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84.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本章学习内容】1.认识钠、铝、铁与氧气、水和酸碱等的反应;掌握金属钠、铝、铁的主要性质;学会应用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认识钠、铝、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及有关制法;掌握Na2CO3、NaHCO3和Fe2+、Fe3+的检验、转化以及焰色反应等知识。
3.认识合金材料的性能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4.以金属为主线对本章知识进行概括使之形成系统。
【本章学法指导】1.学习本章时应以金属知识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反思、讨论和概括等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学习本章时应通过对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4.学习本章时应学会运用观察、阅读、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述有关信息,以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大家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5.本章在归纳金属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过程中,要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1.1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了解金属的通性、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铝、铁的一些重要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与水、与酸反应)。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46页,了解金属的存在,记住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前4位的元素、、、、及前4位金属元素,,,。
完成“思考与交流”。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的物理性质:钠质,呈光亮的色,密度比煤油比水,熔点。
2.钠与氧气的反应:3.镁与O2的反应: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生成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5.铝与氧气的反应:铝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铝箔至熔化,液态铝不会滴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 131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课型设置:新授课;学习目标:回顾金属的通性;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联;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
学习重点:Na2O2的化学性质钠的碳酸盐的性质学习难点:Na2O2的化学性质学习内容(包括学法指导)一、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物1 / 131写出Na2O2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存Na2O2时,应注意密封以隔绝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若向盛有Na2O2粉末的试管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先出现红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有气体产生,后红色又褪去(红色酚酞是一种有机色质,因Na2O2具有_______性将其氧化为无色物质,发生褪色)。
2、碳酸盐2 / 1323 / 133除去Na 2CO 3固体中的NaHCO 3杂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NaHCO 3溶液中的Na 2CO 3杂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能力要求】1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
2 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
【预备课本P4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
【思考与交流】一、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不透明,有_________性,易____________,易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等.2化学性质⑴、画出Na Mg 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特点,判断它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为什么?⑵金属原子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电子,因而常作_________________,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表现为:易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反应;大多数能与水反应;大多数能与酸反应,部分能与盐溶液反应。
【阅读分析】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2.镁条燃烧、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4.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指出反应中的1、2、氧化剂和还原剂。
将3、4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归纳: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等发生反应。
【小结】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大多数金属通性的是:()A、有银白色光泽B、有延展性C、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D、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不能与氧气反应B.各种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D.各种金属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3.为适应火车提速,我国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
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 + Fe2O3Al2O3 + 2Fe。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1、钠:活泼、还原性(保存);过氧化钠:结构特点、与水及CO2反应特点;烧碱.2、铝:还原性、与强碱反应、合金;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Al3+:水解、净水、离子共存、铝三角转化。
3、铁:腐蚀、变价;Fe2+:还原性、离子共存、保存、检验;Fe3+:氧化性、水解、离子共存、检验;Fe2+、Fe3+的相互转化。
4、铜:不活泼、冶炼;氧化物、Cu2+:颜色。
【考点回顾】1.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1)Na、Al、Fe、Cu四种元素的单质中:①能与水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u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3.1 金属的化学性质①课型设置:新授课;学习目标:回顾金属的通性;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联;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
学习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学习难点:钠与水反应学习内容(包括学法指导)金属通识目前已经被发现的元素中,大多数(约占4/5)为______元素,可以预计,后续将被发现的元素,几乎都是_____元素。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于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金属元素以______态存在,少数金属(如______、______)可以有______态存在(陨铁中存在______态的Fe)。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_______;最具应用前景的金属是________。
金属的物理性质通常,块状金属都具有金属______,易导______传_______,具有______性。
①多数金属(块状时)呈____________色,Cu呈红色,Au呈黄色。
②常况下,除了_______呈液态,其它金属均呈固态。
③金属单质的熔点有的高(如,W、Fe)有的低(最低的是______)。
④以4.5g/cm3为界,密度小于此值的为_______金属(如Li、Na、Mg等);密度大于此值的为_______金属(如Ag、Hg、____、______等)。
⑤金属的硬度有的______(如,Cr——添加在不锈钢中的成分)有的______(如,Na、K)。
⑥金属中,导电性最好的是Ag和_____,Al的导电性能较好。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了解过,许多金属能与O2反应;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金属置换酸中的H得到氢气,本质都是金属与酸电离出的_______反应);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
书写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①铁在O2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南宫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南宫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南宫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年级学科教材版本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让学生补做铝片、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金属的化学性质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Gorky said: "the book is the ladder ofhuman progress." I hope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 Materiallife i 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 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way of people's stu 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 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ers 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 reading an article or 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and return to ourselves.With learning, we can activate 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 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purespiritual world and resis 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world.。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单质(Na、Mg、Al、Fe)的化学性质2、掌握钠、镁、铝、铁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交活动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单质(Na、Mg、Al、Fe)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难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应用三、教学过程一、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思考:Na2CO3粉末中混有NaHCO3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二、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铝三角”及其应用2.应用(1)制取Al(OH)3①Al3++3NH3·H2O=Al(OH)3↓+3NH②AlO2-+CO2+2H2O=Al(OH)3↓+HCO3-③Al3++3AlO2-+6H2O=4Al(OH)3↓(2)识别图像①在含1 mol Al3+的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②在含1 mol AlO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③在含1 mol OH-的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至过量。
④在含1 mol H+的强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
1、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 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 D.①③④2、向100mL 2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100mL时产生沉淀为7.8g,则加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1B.1.5mol·L-1 C.3mol·L-1D.7moL·L-1三、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识小结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1)Fe2+的检验:a. 加碱溶液:灰白色↓→灰绿色↓→红褐色↓b. 先加KSCN溶液,再通入Cl2:无明显现象→血红色溶液(2)Fe3+的检验:a. 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Fe3++3SCN-===Fe(SCN)3b. 加碱溶液:有红褐色沉淀,铁三角的相互转化1、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 )A.Fe2+ B.Fe3+和Fe2+C.Cu2+和Fe2+ D.Cu2+2、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 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 B mol H2,且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3、有一包Fe和Zn的混合物10 g,加入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3.36 L,求混合物中各组成的质量。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认识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气、水、酸等物质的反应。
3、理解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性质和用途。
4、掌握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和性质。
5、学会铁离子(Fe³⁺)和亚铁离子(Fe²⁺)的检验方法。
二、知识梳理(一)铁元素的存在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如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₂O₃)、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₃O₄)等。
(二)铁的物理性质铁是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三)铁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在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₂O₃·xH₂O。
在点燃的条件下,铁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Fe₃O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
2、与水反应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Fe + 4H₂O(g) 高温 Fe₃O₄+ 4H₂。
3、与酸反应(1)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 = FeCl₂+ H₂↑,Fe + H₂SO₄=FeSO₄+ H₂↑。
(2)与氧化性酸(如硝酸)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
(四)铁的氧化物1、氧化亚铁(FeO)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时迅速被氧化为氧化铁。
2、氧化铁(Fe₂O₃)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可用作红色颜料。
3、四氧化三铁(Fe₃O₄)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
(五)铁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亚铁(Fe(OH)₂)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H)₂+ O₂+ 2H₂O = 4Fe(OH)₃。
2、氢氧化铁(Fe(OH)₃)红褐色沉淀。
(六)铁离子(Fe³⁺)和亚铁离子(Fe²⁺)的检验1、 Fe³⁺的检验(1)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钠、铝、铁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了解钠的强还原性,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重要性质。
3.了解铝的性质特点,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特殊性质。
4.了解铁的性质,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以及Fe3+、Fe2+的相互转化和Fe3+、Fe2+的检验。
学习过程一、金属单质的性质常温下,金属一般都是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金属的熔、沸点和硬度相差很大。
1.钠是色,有光泽的固体;质,可以用小刀切;密度于水,而于煤油;熔点,受热可以;是和的良导体。
2.铝是一种色有光泽的固体,质,有较好的延展性,是和的良导体。
3.纯铁是色有光泽的固体,有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和的良导体。
[分析]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具有较强的,在自然界多数以态形式存在。
[总结]我们学习过的钠、铝、铁的化学性质。
金属Na Al Fe化学性质与O2反应与H2O反应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与碱反应不反应金属活动性[分析]如果把钠放入盐溶液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实验]用小刀切一小块金属钠,擦干表面煤油,将其放入CuSO4溶液。
(1)现象:。
(2)结论:。
(3)反应方程式:。
[例1]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的是( )A.Mg(Al2O3)B.MgCl2(AlCl3)C.Fe(Al)D.Fe2O3(Al2O3)[例2]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B.6∶3∶2C.3∶1∶1D.1∶1∶1二、金属氧化物1.钠表面的氧化物和铝的氧化膜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外观形态和性质相同吗?Na和Al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结果一样吗?2.一段光亮的铁丝插入盐酸中立即有气泡产生,而一段光亮的铝丝插入盐酸中过一会儿才有气泡产生,这是为什么?[总结]请回忆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并总结。
[例3]上海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棕红色烟雾的困扰。
专题3.2.2 铝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铝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及图像;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铝及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 掌握Al2O3和Al(OH)3的两性。
【自主预习】1.氧化铝(1)白色固体,溶于水,熔点、沸点。
(2)化学性质:氧化铝是氧化物,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3)用途:①冶炼的原料(2Al2O34Al+3O2↑);②制造,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通电2.氢氧化铝(1)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②;③(2)制备①向铝盐中加入氨水,化学方程式为;②向偏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3.明矾明矾的化学式为,硫酸铝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其净水原理:。
【合作探究】一、氧化铝【思考与交流】1. 氧化铝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这是利用了它的性质。
能否用它来熔化NaOH 固体2.为了除去MgO中的少量杂质Al2O3,可以选用什么试剂?二、氢氧化铝(1)Al(OH)3的制法:实验室用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观察课本P58,该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2)Al(OH)3的性质①物理性质:白色胶状沉淀,不溶于水,有吸附作用②化学性质:a、两性观察课本P58,该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小结】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是氢氧化物。
(既能和反应又能和反应生成和的氢氧化合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思考与交流1】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呢?【思考与交流2】请写出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思考与交流3】有两瓶试剂没有标签的试剂装有AlCl3溶液和NaOH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b、不稳定性:。
【思考与交流4】热稳定性差的金属氢氧化物(3)Al(OH)3的用途:制药、净水三、铝盐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a、【实验】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方程式:见图像1b、【实验】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至过量现象:方程式:见图像2:【小结】写出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反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当堂达标基础巩固1.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C.AlCl3 D.Fe Cl36.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1、钠:活泼、还原性(保存);过氧化钠:结构特点、与水及CO2反应特点;烧碱。
2、铝:还原性、与强碱反应、合金;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Al3+:水解、净水、离子共存、铝三角转化。
3、铁:腐蚀、变价;Fe2+:还原性、离子共存、保存、检验;Fe3+:氧化性、水解、离子共存、检验;Fe2+、Fe3+的相互转化。
4、铜:不活泼、冶炼;氧化物、Cu2+:颜色。
【考点回顾】1.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1)Na、Al、Fe、Cu四种元素的单质中:①能与水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u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种金属的氧化物中:①能用作供氧剂的是__________,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能溶于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常温下为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四种金属的氢氧化物中:①易在空气中被氧化的是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四种金属形成的阳离子共有________种,其中既能表现还原性,又能表现氧化性的是________,检验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它腐蚀金属铜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Na 2Na+2H2O===2Na++2OH-+H2↑②Al 2Al+2OH-+2H2O===2AlO-2+3H2↑H2O③2Cu+CO2+H2O+O2===Cu2(OH)2CO3④Na 、Fe(2)①Na 2O 2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或2Na 2O 2+2H 2O===4NaOH +O 2↑)②Al 2O 3 Al 2O 3+6H +===2Al 3++3H 2OAl 2O 3+2OH -===2AlO -2+H 2O③FeO 、Fe 3O 4、CuO(3)①Fe(OH)2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4Fe(OH)2+O 2+2H 2O===4Fe(OH)3②Al(OH)3(4)6 Fe 2+、Cu + 先加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加H 2O 2溶液变为红色 Fe 3+ 2Fe 3++Cu===2Fe 2++Cu 2+2.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②化学方程式:2Na +O 2=====△Na 2O 2;③离子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 ++4OH -+O 2↑;④化学方程式: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⑤化学方程式: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⑥离子方程式:2OH -+CO 2===CO 2-3+H 2O ;⑦离子方程式:CO 2+OH -===HCO -3;⑧化学方程式: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
(2)铝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①离子方程式:2Al +2OH -+2H 2O===2AlO -2+3H 2↑;②离子方程式:Al 2O 3+2OH -===2AlO -2+H 2O ;③离子方程式:AlO -2+CO 2+2H 2O===Al(OH)3↓+HCO -3;④离子方程式:Al 3++3NH 3·H 2O===Al(OH)3↓+3NH +4;⑤化学方程式:2Al(OH)3=====△Al 2O 3+3H 2O ;⑥离子方程式:Al 3++3AlO -2+6H 2O===4Al(OH)3↓。
(3)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①化学方程式:Fe +S=====△FeS ;②化学方程式:2Fe +3Cl 2=====点燃2FeCl 3;③化学方程式: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或Fe 2O 3+2Al=====高温Al 2O 3+2Fe ;④离子方程式:2Fe 2++Cl 2===2Fe 3++2Cl -或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⑤离子方程式:2Fe 3++Fe===3Fe 2+或2Fe 3++Cu===2Fe 2++Cu 2+;⑥化学方程式:4Fe(OH)2+O 2+2H 2O===4Fe(OH)3。
【题型预测】题型1 典型物质的性质及应用1.(2014·北京理综,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 .KB .NaC .FeD .Al【答案】D【解析】金属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防止内层的金属进一步被氧化,D 正确;K 、Na 、Fe 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A 、B 、C 错误。
2.(2015·山东理综,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 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 .AlCl 3B .Na 2OC .FeCl 2D .SiO 2【答案】A【解析】A 项,AlCl 3可由Al 与Cl 2反应制得,将AlCl 3加入Ba(HCO 3)2溶液中生成CO 2 气体和Al(OH)3沉淀,正确;B 项,Na 2O 加入Ba(HCO 3)2溶液中没有气体产生 ,错误;C 项,Fe 与Cl 2 反应生成FeCl 3 ,错误;D 项,SiO 2 与Ba(HCO 3)2不反应,错误。
【归纳】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钠与酸反应比与纯水反应剧烈,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与水反应,再考虑生成的NaOH能否与盐进一步发生复分解反应。
(2)Na2O2为淡黄色固体,Na+与O2-2之比为2∶1。
(3)Na2O2的强氧化性常表现为①加入FeCl2溶液,将Fe2+氧化,同时生成Fe(OH)3沉淀。
②可将H2S氧化生成单质硫。
③加入Na2SO3溶液中,将SO2-3氧化成SO2-4。
(4)Na2O2与H2O、CO2的反应,属于O2-2的歧化反应,CO2、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1)Al、Al2O3、Al(OH)3与H+、OH-都反应,其量的关系如图:(2)由于Al(OH)3具有两性,决定了它的制备方法:①Al3++3NH3·H2O===Al(OH)3↓+3NH+4;②AlO-2+CO2+2H2O===Al(OH)3↓+HCO-3。
(3)离子共存问题:①Al3+与OH-、CO2-3、HCO-3、SO2-3、S2-、AlO-2不能大量共存,其中OH-是因为直接反应,其余均是“相互促进水解”;②AlO-2与H+、HCO-3、NH+4、Al3+、Mg2+、Cu2+不能大量共存,其中AlO-2和H+、HCO-3是因为直接反应[如AlO-2+HCO-3+H2O===Al(OH)3↓+CO2-3],其余是“相互促进水解”。
(4)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①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②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现象为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Fe2+的还原性常表现为遇HNO3、H2O2、Cl2、MnO-4(H+)时转化为+3价。
(2)Fe3+的氧化性常表现为可氧化Fe、Cu、I-、S2-、SO2-3。
(3)证明溶液中既有Fe2+又有Fe3+的方法①证明Fe3+用KSCN溶液,溶液变红;②证明Fe2+用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4.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几个重要反应分析(1)Cu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锈(绿色)2Cu+O2+CO2+H2O===Cu2(OH)2CO3(2)CuSO4遇水蒸气变为蓝色晶体(CuSO4·5H2O),可用于检验H2O的存在。
(3)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此反应当Cu 足量时,H 2SO 4不能完全反应。
同时此反应也不适合用于制备CuSO 4,因为有SO 2的污染且H 2SO 4的利用率低。
题型2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2.[2013·山东理综,28(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_______。
a .Fe 2O 3b .NaClc .Cu 2Sd .Al 2O 3【答案】bd【解析】Na 、K 、Mg 、Al 等活泼金属的冶炼均采用电解法,Fe 、Cu 的冶炼采用热还原法。
2.(2015·浙江理综,1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SiO 2、Al 2O 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 4·7H 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 选用铁粉B .固体1中一定有SiO 2,控制pH 是为了使Al 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 .从溶液2得到FeSO 4·7H 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 .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 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 4·7H 2O【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得出以下流程:A 项,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 选用铁粉,正确;B 项,由于SiO 2不溶于硫酸,则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 2,为了使溶液中的Al 3+转化成Al(OH)3沉淀,故用NaOH 溶液控制pH ,得固体2为Al(OH)3,正确;C 项,由于Fe 2+易被氧化、FeSO 4·7H 2O 易分解,故在从FeSO 4溶液中得到FeSO 4·7H 2O 产品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正确; D 项,若在溶液1[Fe 2(SO 4)3和Al 2(SO 4)3溶液]中直接加NaOH 至过量,得到的为Fe(OH)3,用硫酸溶解得到Fe 2(SO 4)3溶液,故经结晶不能得到FeSO 4·7H 2O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