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7.29 MB
- 文档页数:42
高中历史标准教材高二历史:第一单元 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教案设计)Hist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education,edification of sentiments, etc.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 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教案设计)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道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变化的主要表现;知道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知道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关系;理解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解读“探索与争鸣”中提供的材料,学习从采集表层信息,到分析归纳发现深层信息从而形成观点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进程,学习辩证、历史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
形成对历史形象(事物等)理智分析、辩证看待,注重看其主流作用的价值倾向。
二、重点难点重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背景难点:资本原始积累的内涵和特点三、教学过程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15、16世纪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伴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
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当时西欧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本单元序言,归纳巨变的表现。
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政治: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
民族国家的形成1.(2013·上海闸北一模·18)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其主要结果是( )A.封建等级制形成B.等级君主制形成C.君主专制形成D.民主制度形成【答案】C2.(2013·上海松江一模·13)“(在西欧)被城市居民的丰盛礼物所征服的国王,也同意宣誓保障这些权利(即自由或自治权利)。
……可是不久,国王就破坏这些权利。
”这段话说明了() A.市民阶级争取自由的道路很曲折B.市民阶级只能通过赎买获得自由C.封建国王愿意市民阶级重获自由D.市民阶级要向封建国王赠送礼品【答案】A3.(2013·上海普陀一模·12)欧洲中世纪后期,封建领主坐大的局面受到了种种挑战。
这些挑战的产生源于()A.社会经济的发展B. 民族意识的增强C.人们思想的解放D. 各国王权的增强【答案】A4.(2013·上海浦东一模·27)有学者认为“在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
”这里的“权力”是指()A. 行政权和司法权B. 司法权和军事权C. 军事权和行政权D. 军事权和立法权【答案】A5.(2013·上海嘉定一模·1)英王亨利七世执政期间独揽大权,……进一步抑制大贵族势力,一方面将他们排斥于重要政务之外,另一方面解散其家臣和私人武装。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此时英国的政治体制是()A.封建等级制B.等级君主制 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制【答案】C6.(2013·上海虹口一模·5)“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公元600年的欧洲和公元1000年或1400年的欧洲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
”下列景象属于“不同”的是()A.技术进步的庄园B.教会与国王的合作C.层层分封的等级秩序D.英国贵族市民代表开会【答案】D7.(2013·上海崇明一模·4)中世纪欧洲人们“只知有教,不知有国”,国家意识淡薄,12 世纪以后此种情况有所改变,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出现这种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国王军事实力的加强B.基督教会威信的下降C.采邑制度的逐渐废除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答案】D8.(2013·上海浦东二模·6)“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识:知道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的基本情况;15世纪末,英法相继成为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理解民族国家的含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技能:解析课文,区分课文中各历史事件〔英法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制形成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比较英法君主专制的不同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二、重点难点重点:百年战争、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难点:百年战争英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却日趋明晰的原因三、教学过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手工工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
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导致15、16世纪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此导入新课。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百年战争的影响插图《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1、原因〔1〕远因〔诺曼征服〕自11世纪“诺曼征服〞以后,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占有了大量的法国领地。
12世纪下半叶,英王室在法国的领地占法国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远远超过了法国王室,这在同样梦想称霸欧洲的法国看来,简直就是耻辱,一直寻求机会收复这些领地。
〔2〕近因〔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没有男嗣,法国贵族会议便推举他的侄子腓力为王,称腓力六世。
一心想控制法国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凭借自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向法国发难,声称自己才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第四分册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知识结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雇佣劳动力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 B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共性:确定的疆土;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二、君主专制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2、形成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①社会根源:寻金热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2015年上海高考历史解析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 )A.中华文明 B.埃及文明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答案】A【考点定位】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2. “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
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C.《摩诃婆罗多》D.《荷马史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两河流域。
材料关键信息是“……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这表明该文学作品出现在两河流域。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定位】古代东方——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3. “每一国的人民,一方面要遵守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一方面要遵守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
与此理论相关的法律实践是()A汉穆拉比颁布了颁布了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的法典B梭伦改革时期颁布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令C罗马共和国政府公布了“十二铜表法”D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
材料信息“每一国的人民……,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强调的是国际法。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时期的万民法具有国际法的特征,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罗马法体系——“公民法”与“万民法”4. 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A太尉 B皇帝C郡守、县令 D丞相【答案】C【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5.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答案】D【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秦末农民起义——西汉的建立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