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声光热复习检测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831.50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物理声光热复习综合检测题姓名一、选择题(45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2、甲声音波形如图1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2中 的哪一幅(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利用倒车雷达确定车后障碍物距离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5、 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
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 .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 .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 .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 .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镜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7、小明同学身高1.80 m ,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
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A.30 cmB.60 cmC.90 cmD.120 cm8、有一个点光源S ,放在平面镜MN 前,若镜MN 不动,光源S 以2 m/s 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 在镜中的像S'将( )A.以速度4 m/s 沿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 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上平移图二 图一C.以速度2 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以速度4 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9、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2012年初三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H)分)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lO8m/s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彖的描述或解禅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移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人像,5. 关于温度、热虽、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0-C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就越多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冇关,只雯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 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nJ再生能源 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來传递信息的C. 在通常悄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屈:于导体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6cm B・ 10cm4.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C.夏天,河里的冰雪消融C. 16cmD. 20cm)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藩水D. 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程放的核能來发电的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橡皮筋被拉长后,分子Z间只有引力B. 建筑工地上,汽车驶过时尘土飞扬,这是一-种扩散现彖C.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D. 四冲程汽汕机的压缩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8. 用手指去触模0C的水和0°C的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等B.感觉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熔化时吸热D・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9. 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图中的四种情况让闭合电路的一段导体M在磯场中沿箭头所A R10•探究影响电磁铁碗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总观察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均比B多。
九年级物理声、热、光总复习第一次测试内容:成绩__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 .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3.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人耳能直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4.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 .人体的正常体温B .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5.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 .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D .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6.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 .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 .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7.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密…………封…………线…………内…………请…………勿………答…………题……………………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的彩虹B.水中的月亮C.黑板“反光”D.小孔成像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观看地图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C.夜晚,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D.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10.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A.花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11.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12.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20cm C.30cm D.40cm二、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3.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进行判断的.14.音调、_______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其中_________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15.在今年的南方雪灾中有些地方出现雾凇现象,雾凇形成是现象;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出现“白气”,“白气”形成是现象。
基础百题——声、光、热1.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2.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3.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4.图4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5.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此现象属于()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7.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8.一位同学身高1.7m,站在1m高的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是()A.0.7m B.1m C.1.7m D.无法判断9.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1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11.如图7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12.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 )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平面镜13.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中考专题复习——张老师专案中考专题复习——声光热及能源选择题1. 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A)A.波速B.波长C.频率D.能量2.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C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 .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3. 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C.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4. 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如图 1 所示,该图象可以反映( D )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5.如图 2 所示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 D.光导纤维6.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B )A. 响度B. 音调C.音色 D .振幅7.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 1 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D )A 、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8.如图 2 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图 1图29. 如图 2 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B )中考专题复习——张老师专案10.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D )A .①②B.②④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1.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 C 调“ 3(mi ) ”和“ 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 .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1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2023届九年级声光热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满分:100分时限:80分钟一、单选题(21分)1.“B超”利用超声波成像技术诊断疾病。
对“B超”发出的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D.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2.某校“五四”青年节举行合唱比赛,在乐队的伴奏下,同学们满怀深情地放声高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由空气传播而来,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观众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响度不同D.“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较高3.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下列光学情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拱桥倒影”,是等大的虚像B.“弯折的铅笔”,是放大的实像C.“墙上的手影”,是放大的虚像D.“后视镜中的车辆”,是缩小的实像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杯中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美丽的“雾凇”是凝固现象C .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化现象D .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升华现象6.小帆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g 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从20℃加热至沸腾刚好消耗了4g 酒精(7310J/kg q =⨯酒精)。
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34.210J/kg c =⨯⋅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2.410J/kg c =⨯⋅乙℃B .乙的吸热能力大于甲的吸热能力C .0~8min 乙吸收的热量为43.3610J ⨯D .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8%7.人们常把物质的一些属性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下列应用与材料的属性对应正确的是()A .用银做电器开关的触点﹣﹣良好的导电性B .用胶木制作热水壶的手柄﹣﹣良好的导热性C .用复合材料制作撑杆跳高的撑杆﹣﹣良好的塑性D .用特殊合金制作飞机的机翼﹣﹣较大的密度二、填空题(21分)8.如图所示,滑翔者与鸟儿“比翼齐飞”。
声光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4 分〕1.以下相关生活中的估测值,最贴近实质情况的是〔〕A.一袋方便面质量为100g B.教室内黑板的长度为15mC.百米短跑成绩为D.托起一枚鸡蛋用力20N2.以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流传没关的是〔〕A.立竿见影 B .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 D .三点一线3.以下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 .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样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样高度水的瓶子4.如以以下图甲,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井底之蛙〞,以以下图中青蛙经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5.一盏探照灯装在西面看台上,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向东搬动 B .向西搬动C.先向东搬动后向西搬动 D .仍在原来地址6.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以以下图。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局部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冰水热水甲乙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杯壁出现水珠的过程中发生了汽化现象C.甲、乙两杯杯壁出现水珠的过程中要吸取热量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37.有一体积为30cm 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 那么〔〕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3B.此固体的密度为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节余局部密度减小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8.2021 年4 月20 日,四川雅安地区发生级地震.医护人员在灾后救援时采用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好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用听诊器听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B.用B 超诊断伤员内脏可否碰到伤害,利用了次声波流传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C.救护站的红十字标志之所以是红色,由于红十字标志只反射红光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碰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9.以下相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达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点B.小提琴演凑者经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地址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翱翔中的阻挡和发现昆虫D.学校楼道内成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以下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流传讲解的是〔〕A.水中的“白云〞 B .经放大镜放大的“字〞C.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 .树的影子中圆形的“光斑〞11.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那么池中水的实质深度应〔〕A.小于6m B .等于6m C .大于6m D .无法判断12.以下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秋天的清早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冬天的湖面出现冰层,这是凝华现象13.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当先地位,早以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资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 〕K,绝对温度100K 相当于〔〕A.﹣173℃B.﹣100℃C.273 ℃D.100 ℃14.以以下图,将甲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拨打甲,能听到甲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来电指示灯闪烁。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月检测[声、光、热](满分100分,检测时间90分钟)学生姓名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7分)1、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
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到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训练时,为了看清舞蹈动作,她们对着镜子练习,因为镜中可见到等大的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2、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最低的是______。
3、声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必须依靠_________来传播;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听不到彼此的对话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但可以传播_________。
4、摩托车的排气管末端装有一个粗肚细颈的_______器,它能减弱发动机产生的_________。
5、打靶时要求三点一线,即缺口、准星、靶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子弹才容易命中目标,这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里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6、身高1.74m的人在平面镜前1.5m,平面镜长1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_____m。
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
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哩,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
水中部分的铅笔看上去变粗了,这是因为圆柱形的盛水玻璃杯对它有_________作用。
8、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两种物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1是反射角,物质I是_______。
9、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如图所示,试着与她握手,却拨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
初三物理声、光、热综合测试卷班级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体都在振动B.C.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2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 )A.音调 B •响度C .音色 D.音调和晌度3 •某同学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了“鱼在云中游”和在“鸟在水中飞”( )A. 看到云中游动的鱼要比它的实际位置要深一些B. 看到云中游动的鱼是光折射形成的实像C. 看到水中飞翔的鸟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D. 看到水中飞翔的鸟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 30°,在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此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夹角 ( ).大于30°小于60° .大于120 °小于150°6 .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 站在岸边我们看到的水里的物体,其实是它们的虚像C. 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D. 有时摄影师让我们走得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 7 .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离凸透镜15cm 处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A. 5cm B . 10cm C . 20cm D . 30cm8.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 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9 .下列所述的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①吃冰棒解热;②烧开水时冒“白气” ;③夏天湿衣服晾干;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 镜片上出现一层雾A. ①③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10. 夏天的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水会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变化是( )A. 先液化,后汽化B. 先汽化,后液化C. 先凝华,后升华D. 先升华,后凝华11. 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A .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B. 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姓名( 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 、“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关于这两个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4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 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底片上的像( )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5.—束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 的大小一定A.小于30°BC.大于60°小于120° DC .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当物体从距凸透镜前 15cm 处移到凸透镜前 透镜方向移动。
九年级物理声光热复习检测试题班级 姓名 分数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1、小明写出的声现象的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发生 乐音A .声现象 传播B .声音的种类声速 噪声在声源处减弱C .乐音的特征 音色D .减弱噪声的途 在传播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2、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3.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 、超声波是清洁剂B 、超声波发生反射C 、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D 、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4.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B .声源离人耳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 .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D .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下列正确的光路图是( )A C 6、A 、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
7、下列知识框架不正确的是( )凹透镜 显微镜A 、透镜B 、凸透镜的应用 照相机凸透镜 潜望镜放大 倒立 C 、凸透镜成像 缩小 D 视网膜上成像 缩小等大 实像8、如图2-22所示,是一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图2-22 C D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2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 、照相机B 、幻灯机C 、放大镜D 、潜望镜10.小明和小红用等焦距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上图中的甲和乙,则(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11.一个物体离凸透镜30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离透镜15厘米处,它的像一定是 ( )A 放大的虚像B 放大的实像C 缩小的实像D 缩小的虚像12、在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虚像一定是正立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B、虚像可能是缩小的,实像可能是放大的C、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两侧,像是实像;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像是虚像,D、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13.万明同学在家洗澡时,发现此过程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于是他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其中一条错误..的是:()A、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水蒸气B、地面铺上凹凸不平的地板砖是为了增大摩擦C、房间窗户玻璃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造成的D、热水冲洗全身变暖是热传递的结果14、从下列图像得到的信息中,错误的是:重力变化关系水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物体熔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能量消耗的趋势A B C DA.图A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B表示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图C说明该物质是晶体D.图D警示我们近五年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15. 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阻R一定开路B、R一定短路C、灯L的亮度可能不变D、灯L可能变亮16.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二、多项选择题:(4*2=8)1.两只相同的杯子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
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不能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A、表面积大小有关B、温度高低有关C、表面空气快慢有关D、种类有关2.家用电冰箱涉及到很多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是利用熔化吸热,液化放热原理实现制冷的B、门的四周装有掺入磁粉的橡胶封条,可以使冰箱门关闭得更严密C、冷藏室中的灯泡跟压缩机用的电动机是串联的D、冷冻室内壁结霜是凝固现象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的缘故。
(2)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________是不同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舞台上云雾潦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_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
(填物态变化)(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______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2.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3. 用热量、温度、热能三个物理量填入下面的空白处: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_;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4.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射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射而形成的像。
5 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耳的。
6.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请用箭头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由图可知:AB是,CD是,AB左侧是,AB右侧是(填玻璃或空气),入射角的大小是,折射角的大小是。
8.如图6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同时还可以确定。
9.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在热机里,用来做有用功的那______部分能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______。
三、作图题(共10分)1.如下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完成下列光路图。
四、综合运用题(共12分)1.(4分)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
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
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 l )实验器材:( 2 )实验步骤:( 3 )实验分析与结论:2.(共3分)孙丽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他们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2)他们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但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
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当他们分析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____范围3.(3分)颜偑同学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要比煮沸同样多的水快,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1)你的猜想是:(2)验证猜想的办法是:五、计算题:1.完全燃烧21g热值为3×107J/k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可使多少kg的水温度上升50℃?2.去冬今春,我市电力极度紧张,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生活,现市场上有一种“220V,11W”的节能灯,(1)结合实际生活,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电的措施?(2)节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少?(2)根据表中有关参数,通过计算说明: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哪种灯在经济上更有优势?3.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那么这露出的“一角”到底占冰山大小的多少呢?请你用物理知识通过计算和简要的文字具体说明。
(ρ冰=0.9×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