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题
- 格式:pdf
- 大小:153.11 KB
- 文档页数:16
拓展训练2020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6.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简便计算1.根据乘法运算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在横线上写出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35×2×5=35×(2×□)_____(60×25)×4=60×(□×4)_____(125×5)×8=(□×□)×5_____(3×4)×5×6=(□×□)×(□×□)_____2.用竖式计算,并应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98×45= 69×67= 45×69=3.算一算,比一比。
19×8×5 19×(8×5) 35×7×2 (35×2)×74.用简便方法计算。
163×2×5 125×33×8 121×5×4 32×25×1255.(易错题)清水园小区共有2幢设计相同的居民楼,每幢有7个单元,每单元每层有8户。
6.要使计算简便,你认为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再算一算。
25×17×( ) 45×125×( )第4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简便计算1.5 乘法结合律25 乘法结合律125 8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 5 3 6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画线部分答案不唯一)2.4410 4623 3105 (竖式及验算略)3.760 760 490 490 (计算过程略)4.163×2×5 125×33×8=163×(2×5) = (125×8)×33=163×10 =1000×33=1630 =33000121×5×4 32×25×125=121×(5×4) =8×125×(25×4)=121×20 =1000×100= 2420 =1000005.2×7×25×8= 2800(户)答:这2幢楼一共能入住2800户居民。
【精品】第6单元第5课时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练习及解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 25+563+75=(25+75)+563这里运用了( )律和( )律。
【答案】加法结合;加法交换(2)对125×16简便计算时,可以写成125×( )×( )。
【解析】对125×16简便计算时,可以写成125×8×2,因为125×8=1000,可以凑整。
【答案】8 2(3)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解析】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同时扩大10倍。
【答案】扩大10倍(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0,若一个数缩小100倍,另一个数不变,则这时的积是( )。
【解析】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0,若一个数缩小100倍,另一个数不变,则这时的积也缩小100倍,即3600÷100=36。
【答案】36(5)1000=125×5+125×( )【解析】1000=125×8所以,1000=125×5+125×3。
【答案】3二、比较下面各组中的算式,哪个算式计算简便,在简便算式后面的括号里画“√”。
(1) 187+31+59+23( )(187+31)+(59+23)( )187+(31+59+23)( )(187+23)+(31+59)( )【解析】此题看哪种方法可以凑整,即可使计算简便。
【答案】(187+23)+(31+59)(2) 20×125×5×8( )(20×8)×(125×5)( )(20×5)×(125×8)( )20×(125×5×8)( )【解析】此题看哪种方法可以凑整,即可使计算简便。
【答案】 (20×5)×(125×8)三、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章节测试题1.【题文】用简便方法计算:21+254+79+46.【答案】40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简便计算的能力.【解答】2.【题文】用简便方法计算:132×101-132【答案】1320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简便计算的能力.【解答】3.【题文】用简便方法计算:48×57+48×153【答案】1008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简便计算的能力.【解答】4.【题文】泰安到青岛的距离约340千米.高欣欣一家从泰安去青岛.如果以平均每小时85千米的速度行驶,上午9:00出发,高欣欣一家什么时间能到达青岛?【答案】13:00【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这个公式即可求得本题.【解答】340÷85=4(小时),9+4=13(时).答:高欣欣一家13:00能到达青岛.5.【题文】下面是某小学所在街区的平面图.(1)用数对表示出西关小学、咖啡厅和医院的位置.(2)洋洋从西关小学到书店,要先向南走几格,再向西走几格?还可以怎么走?【答案】(1)西关小学(5,7) 咖啡厅(1,4) 医院(3,10)(2)先向南走6格,再向西走3格;还可以先向西走3格到超市,再向南走6格到书店【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数对和位置的理解.【解答】(1)西关小学(5,7) 咖啡厅(1,4) 医院(3,10).(2)先向南走6格,再向西走3格;还可以先向西走3格到超市,再向南走6格到书店.6.【题文】某单位购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1如果张桌子的价钱正好和3把椅子的价钱相等,那么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答案】桌子的单价是72元,椅子的单价是24元.【分析】先求出椅子的价钱,再求桌子的价钱.【解答】504÷(4×3+9)=504÷21=24(元).24×3=72(元).答:桌子的单价是72元,椅子的单价是24元.7.【题文】如图,小明要帮王奶奶修一个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花圃.(1)在花圃的周围围上篱笆,需要篱笆多少米?(2)如果沿花圃的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26 (2)2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解答】(1) 10+8×2=10+16=26(米).答:需要篱笆26米.(2) (8+1)×(10+2)=9×12=108(平方米).8×10=80(平方米);108-80=28(平方米).答:小路的面积是28平方米.8.【题文】一块菜地长80米,宽8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收菜16千克,那么这块菜地一共收菜多少千克?【答案】这块菜地一共收菜10240千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菜地为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菜地的面积是:80×8=640(平方米),一共收菜:640×16=10240(千克).答:这块菜地一共收菜10240千克.9.【答题】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乘积是______.【答案】999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解答】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10×999=9990,故本题的答案是9990.10.【答题】有两根6厘米长的小棒,如再添一根a厘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a一定小于______.【答案】12【分析】本题考查对三角形的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答】a>6-6=0,a<6+6=12.故本题的答案是12.11.【答题】小红、小军、小华和小明在儿童节互相打电话问候,一共打了______次电话;如果互相发一张电子贺卡,需要发______张电子贺卡.【答案】6,12【分析】握手问题,握手次数总和的计算方法:握手次数=人数×(人数-1)÷2;发电子贺卡时,每一个人要给其他的3人发,即每人发3张,再乘4就是4个人一共发的.【解答】4×(4-1)÷2=6(次);4×3=12(张).故本题的答案是6,12.12.【答题】嘉禾超市一天卖了56箱杏仁露和44箱矿泉水,每箱杏仁露和矿泉水都是24瓶.这家超市一共卖了杏仁露和矿泉水______瓶.【答案】2400【分析】先求出杏仁露和矿泉水的总箱数,然后乘每箱的瓶数即可.【解答】(56+44)×24=2400(瓶),所以一共卖了2400瓶.故本题的答案是2400.13.【答题】已知37037×3 = 111111,37037×6 = 222222,37037×9 =333333,那么37037×12=______,37037×15=______.【答案】444444,555555【分析】观察前4个式子,发现第一个因数都是37037,第二个因数依次增加3,而乘积也依次增加111111.【解答】37037×12=444444,37037×15=555555.故本题的答案是444444,555555.14.【答题】我们工厂一月份共生产了125箱零件.已知每箱零件有32盒,每盒有25个零件.一共生产了______个零件.【答案】10000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乘法结合律的应用.【解答】根据题意,零件的总个数=零件的总箱数×每箱零件的盒数×每盒零件的个数.因此零件的总个数为:125×32×25=125×8×4×25=(125×8)×(4×25)=1000×100=100000(个).故本题的答案是100000.15.【答题】下图中共有______个梯形,共有______个平行四边形.【答案】4,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解答】如下图所示:①②组成一个梯形,①②③组成一个梯形,③④组成一个梯形,①②③④组成一个梯形,共4个梯形;②和③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④是一个平行四边形,②③④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共3个平行四边形.故本题的答案是4,3.16.【答题】梯形不可能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解答】当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时,它就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题错误.17.【答题】用计算器计算288×5时,把5按成了6,若只想清除6,按键.()【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器的使用.【解答】用计算器计算288×5时,把5按成了6,若只想清除6,按键. 故此题错误.18.【答题】用7、0、5、8、6这五个数组成的五位数中,最小的数是56780.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多位数.【解答】要想组成的数最大,从指定的数字中挑选最大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的数最小,从指定的数字中挑选最小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所以用7、0、5、8、6组成的最小五位数是50678,故本题错误.19.【答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内角和就超过了180°.故本题正确.20.【答题】下面的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梯形B.直角三角形C.圆D.平行四边形【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辨别.【解答】折叠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才是轴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圆.选C.。
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专题辅导【知识篇】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 a ×( b+c) =a×b+a×c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6、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 a -( b+c) a -( b+c) = 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7、除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a ÷( b×c) = a÷b÷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方法篇】◆加减法◆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7. 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一、认真填空。
(第5小题5分,其余每空2分,共21分)1.根据运算律计算73+49+51时,可以转化为( )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是( )。
2.四年级一班有42人,四年级二班有38人,四年级三班有39人,这三个班共有( )人。
3.仓库原有236袋大米,食堂用掉198袋后,又运进62袋同样的大米,现在仓库共有( )袋大米。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15=□+28(152+66)+234=152+(□+234)5.在○里填上“>”“<”或“=”。
76+153○153+86255-(38+62)○255-38-62407+16+84○407+(16+84)57+146+43○110+146175-82+25○175+25-826.小兰用加法交换律写了一个等式:□7+6□=□2+□7。
如果这两个加数的和是99,那么这两个加数分别是( )和( )。
二、慎重选择。
(每空3分,共15分)1.下面计算运用了( )。
245+268+155=268+(245+155)=268+400=668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D.以上都不对2.1+2+3+4+…+99的结果是( )。
A.4900 B.4950 C.5000 D.5050 3.计算843-(243-72)时,可以写成( )来简便运算。
A.843-243-72 B.843-243+72C.843+243-72 D.843+243+72 4.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27+33+67=27+100②134-75+25=134-(75+25)③m+n=n+m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④850-104=850-100+4⑤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A.5 B.3 C.2 D.1 5.A-B=30,A-(B+10)=( )。
A.20 B.30 C.40 D.50三、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10分)365-(165+76)=365-165-76=682-287-113=682-(287+113)=402-336+298=402+298-336=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用简便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