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要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要名词解释

【绪论重要名词】

1.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组织(tissue):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组织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器官。人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型组织。

3.HE染色法(HE staining):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4.嗜酸性(eosinophilic):易于被伊红等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酸性。在HE染色中,嗜酸性通常表现为红色。

5.嗜碱性(basophilic):易于被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碱性,在HE染色中通常为蓝色。

6.胚胎学(embryology):研究人个体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

7.光镜结构(light microscopic structure):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光镜结构。

8.电镜结构(electron microscopicstructure):用电子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电镜结构,也叫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

9.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中肽和蛋白质的技术。

10.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在细胞或组织结构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用标记的已知碱基序列的核苷酸片段(探针),按碱基配对原则,与待测细胞或组织中相应的基因片段相结合(杂交),所形成的杂交体(Hybrids)经显色反应后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内相应的mRNA或DNA片段。【上皮组织重要名词】

1.内皮(endothelium):是贴衬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很薄,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以及内皮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2.间皮(mesothelium):是分布在胸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表面光滑,湿润,有利于内脏的活动。

3.极性(polarity):细胞不同表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的性质,称为细胞的极性。细胞朝向体表或有腔器官的腔面的一面,称为游离面;与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的一面称为基底面。细胞之间相互连接的一面称为侧面。

4.微绒毛(microvillus):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突起。内部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绒毛可以显著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具有吸收功能的细胞,如小肠的吸收细胞,其微绒毛数量多,排列紧密,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

5.纤毛(cilium):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电镜下,纤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纵行的微管。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6.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形成的许多内褶;内含大量长杆状的线粒体。质膜内褶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7.基膜(basement membrane):又称基底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较厚的基膜光镜下呈现为均质的粉红色条带,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两部分。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固着和物质交换的作用。

8.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

9.腺(gland):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称为腺。其中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的腺,称为外分泌腺;分泌物进入腺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或淋巴管,被运送到作用部位的腺称为内分泌腺。

【结缔组织重要名词】

1.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细胞较大,多突起。细胞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呈弱嗜碱性;电镜下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丰富。成纤维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用于构成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和基质

2.巨噬细胞(macrophage):是体内广泛存在的具有强大吞噬功能的细胞。细胞形态多样,细胞核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电镜下胞质内见大量溶酶体、吞噬体等。巨噬细胞具有趋化运动、吞噬、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和分泌等作用。

3.浆细胞(plasma cell):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形,多位于细胞的一侧,染色质成粗块状沿核膜呈辐射状排列。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电镜下,胞质内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的功能。

4.肥大细胞(mast cells):是体内分布广泛的一种参与过敏反应的细胞。细胞较大,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小,圆形或卵圆形,多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内充满嗜碱性的颗粒,内含组胺、肝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肥大细胞除参与过敏反应外,在伤口愈合,血管再生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5.间充质(mesenchyme):是胚胎时期一种较原始的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组成,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平滑肌等。

6.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是人体细胞外基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纤维,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故又称为白纤维。HE染色呈嗜酸性,呈现红色,纤维粗细不等,波浪状,相互交织成网。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赋予组织韧性。

7.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是人体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纤维成分,含量较胶原纤维少,但分布广泛。新鲜状态为黄色,又称黄纤维。特殊染色见弹性纤维较细,直行,粗细不等。弹性纤维弹性强韧性差,赋予组织弹性。

8.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s):是人体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纤维成分,用银染法,网状纤维呈现黑色,又称为嗜银纤维。网状纤维较细,分支多,相互交织成网。网状纤维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交界处,以及造血器官和内分泌腺中,构成微细的支架。

9.组织液(tissue fluid):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内的液体称组织液。组织液不断更新,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成为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10.趋化性(chemotaxis):某些细胞具有沿某些化学物质浓度梯度,向浓度高的部位移动聚集的特性,称为趋化性。

11.基质(groundsubstance):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不定型胶状物质,主要为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12.组织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内的液体称组织液。含有水、电解质、单糖、气体分子等小分子等物质,在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返回血液,小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最后也回流入血。组织液不断更新,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成为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13.趋化性:某些细胞具有沿某些化学物质浓度梯度,向浓度高的部位移动聚集的特性,称为趋化性。这些化学物质称为趋化因子,包括细菌的代谢产物和细菌作用下组织产生的变性蛋白质等。

14.分子筛:由大量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小孔隙,称分子筛。小于孔隙的水、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可通过,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不能通过,具有防御屏障作用。

【血液名词解释】

1.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内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判断骨髓造血功能,对血液病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2.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e granulocyte,neutrophil):有粒白细胞的一种,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胞质内含细小的、淡红色的特殊颗粒和少许嗜天青颗粒,具有很强的趋化性和吞噬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eosih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有粒白细胞的一种,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胞核多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的作用。

4.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有粒白细胞的一种,仅占白细胞总数的0%~1%。细胞核分叶,呈S型或不规则形。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蓝色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细胞质内有白三烯,具有参与过敏反应的作用。

5.血象(hemogram):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称为血象。

6.单核细胞(monocyte):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属于无粒白细胞。球形细胞,核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等,胞质丰富,弱嗜碱性,含有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分化为巨噬细胞等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7.淋巴细胞(lymphocyte):白细胞的一种,属于无粒白细胞。外周血中大部分为直径6-8微米的小淋巴细胞,球形细胞,一侧常有浅凹,核圆,着色深,胞质很少,在核周形成很薄的一圈,嗜碱性,晴空样蔚蓝色。淋巴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

【软骨和骨名词解释】

1.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group):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一群软骨细胞,称同源细胞群。一般在软骨组织的中部,软骨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成群分布,每群有2~8个软骨细胞。

2.软骨基质(cartilage matrix):是软骨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呈固态,由纤维和不定形基质构成。软骨基质中硫酸软骨素含量较高,HE染色呈嗜碱性。

3.软骨陷窝(cartilage lacuna):软骨基质中软骨细胞所在的小腔,称为软骨陷窝。

4.软骨囊(cartilage capsule):软骨陷窝周围的软骨基质中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嗜碱性强,染色深,囊状包围在软骨陷窝周边,称为软骨囊。

5.软骨膜(perichondrium):软骨表面覆盖的薄层致密结缔组织称为软骨膜。在靠近软骨组织的软骨膜中,有骨祖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

6.骨基质(bone matrix):骨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称为骨基质。骨基质是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组成。其中有机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和不定形基质,无机成分又称骨盐,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结晶。

7.类骨质(osteoid):未钙化的骨基质称为类骨质。

8.骨板(bone lamella):成人的骨组织,无论是密质骨还是松质骨,其骨基质都是呈板层状,称为骨板。由大量胶原纤维、骨盐及少量不定型基质组成。同一层骨板内的胶原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胶原纤维相互垂直,有效地增加了骨的支持能力。

9.成骨细胞(osteoblast):常单层分布在骨组织表面,细胞矮柱状或椭圆形,细胞核圆形,多靠近游离面,核仁明显,胞质嗜碱性,向着骨组织表面有突起。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骨基质中的有机成分,形成类骨质。类骨质钙化后,将成骨细胞包围,成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

10.骨细胞(osteocyte):是构成骨组织的主要细胞类型。骨细胞单个分布在骨板或骨板间。细胞扁椭圆形,表面有许多细长的突起,胞质弱嗜碱性。骨细胞除了构成骨组织外,还在激素的调节下,具有一定的成骨和溶骨作用,参与机体钙、磷的平衡。

11.破骨细胞(osteoclast):是骨组织中的一种细胞类型,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多核的大细胞,主要分布在骨组织表面,含有6~50个细胞核,其贴近骨组织的一侧有纹状缘,胞质呈泡沫状,嗜酸性。破骨细胞可溶解和吸收骨基质,在骨的发育、形成和改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骨基质溶解后释放的Ca2+被吸收入血,使血Ca2+升高。

12.骨单位(osteon):又名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是长骨骨干内起支持作用的结构单位。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绕中央管组成,中央管含有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

【肌组织名词解释】

1. 肌原纤维(myofibril):是横纹肌纤维中的丝状结构。横纹肌纤维中有大量的肌原纤维,呈细丝状沿肌纤维长轴方向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有明暗相间的带,即周期性横纹。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

2. 肌节(sarcomere):是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运动的结构基础。

3. 粗肌丝(thick myofilament):是构成肌原纤维的两种肌丝中直径较粗的一种。粗肌丝位于肌节的中部。众多肌球蛋白分子平行排列,集合成束,构成一条粗肌丝。肌球蛋白分子的头部具有ATP酶活性。

4. 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也称为T小管,是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同一平面的横小管分支相互吻合,并环绕每条肌原纤维。其功能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每个

肌节。

5.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也称纵小管,是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一段肌原纤维。位于横小管两端的肌质网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肌质网上有钙泵,可贮存钙离子和调节肌质网内钙离子浓度。

6. 闰盘(intercalated disk):是心肌纤维相互连接的部位,为心肌的特征性结构。光镜下呈深染的横行或阶梯状粗线,电镜下可分为两部分,横向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的连接作用,纵向部分有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使心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张同步化。

【神经组织名词解释】

1.尼氏体(Nissl body):位于神经元胞体胞质,强嗜碱性,均匀分布;在大神经元,如脊髓运动神经元,呈粗大斑块状,在小神经元,如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呈细颗粒状。电镜下,尼氏体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表明神经元具有活跃的蛋白质(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的酶类、神经调质)合成功能。

2.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的化学信息载体,一般为小分子物质,主要在胞体合成后以小泡的形式贮存于神经元的末端。

3.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在HE染色切片无法分辨。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电镜下由神经丝、微管和微丝构成。它们除了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外,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4.轴丘(axon hillock):光镜下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此区无尼氏体,故染色淡。

5.突触(synapse):它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电镜下,突触的结构可分突触前成分(presynaptic element)、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和突触后成分(postsynaptic element)三部分。

6.神经纤维(nerve fiber):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外包胶质细胞所组成。包裹中枢神经纤维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少突胶质细胞,包裹周围神经纤维轴突的是施万细胞。根据包裹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神经纤维可分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7.郎氏结(Ranvier node):神经纤维的轴突,除起始段和终末外均包有髓鞘。髓鞘分成许多节段,各节段间的缩窄部称郎氏结。

8.神经末梢(nerve ending):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全身各种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各式各样的神经末梢,按其功能可分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

9.运动终板(motor end plate):有髓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或神经肌连接。【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1.毛细血管(capillary):是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其管壁由一层内皮细胞及其基膜构成,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2.心脏传导系统(cardiacconduction system):是指心壁内由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各级分支。功能是发生冲动并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舒缩。

3.普肯耶纤维(Purkinje fiber):是心脏传导系统中组成房室束及其各级分支的特殊心肌纤维。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和心肌膜中,细胞短而粗,形状不规则,染色浅,有1~2个核,肌原纤维较少,细胞间有发达的闰盘。功能是将冲动快速传递到心室各处,引发心室肌同步收缩。

4.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从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5.血窦(sinusoid):为毛细血管的其中一类,管腔较大,形态不规则,内皮细胞间隙较大,其基膜不完整或缺如,有窗孔,无隔膜,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甚至血细胞出入血管;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

【免疫系统名词解释】

1.淋巴小结(lymphoidnodule):是由B细胞为主(B细胞占95%,其余为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

细胞)密集而成的球状淋巴组织。功能活跃的淋巴小结中心浅染,称为生发中心,是聚集抗原并引起B细胞增殖的部位. 生发中心可分为暗区和明区, 其周边为小淋巴细胞,而且近被膜侧的小淋巴细胞常聚集成帽状结构,称为小结帽.

2.胸腺小体(thymiccorpuscle):散在分布于胸腺髓质内,直径30-150μm,由扁平状的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围成。小体外层的上皮细胞较幼稚,细胞核呈新月形,细胞质嗜酸性;细胞有分裂能力;小体中心细胞逐渐退化(角化),结构不清。胸腺小体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

3.血-胸腺屏障(bloodGthymusbarrier): 为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主要由以下5层组成: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血管周间隙,间隙中可有巨噬细胞等;胸腺上皮细胞的基膜;最外面包裹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该结构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很难与胸腺细胞接触,避免引起直接的免疫应答,是维持胸腺细胞发育微环境稳定的结构之一.

4.副皮质区(paracorticalzone): 又称为胸腺依赖区.淋巴结的副皮质区是主要由T细胞(还有少量交错突细胞等)组成的弥散淋巴组织,当机体执行细胞免疫应答时,该区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密集,区域扩大.此区常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通过,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5.皮质淋巴窦(corticalsinus):指位于淋巴结皮质的淋巴窦,包括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窦壁自内向外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薄层基质、少量网状纤维、扁平状的网状细胞.窦腔内有星状的内皮细胞支撑,巨噬细胞附着于内皮细胞表面.功能:滤过淋巴液,接受输入淋巴管的淋巴液并将其引流入髓质淋巴窦.

6.淋巴细胞再循环(recirculationoflymphocyte):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周游全身后,又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回到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意义:通过再循环,使散布于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有利于及时识别抗原,动员有关细胞协同参与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7.毛细血管后微静脉(postcapillaryvenule):分布于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是一种内皮细胞呈立方形的微静脉,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8.动脉周围淋巴鞘(periarteriallymphaticsheath):构成脾白髓的一部分,是围绕在脾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等构成, 属于胸腺依赖区,当机体执行细胞免疫应答时,活跃增殖.

9.脾边缘区(marginalzone):为脾白髓向红髓移行的区域,宽约100μm,细胞密集程度介于白髓和红髓之间,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一些T、B细胞,是脾内滤过血液, 识别、捕获抗原和诱发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中央动脉发出分支,在边缘区内形成边缘窦,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脾的重要通道.

10.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 是单核细胞及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骨组织的破骨细胞、肝巨噬细胞、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肺巨噬细胞等.

【皮肤名词解释】

1.黑素细胞(melanocyte):是分布在表皮中的产生黑色素的细胞,属于表皮中的非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胞体多分散在皮肤基底细胞间,胞体圆形,有许多细长突起,胞质内有特征性的小泡状黑素体,具有合成黑色素、形成黑色素颗粒的功能。

2.真皮乳头(dermalpapillae):紧靠表皮的真皮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突入形成的乳头状结构,称为真皮乳头,使表皮与真皮的连接面扩大,有利于两者牢固连接,并有利于表皮从真皮组织液中获得营养。具有丰富毛细血管的真皮乳头称为血管乳头,含有游离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的称为神经乳头。

3.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表皮中非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来源于血液单核细胞,散在于棘层浅部。特殊染色可见其树突状突起,它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病原微生物、监视癌变细胞中起重要作用。

4.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指表皮中合成角蛋白,参与表皮角化的细胞。是构成表皮的主体细胞。人体手掌和足底的表皮厚,其内的角质形成细胞从深到浅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5层。人体其他部位的表皮薄,颗粒层和透明层不明显,角质层较薄。

5.毛球(hair bulb):毛根和毛囊的下端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膨大结构称为毛球,是毛和毛囊的生长点。

6.毛囊(hairfollicle):包绕毛根的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称为毛囊。毛囊的内层为上皮根鞘,包裹毛根,与表皮相延续。外层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结缔组织鞘。

【眼名词解释】

1.黄斑(macula lutea):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呈横向椭圆形。黄斑中央凹陷,称为中央凹。中央凹处视网膜最薄,只有色素细胞和视锥细胞两层细胞,且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形成一对一的联系,视觉最为敏锐,称中心视觉。

2.视盘(optic disc):即视神经乳头(papilla of optic nerve),是位于黄斑鼻侧的圆盘状结构,呈乳头状隆起,中央略凹。是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眼球后端集中的区域,并穿出眼球壁形成视神经。此处无感光细胞,为生理盲点。

【耳名词解释】

1.骨迷路(osseous labyrinth):是颞骨岩部骨质内弯曲的管道,管壁为骨质,衬有骨膜。骨迷路从后到前由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构成,骨迷路中有外淋巴。

2.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是套装在骨迷路内的薄层结缔组织膜性管道。包括前庭内的椭圆囊和球囊,骨半规管内的膜半规管和壶腹,以及耳蜗内的膜蜗管。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

3.壶腹嵴(crista ampullaris):也称位觉嵴。是膜半规管壶腹部局部粘膜增厚突入腔内形成的嵴状隆起。表面上皮为高柱状,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构成。感受头部旋转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

4.椭圆囊斑(macula utriculi)和球囊斑(maculasacculi):二者合称位觉斑(macula acustica),是位于椭圆囊和球囊内的较为平坦的圆锥状隆起,表面上皮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构成。感受头部静止时的位置觉和直线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

5.螺旋器(spiral organ):又称Corti 器。是位于膜蜗管基底膜上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构成的感受器。感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内分泌系统名词解释】

1.靶细胞和靶器官(targetorganandtargetcell):激素作用的细胞或器官分别称为靶细胞或靶器官.

2.旁分泌(paracrine):一些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弥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为旁分泌.

3.嗜铬细胞(chromaffincell):是肾上腺髓质细胞,细胞胞体大,细胞核圆,着色较浅,用铬盐固定液固定时,其细胞质内可见棕黄色嗜铬颗粒,因此称为嗜铬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4.垂体门脉系统(hypophysealportalsystem):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漏斗,并形成袢形窦状毛细血管网,称为初级毛细血管网.这些毛细血管网再返回结节部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下行入远侧部,再形成窦状毛细血管网,称为次级毛细血管网, 由此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5.赫林体(herringbody):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经轴突运送到神经垂体,一些分泌颗粒在轴突内或其末端可聚集成嗜酸性均质团块,称为赫林体.

6.垂体细胞(pituicyte):神经垂体内的胶质细胞称为垂体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体小,有一个或多个短突起,有些垂体细胞内富含脂滴和棕黄色颗粒.

【消化管名词解释】

1.肠绒毛:小肠黏膜层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伸出的众多指状突起称小肠绒毛。上皮组织中的细胞有吸収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绒毛中轴的固有层中分布有孔毛细血管、中央乳糜管和散在的平滑肌。肠绒毛扩大小肠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皱襞: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的隆起,称皱襞。

3.细胞内分泌小管:电镜下,胃底腺壁细胞的游离面胞膜向胞质内深陷,形成迂曲分支的细胞内分泌小管,管壁和细胞顶面质膜相连,并都富含有微绒毛。是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

4.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是覆盖在胃粘膜表面一层厚度约0.25-0.5mm厚的不溶性凝胶状黏液,其中含有高浓度的HCO3-。黏液可阻断胃蛋白酶与上皮的接触,高浓度HCO3-发挥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是胃粘膜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

5.小肠腺:是指分布在小肠黏膜固有层内的单管腺,由上皮向固有层内凹陷所形成,直接开口于肠腔。小肠腺构成细胞包括: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帕内特细胞和干细胞等。小肠腺的分泌物参与形成小肠液。

6.帕内特细胞(Paneth cell):也称潘氏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三五成群分布于肠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胞核卵圆形,位于细胞底部,细胞顶部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含有防御素和溶菌酶等,参与黏膜免疫,同时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中发挥作用。

7.中央乳糜管:是指肠绒毛中轴固有层中,纵行的毛细淋巴管。肠绒毛中一般有1-2条中央乳糜管,管腔大,有利于乳糜微粒的进入。中央乳糜管的功能是运输吸收细胞释放的乳糜微粒。

【消化腺名词解释】

1.唾液腺(salivary gland):是经导管开口于口腔的外分泌腺的总称。有小唾液腺和大唾液腺之分,其中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3对。唾液腺分泌物排入口腔内混合成唾液,具有润滑口腔,初步消化淀粉和一定的免疫保护功能。

2.泡心细胞(centroacinar cell):在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腔内,可见一些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为泡心细胞。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胞质染色浅淡。泡心细胞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

3.胰岛(pancreasislet):是指胰腺中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胰尾部较多,散在分布于胰腺外分泌部中。在HE染色中,胰岛细胞着色较淡,大小不等,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胰岛中有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和D1细胞。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涨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D1细胞分泌血管活性肠肽。

4.肝小叶(hepatic lobule):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长约2mm,宽约1mm。肝小叶中央有一条延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围绕中央静脉向周围放射状排列的是肝板和肝血窦。相邻肝细胞的细胞膜凹陷,形成微细的胆小管,在肝板内相互连接成网。

5.窦周隙(perisinusoidal space):是肝细胞与肝血窦内皮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窦周隙充满血浆,肝细胞血窦面的大量微绒毛浸泡在血浆中,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窦周隙内有贮脂细胞,能摄取和贮存维生素A和产生细胞外基质。

6.肝门管区(portal area):是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其内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其中小叶间动脉是肝动脉的分支,小叶间静脉是门静脉的分支;小叶间胆管是肝管的分支。

【呼吸系统名词解释】

1. 肺小叶(pulmonary lobule):由一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是肺的结构单位。肺小叶呈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面向着肺表面,肺小叶之间有结缔组织分隔。

2.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是肺泡腔内的02与肺泡隔内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CO2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薄层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的基膜及内皮。

3.肺泡隔(alveolar septum):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肺泡隔内有丰富的连续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分别起到气体交换和回缩肺泡的作用。

【泌尿系统名词解释】

1.肾单位(nephron):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单位分为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与集合管系共同行使泌尿功能。

2.肾小体(renal corpuscle):球形,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肾小体有两个极,微动脉出入一端为血管极,对侧一端为尿极,与肾小管相连。当血液流经肾小体血管球时,血浆内部分物质滤过形成原尿。

3.滤过屏障(filtration barrier):血液流经肾血管球毛细血管时,滤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经过的结构,也称滤过膜。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构成。

4.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omplex):为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演化而成的上皮样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内有分泌颗粒。球旁细胞可以分泌肾素。

5.致密斑(macula densa):为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形成的椭圆形斑,此处细胞呈柱状,排

列紧密。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感受远端小管内Na浓度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改变肾素的分泌水平,继而调节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男性生殖系统名词解释】

1.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称精子发生,人需要(64±4. 5)天方可完成。此过程经历了精原细胞增殖、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3个阶段。

2.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变态,由圆形细胞逐渐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这一过程称精子形成。

3.支持细胞(sustentacular cell):又称Sertoli细胞,LM:细胞轮廓不清,细胞核近似卵圆形或呈三角形,染色浅,核仁明显;EM: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线粒体和溶酶体较多,并有许多脂滴、糖原、微丝和微管;功能:支持营养生精细胞,合成与分泌ABP和抑制素,分泌睾丸液,吞噬和消化残余体,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4.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存在于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功能: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接触生精上皮,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5.睾丸间质细胞(testicular interstitial cell):又称Leydig细胞。成群分布于睾丸间质,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核圆,细胞质嗜酸性,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可分泌雄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名词解释】

1.透明带(zona pellucida):卵泡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共同分泌形成的嗜酸性膜,由透明带蛋白(ZP)组成,主要有ZP1、ZP2、ZP3和ZP4。其中ZP3是第一精子受体,能与顶体完整的精子结合;ZP2是第二精子受体,与精子顶体内膜结合。两者对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特异性结合具有重要作用。

2.卵丘(cumulus oophorus):由于卵泡腔不断扩大,迫使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与其周围的卵泡细胞逐渐居于卵泡腔一侧,突入卵泡腔,称为卵丘。

3.排卵(ovulation):成熟卵泡破裂,从卵泡壁脱落的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放射冠与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时间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4.黄体(corpus luteum):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连同卵泡膜及其血管一起向卵泡腔内塌陷,在LH的作用下逐渐发育成一个体积较大、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由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组成,都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征,分泌雌激素。

5.间质腺(interstitial gland):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闭锁时,卵母细胞膜皱缩,核偏位且固缩解体,内质网、线粒体等扩张、肿大,胞质溶解,最后消失;透明带皱缩,颗粒细胞松散,脱落到卵泡腔内,被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清除。膜细胞体积增大,形成多边形细胞,胞质中充满脂滴,形似黄体细胞并被结缔组织和血管分隔成分散的细胞团索,称为间质腺,也能分泌雌激素。

6.门细胞(hilus cell):位于卵巢门近系膜处,多边形或卵圆形,核圆形,核仁清楚,胞质呈嗜酸性,脂滴丰富,可分泌雄激素。

7.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自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出现周期性变化,即每隔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为月经周期。每个月经周期是从月经第1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前一天止,可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三个时期。

8.前蜕膜细胞(predecidual cell):子宫基质细胞继续分裂增殖,到分泌晚期部分细胞增大变圆,胞质内充满糖原和脂滴,称为前蜕膜细胞。

9.月经(menstruation):月经期由于卵巢月经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骤然下降,引起子宫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动脉持续性收缩,使内膜缺血,子宫腺分泌停止,组织液减少,从而功能层发生萎缩坏死。继而螺旋动脉又突然短暂扩张,致使功能层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积聚在内膜浅部,最后与坏死的内膜一起剥落并经阴道排出,此即月经。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微绒毛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仅在电镜下可见,微绒毛内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可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微绒毛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2.纤毛是细胞游离面向外伸出的粗而长突起,在光镜下可见。电镜下纤毛表面细胞膜包绕,细胞质内有纵行微管,微管排列方式为9×2+2,微管的滑动可使纤毛摆动。 3.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相邻细胞间顶端侧面,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相邻细胞膜外层呈网格状融合,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紧密连接使细胞机械性连接,防止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进入组织。 4.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顶部。相邻细胞间有充满细丝状物质的间隙,连接相邻的细胞膜,膜的胞质面有微丝与终末网相连。中间连接除细胞间连接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外形的作用。 5桥粒呈板块状,又称黏着斑。大小不等,相邻细胞膜之间有间隙,间隙内有丝状物,并在中间形成致密线。细胞膜胞质面形成附着板,有张力丝呈袢状附着于该板。桥粒有很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 6.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点状。连接处相邻细胞膜上有等距离的连接点,此连接点细胞膜内有6个亚单位蛋白颗粒围成直径约为1.5nm的小管。细胞膜两侧小管相互连通,成为细胞间交通管道。此处电阻低,可传递电冲动。小分子物质可在细胞间交换。 7.连接复合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存在,称连接复合体。 8.基膜是连接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均质膜。电镜下分为基板和网板。基板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由蛋白多糖、IV型胶原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等组成。网板由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由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基膜是半透膜,有支持、连接、固定细胞、选择通透等作用。 9.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细胞膜向胞质内折所形成的皱褶,皱褶周围胞质中富含线粒体。质膜内褶有扩大细胞基底部表面积,水和电解质迅速转运的功能。 10.趋化性巨噬细胞针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梯度作出反应所表现的定向运动的特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 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微绒毛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仅在电镜下可见,微绒毛内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可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微绒毛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2.纤毛是细胞游离面向外伸出的粗而长突起,在光镜下可见。电镜下纤毛表面细胞膜包绕,细胞质内有纵行微管,微管排列方式为9×2+2,微管的滑动可使纤毛摆动。 3.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相邻细胞间顶端侧面,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相邻细胞膜外层呈网格状融合,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紧密连接使细胞机械性连接,防止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进入组织。 4.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顶部。相邻细胞间有充满细丝状物质的间隙,连接相邻的细胞膜,膜的胞质面有微丝与终末网相连。中间连接除细胞间连接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外形的作用。 5桥粒呈板块状,又称黏着斑。大小不等,相邻细胞膜之间有间隙,间隙内有丝状物,并在中间形成致密线。细胞膜胞质面形成附着板,有张力丝呈袢状附着于该板。桥粒有很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 6.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点状。连接处相邻细胞膜上有等距离的连接点,此连接点细胞膜内有6个亚单位蛋白颗粒围成直径约为的小管。细胞膜两侧小管相互连通,成为细胞间交通管道。此处电阻低,可传递电冲动。小分子物质可在细胞间交换。 7.连接复合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存在,称连接复合体。 8.基膜是连接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均质膜。电镜下分为基板和网板。基板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由蛋白多糖、IV型胶原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等组成。网板由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由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基膜是半透膜,有支持、连接、固定细胞、选择通透等作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闰盘:闰盘是心肌纤维连接处特有的结构。在HE染色标本中呈着色较深的橫形或阶梯形粗线,电镜下,位于Z线水平,是相邻心肌的连接面,在橫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气着牢固的连接作用: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有利于心肌纤维间交换化学信息和传递电冲动,保证心肌纤维同步收缩。- 2、滤过屏障:位于肾小体内,是血液从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所通过的结构;包括有孔上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功能是阻止大分子物质及血细胞通过。- 3、基膜:基膜是位于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均质状半透·膜。电镜下,可分为基板、网板两层。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还作为半透膜有利于物质交换。 4、小肠绒毛:小肠粘膜层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绒毛中轴是固有结缔组织,含中央乳糜管和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其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绒毛使小肠的表面吸收面积大大扩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 5、黄体:卵泡排卵后,在LH作用下,卵泡壁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体积增大形成一个体积大、富含毛细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活体成黄色,称黄体。黄体有大量粒黄体细胞和少量膜黄体细胞构成,主要分泌大量孕激素和少量雌激素。- 6、胰岛:胰岛是胰的分泌部,呈岛状分布与胰外分泌部之间,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组成,内分泌细胞多排成团、索状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胰岛产生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制素和胰多肽,调节糖代谢。-

7、肌节:两条相邻Z先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每个肌节包括1/2I带+A带+1/2I带,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基本机构单位。- 8、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 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气血屏障很薄,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 9、尼氏体:尼氏体是神经元胞质和树突内嗜碱性小块或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中呈紫色斑块或颗粒;电镜下。有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尼氏体是神经元合成结构蛋白、结构间递质及所需酶的场所。- 10、化学性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细胞连接。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突触前成分主要有突触前膜和突触小泡,突触后成分主要有突触后膜和受体。功能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1、淋巴小结:淋巴小结是由B细胞为主密集而成的球状淋巴组织,分为初级淋巴小结和次级淋巴小结。次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分为明区和暗区,周边有小结帽。淋巴小结是体液完成免疫应答的部位。- 12、胆小管:胆小管由相邻肝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的,在肝板内相互连接成网状,胆小管很细,周围由相邻肝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封闭。功能:将胆汁排出肝小叶。-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微绒毛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仅在电镜下可见,微绒毛内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可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微绒毛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2、纤毛就是细胞游离面向外伸出的粗而长突起,在光镜下可见。电镜下纤毛表面细胞膜包绕,细胞质内有纵行微管,微管排列方式为9×2+2,微管的滑动可使纤毛摆动。 3、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相邻细胞间顶端侧面,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相邻细胞膜外层呈网格状融合,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紧密连接使细胞机械性连接,防止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进入组织。 4、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顶部。相邻细胞间有充满细丝状物质的间隙,连接相邻的细胞膜,膜的胞质面有微丝与终末网相连。中间连接除细胞间连接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外形的作用。 5桥粒呈板块状,又称黏着斑。大小不等,相邻细胞膜之间有间隙,间隙内有丝状物,并在中间形成致密线。细胞膜胞质面形成附着板,有张力丝呈袢状附着于该板。桥粒有很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 6、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点状。连接处相邻细胞膜上有等距离的连接点,此连接点细胞膜内有6个亚单位蛋白颗粒围成直径约为1、5nm的小管。细胞膜两侧小管相互连通,成为细胞间交通管道。此处电阻低,可传递电冲动。小分子物质可在细胞间交换。 7、连接复合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存在,称连接复合体。 8、基膜就是连接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均质膜。电镜下分为基板与网板。基板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由蛋白多糖、IV型胶原蛋白与层黏连蛋白等组成。网板由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由网状纤维与基质组成。基膜就是半透膜,有支持、连接、固定细胞、选择通透等作用。 9、质膜内褶就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细胞膜向胞质内折所形成的皱褶,皱褶周围胞质中富含线粒体。质膜内褶有扩大细胞基底部表面积,水与电解质迅速转运的功能。 10、趋化性巨噬细胞针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梯度作出反应所表现的定向运动的特性。 11、分子筛蛋白多糖聚合体的立体构型内有许多微细孔隙,可滤过小分子物质而阻断大分子

组织学胚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连接复合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化的细胞间连接在一起,在小肠单层柱状上皮较典型。 2、微绒毛:位于上皮细胞游离面,电镜观察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的指状突起,中轴含纵行微丝,功能是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扩大吸收面积,参与细胞的吸收功能。 3、纤毛:位于细胞游离面,电镜下由细胞膜和细胞质组成,胞质中有纵行排列的微管。周围是9组2联微管,中央为两根单独的微管,纤毛的功能是能定向摆动,摆动与微管的相互滑动有关。 4、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相邻细胞间隙仅2~3nm,电镜下由6个亚单位构成,又称连接小体,中央有亲水小管,它是相邻细胞直通的管道,可供细胞间交换某种小分子物质、离子,传递化学信息。 5、质膜内褶:即是基底部细胞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许多内褶,主要是扩大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以利于离子、水分等物质的交换和重吸收,此过程耗能,故质膜内褶的胞质附近有许多线粒体供能。 6、杯形细胞:是一种腺细胞,形如高脚杯,胞质内充满黏液性分泌颗粒,分泌黏液润滑上皮表面及保护上皮。 7、骨质: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和骨胶纤维组成的类骨质经大量骨盐沉积而钙化成骨质。 8、成骨细胞:是骨细胞的前身,当成骨细胞被自身产生的类骨质包埋时则变为骨细胞。 9、网状组织: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类型,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主要分布于淋巴组织和造血器官,作为其支架,并为血细胞生长发育提供特殊的微环境。 10、骨单位:是长骨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和中央管共同构成,呈圆筒状,沿长骨排列。 11、同源细胞群:在软骨中央部位常见数个软骨细胞成群出现在同一软骨陷窝内,由同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 12、闰盘:是心肌纤维的细胞界限,光镜下呈一条横线,与肌纤维长轴相垂直。其表面有紧密连接,在横向部位有中间连接和桥粒,在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后者可使肌纤维的兴奋迅速地从一个细胞传到下一个细胞,从而保证心肌纤维的同步收缩节律。 13、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的形态功能结构,是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即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收缩时I带的细丝线向M线方向滑动,肌节变短。 14、肌质网:是肌纤维的滑面内质网,位于肌原纤维之间,由单位膜围成的小管状结构,并互相吻合成网。有与肌纤维长轴平行的纵小管,又称“L小管”。靠近横小管两侧的纵小管常膨大并相互连通形成盲管称为“终池”。肌浆网膜上的钙泵蛋白是一种A TP酶,能转运、贮存和调控钙离子,对肌纤维的收缩起重要作用。 15、三联体:三联体位于骨骼肌纤维中,由一个横小管和两侧终池形成。 16、横小管:与肌纤维的长轴垂直,故称“横小管”。是肌膜和基膜共同向肌纤维内凹陷延伸而成的小管,并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的表面,其功能是将基膜的兴奋传入细胞内。17、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传导信息的作用,是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可分为胞体和突起。 18、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是构成神经元生长、分化和功能活动的微环境,无传到信息的功能,对神经元起到支持、保护、营养、绝缘和引导等作用。 19、尼氏体:神经元细胞体和树突富含的结构,电镜观察为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神经递质和酶。 20、神经原纤维:电镜下为神经丝、神经微管,构成细胞骨架并参与物质运输。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重点

【简答题】 1.上皮组织中有哪些结构特点 答:(1)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2)细胞分布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3)无血管 2.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分布 答: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其他:肺泡和肾小囊 (2)单层立方上皮分布: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 (3)单层柱状上皮分布:胃.肠.胆囊.子宫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呼吸管道 复层上皮 (1)复层扁平上皮分布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2)复层柱状上皮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3)变移上皮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 3.试述上皮细胞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答:一.游离面 (1)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而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功能:使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利于细胞呼吸 (2)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深处的粗而长的突起。功能:定向有节律的摆动,把粘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颗粒物等定向推送排出体外 二.基底面 (1)基膜功能:1)支持.连接.固着 2)是半透膜,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3)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 (2)质膜内褶功能: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3)半桥粒功能:将上皮细胞周围固着在基膜上 三.侧面 (1)紧密连接功能: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质,有屏障作用 (2)中间连接功能:1)粘着作用 2)保护细胞形状 3)传递细胞收缩力(3)桥粒功能:1)固定.支持 2)加强连接 (4)缝隙连接功能:1)连接 2)传递化学信息 4.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答:(1)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3)基质:蛋白多糖.纤维粘连环.组织液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同源细胞群:位于软骨中部的软骨细胞成群分布,每一群由2~8个软骨细胞聚集在一起,由同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越靠近软骨中部,同源细胞群的细胞数量越多,反映了软骨的间质性生长。 2、哈弗斯系统:是长骨密质骨的主要结构,又称骨单位。长圆筒状,沿长骨的长轴排列。由中央管和呈同心圆排列的多层哈弗斯骨板组成。中央管含有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哈弗斯系统是长骨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结构。 3、软骨内成骨:是人体大多数骨的发生方式。先由间充质形成一个软骨雏形,以后逐渐将其替换成骨。替换的顺序是先中段、后两端,中段形成骨干,两端形成骨骺。骨干和骨骺的中央形成骨髓腔。干、骺之间保留的骺板则为骨加长的生长基础。 4、滤泡旁细胞: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和滤泡上皮细胞之间。细胞较大,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较浅,银染法可见胞质内有棕黑色颗粒。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使血钙浓度降低。 5、垂体门脉系统: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伸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分支并吻合形成第一级毛细血管网。第一级毛细血管网于结节部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垂体门微静脉下行进入远侧部,分支并吻合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第一、第二级毛细血管网构成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弓状核分泌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远侧部,从而调节远侧部细胞的分泌活动。 6、肺小叶:由一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是肺的结构单位。肺小叶呈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面向着肺表面,肺小叶之间有结缔组织分隔。 7、气血屏障:是肺泡腔内的02与肺泡隔内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CO2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薄层结构的总称,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的基膜及内皮。 8、球旁细胞:为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演化而成的上皮样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内有分泌颗粒。球旁细胞能分泌肾素。 9、微皱褶细胞:散在分布于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内侧的粘膜上皮中,其游离面有微皱褶,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窿状凹腔,内含多个淋巴细胞。电镜下可见其胞质中有丰富的囊泡。微皱褶细胞可摄取肠腔内抗原物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下方的淋巴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皱襞: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黏膜与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形成皱襞。 纤维膜: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者称为纤维膜,主要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端,与周围组织无明确界限。 浆膜: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构成着称为浆膜,见于腹膜内位的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其表面光滑,利于胃肠蠕动。 胃底腺:又称泌酸腺,分布于胃底部和胃体部,是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胃底腺呈分支管状,主要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壁细胞:位颈部、体部。合成、分泌HCl,又称盐酸细胞(oxyntic cell),还可分泌内因子。HCl可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并有杀菌作用。内因子可与B12结合成复合物。促进回肠吸收B12入血。 主细胞(chief cell ):又称胃酶细胞(zymogenic cell)位于体部、底部,分泌胃蛋白酶原,被HCl激活形成胃蛋白酶,可初步分解蛋白质。 颈粘液细胞:位于胃底腺顶部,常呈楔形夹于其他细胞之间。核扁平,位于细胞基底部,核上方有许多黏原颗粒,其分泌物为可溶性的酸性黏液。 中央乳糜管(central lacteal):为毛细淋巴管,通透性较好,小肠吸收的脂肪由此运送。甘油+脂肪酸+甘油一脂甘油三脂乳糜颗粒出细胞中央乳糜管。 潘氏细胞(paneth cell):锥体形,三五成群聚集在肠腺底部,顶部胞质含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微褶皱细胞:散在分布于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内侧的粘膜上皮中,其游离面有微褶皱,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窿状凹腔,内含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可摄取肠腔内抗原物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下方的巨噬细胞,后者将抗原提呈给淋巴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胃上皮表面覆盖黏液层,主要由不可溶性黏液凝胶构成,并含大量HCO3-,中和H+,阻隔胃蛋白酶。为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能使胃及时修复。 绒毛:为黏膜上皮和固有层一起向肠腔共同突出形成的特殊结构,主要分布在小肠上皮等结构。其表面由黏膜上皮覆盖,内部富含毛细血管,并有中央乳糜管。可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消化效率。 吸收细胞(小肠粘膜上皮细胞):高柱状,位于基部。有紧密排列的微绒毛,可见纹状缘。微绒毛表面还有一层细胞衣,(即为糖衣,来自大消化腺的酶吸附在这里),细胞衣是重要的消化部位。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是上皮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载体,位吸收细胞基底面及侧面的膜中,可与IgA结合,稳定IgA,并保持其在粘膜表面的抗体活性,增强IgA对蛋白溶解酶的抵抗力。 【唾液腺】 浆半月:大部分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性腺细胞组成,几个浆液性腺细胞排列成半月形帽状结构附着在腺泡的底部或者末端,故称浆半月。黏液性腺泡间间隙局部膨大,形成分泌小管,浆半月的分泌物可经分泌小管释放入腺泡腔内。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1.Tissue :即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组织可 归纳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型。 2.HE染色法: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长用的组织学 染色方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3.嗜酸性:易于被伊红等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酸性。 4.嗜碱性:易于被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碱性。 5.Microvillus:即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电镜下,微绒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6.Cilium:即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电镜 下,纤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纵行的微管。 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7.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 胞膜折向胞质形成的许多内褶;内含大量长杆状的线粒体。质膜内褶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8.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交错形成网络, 带状环绕细胞;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模,具有屏障作用。9.Basement membrane:即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

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两部分。 具有支持、连接、固着和物质交换的作用。 10.Gap junction:即缝隙连接,相邻细胞膜上有分布规律的柱状颗粒, 称连接体,相邻细胞膜上的连接小体对接,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相邻细胞内的某些小分子物质可借小管彼此交换,传递化学信息。 11.连接复合体(junctional complex):在相邻细胞的侧面,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细胞连接紧邻存在,即可称为连接复合体。 12.细胞外基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主要对细胞起支持、连 接、营养和保护作用。 13.Plasma cell:即浆细胞。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形,多位 于细胞的一侧,染色质成粗块状沿核膜呈辐射状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核旁有一浅染区。电镜下,胞质内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的功能。14.Fibroblast:即成纤维细胞,它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 细胞较大,多突起。细胞核大,卵圆形,着色钱,核仁明显,呈弱嗜碱性。成纤维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蛋白质勇于构成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和基质。 15.间充质(mesenchyme):是胚胎时期一种较原始的组织,由间充 质细胞和基质组成,不含纤维。 16.组织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内的液体称组织液。组织液 不断更新,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成为细胞赖以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纹状缘:细胞游离面有大量密集而规则排列的微绒毛,构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 刷状缘:肾小管上皮细胞伸出的细小突出 2 上皮组织特点: 结构特点: a、大量细胞紧密排列,细胞间质少 b、细胞呈明显的极性分布,分游离面与基底面和侧面,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 c、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功能特点: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觉 3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胞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内皮: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5肌卫星细胞:扁平,有突起的,附着在肌纤维表面,具有干细胞的性质,参与肌纤维的修复 6 肌质网:肌纤维高度发达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 7 闰盘:(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 8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于其外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9 郎飞结:髓鞘呈节段包裹轴突,其间断部位,轴膜裸露,可发生膜电位变化,即此部位10骨板: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借骨基质粘合,并有钙盐沉积,形成的薄板结构 11网织红细胞:大量新生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这些细胞内残留有部分12核糖体,有煌焦油蓝染色时呈细网状 13骨单位:由5—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绕中央管共同构成,对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 14同源细胞群:软骨中央,软骨细胞成群分布,它们都是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 15周细胞:在内皮和基膜间散在分布一种扁平而有突起的的周细胞,其突起紧贴在内皮细胞的基底面 16赫令体:轴突内的分泌颗粒常聚集成团,使轴突呈串珠样膨大,光镜下,为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 17 味蕾:由3种细胞构成,长梭形的暗细胞和明细胞以及味蕾深部锥形的基细胞 18 舌苔:舌面上的苔垢 19 肠绒毛中轴:为细密的结缔组织,中央有1~2条较粗的纵行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以盲段起始于肠绒毛的顶端,向下穿过粘膜肌进入粘膜下层汇成淋巴管 20 绒毛:小肠特有结构,小肠上皮和固有层共同突入肠腔形成的指状突起.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 21肝小叶:每个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22窦周隙:为肝血窦壁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 23肝巨噬细胞:其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皱褶、微绒毛,以许多板状和丝状伪足附着在内皮上 24 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 25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 26 滤过膜:由内皮细胞窗口、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组成 27 垂体门脉系统:由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血管网构成 28 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连续增殖分化过程。经历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精子形成期。 29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变态,由圆形逐渐变为蝌蚪状的精子过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三大体腔)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 皮表面湿润光滑,可减少摩擦,利于内脏的运动。 2、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 光镜下,其上一级神经元的末端膨大,形成扣状或球状勺与下一级效应器 的接触点。电镜下,可分为突触前成分(为神经元终末膨大,包括突触前 膜、突触小泡)、突出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主要为突触后膜,其膜上有特定受体) 3、肌节:指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包括1/2 I带+A带+1/2 I 带,是骨骼肌收缩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a)肌节为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每个肌节由1/2 I带+A带 +1/2 I带组成。 b)结构:细肌丝,一端附着于Z线,另一端插入粗肌丝间,并与之平行, 末端游离。粗肌丝位于暗带。 c)收缩时,A带和肌丝长度不变,I带和H带变窄,甚至消失,肌节缩短。 4、滤过屏障:指血液流经肾小体时,血液从血管球毛细血管到达肾小囊腔所 需通过的结构,由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构成,能限制 不同大小分子物质的滤过。 5、排卵:垂体释放大量LH使卵泡发生一系列变化,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 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该过程称排卵,约发生在月经周期 的第14天左右。 6、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循环系统)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游离 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内皮细胞较薄,利于物质交换。 7、尼氏体:存在于神经元胞质内和树突,在HE染色切片中呈嗜碱性小块状 或颗粒状的物质称尼氏体。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因此尼氏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8、肝小叶——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以中央静脉为中轴,肝板、肝 血窦、窦周隙和胆小管围绕其呈放射状排列组成的多面棱柱体。 9、精液:附属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以及精子共同组成精液。 10、植入:指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不功能层的过程。植入开始于受精后的第 5~6天,持续到第11~12天完成。部位通常是子宫体部或底部,以后壁 常见。 11、胶原纤维:在三种纤维中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故有称白纤 维。在HE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粗细不等,直径0.5—10um,呈波浪形,有分支并交织成网。 12、小肠绒毛——小肠壁的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可扩大吸收面积。 13、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细胞连接,电镜观察由桥粒,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构成,在 心肌细胞间其机械连接和信息传递功能。 a)位置:位于Z线水平 b)结构和功能:由相邻两个心肌纤维的分支处伸出的许多短突相互嵌合而 成,呈阶梯状,在连接的横位区域,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的连接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H.E染色: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是用木精和伊红染料进行染色,简称HE染色。木精是碱性染料,能和木精结合的称嗜碱性,呈蓝色;伊红是酸性染料,能和伊红结合的称嗜酸性,呈红色。 PAS反应:又称过碘酸-Schiff反应,简称PAS反应,是组织化学方法中的一种,用于显示多糖和粘多糖。PAS反应阳性时呈红色,表示有糖原和多糖的存在。 第二章细胞 第三章上皮组织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其含有许多纵行微丝。在光镜下为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其功能是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能摆动的细长突起,其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其功能是能快速、定向和有节律地摆动,把粘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等向一定方向推送。 缝隙连接:又叫通讯连接。呈斑状,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柱状颗粒,每个颗粒由6个亚单位围成,中央有小管。相邻颗粒对接,小管相通。缝隙连接的功能是传递化学信息。 连接复合体: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出现,则称连接复合体。 基膜:是介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PAS反应呈阳性。电镜下基膜分为基板(由上皮细胞产生)和网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具支持、连接作用及半透膜性质。 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 浆细胞:形态:光镜——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偏位,染色质呈车轮状,胞质嗜碱性;电镜——粗面质网和高尔基体丰富。功能: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考的可能性不大) 分子筛:是由透明质酸借蛋白质与其他糖胺多糖结合而构成有许多微小空隙的网状结构。小于空隙的水、营养物、代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大于空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则不能通过,构成局部可限制性扩散的防御屏障,可防止细菌蔓延。 第五章软骨和骨 骨单位:位于骨密质的、外环骨板之间的纵行圆筒状结构域,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为长骨干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以中央管为轴心,10-20层骨单位骨板呈同心圆环绕;含组织液、血管和神经,并有骨小管相互通连等。 同源细胞群:在软骨组织的中部,由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所形成的软骨细胞群,每群含有2~8个软骨细胞聚集在一起,位于软骨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胚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组织:组织是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据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基本类型。 2.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使用苏木精和伊红;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将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是酸性染料,将细胞质染成红色。 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反应、物理反应或免疫学反应等原理,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组织或细胞内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定位、定量及相关功能研究的实验技术。凡是组织、细胞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酶类和核酸等都可与相应试剂反应,最终形成有色反应终产物或电子致密物,应用光镜或电镜进行观察。广义的组织化学术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等。 4.PAS反应:即过碘酸-希夫反应,是显示多糖的一种组织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产物的多少、颜色的深浅、光密度可对多糖进行半定量。 第二章上皮组织 1.内皮:铺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一层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或淋巴流动。 2.间皮: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3.间充质:是胚胎时期,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组成。 间充质细胞:呈星形,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网。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很低,但增殖和分化能力很强。 4.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在HE染色的标本一般不易分辨。电镜下,基膜分为两部分,靠近基底面的部分为基板,与结缔组织相接的部分为网板。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和固定作用;还是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还能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在电镜下,微绒毛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绒毛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增大。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 2.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Glogi复合体 3.致密结缔组织: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不规则和规则两种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和其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尘细胞 5.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 6.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 7.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8.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 9.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 10.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 11.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 12.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 13.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 14.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15.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16.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 17.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 18.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T小管 19.终池: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 20.血脑屏障: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 21.运动终板: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起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 22.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23.尼氏体: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 24.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 25.神经原纤维:神经原纤维由成束的神经丝和微管构成 26.神经末梢:为周围神经末梢的终末部分,它遍布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形成各种各样的末梢装置,分为感觉和运动神经末梢两类 27.髓鞘: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 28.中央凹: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的正对视轴处一浅凹

(完整)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腺:由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器官叫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试述纤毛和微绒毛的结构,功能与分布。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而长的突起,光镜下清晰可见。电镜下纤毛外被细胞膜,细胞质中有纵行排列的微管,周边有9组双联微管,中央有两条单微管。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通过纤毛的摆动,可将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性物质定向推送。 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许多微细的指状突起。微绒毛表面是细胞膜,中轴为含有微丝的胞质。如在光镜下,小肠和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纵纹状的纹状缘和刷状缘,在电镜下都是由微绒毛所组成。这种结构扩大了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也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简述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被覆上皮具有如下特点:①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呈层状或膜状,被覆于体表或体内腔,管和囊的内表面,构成器官的边界。②上皮细胞呈极性分布,即存在游离面和基地面③上皮组织一般无血管,其营养靠深部结缔组织的毛细血管,经细胞间质透过基膜供应,上皮组织内常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④上皮细胞排列紧密,相邻细胞间常形成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 血清: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称血清,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约占血液容积的55%,其中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及其他可溶性物质。 网织红细胞:从骨髓进入外周血液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网织红细胞,这些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 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功能干细胞。有很强的增殖潜能,多项分化能力和自我复制能力。 哈佛系统:又称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筒状骨板构成,其中央有一条中央管,内有血管,神经穿行。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都包括一个1/2I带+A带+1/2I带,肌节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联体:骨骼肌纤维每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三联体,在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到肌浆网膜.肌浆网膜上有钙泵蛋白,有调节肌浆中钙离子浓度的作用. 闰盘:相邻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处称闰盘,在HE染色标本中,闰盘呈深色的阶梯状或横纹状. 横小管: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又称T小管。是兴奋从肌膜传入肌纤维内的通道. 尼氏体:又称嗜染质,为神经元胞体内强嗜碱性的斑状或颗粒状结构.电镜观察,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可作为判断神经元功能状态的一种标志。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肌细胞、腺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分电突触和神经突触。 神经原纤维:是指存在于神经元胞体的细胞质中,在镀银染色片中,呈细丝状棕黑色,交错排列成网。电镜观察,由神经丝和微管聚集而成。它们-除了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外,还与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及离子运输有关. 静脉瓣:管径2mm以上的静脉凸入管腔,折叠形成彼此相对的两个半月形结构称静脉瓣,表面覆以内皮,中心为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其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生发中心:淋巴小节中央染色浅,细胞分裂相多,称生发中心,多由分裂快的大、中淋巴细胞构成,其周围为较密集的小淋巴细胞。 淋巴小节:又称淋巴滤泡,是由B淋巴细胞密集而成的淋巴组织,边界清楚,呈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副皮质区:位于淋巴结皮质的深层,为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淋巴细胞聚集而成。如将新生动物胸腺切除后,该区域就不再发育,所以又称胸腺依赖区。 血—胸腺屏障: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的结构具有屏障作用,它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内皮间的紧密连接、完整的内皮基膜、血管周隙、上皮基膜、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突起组成。血液内一般抗原物质和药物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1. 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 2.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Glogi复合体 3. 致密结缔组织: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不规则和规则两种 4.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和其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尘细胞 5. 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 6. 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 7. 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8. 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 9. 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 10. 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 11. 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 12. 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 13. 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 14.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15.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16. 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 17.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150个

1.HE染色(染料与效果) 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染料——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2.内皮(本质、分布) 分布——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本质——单层扁平上皮,属被覆上皮。 3.内分泌腺(组成、结构特点、分泌物、排除途径) 组成——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结构特点——没有导管,分泌物(主要是激素)直接注入血液。 4.浆液性细胞(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分泌物) 光镜结构——浆液性细胞的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电镜结构——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密集的粗面内质网,在核上区可见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分泌颗粒。浆液性细胞分泌物含较多的酶类。 5.微绒毛(位置、形态、组成、作用) 位置——细胞游离面;形态——微小的指状突起: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微丝;作用——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6.杯状细胞(分布、形态、内容、作用) 分布——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形如高脚酒杯;内容物——黏原颗粒(黏蛋白);作用——润滑保护。 7.浆半月 分布——外分泌腺的一种腺泡即混合性腺泡的底部;组成——少量浆液性细胞,在切片中呈半月形结构。 8.缝隙连接 又称通讯连接至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胞连接形式。在缝隙连接处的胞膜中有许多规律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两相邻细胞之间的连接小体对接,管腔也相连,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功能是交换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 9.基膜 上皮细胞基底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电镜下分基板和网板两部分,有支持、连接、固着和半透膜的作用。 10.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cell) 位于腺细胞外方的扁平多突起细胞,胞质内含肌动蛋白丝,其收缩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 11.巨噬细胞 使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主要分布在疏松结缔组织内。胞核较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成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