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答题卡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2
学校2014-2015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命题人:审题人:)2014.10.07说明:1.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
第一卷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非选择题直接在答题卷上作答。
2.本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3.试卷共 6页,,答题卷2页,共8页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6分)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2.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以下解释中错误的是()A. 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地面振动而发声B. 马蹄声可以通过地面传播C. 马蹄声不能通过空气传入人耳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3.医生常用听诊器来诊断病情,这样做可以()4. 我们能听到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但听不到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 A.蝴蝶飞行时声音响度小 B.蝴蝶飞行时音色与蚊子不同C.蝴蝶飞行时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 D.上述原因都有可能5. 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卡只对它的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可能是()A. 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 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C. 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D. 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6. 某人游泳时在水中大喊一声,0.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150 m,则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A.750B.340 m/sC.1500 m/sD.375m/s7.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8.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9. 下列四种环境不能传声的是()A、有浓雾的早晨B、冰天雪地的北极C、宇航员走出飞船进入太空D、潜水员潜入海水中10.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 B .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 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1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空气也还在振动C、钟的振动停止了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2.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响度不同13.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14.关于乐音和噪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优美的乐曲对某些人可能是噪声B.舞台上演出的震撼人心的安塞锣鼓声对观众来说是乐音C.同一个声音对一些人是乐音,对另一些人可能是噪声D.所有的噪声响度一定很大15.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A.米×1000=1800毫米 B.米=米×1000=1800毫米C.米=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米×1000毫米=1800毫米16.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7毫米B.0.7厘米C.0.7分米D.0.7米17.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4厘米,2.2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该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18. 某同学由于刚参加过激烈运动,发现脉搏每分钟跳动120次,则此时他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19.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20、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21. 某同学测出一本共有260页的书的厚度为1.30厘米,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是( )2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23.、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0m/s B.25m/s C.24m/s D.10m/s2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25. 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26.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27.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2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高二年级物理科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I 、必修部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1.火车在平直轨道上以平均速度v 从A 地到达B 地历时t ,现火车以速度v ’由A 匀速出发,中途刹车停止后又立即起动加速到v ’然后匀速到达B ,刹车和加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刹车和加速的时间共为t ’,若火车仍要用同样时间到达B 地,则速度v ’的大小应为A .v t /(t -t ’)B .v t /(t +t ’)C .2v t /(2 t -t ’)D .2v t /(2 t +t ’)2. 如图所示,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
已知ab=bd=6 m ,bc=1 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时间都是2 s 。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b 、vc ,则A .vb= 10m/sB .3c v m/sC .de=3 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3.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A .甲、乙在t =0到t =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 =0到t =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C .甲在t =0到t =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 =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4.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 和ON 底端对接且ON=2MO ,M 、N 两点高度相同。
小球自M 点由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 、s 、a 、E k 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 点到N 点运动过程的是a b c d e5.一物体沿一直线以初速度v0=-4m/s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它在前4s内的运动情况,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3s内物体往复运动,3s末回到出发点;B.第3s末速度为零,第4s内正向加速.C.第1s和第3s末,物体的速率均为4m/s.D.前4s内位移为8m.二、填空题6.(8分)在一带有凹槽(保证小球沿斜面做直线运动)的斜面底端安装一光电门,让一小球从凹槽中某位置由静止释放,调整光电门位置,使球心能通过光电门发射光束所在的直线,可研究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丽景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物理答题卡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成绩 书写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三、实验题 (第15题9分,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共27分) 15、(1)完成连接实物图。
(2分)(2)请你根据实物连线图,在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分)(3) ; (4)(5) , 16、(1) (2)(3)(4) __________________17、(1)(2)按要求连接实验电路。
要求:滑片P 向左移动时灯变亮,且连线不得交叉。
(3) 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 座位号: 考号: 班级: 姓名:-------------------------------------- 装-------------------------------------订--------------------------------------线--------------------------------------------------------四、计算题(第8题6分、第19题6分,共12分)18、某微电子控制电热水器的铭牌如下表:(1)电热水器正常煮水时的电流是多少?(2)电热水器正常煮水6min,消耗多少电能?19、如图10示,电源电压为12V,并且保持不变,R0为12Ω,小灯泡上标有“6V3W”字样.求:(1)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使灯泡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2)闭合S、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此时电流表示数为1.5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是多少瓦特?五、综合能力题(20题每空1分,21题每空2分,共19分)20、;;;;;;______ ;;;;21、____ ;;;图10。
2014-2015届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须把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 型火箭发射成功,9月27日翟志刚成功实施太空行走。
已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 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 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则A .“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TR π2 B .“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为22)(4Th R +π 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232)(4R T h R +π 2..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 底端A 点以初速度v 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 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 0)A .若把斜面CB 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 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B .若把斜面AB 变成曲面AEB ,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 点C .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D ,物体仍沿圆弧升高h D .若把斜面从C 点以上部分弯成与C 点相切的圆弧状,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有可能仍为h3.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应是()A.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B.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g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3m+M)g4.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最近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湖南长沙某区湘府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卡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离心运动B.由图可知卡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向心运动C.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D.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5.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班级: 学号: 姓名: 准考证号:秘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黔西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 一 级 理科综合第 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第1至5小题为单选题,6至8小题为多选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C D .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碳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A .蛋白质、 核酸、 细胞、 脂肪B .核酸、 蛋白质、细胞、糖类C .核酸、 蛋白质、 糖类、 细胞D .蛋白质、 核酸、 细胞、糖类 3.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 A .升高 B .变化与此无关 C .不变 D .下降 4.关于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需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 液与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混合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5. 人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A : DNA.DNAB : DNA 、RNAC :RNA 、RNA D:RNA .DNA 6.某物质完全水解后,得到脱氧核糖、含N 碱基,磷酸三种产物,该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氨基酸 C DNAD RNA7.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 .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 .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 .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8.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 .O2B .SO2C .Cl2D .N2 9.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A .②④⑥B .③⑤⑥C .①③⑤D .①②④ 10.决定1mol 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子个数的多少B .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C .分子直径的大小D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11.下列溶液中,Na +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100mL 0.1mol·L-1的Na2SO4溶液B .100mL 0.01 mol·L-1的NaCl 溶液C .10mL 0.1mol·L-1的NaOH 溶液D .1mL 0.5mol·L-1的NaNO3溶液12.设N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1.2L 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③1L 2mol/L 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为4NA ④标准状况下22.4LH2O 中分子数为NA⑤32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A .①②③B .①②③⑤C .①③④D .③④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石灰乳跟稀硝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B .铜粉投入到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Cu 2+ + AgC .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Al3+ + 3OH -=== Al(OH)3↓D .钠和冷水反应 2Na + 2H2O === 2Na+ + 2OH + H 2↑ 14.下列各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D )A .速度B .电流强度C .质量D .加速度15.物体受到两个力F1=6N ,F2=8N 作用,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的是( )A . 4 NB . 9 NC . 12 ND . 15 N16. 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其中一个F=10N 的力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沿顺时针转过90°,其合力的大小为( )A .5NB .10NC .14.1ND .20N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以一定初速度v 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 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 .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2014.12.4B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C .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D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18.如图所示,静止状态,当悬线处于竖直状态时,小球受到的力有( )A. 重力和细线的拉力B. 重力、细线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C. 重力、细线的拉力和斜面的摩擦力D. 重力、细线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19.下面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图象,正确的是( )20.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作用下,重为G 的物体沿竖直墙匀速下滑,若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 .μFB .μ(F +G )C .G D.F +G21.如图所示,接触面均光滑,球处于静止,球受的重力为G ,当光滑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沿顺时针方向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1和竖直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F 2如何变化( )A. F 1一直变大B. F 1一直变小C. F 2先变大后变小D. F 2先变小后变大第II 卷(选择题,共52分)二、作图与实验:(第9小题6分,每空2分,第10题 9分,共15分。
通辽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2.0 m/s 水平抛出一物体,并记录下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O 为抛出点,若该星球半径为4000km ,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6.0 m/s 2B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0km/sC .该星球的质量为2.4×1020kgD .若发射一颗该星球的同步卫星,则同步卫星的绕行速度可能大于4.0km/s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天上的云变成雨之后落到地面,在经过一路的加速后,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会达到300米/秒,这样的速度基本相当于子弹速度的一半,是非常可怕的。
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雨滴经过变加速运动,最终做匀速运动,一般而言,暴雨级别的雨滴落地时的速度为8~9米/秒。
某次下暴雨时小明同学恰巧打着半径为0.5m 的雨伞(假设伞面水平,雨水的平均密度为0.5kg/m 3),由于下雨使小明增加撑雨伞的力最小约为( )A .0.25NB .2.5NC .25ND .250N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 ∆时发生位移1x ,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 ∆时发生位移2x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1211()v x x ⎛⎫∆+ ⎪⎝⎭B .212()2v x x ∆-C .21211()v x x ⎛⎫∆- ⎪⎝⎭D .212()v x x ∆- 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依次通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 、B 、C ,粒子在A 、B 两点的速率均为2v 0,在C 点的速率为v 0,已知AB =d ,匀强电场在ABC 平面内,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
沭阳银河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年级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普朗克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象光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D.爱因斯坦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2.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的斥力作用产生的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越大,压强越大D.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压强变为零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存在分子引力也存在分子斥力B.气体能够充满整个容器,是由于气体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液体中的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D.液体表面产生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相互排斥的原因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静止的物体A和B。
物体A的质量是B的2倍,两物体中间用细绳束缚的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相连。
当把细绳剪断,弹簧在恢复原长的过程中A.A的速率是B的2倍B.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C.A受的力大于B受的力D.A、B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为零5.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我们可以估测一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在一根长为10cm细线的中点悬挂一质量为600g的玩具,开始两手并拢,然后对称的分开,当从刻度尺上读出两手间的距离为8cm时,细线断了。
g取10m/s2,则这根细线承受的最大拉力为A.5N B.6N C.8N D.10N6.关于原子核的放射性和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α射线可发现金属制品中的裂纹B.采用某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C .镎(P 23793N )经过一系列衰变后变成铋(i 20983B ),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D .在核反应中,比结合能较小的核变成比结合能较大的核会放出核能 7.汞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让一束光子能量为8.8eV 的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汞原子上,对于受到激发后汞原子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最多可以发出5种频率的光B .频率最高的光子能量为4.9eVC .波长最大的光子能量为1.1eVD .波长最大的光子能量为4.9eV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箭头方向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气体放出热量的变化过程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2.右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A .25 AB .5AC .25.3 AD .3.5A3.如图所示,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
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认为V 1读数不变)。
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用R 0表示,变阻器R 代表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R 的值减小(滑动片向下移)。
如果变压器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加时,图中各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是A .A 1变小、V 2变小、A 2变大、V 3变大B .A 1变大、V 2不变、A 2变大、V 3变小C .A 1不变、V 2变大、A 2变小、V 3变小D .A 1变大、V 2不变、A 2变小、V 3变大4.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 、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 (d >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02+答案详解(人教)(考卷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十三、十四章(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5.难度系数:0.7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荷花飘香B.雪花飞舞C.列车疾驰D.飞船翱翔太空2.端午节煮粽子时,厨房飘满了粽子的清香,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分子在无规则运动D.液体分子连续分布,气体分子间有间隙3.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物体温度升高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若物体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块,它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热胀冷缩中的“冷热”是指内能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5.对于下列常见生活现象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只有斥力6.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冲程为排气冲程B.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若飞轮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1s对外做功10次D.该冲程中有热量散失,所以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7.如图所示,抽动活塞,使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继续向后抽动活塞,可以见到液态的乙醚消失不见;反方向推动活塞,压缩管内气体,可以观察到管内再次出现液态的乙醚.这个实验说明()A.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B.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凝华C.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D.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凝华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A.冰熔化成水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B.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C.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属于扩散现象D.刚炒出来的菜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9.如图所示,糖画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制作过程如下:先将糖加热成糖浆,然后用糖浆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图案,糖浆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物理试卷(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至少比一个分力大B.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增加C.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D.静摩擦力一定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一定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kg的木块,在推力F= 10N作用下向右运动。
已知sin37°= 0.6,cos37°= 0.8,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 10m/s2)()A.10N B.7NC.6N D.13N3.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
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A.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的状态B.2s时人处于起立静止状态C.1s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D.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5.为测试某国产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从刹车过程中的某时刻开始至汽车停止运动为止,测得其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如下图所示,针对图示刹车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5s内汽车的位移为8mB.刹车过程的加速度为C.最初2s 的位移与最后2s的位移之比为2:1D.1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3m/s30的光滑斜面底端,垂直固定着挡板,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另一端与滑块A侧通过一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后与滑块的下方又用细线悬挂着滑块C,系统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