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955.50 KB
- 文档页数:91
社会保险法讲座一、社会保险法的概况社会保险法从2007年开始审议,期间历经3年4稿4审,终于2010年10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这标志着我国在保持对经济发展高度关注的同时,对民生的关注已经提高到更高的立法层面。
《社会保险法》全文共12章98条,既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5大险种,以及社会保险费征缴、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经办和保险基金监督进行了规范,又对总则、法律责任和附则做出了明确规定。
1、什么是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是政府通过立法强制实施,多渠道筹集资金,运用保险方式处置劳动者面临的特定社会风险,在劳动者由于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失去生活收入时,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2、社会保险具有哪些特点?(1)强制性。
社会保险作为劳动者享有的一项法律赋予的权利,必须通过立法强制实施才能得到保证。
凡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拒绝,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2)互助性。
社会保险实际上是借助国家的力量进行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的一种制度,是经济收入在不同的劳动者之间横向转移,具有互助性。
(3)储存性。
在每一个劳动者能够劳动的时候,由社会将其创造的一部分收入逐年扣除并储存起来,再由社会进行统一分配和使用。
(4)差别性。
社会保险待遇并非实行人人一样平均,二是和劳动者的劳动付出有一定的联系。
企业在给职工购买社保的基数问题。
(5)社会性。
社会保险待遇享受人数众多,遍及社会不同地区、行业、不同经济形式中的所有法定劳动者,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影响重大。
(社会保险覆盖的单位和个人)(6)福利性。
社会保险是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学习社会保险法讲稿(1)学习《社会保险法》,加强社会保险经办工作魏建 2011年3月很高兴来讲课。
我主要结合学习《社会保险法》,讲一讲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工作。
我讲的主要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仅供大家参考,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我的看法,社会保险的行政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越往上层机关越重要。
因为,大部分的社会保险政策要求全国统一或者全省统一,市、县两级只能研究出台一些配套措施。
而社会保险的经办,越往基层越重要。
因为,国家一级只指导经办不具体经办;省一级的经办比较市、县的经办来说,工作量小的多;市、县一级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主要是靠经办来落实,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是市、县一级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
因此,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工作量集中在基层,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困难主要反映在基层,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成绩主要是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经办机构干的,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经验也主要出自基层。
由于我省的社会保险费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因此,我省的经办机构征收的社会保险费数额在全国最大,相应地我省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量在全国比较也最大。
在此,我代表省社会保险局通过在座的各位,向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一、社会保险经办概述1、社会保险经办的基本概念社会保险经办是指由法定主体,按照法律授权,筹集管理社会保险基金,办理社会保险事务,提供社会保险服务的所有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的总称。
经办通俗地讲就是经手办理,行政机关不直接经手办理。
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法定主体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服务性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和执行国家各项社会保险法规制度和政策要求,管理社会保险基金,为广大参保单位及个人提供社会保险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机构。
2、国外社会保险经办的基本情况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在世界上率先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险法以来,已经有近200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相应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机构。
社会保险法知识讲座社会保险法是指为保障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法律规定。
它的实施对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保范围、保险待遇和法律责任等方面。
一、参保范围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参保人员的范围,即应当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类别。
根据《社会保险法》,参保人员主要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灵活就业人员等。
首先,劳动者是社会保险的主体,包括劳动合同制工人、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等。
他们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其次,用人单位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者,即雇佣劳动者的组织。
用人单位应当按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险权益。
最后,灵活就业人员是指没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通过个体经营、自谋职业等方式谋求生计的人员。
他们需要自行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便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二、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参保人员可以享受的保险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首先,养老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退休后享受的经济待遇的保障。
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获得养老金,以确保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养老保险的金额由个人的缴纳记录和工资水平等因素决定。
其次,医疗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生病时享受的医疗费用报销的保障。
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包括住院费用、门诊费用、药品费用等。
保障水平因地区而异,但都旨在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再次,失业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失业期间享受的经济救助的保障。
参保人员在失业后可以获得失业救济金,以缓解其生活压力,并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此外,工伤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享受的医疗费用和工伤抚恤金的保障。
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因工受伤或患病可以申请工伤保险报销医疗费用,并获得一定比例的工伤抚恤金。
最后,生育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生育子女时享受的经济补贴的保障。
参保人员在生育子女时可以获得生育津贴,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