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二下《语文园地三》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47 MB
- 文档页数:22
语文园地三妙析教材《语文园地三》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延伸《中国美食》这一课,学习一些关于食物味道的ABB式词语。
“字词句运用”教会学生区分形声字,巩固部首查字法。
“我的发现”继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
“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熟记十二生肖。
“我爱阅读”通过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让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学情分析本次《语文园地》的训练内容充分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继续引导学生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阅读,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道理。
教学建议1.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从中获取知识。
2.开动学生思维,以思促行,从而达到语文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统一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9个生字。
2.辨字组词,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3.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记一记汉字偏旁。
4.熟记十二生肖。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发现汉字偏旁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享受细致观察后的成功体验。
2.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3.熟记十二生肖。
难点1.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及汉字偏旁的规律。
2.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食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十二生肖。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能力。
4.能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难点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能力。
2.能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三、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很多食物,想不想尝一尝?但是老师呀,有个要求,请你们尝一尝后,说出这些食物的特征。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的全部内容。
《语文园地三》共包含三个章节:分别是《古诗二首》、《语文天地》和《阅读与实践》。
详细内容包括:1. 《古诗二首》:学习《春晓》和《村居》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2. 《语文天地》:通过趣味语文题目,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阅读与实践》:阅读短文《画家乡》,完成相应的阅读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古诗的韵味。
2. 通过语文天地和阅读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阅读短文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语文知识的巩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古诗挂图、语文天地题目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从而引出《春晓》这首诗。
2. 新课内容:(1)学习《春晓》:a. 朗读古诗,理解诗句意义;b. 讲解诗句,体会诗人情感;c. 背诵古诗。
(2)学习《村居》:a. 朗读古诗,理解诗句意义;b. 讲解诗句,体会诗人情感;c. 背诵古诗。
3. 语文天地:出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巩固语文知识。
4. 阅读与实践:阅读短文《画家乡》,完成阅读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春晓》: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古诗《村居》: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 语文天地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并背诵《春晓》和《村居》;b. 完成《语文天地》题目;c. 根据《画家乡》短文,画出自己的家乡。
2. 答案:a. 《春晓》和《村居》诗句;b. 《语文天地》题目答案;c. 学生自己的家乡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要学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全部内容。
《语文园地三》分为四个部分:词语盘点、句子练习、读写园地和语文实践活动。
词语盘点主要涵盖课文中重点词汇,帮助学生们巩固记忆;句子练习则着重于句型转换和运用;读写园地通过阅读短文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读写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则旨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中重点词汇和句子;2. 学会运用不同句型进行表达;3.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句型转换和运用,以及阅读理解提高;2. 教学重点:课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子,以及写作技巧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2. 学习词语盘点:展示PPT,讲解词语含义和用法,让学生们跟读并记忆;3. 句子练习:以例题讲解形式,让学生们学会句型转换和运用,并进行随堂练习;4. 阅读理解:带领学生们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和作者意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5. 写作指导:以读写园地为依托,教授写作技巧,让学生们进行课堂写作练习;6. 语文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让学生们互相协作,完成实践任务;8. 课堂反馈:解学生们掌握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语文园地三》;2. 重点词汇:用不同颜色粉笔书写,突出显示;3. 句型转换:以例句形式展示,清晰易懂;4. 阅读理解:用图表或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文章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重点词汇,每个写5遍;(2)用所学句型进行造句练习;(3)阅读一篇短文,回答相关问题;(4)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小作文。
2. 答案:(1)见课本;(2)例句:我正在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