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沉约克郡号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464.50 KB
- 文档页数:8
二战各国航空母舰沉没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首先试用航空母舰。
巧得很,第一艘被敌人击沉的航空母舰「勇敢」号﹝Courageous﹞,也是英国的。
这是一艘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船改装的轻航空母舰,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七日在英国西南方被德国潜艇 U-29 以两枚鱼雷击中,十五分钟之内沉没。
奇怪地是勇敢号的同型舰「光荣」号﹝Glorious﹞是第二艘被敌人击沉的航空母舰,四零年六月八日「光荣」号自挪威撤退时,不幸在海上遭遇到两艘德国战斗舰:Scharnhost 及 Gneisenau,虽然一艘同行的英国驱逐舰拼命为其掩护,「光荣」号经过德舰十一吋主炮轰击一小时多后,终告沉没。
在太平洋中,第一艘被敌人击沉的航空母舰也属英国海军。
四二年四月九日,「使者」号﹝Hermes﹞轻航空母舰在锡兰海外被日本舰载俯冲轰炸机炸沉。
这是英国在东方唯一损失的一艘航空母舰,也是唯一沉没在印度洋中的一艘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总共损失了八艘航空母舰,以下按照沉没日期排列﹝数据取自「一九一四年迄今世界航空母舰全书」,美国海军学院出版社,1984 年出版﹞。
英国损失的八艘航空母舰:【一】「勇敢」号﹝Courageous﹞:排水量二万六千吨,飞机四十八架,沉没日期及情形见上文。
【二】「光荣」号﹝Glorious﹞:排水量二万六千吨,飞机四十八架,沉没日期及情形见上文。
【三】「皇家方舟」号﹝Ark Royal﹞:排水量二万八千吨,飞机六十架,四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在直布罗陀海外,被德国潜艇 U-81 击沉。
【四】「大胆」号﹝Audacity﹞:排水量一万吨。
此舰由俘虏的德国邮船改装,只能配备六架飞机,平时担任船团护航任务。
四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由英国护航船团至直布罗陀海峡时,在葡萄牙海外被德国潜艇 U-751 击沉。
【五】「使者」号﹝Hermes﹞:这是英国第一艘新设计的航空母舰,排水量一万三千吨,最高速度二十五节,携带飞机二十架,一九二三年服役。
战舰世界视频海军传奇:约克镇号航母介绍
命名为约克镇战役的美国⾰命战争期间,约克镇号舰艇是美国海军的骄傲,当⾸次推出。
埃塞克斯级的载体,约克镇是⾮常耐⽤,有效地执⾏任务的⼆战期间,以及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个活动。
约克城证明了⾃⼰在战⽃中,并会继续充当回收船的阿波罗8号的太空任务。
她现在休息在爱国者的点在南卡罗来纳州,我们把我们的团队把这个国家历史地标到了聚光灯海军传奇的第四个情节。
看看上⾯的视频。
逗游⽹——中国2亿游戏⽤户⼀致选择的”⼀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为生存而战,“约克敦”号航母在珊瑚海和中途岛海战中的损管控制引子一座城市如果缺乏坚定顽强的技术高超的急救人员,就无法生存。
这些人经过严格的训练,可以保持时刻警惕,来应对突发的灾难。
一艘航空母舰就像是一座海上的浮动城市,也必须具有类似的自我维持能力。
它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和工匠团队在海上对舰船受到的损伤做出响应。
这些第一响应者——损管(Damage Control,DC)维修人员——对船舶的生存至关重要。
他们扑灭大火,对动力和推进系统的损伤做出反应,保持水密完整性,并修补飞行甲板以确保舰载机能够继续起降。
二战期间,在珊瑚海海战中间和之后,以及在中途岛海战中,“约克敦”号航空母舰(USS Yorktown,CV-5)上的损管团队为了保证战舰不沉竭尽全力,多次拯救了“约克敦”号。
尽管最后“约克敦”号还是沉没了,但是该舰损管部门的工作却为美国海军以至世界各国海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服役之际,有必要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约克敦”号损管控制过程的细节。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稀星天外注:“约克敦”号航母于1937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珍珠港事件发生时,它仍然隶属于大西洋舰队。
该航母于1941年12月30日抵达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San Diego)后不久,成为了第17特混舰队司令弗兰克·杰克·弗莱彻(Frank Jack Fletcher)海军少将的旗舰。
“约克敦”号损管的演变在(舰艇)建造和维修局发布的规范中可以看到在航母设计中如何考虑损管和其他相关特性。
在“约克敦”号航母1934年版设计规范的“损管——注水和喷淋系统”和“消防系统”两个章节中,着重列出了弹药舱注水,机库喷淋和水幕隔离系统以及船上消防等损管设计细节。
1935年版的《军舰建造和损管原则》目前在谷歌图书馆中可以找到PDF版本随着设计的改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中,美国海军学院的海军学员们被教育着重关注舰船在敌方行动期间和之后的生存性。
[超短鬼故事短篇超吓人] 鬼故事短篇超吓人20字肖涵下载了一款最新的iPad游戏,射击类的,很血腥。
很多的卡通小人儿被吊在木桩上,绞刑的样子,玩家操控一把弓箭射向绳套,救人。
如果射不准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人质就会死于非命,血光四溅。
肖涵很痴迷于这种刺激的游戏,一有时间就抱着电脑不停地练习。
他眼前总是出现那些表情痛苦的小人儿,甚至睡梦中都在射箭救人。
后来,那个游戏被他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从哪个角度把弓箭射出去,都能准确无误地把人质解救下来。
一个多星期后,肖涵突然想起了女友。
这么多大了,也没个电话。
晚上,肖涵到了女友的家。
门虚掩着,肖涵直接进了房间。
房间里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女友踩着凳子,正把脑袋往绳套里塞。
这情景太熟悉了,和游戏里几乎一模一样。
肖涵想都没想,操起茶几上水果盘里的刀,射向女友。
刀深深地嵌在脖子里,血流了出来……几秒钟后,他反应过来了,这不是在游戏里,是现实中。
肖涵的女友只是想吓吓他。
快要结婚了,房子还没着落,她想让肖涵和他弟弟争,把他父母的那套房子要来,肖涵却迟迟不能下决心。
于是,她想用上吊来逼他下这个决心……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约克郡的一份报告上有这样的记录:“我记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散步。
当一路走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人们都不见了,只剩下我的妻子和我,一个19世纪装扮的老年妇女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天气也突然转凉了。
”1912年夏季的一个中午,从英国伦敦开往格拉斯哥的快车上坐着两位乘客——检察官斯科特列·雅尔德和年轻的护士。
突然,从靠近窗口的座位上传来一声男人的惊叫。
“你叫什么?难道你从来没有坐过火车?”检察官问,并试图让害怕的人冷静下来。
“我叫比姆·特列依克,我是从乔特列姆来的马车夫,我现在在哪里?我跌到什么地方了?”说着因恐惧而痛哭起来。
检察官赶忙跑去叫乘务员,当他们赶来时,马车夫已经不见了,小护士昏倒在地。
如果不是座位上还留着马车夫的鞭子和三角帽,这一切就像是幻影。
“利奥波德维尔”号蒙难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同盟国军队(下简称“盟军”)掌握海洋和天空的年代里,“利奥波德维尔”号事件是一个悲剧,也是一起人为引发的灾难,疏忽大意加上麻木不仁,种种偶然因素结合在一起,总共导致数百名盟军官兵罹难,而这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944年圣诞节前后,希特勒在阿登森林发动的反攻正处于成败的关键时刻,哈索·冯·曼陀菲尔的第5装甲集团军和塞普·迪特里希的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倾尽全力向马斯河前进。
当时,盟军方面除了2个空降师以外,再没有后备力量了。
约翰·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命令第101空降师开赴巴斯托尼的同时,还命令驻扎在英国的美国第66步兵师一部立即开抵法国增援。
比利时客轮“利奥波德维尔”号奉命执行这次特殊的运输任务,这艘客轮还是首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它从南安普敦起程前往法国的瑟堡港,船上搭载了美国第66步兵师的2235名士兵。
可是,在“利奥波德维尔”号距离目的地仅8.8km时,却被德国潜艇“U-486”号发射的鱼雷击中,在第一次爆炸中就有逾百人丧生。
尽管船下沉的速度很慢,但由于延误、疏忽和通信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酿成了惊人的灾难。
航运组织杂乱无章1944年12月23日,美国第66步兵师第262团和264团接到了行动命令,抵达法国后乘火车赶往阿登森林参加战斗。
那时,他们已经在英格兰南部的营地等待了数星期。
匆忙之中,士兵们准备了一半的圣诞晚餐只得丢掉,满地都是装具包和营具,部队在一片混乱中赶往南安普敦码头,可接下来却是长达6h的漫长等待。
12月24日凌晨2时,两个团的2235名士兵终于开始登船,然而整个过程似乎全无条理,在“利奥波德维尔”号167m的甲板上,到处都是横躺竖卧的士兵,其他运兵船上亦是如此,士兵们完全没有按照单位登船,现场一片嘈杂,致使命令根本无法传达,这也增加了后来清点伤亡和幸存士兵人数的难度。
11500t的“利奥波德维尔”号于1929年下水,自那时起就被英国皇家海军征用。
消灭“饥饿之狼”——击沉足柄号重巡洋舰邦加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与邦加岛之间,是交通要道。
这里并没有多大名气,不过这个海峡的名字却与一艘名舰联系在一起。
二战末期,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足柄号被击沉在这里。
足柄号是日本海军妙高级巡洋舰的3号舰,1929年服役,足柄号有着10门203毫米主炮的强大火力和万吨级的排水量,有着很强的战斗力。
战前的1937年,足柄号曾去往英国参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加冕的观舰式。
让世界各国都认识了这艘重巡洋舰,在这里英国人给足柄号起了一个“饥饿之狼”的绰号。
足柄号重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足柄号南征北战,参加了许多战斗,却幸运的几乎没有受过损伤,仅仅是在1944年的礼号作战中才中了一枚500磅炸弹。
而到了1945年,日本已经日薄西山,曾经强大的海军已经只剩下少数船只还能活动,这些幸存下来的船多半用于运输活动。
在新加坡地区,作为日本海军少数还能动的大型战舰,足柄号也多次从事运输活动。
不过此时欧洲战场盟军已经接近最后的胜利,盟军的海军力量开始集中于对日作战的战场,面对大兵压境这些残存的舰船也相继损失。
1945年5月16日,羽黑号重巡洋舰在马六甲海峡被英国驱逐舰击沉,这样能活动的大型战舰就只剩下了足柄号了。
1945年6月4日,足柄号与驱逐舰神风号从新加坡前往巴达维亚(今天的雅加达),第二天到达,在巴达维亚,足柄号装上了1600名陆军士兵和480吨补给品。
6月7日,足柄号从巴达维亚启程前往新加坡,而路上就要通过邦加海峡。
不过,足柄号的行动早就被盟军潜艇盯上了。
美国潜艇蓝背鱼号(SS-326)发现足柄号离港,但没能进入攻击位置。
随后蓝背鱼号将日舰离港的情报通知附近的英国潜艇——处于邦加海峡内的英国潜艇锋利号(HMS Trenchant)和冥河号(HMS Stygian),两艘潜艇都在水面上巡逻。
锋利号潜艇冥河号潜艇1945年6月8日4时23分,锋利号发现了神风号驱逐舰,十几分钟后,神风号也发现了锋利号。
核心提示:这是战列舰巨炮击沉航空母舰的唯一战例,也是一场光荣的骑士式战斗,一次海军精神的闪光。
资料图:被舰炮击沉的唯一航母——英国皇家海军“光荣”号1940年6月初,英法联军在法兰西战役中的失败已成定局。
为了保卫岌岌可危的英国本土,邱吉尔首相被迫做出了从挪威北部撤回其全部武装力量的决定。
6月3日,英国海军的“皇家方舟”和“光荣”号航母驶进刚刚占领的纳尔维克港,为撤退护船队提供掩护。
8日早上,在回收了本舰舰载机和皇家空军的格罗斯特“斗士”和“飓风”战斗机后,“光荣”号开始向英国返航。
本来“皇家方舟”号和“光荣”号应编入2号护航队,随航速较慢的运输船一起回国。
但由于燃料极度缺乏,“光荣”号航母获得批准,允许其独自先行返回斯卡帕湾的本土舰队基地。
3时53分,在北纬70度17分、西经14度10分附近海域,“光荣”号脱离“皇家方舟”号主力编队,取250度航向以22节航速返航,护航舰是2艘千吨级的“热心”号和“阿卡斯塔”号驱逐舰。
为了节省燃料,“光荣”号将18座锅炉中的6座熄火,航速相应降低到17节。
对于英国的撤退行动,德国海军立即做出反应。
6月4日晨8点整,德国海军舰队司令马沙尔中将率领旗舰“格奈森诺”号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从基尔解缆出航,矛头直指挪威哈而斯塔以西海域。
德国海军司令部希望能在此拦截并消灭从从纳尔维克撤退的英国船队。
德国主力军舰另有“汉斯·洛德伊”、“赫尔曼·舍曼”、“艾里克·施泰因贝克”和“卡尔·盖斯特”号4艘驱逐舰护航,行动代号“朱诺”。
资料图:德国海军“沙恩霍斯特”战列巡洋舰资料图:德国海军“格奈森诺”号战列巡洋舰经过3天紧张的航渡,德国舰队于8日清晨抵达预定作战海域。
他们发现了一支运输队,并小有斩获。
“希佩尔”号和“格奈森诺”号并先后将“石油先锋”号油轮、“杜松”号武装拖网渔船和“奥拉马”号大型运兵船击沉。
但马沙尔中将没有对“亚特兰蒂斯”号医院船撒野,允许其自由返航。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伤沉没的战列舰1.被舰炮击中损失的战列舰(1)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和“格奈森瑙”号。
这两舰属同型,排水量1.16 万吨,1906 年建造。
在1914 年12 月8 日福克兰群岛海战中,被英国舰队包围击沉。
在“沙恩霍斯”号上的德国施佩海军中将及两个儿子与全舰舰员一道沉没。
(2)英国战列巡洋舰“狮”号的损伤。
该舰1910 年下水,1912 年5 月服役,满载排水量2.968 万吨。
1915 年1 月24 日,在多格尔沙洲海战中,德国战列巡洋舰“德弗林克”号的穿甲弹击中了“狮”号,使其负伤,失去追击能力。
尔后,“狮”号又挨了两颗重型炸弹,舰体破损进水。
(3)英国战列巡洋舰“玛丽皇后”号。
该舰属英国1907 年后建造的第一批战列巡洋舰,满载排水量2.35 万吨。
在1916 年5 月31 日打响的日德兰海战中,挨了德国“塞德利茨”号和“德弗林克”号六七枚炮弹,舰体断为两截沉入海底,1275 名舰员死亡,仅有9 人生还。
(4)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屈”号。
该舰排水量2.1 万吨。
在日德兰海战中,被德舰“冯·德·塔恩”号一枚穿甲弹击中,引起弹药库爆炸,舰体左倾翻转沉没1017 名官兵死亡。
(5)英国战列巡洋舰“狮”号。
在1916 年5 月31 日的日德兰海战中,“狮”号被德舰“吕佐夫”号的炮弹击中前甲板和两座主炮。
接着,另一艘德舰的穿甲弹击中“狮”号的主炮炮塔,引起大火,幸被放海水扑灭,保全弹药库。
(6)英国战列巡洋舰“无敌”号。
1916 年5 月31 日晚6 时45 分,“无敌”号由于冲击过前,被德舰“德弗林格克”号一枚穿甲弹击中,引起弹药库爆炸,战舰沉没。
该舰1907 年下水,排水量1.725 万吨。
(7)德国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
在日德兰海战中,该舰被英国战舰炮火打成重伤,1916 年5 月31 日夜,被德军用鱼雷自毁。
该舰排水量2.6万吨,是德国舰队旗舰,20 世纪初下水服役。
潜艇误击沉友军的海战名称
在二战期间,潜艇被广泛用于海上战争中,它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破坏敌舰队的战斗力。
然而,有时候潜艇也会犯错,误击自己的盟友,这种情况在战争中并不罕见。
在1944年9月9日的夜晚,一场意外的海战爆发了。
在该战役中,英国皇家海军的一艘驱逐舰“猎狐”号(HMS Lofoten)被一艘德国潜艇击沉了。
尽管这件事情本身并不特别罕见,但事实上这艘潜艇并没有打算攻击“猎狐”号,而是误认为这艘船是敌人的军舰。
实际上,这艘驱逐舰上面载有包括挪威人在内的一支盟军特遣队,这支队伍正准备展开一次秘密的突袭行动。
这场悲剧被称为“猎狐”号事件(The Lofoten Incident),是一场致命的误击事件,导致了41名挪威和英国士兵的死亡。
虽然这场事件在战争中并不罕见,但是由于死亡人数较高,它成为了一件特别严重的事情。
当时,英国和挪威两国对这件事情非常愤怒,并对德国进行了强烈的抗议。
而德国则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自我辩护,称这是一次合法的军事行动,他们的潜艇只是在执行任务。
虽然这场悲剧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它在战争结束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这场事件仍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训,那就是在战争中,误击事件很容易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战争中,士兵和指挥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规范化的流程,以确保他们在执行任务时不会误伤盟友。
总的来说,虽然这场海战的名称并不是很响亮,但它提醒我们,
战争中每一个决策都需要谨慎和考虑周全。
我们需要记住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们,并从中汲取教训,以便在未来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海底两万里38章概括一、飞逝的巨礁: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
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
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二、赞成与反对: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
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
我应邀随行。
三、随先生尊便:我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的说:“随先生尊便。
”跟我一同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
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四、内德.兰德:舰长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一定要捕获独角鲸。
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内德.兰德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五、向冒险迎去:舰只在太平洋上游弋。
大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地观察海面。
三个月过去了,海员们开始泄气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搜寻行动的意义。
半年后,海员们要求返航。
舰长许诺最后搜寻三天,三天后如果还无结果就将回去。
到了规定期限的最后时刻,一向无动于衷的内德.兰德突然喊叫起来,他发现了怪物。
六、全速前进:林肯号企图捕获独角鲸,而独角鲸却若无其事地同林肯号捉迷藏。
经过一夜一天的追逐周旋,到第二天晚上,双方形成对峙。
当林肯号向独角鲸发起进攻时,独角鲸却突然熄灭电光,向林肯号喷射大水。
林肯号遭遇了灭顶之灾。
七、不知其种属的鲸鱼:我被抛入海里,与孔塞伊在海中相依为命。
正当筋疲力尽就要沉入海底时,被躲在独角鲸背上的内德.兰德拉出水面。
内德说,这怪物不是鲸,是钢制的。
我这才断定它是一艘潜水艇。
我们在艇顶苟延残喘。
天亮时,艇盖掀开,八个壮汉出来,把我们拖进艇里去。
八、动中之动:我们三人被关进一间黑屋子。
半小时后,突然眼前一亮,进来两个人。
我们用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文进行自我介绍,对方均无反应。
他们走了,侍者送来食物,我们饱餐后就进入了梦乡。
美国战舰击沉美国战舰击沉是指在军事交战中,美国的军舰被敌对势力击沉或摧毁的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引起了世界的震惊和关注,对于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以历史的视角,回顾几起美国战舰击沉的事件,并分析其对于美国及全球的影响。
一、珍珠港事件美国战舰击沉的最具代表性事件之一就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
在这一天,日本海军突袭了位于夏威夷的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
日本空袭导致多艘美国战舰沉没或严重受损,其中包括两艘战列舰——亚利桑那号和俄勒冈号,以及其他军舰。
珍珠港事件激起了美国民众的愤怒和报复心理,使美国参战决心加强,成为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二、马恩岛战斗马恩岛战斗发生在1813年9月,是英美战争期间的一场重大战役。
在这场战斗中,美国的尼亚加拉号战舰在与英国的战列舰莱诺克斯号对峙时,因英军炮火过激,尼亚加拉号不得不冲上莱诺克斯号,最终导致两艘战舰悬挂炮旗一起沉没。
虽然双方都有重大损失,但这次美国战舰击沉的事件让英国认识到美国海军的实力和决心,加强了美国在英美战争中的立场。
三、萨拉托加战役萨拉托加战役发生在1777年,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美国海军的最后一支战舰——雅克比瑟·瓦塞号被英国军队擒获。
尽管雅克比瑟·瓦塞号的沉没并不是直接导致美国战败的原因,但它象征着美国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的失败。
这一事件加强了法国等国的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对美国的独立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斐济沉船事件斐济沉船事件发生于1942年,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两国舰队的一次重要交战。
在这场战斗中,美国的企业号航空母舰遭到日本军队猛烈的反击,导致舰身严重受损,最终被美国本土的一支军舰击沉。
虽然企业号的沉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但它的奋勇抵抗和无畏精神对于美国航空母舰部队的士气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油轮泰坦尼克号油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战舰沉没事件之一。
MISSIO N1:驻守珍珠港任务一:操作PT23型快艇与PHOEN IX号回合任务二:小鬼子偷袭美国珍珠港,在一片火海之中太平洋战争正式开始,操作快艇,用艇上机炮进行反击,随便打下几架之后任务完成。
任务三:鬼子的潜艇出现,潜舰的位置会用黄色箭头在画面上标记出来,操作快艇行驶到潜艇所在位置的海面之上,然后切换武器,投几颗深水炸弹,搞定之后任务完成。
任务四:转换为空战模式,为空袭中死去的同伴报仇,主要目标是鬼子的零式战机,击落一定数量或一定时间之后MI SSON1结束。
小贴士1:通关过程中,由黄箭头标记的,一般都是过关关键。
小贴士2:在空战时,一定要考虑一个提前量,将准星对准敌机将要运行的位置,才能更准确的击落敌机,空战部分一上来可能会让一些玩家不适应,但习惯之后,手感其实还是不错的。
本作的空战可以说十分刺激,由于二战时期飞机上只有机炮,所以敌我在空中离的非常近,天仇攻关时竟然时不常会出现与敌机对撞的情况,完美的体现了空中搏斗的含义。
MI SSION 2 :菲律宾攻防战任务1:操作PT108小艇打飞机,然后出港向黄色头标记的方向驶去即可完成任务。
任务2:首先用机炮尽量摧毁鬼子的登陆艇,有五艘登陆艇上岸任务即失败。
然后击沉所有黄色目标即过关,其中两艘运输船要用鱼雷才能击毁,之后任务结束。
小贴士:在使用鱼雷以及之后的舰载炮的时候,准星的附近会有数个小圆点,每一个小圆点对应舰上的一门炮或鱼雷发射器,当小圆点为红时,表示此时角度无法发射,小圆点为绿时,表示可以射击,小圆点一闪一闪,表示正在装弹,小圆点颜色为紫时,表示没弹药了。
MISS ION 3 :逃出巴拉望任务1:穿越巴拉望海区。
《击沉俾斯麦号!》苍茫北海上的生死追击
通过英国海军部谢普德上校(左)这一人物,电影将战役决策过程展现出来
《击沉俾斯麦号》是基于英国著名海军小说家C?S?福斯特1959年的纪实
文学作品《“俾斯麦”号的最后九天》改编。
与原著不同的是,电影中增加了
英国海军部谢普德上校这一人物,通过他所在的指挥中心,巧妙地将皇家海军
舰队运筹帷幄,调动多艘战舰对“俾斯麦”号战列舰围剿的决策过程展现出来。
这样的处理既有利于观众对战局的总体把握,又使得影片环环相扣、高潮迭起。
为了引用战时拍摄的纪录片,营造出更具历史感的效果,这部电影采用了
黑白胶片,使苍茫的北海战场上的生死追击更为传神。
拍摄追击当时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时,用真实军舰实拍已经不大可能,本片采用了模型和实际军舰相结合的手法,大场景采用模型拍摄,细节则
在舰上拍摄。
所幸,皇家海军最后的战列舰“前卫”号尚存,该舰的主炮和
“胡德”号型号相近,“前卫”号得以以假乱真地客串美到极致、却红颜薄命
的名舰“胡德”号。
“俾斯麦”号与“胡德”号对决的场景成了这部影片中给观众留下最深刻
印象的片段。
两舰的炮术军官通过电话发出战斗指令,而炮塔中披戴着防火头
巾的操作人员则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装填到射击的每一步工序。
当年“胡德”号
的炮手们就是在这样的场面下进行作业,影片对此进行了如实地再现。
总体而言,《击沉俾斯麦号》是一部相当写实、严谨、诚恳的海战电影。
突袭“约克“号
其道
【期刊名称】《舰船知识》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1925年,在投建肯特级、伦敦级和诺福克级共13艘万吨级重巡洋舰后,英国海军开始万吨以下重巡洋舰的计划。
英国海军把这种重巡称为B级重巡,而
以前的万吨级重巡称为A级,由设计了伦敦级和诺福克级的高手——造船官W·巴利爵士主持设计。
B级虽然也装备A级同样的203毫米主炮,但双联炮塔由4座
减为3座,以缩短舰身,同时把标准排水量减为8250吨。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其道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72
【相关文献】
1.“突袭式解散”的本质是权益突袭
2.英“约克”号导弹驱逐舰写真
3.世界经典航母展示——“约克城”号
4.配种次数和促排3号对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5.
约克大学授予白春礼院士和潘云鹤院士约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登录4发全中:日本潜艇击沉美军约克城航母纪实出击中途岛:日军潜艇潜入美军港中途岛西面海域,湛蓝的水天一色间,一艘潜艇缓缓上浮,探出了潜望镜,贪婪地望着中途岛上的军事目标。
这艘潜艇的编号是“伊168”,属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6舰队(司令长官小松辉久中将)的第3潜水艇战队,艇长田边弥八少佐。
伊168于1942年5月29日从广岛的吴军港出发,6月2日抵达中途岛东面海域。
“联合舰队将于6月6日攻占中途岛,伊168号潜艇负责在中途岛附近的海域侦察所有海空敌情”——这是第6舰队布置给伊168的作战任务。
伊168抵达中途岛后,以潜望镜深度和3节航速围绕中途岛的环状礁从北面向东,顺时针方向绕至西面的港口。
从6月2日到6月4日的三天中,田边艇长白天通过潜望镜;晚上就直接浮出水面用舰桥的固定式望远镜来侦察中途岛的岸上设施和部队调动情况。
从机库到燃油罐,以及频繁起飞的美军陆军航空队的侦察警戒机,都是田边的观察目标。
中途岛港内除了少数大型巡逻艇以外,并没有大中型作战舰艇。
然而,用潜望镜是观察不到机场动静的,但是田边注意到,美军经常一次性将所有作战飞机都派往空中执行侦察任务。
细心的田边记录下飞机架数、起飞架次以及时间,汇同上述情报汇报给了上级司令部。
日军潜艇浮出水面。
6月5日,南云的机动舰队派出了攻击机群,开始了对中途岛岸上基地的轰炸。
伊168慢慢靠近距中途岛4000米之处,用潜望镜观察友军对中途岛的轰炸情况。
对空袭战果确认后,汇报给上级潜艇司令部,再经小松辉久中将转达给南云的机动部队。
当地时间上午7点,日军炸弹的爆炸声撕裂了以往的寂静。
充满紧迫感的空气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友永丈市大尉率领的第一波攻击机群投下的炸弹几乎要把小小中途岛的每寸土地都翻个遍。
在爆炸的气浪与燃烧的火焰中,中途岛就好像一艘被无数枚重磅炸弹击中的军舰一样,颤抖着在海上挣扎,随时都有可能沉入无底深渊。
日军潜艇炮击中途岛激战美军岸炮田边艇长以外,副艇长富田大尉、航海长渡边大尉等人轮流通过潜望镜观看战况,并不时地像实况转播一样把战况转告给舱内的部下们。
6月5日13时,从“大和”号上的联合舰队司令部传来了“到6月6日凌晨2时为止,炮击中途岛航空基地”的命令。
田边艇长起初还认为是电文有误,但是核对密码之后确认了这的确是给伊168的电文。
田边认为让潜艇参加炮击中途岛的命令相当怪异,但命令还是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立刻吩咐炮术长盐田中尉去做准备。
6月6日凌晨1时20分,伊168到达位于中途岛南端的航空基地外围的环状礁附近,这是上头指定的炮击地点。
潜艇浮出水面后,在距陆地400米处开始向航空基地炮击。
田边预计给潜艇的4英寸炮留下一定基数的弹药,便决定炮击15至18发炮弹。
结果15发炮弹还没打完,岛上的美军岸防炮就开始还击,同时照明弹迅速升空,探照灯也开始在海面上搜索目标。
渐渐地,美军岸防炮射来的炮弹越来越精准,在伊168附近溅起不小的浪花。
“我舰被发现了!长官!”炮术长盐田用望远镜观察着美军的沿岸炮台,回头对田边说到。
田边认为继续炮击将威胁到潜艇安全,便下令紧急下潜躲到外海。
炮术长盐田没有说错。
不仅仅是沿岸炮台发现了伊168的存在,大型巡逻艇也赶来助阵。
巡逻艇赶到潜艇所在的水域,投下了数颗深水炸弹。
这并没有给它带来什么麻烦,它轻松地躲过深水炸弹,开始了长时间的潜航。
不久,田边认为已经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便下令上浮。
这时已经是黄昏。
在伊168上浮的同时,收到了从联合舰队司令部经由第3潜水艇战队发来的电报:“我部航母攻击机群重创一艘‘企业’级航母,该航母在距中途岛东北150海里附近漂流,命令伊168立即追击并将其击沉。
”电文是用密码的紧急电文模式来发的,从标号来看是最优先发送的。
在接收到这个命令之前,田边已经通过监听己方的无线电报得知了以“赤城”号为首的4艘航母被击沉。
但是除了他本人,只有副艇长、航海长、炮术长和机关长(轮机长)知道机动部队惨败的消息。
为了保持士气,田边并未将惨败的消息通知手下。
日军战机在攻击美国航母。
潜艇发现美军航母还有7艘驱逐舰伊168迅速浮出水面,以20节全速开始追击“约克城”号。
深夜海上很安静,只听得到潜艇柴油机的轰鸣声。
弯月慢慢从夜空中淡去,“看得到黑点了!敌舰在望!”站在艇首担任了望哨的佐方上等兵曹高喊道,这时是当地时间7日凌晨4时左右。
“在艇首右前方!”佐方又补充了一句。
佐方所说的“黑点”在已经开始变白的水天之间的海平线上浮动,距离伊168大约10000-15000米的距离。
田边站上舰桥,轮流用手中的望远镜和舰桥上的固定式12厘米望远镜观察着“黑点”。
长时间的沉默后,田边拿起手边的传声筒,“好像是航母,有2、3艘驱逐舰在护航!两舷停车,紧急下潜!”舰桥的人员立刻撤掉了瞭望哨,潜艇中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那是水兵们奔赴自己的战斗岗位。
不一会儿,海水就淹没了舰桥。
伊168紧急下潜,如一条饿狼直奔向它的猎物。
潜航了大约15分钟,潜艇慢慢上浮到潜望镜深度,以3节的低航速慎重地接近目标。
终于,潜望镜中已经可以依稀看清楚驱逐舰的影子。
一共有7艘驱逐舰。
这出乎田边艇长的预料,潜水艇的天敌:驱逐舰的出现让伊168的任务难度突然加大了。
被日军称为“企业”型的航母是弗莱彻海军少将所率领的第17特混舰队的“约克城”号航母(CV-5 Yorktown)。
6月5日遭到“飞龙”号所属航空队重创的“约克城”号在全员离舰(Abandon Ship)的命令下达之后,在1艘驱逐舰的护卫下于中途岛东北的洋面上漂流。
6月6日上午10时左右,美军的1艘大型扫雷舰(伊168错把它当成了驱逐舰)到达“约克城”号附近,并准备以2节的低速拖航“约克城”号。
但实际上水面作业相当复杂和困难,美军预定的拖航计划没能够顺利进行。
到了下午,又有5艘驱逐舰赶到现场,约有170名海军工兵重新登上了“约克城”号,并得出了“若能够将其拖航回夏威夷经修理的话,母舰有修复的可能”这一结论。
6月7日凌晨,6艘驱逐舰中名为“哈曼”(DD412 USS Hammann)的驱逐舰被绑在了“约克城”号的右舷。
所有修理用的应急器具都是通过“哈曼”号搬上“约克城”号的。
美军驱逐舰。
凭借美军声呐引导日军潜艇驶近目标慢慢接近漂流中的“约克城”号的伊168收起了潜望镜,由潜望镜深度下潜到30米,开始了听音潜航(根据驱逐舰的声纳波来潜航)。
单单凭借美国驱逐舰的声纳波引导,伊168潜航了近5个小时,才慢慢接近了“约克城”号。
沉寂的潜航几乎让水兵们感到窒息,潜艇再次浮出水面偷偷伸出潜望镜。
在田边的潜望镜中,看见“约克城”略微向左倾斜,并且好像抛锚停在了海面上。
因为就在美军驱逐舰的眼皮子底下,伸出水面的潜望镜随时都有可能招来美军的深水炸弹,田边不敢长时间探出潜望镜来确认“约克城”号的位置。
尽管这样,田边还是以他细致的观察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约克城”在以极慢的航速移动。
但是伊168身处险境,周围都是美军驱逐舰。
若是要对漂流的“约克城”号发起鱼雷攻击的话,那就不能有任何闪失,万一失败了,不仅不会被允许重来,而且还会陷入对方驱逐舰的围攻之中。
为了能万无一失地击沉目标,就必须想方设法在最有利的方位发射鱼雷。
最理想的鱼雷发射方位是能看见目标横在视野中的角度。
田边离开潜望镜,在航海图前思索和计算了片刻,手指着航海图,望着航海长渡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穿越驱逐舰群的底部,并且从左舷横穿航母的底部,在航母的右舷上浮。
”正在燃烧的美军约克城号航母。
距离航母只有500米:4条鱼雷扇形发射伊168下潜到45米深处,首先要从护航的驱逐舰群下穿越。
在潜艇的船舱里,驱逐舰螺旋桨推进器的声音可以听得一清二楚,而且声纳波的声音比螺旋桨推进器的声音还要响,简直要将日军水兵的耳朵震聋。
潜艇没有任何参照物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只能依靠航海长渡边大尉的航海作图以及敌驱逐舰的声纳波来潜航,潜航深度45米,航速时缓时快。
这样大概过了2小时。
“战斗准备!鱼雷发射管准备!”从司令塔向各个单位传来了战斗警报。
“使用艇首1号2号发射管!4条鱼雷,分2次扇形发射,每次2条”。
田边下了战斗命令,此时是当地时间1点30分。
伊168再次回到潜望镜深度(18米),望着潜望镜的田边艇长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潜望镜的视野中出现了“约克城”号巨大的船体,太近了!实际距离大概只有500米。
“太接近了,简直就是鼻子到嘴巴的距离”田边不由自主想着。
即使能够在最有利的位置发射鱼雷,但深度测定和安全起爆装置极有可能在到达目标后未能解除,最终结果可能是鱼雷从船底穿过或是命中但不爆炸。
“还要拉开点距离来解除起爆装置”田边望着航海图征求副艇长的意见。
副艇长富田没有出声,事后他回忆当时因为想不出任何有效并安全的方法来拉开距离,其原因是“约克城”号那极慢的航速让人难以判断其位置。
他只能望着航海图发呆。
航海长渡边趴在田边和富田中间的航海桌上作着图,等待着命令,一会儿望着田边,一会儿看看富田。
表现日本二战潜艇战电影截图。
田边见富田沉默不语便独自下了决断。
头顶布满了“天敌”驱逐舰,田边大胆地将潜艇航速增至4节,潜艇的航迹在航母的底部外侧划了个大圆圈,就像老鼠在猫的鼻子面前走了一圈。
“这样的潜航简直和自杀无异。
”田边战后回忆道,“但是唯有大的冒险才会有大的成功”。
30分钟后,按照航海图的计算,伊168已经到了预想的发射位置。
“上浮探出潜望镜一确认目标位置后就立刻发射鱼雷”田边心中盘算着。
此时是当地时间13点05分。
一上浮探出潜望镜就有可能被美军驱逐舰发现,田边狠了狠心,在确认各部门(特别是鱼雷舱)都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之后便一脚踏下潜望镜升降板。
这时,和“约克城”号的距离拉开到了900米,绝好的距离和机会!随着田边的一声令下,4条鱼雷基本上没有间隔地被发射到了水中,在水中划开浪迹直奔“约克城”而去。
2条鱼雷命中航母2条鱼雷命中一艘驱逐舰6月7日13时35分,突然有4条鱼雷快速接近“约克城”号的右舷。
其中2条鱼雷命中绑在“约克城”号右舷的“哈曼”号驱逐舰,“哈曼”号上的鱼雷库被引爆,被炸成两段,2分钟后沉没。
另外2条鱼雷直接命中“约克城”号,于6月8日清晨6时沉没。
伊168在击沉“约克城”号的同时,像串糖葫芦一样击沉了绑在“约克城”舷边的“哈曼”号驱逐舰。
日军直到二战结束后才知道这个事实。
“紧急下潜!静音潜航!下潜角5度!”田边在确认鱼雷发射成功后,立刻收起了潜望镜。
伊168开始全速拼命向深海逃窜。
潜水艇的船舱中一片寂静,只能听见“10秒,15秒”声纳兵的计时声。
深度表的指针也在发疯似地旋转,艇身随着下潜后水压的增大“嘎吱嘎吱”直响。
潜艇兵们都摒住了呼吸来等待海面上传来的爆炸声,艇内的空气紧张地令人窒息,其中既有期待又有不安和恐惧。
当声纳兵数到“40秒”的时候,潜艇头顶传来了震天动地的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