科员张光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访局副局长刘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治办干部孔红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访局干部杜京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刘集办事处干部廖光学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局局长江付才襄州区政法委副书记魏德汉襄州区委机要局副局长程双生襄州区信访局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毕海军襄州区信访局督办科科长赖浩襄州区信访事项复查办副主任王定明襄州区教体局监察审计科副科长胥翔襄州区公安分局民警刘平枣阳市信访局副局长杨涛枣阳市政法委执法监督室主任王焕庆枣阳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世文枣阳市政府办主任科员杜春锋枣阳市七方镇干部吴光山宜城市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李家宏宜城市信访局副局长雷光亮宜城市政府办秘书科科长王丰宜城市信访局干部鲁迎春宜城市孔湾镇维稳办副主任汪文国老河口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卢绍先老河口市信访局纪检组长贺正老河口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胡明伟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人大副主席张海洋老河口市维稳办副主任刘俊老河口市酂阳办事处武装部副部长汪涛南漳县政法委副书记唐大海南漳县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夏顺彬南漳县信访局副局长杨剑南漳县信访局办公室主任王山南漳县司法局干部张森南漳县公安局薛坪派出所教导员李军谷城县政协副主席耿光成谷城县政法委副书记王民谷城县委办副主任、信访局局长唐全民谷城县信访局副局长方正友谷城县人民法院行政庭审判员葛必安保康县委办副主任、信访局局长李应章保康县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熊才刚保康县公安局国保大队机动案件侦查中队副中队长刘鹏保康县信访局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实施意见》(X 政办发〔201X〕32号)精神,为加强我市政府网站管理,规范政府网站建设,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
各地各部门要将政府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建立完善政府网站内容更新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政府重要规章及规范性文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政策信息等政府信息,做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出台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等社会关注的重要政策、重大决定时,要同步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
对涉及本地本部门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事件,依法按程序在第一时间通过政府网站和两微一端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客观事实,并根据事件发展和工作进展,及时发布动态信息。
(二)增强互动交流管理。
各地各部门政府网站使用全市统一的信箱交流平台,统一运维、统一监管,要在政府网站开展在线访谈、意见征集、网上调查等专栏,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广泛倾听公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定期报送舆情专报,强化网民意见和建议的应用及反馈,搭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直通车”。
做好舆论引导及社会热点回应,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回应,阐明政策,解疑释惑,加强引导,化解矛盾。
领导信箱、咨询类栏目应在7日内反馈处理意见。
(三)提升办事服务能力。
1、全面公开办事服务事项。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全面公开涵盖本地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许可、审批等办事服务事项及办事指南信息,制作办事流程图,提供办事相关申请表格及样表,整合办事服务事项的政策及解读、常见问题等信息。
2、推进办事服务网上办理。
按照市政府关于智慧襄阳、信息惠民、政务信息化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配合梳理热点事项的办理流程,根据公众不同需求,细化简化网上办理流程,整合不同条件、不同用户对象所需的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质量。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网格化管理平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13.04.18•【字号】襄政办发[2013]34号•【施行日期】2013.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网格化管理平台的通知(襄政办发〔2013〕34号2013年4月18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加强“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以下简称热线)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效能,现就建立热线网格化管理平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任务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打造优质品牌,在切实做好受话服务的基础上,热线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社管平台”)有效整合和对接,扩展和增强热线服务功能。
实现平台对接。
将热线平台与社管平台进行技术无缝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发挥平台最大效能。
实施职能整合。
实行社区网格员“一岗双责”,即在履行现有社管职能基础上,增加为热线收集上报社情民意和观察、了解、反馈网格区域内电子工单办理情况等职能。
二、工作分工(一)市行政服务中心。
负责建立热线网格员报送信息处置平台和工作流程,及时分类处理网格员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制定民生信息收集规范标准,加强对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及时向网格员转办跟踪了解反馈热线电子工单落实事项;做好网格员办理热线事宜专项考核;布局社区热线监测点,有针对性地安排网格员报送或了解重点事项;深入社区调查研究网格员工作运行情况;及时整理热线平台知识信息库,转交社管平台发布。
(二)市综治办。
负责综合统筹网格化管理;完善网格员的综合管理;严格网格员工作绩效综合考核,注重热线考核成果的运用。
(三)市政务信息中心。
负责为热线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选派县级干部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驻点(挂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9•【字号】襄办文[2012]58号•【施行日期】2012.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选派县级干部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驻点(挂职)的通知(襄办文[2012]58号)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为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现就选派县级干部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驻点(挂职)工作通知如下:一、驻点(挂职)企业和项目。
首次选派县级干部驻点(挂职)的范围为重点培育的产值过50亿元的46家重点骨干企业以及124个重点项目。
二、驻点(挂职)县级干部选派。
采取分层方式选派干部。
其中:全市46家重点骨干企业及124个重点项目中分布在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高新开发区和市直的项目,结合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分工情况,从市直党政群机关(含部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垂直管理部门)、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县级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干部)中选派;分布在其他县(市)区的重点项目,由所在县(市)区选派县级干部。
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交叉的,不重复选派干部。
县(市)区选派干部名单由各地确定后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三、驻点(挂职)方式。
采取单位包保、干部驻点(挂职)、专班配合的方式做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
市直党政群机关、参公管理单位每家包保至少1个(部分单位包保2个以上)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每个包保的企业和项目明确1名县级干部驻点(挂职),同时由所在单位成立一个专班,配合驻点(挂职)县级干部开展工作。
选派到重点企业驻点(挂职)的县级干部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宜兼则兼,宜专则专。
襄阳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关于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政府网站检查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布部门】818210109【发布日期】2018.02.22【实施日期】2018.02.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襄阳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关于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政府网站检查情况的通报根据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工作常态化的要求,我市对市直各部门网站和县市区门户网站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总体情况(一)检查总体情况。
截至2018年2月,全市正在运行的普查网站一共有56家。
本次对全市正常运行的所有普查网站进行了全面检查,无不合格网站,总体合格率为100%。
(二)集约化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政府网站已从321家减至56家。
2017年我市全面启动了集约化工作,现已完成市直部门网站及2个县市的集约化工作。
计划到2018年底,完成县市区网站集约化工作,形成市本级、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一体”的集约化政府网站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网站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
为便于网站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我市明确专职编辑分工负责全市政府网站的日常监测,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QQ工作群,进行经常性工作指导督促。
很多部门网站维护人员依赖专职编辑的提醒,不能够自觉对网站进行常态化检查维护及时更新,有的甚至需要多次催促方能整改。
2、少数栏目更新不及时。
此次检查分析,市直部门不能及时更新的栏目主要集中在财政预算、人事信息和图片新闻;县市区不能及时更新的栏目主要集中在“部门和乡镇”栏目。
3、存在链接打不开或链接错误问题。
检查发现,一些网站存在链接打不开和错误链接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站中存在的外部链接,比如友情链接和信息中的超链接。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1、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监管责任。
全市各级政府网站所属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网站普查工作,切实加强对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领导和调度,严格落实网站管理和监管责任。
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0年度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核结果的通报
【法规类别】计划生育管理
【发文字号】襄办文[2011]11号
【发布部门】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1.21
【实施日期】2011.01.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0年度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
标考核结果的通报
(襄办文〔2011〕11号2011年1月21日)
2010年度,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突出重点,重心下移,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为“十二五”人口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经综合考核评估,确定宜城市、谷城县、保康县、南漳县、樊城区、高新开发区为2010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县(市)区,并对6个县(市)区的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计生局长等5位责任人分别给予奖励;确定市纪委(监察局)、市教育
局。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07.04.15•【字号】襄樊政办发[2007]33号•【施行日期】2007.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方案》的通知(襄樊政办发〔2007〕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四月十五日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方案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是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政府业务为主线,公众需求为导向,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发布各类政务信息,服务公众、企业、旅游者、投资者等不同用户的综合信息平台。
为保障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的权威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根据国务院、省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增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及时公布市政府重大决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政务公开;不断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接受公众监督;充分发挥网站的功能和作用,开展网上公共服务;努力把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合力共建、资源共享。
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由襄樊市政府办公室主办、襄樊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承办,网站内容由各县(市)区政府(含各开发区管委会,下同)、市政府各部门共同保障。
以县(市)区政府、市政府部门网站为基础,充分发挥各地和各部门的积极性,构建以襄樊市政府门户网站为枢纽,地方政府、市政府部门网站为节点的政府网站群,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
襄阳市列入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名录
市直部门42
科学技术局
卫计委
教育局
文体新局
城管局
旅游局
司法局
水利局
城建委
林业局
农委
粮食局
民政局
公安消防支队
物价局
民防办公室
统计局
财政局
民族宗教事务局
工商局
发改委
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供销社
港航海事局
交通运输局
商务局
环境保护局
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国土资源局
城乡规划局
招商局
外侨局
政府国资委
食药监局
安监局
行政审批局
质监局
人社局
审计局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经信委
县市区13
枣阳市
老河口市
南漳县
保康县
谷城县
宜城市
襄城区
樊城区
襄州区
东津新区
高新开发区
鱼梁洲开发区
隆中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