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分布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3.78 MB
- 文档页数:18
第三章石油地质第一节石油的生成及生油层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生物成油理论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
(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
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
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
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
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
虽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为四至六千米。
由于石油形成后还会渗透到其它岩层中去,因此实际的油田可能要浅得多。
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个条件:丰富的源岩,渗透通道和一个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层构造。
非生物成油理论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
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这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
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
与石油本身无关。
全球7大石油储量国!委内瑞拉第1,加拿大第3,俄罗斯第6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能源来自石油,远超过其他任何能源。
基辛格有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全世界”。
的确,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如今的石油就相当于古代战争中的“粮草”。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粮草被对手拿捏了,战争的胜利将无从谈起。
同样的道理,在现代化战争中,如果石油补给给被敌人切断,交通会立刻陷入瘫痪,不管多先进的战机、坦克等装备,瞬间就变成一堆废铁。
因此,从二战之后,几乎所有国家都十分看重这项战略资源。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全球7大石油储量大国,看看都有哪些国家能上榜。
NO.1 委内瑞拉石油储量:3040亿桶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北部,境内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马拉开波湖地区,东部安索阿特吉州、莫纳加斯州地区、中部的巴里纳斯州及阿普雷州地区,已开采的油田集中分布在马拉开波湖周围和瓜里科、安索阿特吉、莫纳加斯三个洲。
委内瑞拉已探明石油储量3040亿桶,超过了被大家视为“盛产流动石油”的中东。
占全球储备比例的17.8%,每日石油储量238万桶,每日石油消耗74.6万桶,储量可供其使用1116年。
为什么同样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石油的中东“石油资源丰富”,而委内瑞拉却长期被称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首先是,原油质量差,开采困难。
委内瑞拉虽然储量世界第一,但这些地下近万米深的石油资源属于劣质高硫重油。
这种原油以油砂的形式隐藏在地下深处,不仅极难开采,而且极其昂贵。
而且必须经过提炼和混合才能出口。
相比轻油,质量差很多,只能靠低价策略,卖给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
开采困难和油品质量差造成的二次加工严重影响了委内瑞拉石油的生产效率和成本。
在世界轻质原油丰富的前提下,油气开采企业当然不愿意开采重油。
其次是,设施投资少,开采和提炼技术落后。
与沙特阿拉伯一样,委内瑞拉最初的石油开采系统也依赖于欧美石油公司。
他们把土地租给欧美的石油公司,自己收取租金和分红。
世界环烷基原油资源分布及特点王力波(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甘肃,兰州730060)摘要本文论述了世界环烷基原油资源分布,揭示了中国、委内瑞拉、美国环烷基原油的特点,为今后环烷基原油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资料。
关键词:世界环烷基原油资源分布特点1 前言环烷基原油是世界各类原油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在世界115个大油田中,其储量仅占原油总储量的2.2%[1-2]。
环烷基原油在世界、在我国都是一种短缺的石油资源。
目前全世界约有340万吨/年的环烷基润滑油的生产能力,其中80%在美国,因而美国是世界环烷基油的重要生产国。
按照国外报道的资料来看,环烷基原油大致可分为A级原油、B级原油和超重原油三种。
所谓A级原油,即以德克萨斯州为代表的低凝稀油,也称低冷试验润滑油原油(Low-Cold-Test Lube Crudes),即能生产粘度指数较高、倾点较低的优质润滑油的原油。
据估计,世界原油中有2%~3%左右是环烷基原油,其中A级原油大约只占全部环烷基原油的5%~7%左右,数量极少。
有关资料表明[3],世界环烷基原油总产量约为1.35亿t,占原油总产量的4.3%,美国和委内瑞拉是两个主要的环烷基原油生产国家,世界环烷基原油产量的75%出自这两个国家,其它如前苏联的巴库和加拿大也有少量环烷基油,而优质环烷基油(A级油)集中在美国。
2.1 中国的环烷基原油我国有蕴藏丰富的环烷基原油资源,地质贮量约占全世界环烷基原油总储量的1/4。
我国环烷基原油产地主要是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辽河油田和华北大港油田。
2.1.1辽河原油辽河油田已经探明的环烷基原油资源约4亿吨,主要分布在欢喜岭油田、海外河油田、曙光油田和高升油田,这部分资源占辽河油田原油总产量20%左右。
欢喜岭油田环烷基原油资源较丰富,海外河油田有一半的资源为环烷基原油,曙光油田曙一区超稠油为环烷基原油[4~6]。
欢喜岭油田、曙光油田每个油田均含有几个至十几个区块,同一油田不同区块原油性质不尽相同,现将欢喜岭油田、曙光油田各油田环烷基原油性质分述如下。
世界石油资源如何分布.石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石油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还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一、北美洲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美国原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
加拿大原油位居世界第二位。
墨西哥原油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家二、欧洲及欧亚大陆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三、中东波斯湾沿岸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油库”。
据资料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
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
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四、中南美洲中南美洲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两个国家。
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七位。
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仅次于委内瑞拉。
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厄瓜多尔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五、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
中、印、印尼以及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但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资源消耗也非常严重,所以每年仍需大量进口石油。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农业等各个领域。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对于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以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全球和国内两个层面,探讨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
一、全球石油地理分布特征1. 主要产油国分布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北美地区、欧亚大陆和拉美地区。
中东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产区,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占据全球石油储量的近一半。
北美地区主要产油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产油国。
欧亚大陆主要产油国家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拉美地区主要产油国家有委内瑞拉、巴西等。
2. 石油储量分布全球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和北美地区。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据全球总储量的近一半,其中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国。
北美地区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的储量居全球第三位。
3. 石油产量分布全球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北美地区。
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其中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产量国。
北美地区的石油产量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位。
二、中国石油地理分布特征1. 主要产油区分布中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产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占据中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大部分。
华北地区主要产油省份有河北、山西等,西南地区主要产油省份有四川、云南等。
2. 石油储量分布中国的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占据中国总储量的大部分,其中辽宁省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储量省份。
西南地区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云南盆地。
3. 石油产量分布中国的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的石油产量占据中国总产量的大部分,其中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量省份。
西南地区的石油产量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和云南盆地。
世界六大产油区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与产量波动原因分析--------------------------------------------------------------------------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23截止2003年1月1日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比例大于1%的国家1.81%科威特①伊拉克①4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趋势图2,000,0004,000,0006,000,0008,000,00010,000,00012,000,00014,000,00016,000,00018,000,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世界各地区2001年底石油产量比例12.62%567世界石油产量趋势图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世界各地区石油储量与产量值及构成比例单位:万吨一、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与产量概况8(一)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概况初步统计,世界上有九十六个国家与地区在进行石油勘探和生产。
通过对1980~2003年期间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呈现出缓慢增长趋势。
截止到2003年月1月1日,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1661.15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939.2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6.53%;美洲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429.6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5.86%;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108.71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54%;非洲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106.07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38%;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53.0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19%;西欧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24.7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49%。
目前世界各大洲(区域)石油分布现状世界海洋面积亿平方千米,约为陆地的倍。
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
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埋藏在海底。
今后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世界海洋面积亿平方千米,约为陆地的倍。
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
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埋藏在海底。
今后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世界分区域石油探明储量图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和%。
2000年全球石油消费为34.6亿吨,消费主要在发达国家,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0%,其中北美占%(仅美国就占22%),欧洲占23%,亚大地区(不包括中国)占22%,而非洲仅占%,南美占%,中东为6%。
世界石油储量比例图世界各国、各地区石油分布如下:巴西深海油田2007年年底以来,巴西在被称为“盐上层”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大油田。
所谓的“盐上层”地区,延伸数百公里,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深海石油储备区域。
2008年4月,巴西又在大西洋巴西海域发现了一个巨大油田,国际地质学家预计该油田的最大埋藏量为330亿桶,可能成为历史上发现的第三大油田。
南美地区的常规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亿吨,占世界总量的%.截至1999年底,南美地区共有剩余石油探明储量12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999年石油产量达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其中以委内瑞拉石油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巴西。
俄罗斯-中亚地区俄罗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
2000年底的剩余探明储量达75亿吨,占世界的%.2000年该地区石油总产量达到亿吨,占世界的%.俄罗斯剩余探明储量67亿吨,占世界的近5%.生产石油亿吨,约占世界的10%,在世界产油国中列第二位。
世界石油行业背景资料引言:石油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类的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以及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世界石油行业的背景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石油产业的规模、供需关系以及经济影响。
一、石油的重要性石油被誉为“黑色金子”,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石油不仅可以用于发电、供暖和炼化工业,还广泛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燃料。
此外,石油还是许多产品的原料,如塑料、化肥和合成纤维等。
石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全球石油储量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石油储量估计约为1700亿桶,其中中东地区的储量占到了约60%。
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国家,其次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国家。
然而,全球石油资源并不均衡分布,造成了一些国家对石油的依赖性。
三、主要石油生产国石油生产行业是全球最大的行业之一。
根据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石油产量约为9711万桶/日。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其次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加拿大等。
这些国家的石油产量对全球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石油消费与需求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9年全球石油消费量约为9727万桶/日。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地区,其次是美国和欧洲地区。
石油的需求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和工业部门,而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石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
五、石油价格的波动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石油价格的波动由多种因素引起,如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局势、自然灾害等。
例如,2014年至2016年的石油价格下跌就是由于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所导致的。
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对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和通货膨胀产生重要影响。
结论:石油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量和消费对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世界石油行业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石油产业的现状、竞争趋势以及经济影响。
石油的可持续利用和寻找替代能源也是全球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与开发潜力评估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以及相关的开发潜力评估,对于国家的能源战略规划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理分布和开发潜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一、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1.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是全球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拥有丰富的原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这一区域被称为“沙特式油田”,油田储量巨大,开采成本相对较低。
2.北美地区北美地区也是石油资源丰富的一个地区。
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在北美洲内部分布有大量的油气藏。
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油砂储量,这些油砂资源以其巨大的潜力备受瞩目。
3.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俄罗斯境内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和中亚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其地理位置和开采技术使其成为全球石油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4.非洲地区非洲沿海地区也拥有相当数量的石油资源,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
这些国家的油田多位于近海的海域,开发与运输相对较为复杂,但潜力巨大。
5.其他地区除以上地区外,拉美地区如委内瑞拉、巴西等国以及亚太地区如中国、印度等国也有一定的石油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二、石油资源的开发潜力评估石油资源的开发潜力涉及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可对其进行初步评估:1.储量规模石油储量是评估开发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储量规模越大,表明资源的开采潜力越大。
通过对地质勘探和海底调查等手段,可以初步确定石油储量,并评估其潜在价值。
2.开采技术开采技术是决定石油资源是否可以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
成熟的开采技术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采成本,从而提升资源的开发潜力。
3.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因素对于石油资源的开发潜力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