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从词义的轻重辨析词语
- 格式:doc
- 大小:71.81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语文--打印版
辨析词义的几个角度
由于语素的不同,词语在词义上会出现差异。
辨析词语差异可以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和词语的搭配等角度入手。
1.词语的适用对象
有些词语虽然词义相近,但适用对象却截然不同。
如“学习”只适用于好的方面;而“借鉴”既可以用于经验也可以用于教训。
“鱼龙混杂”只适用于人,“鱼目混珠”只适用于物。
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以免误用。
2.词义的侧重点
词义的侧重点是指词语在语义上的侧重。
有些词语虽然表达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由于组成词语的语素不同,在词义的侧重上就会存在差异。
如“简洁”侧重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简捷”侧重简便、快捷,直截了当。
“另眼相看”侧重横向上与其他事物比较;“刮目相看”侧重纵向上与过去比较。
实际表达中究竟哪个更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
3.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指的是词语在表达的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却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
如“准确”指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程度较轻;“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程度较重。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程度较轻;“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程度较重。
4.词语的搭配
词语的搭配是指词语由于本身含义存在差异及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词语经常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从而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用法。
词是句子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准确运用词语的前提是准确辨析词义。
Word打印版。
词义轻重避免大词小用重词轻用或小词大用词义轻重:避免"大词小用"(重词轻用)或"小词大用"(轻词重用)的毛病陈林森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的轻重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
例如"恳求"和"请求",基本意义一样,但"恳求"的词义要比"请求"重。
初学写作的人,把握轻重的度不够,容易出现"大词小用"(重词轻用)或"小词大用"(轻词重用)的毛病。
下面结合近期报刊上的病例,谈谈这个问题。
①前者受人尊重推崇,后者遭人耻笑,不为社会所鼓励。
(《新闻晚报》2011年5月9日)"鼓励"词义重了,可改为"认同"或"认可"。
既然遭人耻笑,距离受到社会鼓励就太远,也就用不上"鼓励"这种程度和性质的词语,转而寻找一个比它程度轻的词语就更合适了。
②我喜欢听老歌,这是所有中老年人共同的精神操守。
(《羊城晚报》2011年5月11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偏好,这是个人的自由。
但在这个多元的社会,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调到特别突出的程度,甚至喜欢听老歌这样平常的爱好,也上升到"精神操守"这样的高度。
很多中老年人喜欢怀旧,包括喜欢听老歌,都是平常的心理特征,既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但你不能说这是"所有中老年人"共同的爱好,更不能说成"所有中老年人共同的精神操守"。
③大半生已经过去了,贫穷与饥饿不堪回首,成长的烦恼早已淡漠,唯有那些游戏场面,记忆特别深刻,让我特别乐于回味,每当跟别人谈起这些游戏时,也总是那么陶醉、那么津津乐道。
小学语文基础专项练习:近义词辨析和选词填空小学语文基础专项练之词语辨析填空一、词语辨析方法1、体会词义的轻重。
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在表现弄坏的程度上是层层升级的。
“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
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为初次接触而不熟悉;“生疏”则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有过接触,因相隔时间长变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所以不熟悉。
2、从词义的范围来辨别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抽象。
“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具体。
“边界”仅指一条界限,范围最小。
又如:“事情”“事件”“事故”“事情”包括小小的事,范围大;“事件”指不同寻常的重大事情,范围小;“事故”专指那些偶尔发生的不幸事情,范围最小。
3、从适用对象方面区分有些近义词在合用对象上往往有区别,主如果对象所处的地位分歧而合用的词语分歧。
例如“热爱”和“爱惜”都可用于人,但“热爱”只用于下辈对长辈,“爱惜”用于同志之间或长辈对长辈,上级对下级,偶然还用于物,如“爱惜公物”又如“希望”与“期望”。
“希望”可用于别人,也可用于自己;“期望”只用于对别人,且多用于长辈对晚辈,组织或集体对个人。
4、从词语搭配气区分。
如:改进——工作、方法、手艺改善——生活、关系、条件5、从词语性质方面区分有些近义词的词性分歧,在句子中的感化也分歧,如“勇敢”和“勇气”是一组近义词。
而在用法上,“勇敢”是形容词:勇敢的战士。
他真勇敢。
而“勇气”是名词:鼓起勇气。
又如“诞生”和“诞辰”。
6、从词语感情色彩上区分豪情色采即要区分是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
1(1)我国在航天手艺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2)你如果不听劝告,那么一切后果由你自己负责。
选词填空是各公考项目中言语理解模块必考知识点之一,而想要做好选词填空,首先要掌握选项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词义相近的词语的辨析,要明确清晰,方能保证选词填空的正确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选词填空中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一、从相异的语素分析。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
“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又如:逐渐—逐步“逐步”,阶段性明显。
化装—化妆“化装”有假扮的意思,“化妆”是使容貌美丽。
屹立—矗立—耸立“屹立”侧重稳,“矗立”侧重直,“耸立”侧重高。
再如:试区别下面几组同义词:严实与结实(“严实”周密,不容易找到;“结实”强壮,坚韧),充分与充足(“充分”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充足”能满足,多用于具体事物)。
二、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
“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再如:小气——吝啬请求——恳求——哀求失望——绝望希望——盼望——渴望研究——探讨三、从感情色彩上辨析词义的不同。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
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如:成果——后果节俭——吝啬维护——庇护聪明——狡猾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
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
如:果断、决断、武断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几组词语中,第一列是褒义词,第二列是中性词,第三列是贬义词。
四、从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来辨析如:年华——年岁年代——年月风俗——风尚书籍——书河流——河局面——场面时代——时期边疆——边境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1.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希望──期望──渴望(轻、重)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事情──事件──事故(从大到小) 3.具体与概括不同:船──船只(具体、概括)4.词义着重点不同:化装──化妆(装扮──打扮);才能──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5.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 6.适用对象不同:爱戴(对上)──爱护(对下)7.词性和功能不同:突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8.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决断──武断(褒──中──贬) 9.语体色彩不同:吓唬──恐吓(口语──书面语)反义词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反的词。
近义词辨析基本方法(行政试题之一)近义词的辨析方法:(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1、词义重点不同(可以用学文言文的方法来分析,将一个词分开两部分解释,不同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a、动词:主要分辨不同的动作和方法。
例:“化装”和“化妆”分开解释,“装”侧重装扮,“妆”侧重打扮b、名词:主要分辨所表现事物不同特点。
例:“心率”和“心律”分开解释,“率”侧重频率;“律”侧重节拍节律c、形容词:主要分辨所指不同的性质、状态例:“卑劣”和“卑鄙”分开解释,“劣”侧重恶劣,“鄙”侧重不道德。
2、感情色彩不同(分清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例:团结----结合----勾结 3、适用对象不同例:爱戴(上级)------------爱护(下辈)近义词组辨析1、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
(完成态)如:只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
忽视:不注意,不重视。
(进行态、将来态)如:忽视安全生产,后果将不堪设想。
[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近义词一个常用于完成态,如“推脱”“又”,另一个常用于进行态或将来态,如“推托”、“再”]2、稳健:稳而有力,不摇摆跳跃。
2021年中考考点:词语易错题(8)(试题版)考点:1.词语辨析方法2.考题对接【考点研究】一、词语辨析方法(一)从意义方面辨析1.看词义轻重有些近义词的意义虽然是相近的,但是在表现事物的某些特征或程度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
2.看词义侧重点词义的侧重点主要指不同语素意义上的差异。
这也是近义词的一个主要差异,只有把握各自的侧重点,才不会用错。
3.看范围大小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有大有小。
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一部分;有的是事物的集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4.看感情色彩有些词在指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讲,词语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
5.看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语的语体倾向性,也就是说有些词语尽管它们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适用的场合不同,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口语通俗、朴实、生动,多用于对话、文艺(作品);书面语文雅、庄重,多用于郑重场合。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6.看搭配习惯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则,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情理,二要合乎习惯。
7.看适用对象词语的适用对象主要看它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用于自己表谦称,还是用于他人表敬称。
8.看语法功能一些近义词的语法功能是不同的,如有的可带宾语,有的则不能;有的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有的不能带补语。
9.看词语的“特定方向”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选择时忽视这方面内容的意义,就会出错。
例如:“惠存”是敬辞,请别人保存,而不是请“我”或“我们”保存。
“斧正”是请别人改文章,而不是“我”改。
“惠顾”是请别人光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允”是请别人允许自己做事。
“光临”用于宾客来到,不能用于自己。
近义词辨析的方法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辨析近义词的方法有:1。
从意义方面进行辨析(1)根据词义程度的轻重辨析。
不少近义词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在程度上有轻重的分别。
如信任、相信。
“相信”是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程度轻。
“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程度较深.(2)根据词义的侧重点辨析。
如诡辩、狡辩。
“诡辩”与“狡辩"都表示无理的强辩,但“诡辩”侧重于“诡”,“诡”意为欺诈、怪异,“诡辩"即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狡辩”则侧重于“狡”,“狡”即不老实、耍花招和歪曲事实,“狡辩”即狡猾地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辩护。
(3)根据词义范围的大小辨析。
如开垦、开拓、开辟。
“开垦、开拓”和“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以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对某事、某地等加以扩展(从小到大),“开辟”则着重指开发、开创(从无到有)。
“开垦"和“开拓”的词义范围较小,“开辟”的词义范围较大。
(4)根据词义使用的对象辨析。
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如:领略、领会。
“领略”和“领会"都有理解、体会和认识的意思,但“领略”着重指情感上的体验、认识与欣赏,可以连接“风光、风味”等。
而“领会"着重指理性上的了解、体会与领悟,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以连接“内容、道理、精神、意思”等。
2.从色彩方面进行辨析(1)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辨析。
如鼓动、鼓舞、煽动。
“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
但“鼓动”是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煽动”是贬义词.(2)根据语体色彩的不同辨析。
语体色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书面语和口语上.如:按照、依照。
“按照"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依照"一般用于书面语,主要是法律条文等。
3。
从词的用法方面进行辨析(1)从词语的搭配上辨析。
从词义的轻重辨析词语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义义邻近,可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一样。
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假如意义邻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异,有的词语合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合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浅,这就是词义的轻重。
比如:阻碍与阻碍例1.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他人歇息的。
例2.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人们的健康。
分析:“阻碍”指对人或事造成必定的阻碍,词义较轻 ; “阻碍”令人或事物遇到伤害,词义较重。
相信相信信任例3、可是,他仍旧人们是好的。
例4、他永久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值得的同志例5、共产党是给他们指出行进道路的能够的灯塔。
分析:“相信”词义较轻;“相信”词义较重;“信任”词义最重。
例题:1.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①要把那些党纪国法,敢于迎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办理,特别不可以以纪律处罚取代法律制裁。
②果断依法惩治,绝不。
A.违反宽贷B.违反宽贷 C.违反宽待D.违反宽待【答案】 B【分析】“违反”指不恪守、不切合法例、规程;“违反”指违反和冒犯罪规,词义比“违反”重。
由“党纪国法”可知,①句选“违反”。
“宽待”指宽大地对待;“宽贷”指宽怒、宽怒,词义比前者重。
由“依法惩治”可知,“宽贷”切合句意。
所以此题选 B。
2.跟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扩大,愈来愈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信息根源,在很大程度上着社会舆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日趋影响B.逐渐控制C.逐渐扰乱 D.不停引领【答案】 A【分析】依据“很大程度上”可知,该影响力扩大的速度快,“逐渐”和“逐渐” 语义过轻。
“影响”指对他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引领”指率领某一个事物的发展,词义范围比前者小。
所以“影响”切合语境。
所以此题选 A。
3.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①谁有这本书,我希望不要它。
第2讲词义辨析旧知回顾在小学阶段,对词义的理解和辨析,要求做到能够辨别同义词、近义词;理解多义词;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理解和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新词语。
其中辨析同义词、反义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怎样辨析同义词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二、怎样找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寻找反义词是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从词的音节去寻找。
反义词的音节一定要和对应的词相等。
如“强”是单音节的,它的反义词也必须是单音节的“弱”。
2.从词的范围去找。
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如“强壮”是指人的体质,它的反义词应找“瘦弱”,而不能找“软弱”。
3.从词的性质去找。
词按性质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一对反义词的词性必须是相同的。
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是形容词“光明”,如果用“亮光”就不对了。
因为“亮光”是名词。
4.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寻找。
有的词是反义词,词义不同,它的反义词也不同。
如:这鱼很新鲜。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腐烂”。
这是一件新鲜事。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陈旧”。
早晨的空气很“新鲜”。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混浊”旧知例析例题一:选词填空。
强迫强制⑴后来我()自己走向生活,终于体会到广交平移多么使人精神振奋。
⑵由于他拒不主动还款,法院只好()执行。
从词义的轻重辨析词语
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浅,这就是词义的轻重。
例如:
妨碍与妨害
例1.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别人休息的。
例2.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人们的健康。
解析:“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妨害”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相信信任信赖
例3、但是,他仍然人们是好的。
例4、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值得的同志
例5、共产党是给他们指出前进道路的可以的灯塔。
解析:“相信”词义较轻;“信任”词义较重;“信赖”词义最重。
例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要把那些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尤其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
②坚决依法惩办,绝不。
A.违反宽贷B.违犯宽贷C.违犯宽待D.违反宽待
【答案】B
【解析】“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词义比“违反”重。
由“党纪国法”可知,①句选“违犯”。
“宽待”指宽大地对待;“宽贷”指宽恕、饶恕,词义比前者重。
由“依法惩办”可知,“宽贷”符合句意。
所以本题选B。
2.随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扩大,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着社会舆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日益影响B.逐步控制
C.渐渐干扰D.不断引领
【答案】A
【解析】根据“很大程度上”可知,该影响力扩大的速度快,“逐步”和“渐渐”语义过轻。
“影响”指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引领”指带领某一个事物的发展,词义范围比前者小。
因此“影响”符合语境。
所以本题选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谁有这本书,我希望不要它。
②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以待全国胜利后再去解决。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轻视管制化装B.轻视管理化妆
C.鄙视管理化妆D.鄙视管制化装
【答案】A
【解析】“轻视”指小看,词义较轻;“鄙视”指极端轻视,词义较重。
结合①句语境“书”,应选“轻视”。
“管制”指强制性管理,使对方服从,词义比“管理”重。
“管制”更贴合②句语境。
“化妆”指只用化妆品,限于面部,使容貌美丽;“化装”指假扮或改换形象,化妆品和服饰都用,用于整个身体。
由“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可知应选“化装”。
所以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