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题一、仔细想,认真填。
(20分)1.两个数相加,()加数的(),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是()。
2.(245+256)+344=245+(+ ),这里运用了加法律。
3.三个数相乘,先乘(),或者先乘(),积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是()。
4.25×7×4=(□×□ )×75.47×9+53×9=(□+□)×□6.a÷b÷c=□÷(□×□)7.简便计算37+165+63+135时,需要用到()和()。
8.12×25=3×(□×□)9.在○里填上“>”“<”或“=”496-120-230○496-(120+230)67×58○85×67(65+13)×4○65×4+13 720÷36÷2○720÷(36÷2)10.125×29×8=29×(125×8)运用了()。
二、小判官,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
(共7分)1.13×42+13=13×(42+13)()2.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时会同时使用。
()3. 2240÷56÷4=2240÷(56÷4)()4.2+2=2×2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5.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6.125×16=125×8×2 ()7.( m+n)×p=m×p×n×p ( )三、挑兵选将,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共6分)1.27×25×4= 27×(25×4)运用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一、填空。
(每空0.5分,共22分)1.(1)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是();(2)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3)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4)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是();(5)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6)用字母表示减法的运算性质是()或();(7)用字母表示除法的运算性质是()或()。
2.运用乘法交换律,□×△=()。
3.△+○=○+△,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4.(a × 4) × 25 = a × (4 × 25) 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5.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67 += 25 +(2)39 ++24 =+ (76 +24)(3)34 ×=50 ×(4)125 × 5 × 8 × 2 =( ×) × (5 × 2)(5)(25 + 50) ×4 =× 4 + 50 ×(6)(75 ×5) ×=75 × ( × 2)6.下面的算式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或者运算性质。
(1)234 +169 =169 +234 ∙∙∙∙∙∙∙∙∙∙∙∙∙∙∙∙∙∙∙∙∙∙∙∙∙∙∙∙∙∙∙∙∙∙∙∙∙∙∙∙∙∙∙()(2)43 ×12 +87 ×12 =(43 +87) ×12 ∙∙∙∙∙∙∙∙∙∙∙∙∙∙∙∙∙∙∙∙∙()(3)3600 ÷25 ÷8 =3600 ÷(25 ×8) ∙∙∙∙∙∙∙∙∙∙∙∙∙∙∙∙∙∙∙∙∙∙∙∙∙∙()(4)125 ×9 × 4 =125 × 4 ×9 ∙∙∙∙∙∙∙∙∙∙∙∙∙∙∙∙∙∙∙∙∙∙∙∙∙∙∙∙∙∙∙∙∙∙∙∙()(5)125 ×(8 ×8) =(125 ×8) ×8 ∙∙∙∙∙∙∙∙∙∙∙∙∙∙∙∙∙∙∙∙∙∙∙∙∙∙∙∙∙∙∙∙()(6)98 −75 −15 =98 −(75 +15) ∙∙∙∙∙∙∙∙∙∙∙∙∙∙∙∙∙∙∙∙∙∙∙∙∙∙∙∙∙∙∙()7.19个287的和加上81个287的和,列成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个287的和加上81个287的和是()个287的和,列成算式是287 ×(_______ +_______);19个287的和比81个287的和少多少,列成算式是: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或287 × (_______ −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33分)1.(2分)在计算62×25×4时,可运用_____使计算简便,在计算99×9+99时,可运用_____使计算简便.【答案】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32×125___8×125×4 49×5____260 1200÷40___20【答案】= <>【分析】第一题根据乘法交换律简便计算后判断大小;第二题先算左边的乘法后再判断大小;第三题先算左边的除法后再判断大小。
【详解】32×125=125×(8×4)=125×32;49×5=245,所以49×5<260;1200÷40=30,所以1200÷40>20。
故答案为:=;<;>。
3.(2分)(99×25)×4=99×(25×4),运用的乘法运算定律是_______。
用字母a、b、c表示_______。
【答案】结合律(a×b)×c=a×(b×c).4.(6分)算一算,比较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①46-16-14=________ 46-(16+14)=________②88-(23+37)=________ 88-23-37=________左、右两道算式,计算顺序________,计算结果________。
【答案】16 16 28 28 不同相同5.(1分)如果●+▲=8,那么125×●+125×▲=_____。
【答案】10006.(7分)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①420+328+2=420+_____+ ____,运用了______。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等式符合什么运算定律()△+(○+□)=(△+○)+□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2.下面算式与398 ×101-398结果相等的是()。
A.398×(101-1)B.398×101-1C.398×(398-101)3.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A.a×b=b×aB.(a×b)×c=a×(b×c)C.(a+b)×c=a×c+b×c4.下面的式子里,( )表示乘法结合律.A.a×b=b×aB.(a×b)×c=a×(b×c)C.a×b+c×b=(a+c)×b5.25×404的正确算法是()A.25×400+25×4B.25×4×400C.25×400×4×256.78×99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A.78×100+78×1B.78×100-78C.78×100+1 D.78×100-1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75+666)+525=666+(475+52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25×4÷25×4=100÷100=1。
()3.102×50=100×50+2×50,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4.125×16=125×8×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5.36×(6×4)=36×6×4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6.25+75÷5=100÷5=20。
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填空(8分,第1小题2分)
1、()+45=55+(),这里运用了加法(),用字母
表示是()。
2、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4、a×6+6×15=×(+)。
5、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这样计算是根据()。
6、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元。
7、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那么上海在北京的偏。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结合律。
()
5、1250÷(25×5)=1250÷25×5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4分)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
1.在计算235+129+105+271时,需要用到()律和()律,才能使运算简便。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1)567-231-169-67=567○(○)(2)4500÷25÷4=4500÷(○)(3)(125×)×8=68×(○)(4)25×(40+ )= ×+ ×4(5)99×178+ =178×(○1)3.计算25×235×4时,可以先算(),因为它们的积是整百数,这是运用了()律和()律.4.大小比较。
(43+29)×18○43×18+29 608-215-28○608-(215-28)450÷9÷6○450÷(9÷6)840÷21○840÷7÷35.在计算7000÷56时,可以转化为(),使计算简便。
6.如果△+○=200,则55×△+55×○=()二.单选题。
1.小明在计算125×(80+8)=125×80+125×8,这是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D.乘法分配律2.小红在计算6900÷15时,算成了690÷15,要想得到正确结果,商可以()A.除以10B.乘10C.加上10D.减去103.小王在计算2432-328 时,横线上添加()不能使运算简便。
A.-172B.-432C.+372D.+1684.下列与算式101×88的结果不相等的是()A.100×88+1B.404×22C.101×80+101×8D.88+100×885.小宋在用简便运算计算69×103时,算成了69×100+3,计算结果和正确的结果相比,()A.多207B.多69C.少204D.少696.若56×□-56×☆=5600,则□-☆等于()A.10B.100C.20D.200三.下列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5分)1.用简便方法计算125×88,不正确的是()。
A.125×8×11 B.125×8+125×11 C.125×8+125×80 2.与102×34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A.100×34+2 B.100×34×2 C.100×34+2×34 3.下面乘法分配律运用错误的是( )。
A.102×76=(100+2)×76=100×76+2×76=7752B.39×61+39×39=39×(61+39)=39×100=3900C.34×72+66×28=(34+66)×(72+28)=100×100=100004.126-74-26 的简便算法有()种。
A.1 B.2 C.35.一袋大米25千克,一袋面粉15千克,各55袋一共()千克。
A.2100 B.2200 C.2300二、填空题(38分)6.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18+61=61+18 (______________)(2)22+43+57=22+(43+57)(______________)(3)156+81+44=156+44+81 (______________)(4)285+76+15+24=(285+15)+(76+24)(______________)7.算一算,下面的图形各代表什么数字?(1)△+○+△=19 ○+△+○+△+○=37○=(_____)△=(_____)(2)△+○-△=24 △=○+○+○○=(_____)△=(_____)8.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120+a=_____+_____ (2)385+152+248=385+(_____+248)(3)69+_____=145+_____ (4)143+(_____+26)=(143+57)+_____(5)45+16+55+84=(45+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22=136+(78+_____)9.在○里填上“>”“<”或“=”。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能力题和奥数题板块一运用凑整法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例题1】计算:19998+1997+196+9.【练习1】简算:49999+4999+1999+499+49+5板块二运用“交换两个加数相同数位上的数,和不变”的规律解决竖式谜问题【例题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练习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9 5 1板块三运用转化法解决加法简算问题【例题3】11+192+1993+19994+199995的和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多少?【练习3】简算:26+295+2994+29993+299992+2999991.板块四运用对应法解决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
【例题4】计算:2+4+6+8+…+98+100。
【练习4】计算:1+3+5+…+17+19.板块五运用分解凑整法解决乘法简算的问题【例题5】计算:25×32×125.【练习5】简算。
56×125 125×5×32×5 4×75板块六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乘、除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例题6】简算:146×21÷73.【练习6】简算:241×345÷678÷345×(678÷241)板块七运用5和2相乘积中0的规律解决积末尾有几个连续0的问题【例题7】55×75×5×14×16的积的末尾有()个连续的0.【练习7】5×15×55×□5×64的□里最小填几,积的末尾有5个连续的0?板块八运用转化法解决复杂的推算问题【例题8】(1)已知1+2+3…+10=55,则3+6+9+…+30的结果是多少?(2)已知1+2+3+…+24+25=325,则在1~100的自然数中,所有4的倍数的总和是多少?【练习8】已知10+20+30+…+400=8200,那么5+10+15+…+200的结果是多少?板块九运用拆分法解决简算问题【例题9】简算:(1)666×444+333×112. (2)1999+999×999【练习9】简算:(1)666×667+222×999 (2)19999+9999×9999板块十运用分解法和转化法解决比较乘法算式积的大小的问题【例题10】不计算,比较下面两个乘法算式积的大小。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及答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时运算定律,那么同学们要如何复习应对测试题呢?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上)一、选择 1.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考查目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灵活应用。
答案:C。
解析:加数的位置变换了,同时两两结合在一起凑整计算更简便,所以此题既应用了加法交换律,也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2.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B.a×b+a×C=a×(b+C)C.4×a×5=a×(4×5)考查目的:对乘法分配律及乘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B。
解析:判定是否应用了乘法分配律,首先看题中是不是含有两级运算。
C项只含有二级运算,因此首先排除C;A项没有体现两个加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乘法分配律的实质,所以也排除掉。
3.125×4×25×8 的正确的解答方法是( )。
A.(125×8)+(4×25)B.(125×8)×(4×25)C.(125+25)×(4+8)考查目的: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辨析。
答案:B。
解析:题目只含有二级运算,因此它就只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而A项和C项都含有两级运算,所以是不符合要求的。
4.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500÷25×4=500÷(25×4)B.5000÷(125×8)=5000÷125÷8C.368-32+68=368-(32+68)D.12×26+74=12×(26+74)考查目的:运用定律辨析,建立模型化思想。
2017-2018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题
一,填空
×25×4=150×(25×4)运用了乘法的()律。
+()=280+()
3.计算236+159+64要先算(),这样计算是根据()。
4.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
25×7×12○25×(7×12)435-217-83○435-(217-83)
214×27○214×9×3 360÷9×5○360÷9÷5
5.根据800÷25=32,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5×32=()800÷32=()
6.两个加数,交换()的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律。
7.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不变,这叫做()。
8.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直接除以这两个数的()。
9.两个数的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然后再()。
二.判断题
1.150-63+27=150-(63+27)()2.36÷(4+9)与36÷4+36÷9的计算结果相同。
()3.45+22+78=45+100()4.(8+4)×25=8×25+4×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5.计算中,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三.选择题。
1.小兰每天早上吃2根油条,喝1杯豆浆,1根油条0.6元,1杯豆浆0.9元,她一星期吃早餐共用去()元钱。
A13.6B14.7C15.8
2.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22×(17+13)=22×30Ba×b+a×c=a×(b+c)C4×a×5=a×(4×5)D25×16=25×2×8
3.计算135+67+65=135+65+67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以上两种
4.下面算式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A68×5×2B68×5+68×2C68×9×15
5.下面的算式中不能运用的除法性质计算的是()
A23000÷125÷8B700÷25×4C630÷15÷6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80-240=60÷30=175×25=100-28=
8400÷100=125×14×8=
0×270÷3=145+270+55=
2.竖式计算,并验算。
1635+145=937+708=
623×27=162×43=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87-139-6186+148+852+14
352×101-35245×33+66×45+45
1760÷25÷484×101
五.解决问题
1.某果园里有1345棵果树,其中桃树有562棵,杏树有338棵,剩下的是柑橘树,柑橘树有多少棵
2某家电卖场有124台电视机,卖出58台后,又运进76台,家电卖场现在有多少台电视机
3.张大爷家有4个书架,共9层,每层都放了25本书,张大爷家共有多少本书
4.小兰和小丽比赛跳绳,小兰3分钟跳180下,小丽3分钟跳150下,那么小兰没分钟比小丽多跳几下
5.用卡车运一批化肥,每辆卡车运120袋,每袋重25千克,4辆这样的卡车一共可以运化肥多少千克
6.游泳池长60米,小明每次去游泳时能游5个来回,小明每次游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